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舊五代史》 作者:薛居正  

後唐·列傳二十三

馬鬱,其先範陽人。鬱少警悟,有俊才智數,言辯縱橫,下筆成文。乾寧末,為府刀筆小吏。李匡威為王鎔所殺,鎔書報其弟匡儔。匡儔遣使於鎔,問謀亂本末,幕客為書,多不如旨。鬱時直記室,即起草,為之條列事狀,雲可疑者十,詞理俊贍,以此知名。嚐聘王鎔於鎮州,官妓有轉轉者,美麗善歌舞,因宴席,鬱累挑之。幕客張澤亦以文章名,謂鬱曰:“子能座上成賦,可以此妓奉酬。”鬱抽筆操紙,即時成賦,擁妓而去。鬱在武皇幕,累官至檢校司空、秘書監。武皇與莊宗禮遇俱厚,歲時給賜優異。監軍張承業,本朝舊人,權貴任事,人士脅肩低首候之。鬱以滑稽侮狎,其往如歸,有時直造臥內。每賓僚宴集,承業出珍果陳列於前,食之必盡。承業私戒主膳者曰:“他日馬監至,唯以乾藕子置前而已。”鬱至,窺其不可啖;異日,靴中出一鐵楇,碎而食之。承業大笑曰:“為公設異饌,勿敗餘食案。”其俊率如此。
馬鬱,他的祖先是範陽人。馬鬱年少時機警敏悟,有俊才智謀,言語辯論縱橫無礙,下筆成文。乾寧末年,任幽州府刀筆小吏。李匡威被王..殺害後,王..寫信告訴他的弟弟李匡儔,李匡儔派使者去王..那裏詢問謀亂的詳細經過,幕客寫信,大多不能表達清楚意思。馬鬱這時正任記室,即刻起草信稿,列舉事狀,陳列可疑者十條,詞語條理俊秀豐贍,因此而知名。曾在鎮州聘問於王..,官妓中有一名叫轉轉的,美麗善歌舞,在宴席上,馬鬱多次挑逗她。幕客張澤也以文章出名,對馬鬱說:“你能在座席上寫成一篇賦,就可以把這個妓女作為酬謝。”馬鬱拿出紙筆,立刻寫成一篇賦,摟著妓女就走了。

鬱在莊宗幕,寄寓他土,年老思鄉,每對莊宗欷歔,言家在範陽,乞骸歸國,以葬舊山。莊宗謂之曰:“自卿去國已來,同舍孰在?守光尚不能容父,能容卿乎!孤不惜卿行,但卿不得死爾。”鬱既無歸路,衷懷嗚悒,竟卒於太原。
馬鬱在武皇幕中,當官當到檢校司空、秘書監。武皇和莊宗對他的待遇都很優厚,賞賜很多。監軍張承業是唐朝舊臣,以權貴身份管事,人們都脅肩低頭侍候他,馬鬱對他滑稽侮狎,到他家就像到自己家一樣,有時直接闖進他的臥室。每次賓客幕僚宴會,張承業把珍果放在前麵,都被馬鬱吃光。張承業私下告誡主管膳食的人說:“以後馬鬱來了,隻用幹藕子放在前麵算了。”馬鬱來到,看到它不能吃,下一次來,就從靴中拿出一把鐵錘,敲碎而吃掉它,張承業大笑說“:我還是為你擺上珍果,不要打壞我的飯桌。”他往往總是這樣率直幽默。

司空頲,貝州人。唐僖宗時,舉進士不中,屬天子播遷,三輔大亂,乃還鄉裏。羅紹威為節度副大使,頲以所業幹之,幕客公乘億為延譽,羅宏信署為府參軍,辟館驛巡官。張彥之亂,命判官王正言草奏,正言素不能文,不能下筆,彥怒詬曰:“鈍漢乃辱我!”推之下榻。問孰可草奏者,有言頲,羅王時書記,乃馳騎召之。頲揮筆成文,詆斥梁君臣,彥甚喜,為判官。及張彥複脅賀德倫降於唐,德倫遣頲先奉狀太原。《北夢瑣言》載其狀詞雲:屈原哀郢,本非怨望之人;樂毅歸燕,且異傾邪之行。莊宗仍以頲為判官,後以頲權軍府事。頲有侄在梁,遣家奴以書召之,都虞候張裕擒其家奴,以謂通於梁,遂見殺。《通鑒》:晉王責頲曰:“自吾得魏博,庶事悉以委公,公何得見欺如是,獨不可先相示耶!”揖令歸第,是日族誅於軍門。
馬鬱在莊宗幕下時,寄住他鄉,年老時思念故鄉,常常對著莊宗歎氣,說家在範陽,請求回歸故國,以便安葬在家鄉山間。莊宗對他說:“自你離開故國以來,同村同室的還有誰在?劉守光不能容忍自己的父親,還能容得下你嗎?我不是舍不得你走,隻是你去了死也不得其所。”馬鬱既然沒了歸路,痛心嗚咽,終於死在太原。

