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文紀,字子持,京兆萬年人。案:此下有闕文。
盧文紀,字子持,京兆萬年人。後唐長興末年,任太常卿。盧文紀相貌魁武偉岸,聲音高昂清朗,對答響亮鏗鏘,飲食量大。奉命出使川蜀,經過岐下,當時唐末帝為岐下主帥,以主人的身分禮遇接待他,觀察盧文紀的儀態誌趣,招待頗為周到熱情。清泰初年,中書省缺宰相,末帝在朝臣中尋找,身旁臣子說:“我們看見一班朝廷中有名望,當授以重任的,不過姚豈頁、盧文紀、崔居儉而已。”又比較過三人的文才德行,更不知如何是好。末帝於是將當時多位有清名的高官姓名寫在紙條上,投進琉璃瓶中,在月夜焚香,向上天禱告祈求,第二天一早用筷子挾紙團,第一下就挾到了寫有盧文紀名字的紙團,其次就是姚豈頁。末帝早希望如此,便欣然任命他們,授盧文紀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與姚豈頁一同登上相位。當時朝廷在戰亂之後,國家剛剛安寧,外有寇兵入侵,內有強臣在境。盧文紀身處國家中樞之地,卻沒有治國安邦的大計,所談論的是所憎朋黨的小過失,所糾查的是選舉任免的小事情。當時有叫史在德的蜀人任太常丞,進入權貴要人家庭,評論比較朝廷眾官,多有譏諷抨擊,呈上奏章說:“文武兩班官員,應選擇有才幹的人提拔使用。現有的軍都將校和朝廷士大夫,請均加以審核考察,分別刪汰,有才幹的提拔任用,無能平庸的罷免屏棄,不限於名位的高低。”奏疏上到中書省,盧文紀認為這是非議自己,非常生氣,召來諫議大夫盧損寫成答複的公文,文辭意義混亂蕪雜,被眾人