曹廷隱,魏州人也,為本州典謁虞候。賀德倫使西迎莊宗於晉陽,莊宗既得鄴城,擢為馬步都虞候,以其稱職,自是遷拜日隆。天成初,除齊州防禦使。下車嚴整,頗有清白之譽。時有孔目吏範弼者,為人剛愎,視廷隱蔑如也。弼監軍廩,鬻空乏以取貲;又私貨官鹽,廷隱按之,遂奏其事。弼家人訴於執政,並下禦史府劾之。弼雖伏法,廷隱以所奏不實,並流永州,續敕賜自盡,時人冤之。
蕭希甫,宋州人。少年中進士,任梁朝開封尹袁象先的文書。袁象先當青州節度使時,任蕭希甫為巡官,蕭希甫不高興,於是離開母親妻子,改姓換名,流亡到鎮州,自稱是青州掌書記,進見王..。王..任他為參軍,蕭希甫更加不高興,過了一年多,又逃到易州,剃去頭發當了和尚,住在百丈山。莊宗將要建立後唐,設置百官,李紹宏推薦蕭希甫為魏州推官。

蕭希甫,宋州人也。少舉進士,為梁開封尹袁象先書記。象先為青州節度使,以希甫為巡官,希甫不樂。乃棄其母妻,變姓名,亡之鎮州,自稱青州掌書記,進謁王鎔。鎔以希甫為參軍,尤不樂,居歲餘,又亡之易州,削發為僧,居百丈山。莊宗將建國,置百官,李紹宏薦為魏州推官。同光初,有詔定內宴儀,問希甫樞密使得坐否,希甫以為不可。樞密使張居翰聞之怒,謂希甫曰:“老夫曆事三朝天子,見內宴數百,子本田舍兒,安知宮禁事!”希甫不能對。初,莊宗欲以希甫知製誥,宰相豆盧革等附居翰,共排斥之,以為駕部郎中。希甫失誌,尤怏怏。莊宗滅梁室,遣希甫宣慰青、齊,希甫始知其母已死,妻袁氏亦改嫁。希甫乃發哀服喪,居於魏州。人有引漢李陵書以譏之曰:“老母終堂,生妻去室。”天成初,欲召為諫議,豆盧革、韋說沮之。明宗卒以希甫為諫議大夫,複為匭函使。其後革、說為安重誨所惡,希甫希旨,誣奏革縱田客殺人,而說與鄰人爭井,井有寶貨。有司推勘井中,惟破釜而已,革、說卒皆貶死。希甫拜左散騎常侍,躁進尤甚,引告變人李筠夜扣內門,通變書雲:“修堤兵士,欲取郊天日舉火為叛。”安重誨不信之。斬告變者,軍人訴屈,請希甫啖之。既而詔曰:“左散騎常侍、集賢殿學士判院事蕭希甫,身處班行,職非警察,輒引凶狂之輩,上陳誣骫之詞,逼近郊禋,扇搖軍眾。李筠既當誅戮,希甫寧免謫遷,可貶嵐州司戶參軍,仍馳驛發遣。”長興中,卒於貶所。
莊宗同光初年,有詔書要求議定內宴儀禮,詢問蕭希甫樞密使能否在內宴時上坐,他認為不可以。樞密使張居翰聽說後發怒,對他說:“老夫我曆事三朝天子,見過數百次內宴,你原來不過是個鄉下佬,怎麼知道宮禁中的事?”蕭希甫不能回答。起初,莊宗想任蕭希甫為知製誥,宰相豆盧革等人附和張居翰,共同排擠他,任為駕部郎中,蕭希甫失意,更加怏怏不樂。莊宗消滅梁朝後,派蕭希甫到青、齊二州宣示慰勞,這時他才知道自己母親已死,妻子袁氏也改嫁了。蕭希甫於是發哀服喪,住在魏州。有人引用漢朝李陵信中的句子譏諷他說“:老母死在堂上,生妻離開家室。”

子士明,仕周,終於邑宰。
明宗天成初年,準備想召他為諫議,被豆盧革、韋說阻止住。明宗去世後任蕭希甫為諫議大夫,又為匭函使。後來豆盧革、韋說受到安重誨的厭惡,蕭希甫迎合安重誨的意思,誣奏豆盧革縱容莊客殺人,又說韋說和鄰居爭井,井裏有寶貝。官員們勘查井中,隻有一個破鍋而已,豆盧革、韋說後來都受懲罰致死。蕭希甫官拜左散騎常侍,更加急切想往上爬,帶著舉報人李筠夜裏敲開內門,遞上舉報信說:“修堤的士兵,想在祭天的時候舉火叛亂。”安重誨不相信此事,殺了舉報人。修堤士兵要求伸冤,要吃掉蕭希甫。後來下詔說:“左散騎常侍、集賢殿學士判院事蕭希甫,身處朝官,職非警察,卻領來凶狂之人,陳述誣告之詞,逼近郊禮,動搖軍心。李筠既然應當殺掉,蕭希甫怎麼能免於貶謫流放,可貶為嵐州司戶參軍,仍由馳驛遣送。”長興年中,死在被貶的地方。

藥縱之,太原人,少為儒。明宗刺代州,署為軍事衙推。從明宗鎮邢州,為掌書記,曆天平、宣武兩鎮節度副使。明宗鎮常山,被病不從。及即位,縱之見於洛邑,安重誨怒其觀望,久無所授。明宗曰:“德勝用兵時,縱之饑寒相伴,不離我左右。今有天下,何人不富貴,何為獨棄縱之!”浹旬,授磁州刺史。歲餘,自戶部侍郎遷吏部侍郎,銓總之法,惘然莫知。長興初,為曹州刺史。清泰元年九月,以疾受代而卒。
羅貫,不知是哪裏人。進士及第,曆任台省官,自禮部員外郎任為河南縣令。羅貫的為人強硬剛直,正身守法,不避權貴。當時宦官伶人掌權,凡是向羅貫請托的書信,堆滿桌子,全無回音,都拿給郭崇韜看,並且報告這些事,因此身邊的人總是說羅貫的過失。在這之前,梁朝張全義專權管製京城及附近地方,河南、洛陽的僚佐,都出自他的門下,服侍張全義就像仆人似的。到羅貫受任為河南令時,按照本朝的體製行事,奉侍張全義稍有點怠慢,部下民眾被府司庇護的,必上奏糾正。張全義發怒,便通過女使告訴劉皇後,皇後從容說給莊宗聽,宦官又說他的短處,莊宗十分惱怒他。碰上莊宗到壽安山陵,道路泥濘,莊宗問是誰管理這裏,宦官說屬河南縣,急令羅貫趕來,上奏說“:我事先沒接到命令,請詢問受命的人。”皇帝說:“是你管的部分,反而問別人,什麼道理?”命令關在獄中,府吏鞭打他,要他認罪。第二天,下詔令殺他。郭崇韜上奏說“:羅貫並沒有別的罪狀,橋道沒有修理,按法律也不夠死罪。”莊宗怒道:“母後靈柩就要運來,天子的車輛往來,橋道不修理,是誰的罪過?”郭崇韜說“:羅貫即使有死罪,也應等供狀出來,由有關官員議定,按朝廷法典施行,那時處死也不晚。現在您以萬乘之尊,對一縣令發怒,會使天下人說陛下使用法律不公正!”莊宗說“:既然是你喜愛的人,任憑你去裁決。”說完拂袖入宮去了。郭崇韜跟在後麵還要講理,莊宗自己關上殿門,不能進去。隨即對羅貫行刑,曝屍府門之外。冤歎痛惜之聲,遠近相傳。

賈馥,故鎮州節度使王鎔判官也。家聚書三千卷,手自刊校。張文禮殺王鎔,時莊宗未即尊位,文禮遣馥至鄴都勸進,因留鄴下,棲遲郵舍。莊宗即位,授鴻臚少卿。後以鴻臚卿致仕,複歸鎮州,結茅於別墅,自課兒孫耕牧為事。馥初累為鎮、冀屬邑令,所蒞有能政,性恬澹,與物無競,乃鎮州士人之秀者也。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舊五代史》

《舊五代史》

作者:薛居正
《舊五代史》後梁
《舊五代史》後唐
《舊五代史》後晉
《舊五代史》後漢
《舊五代史》後周
《舊五代史》其它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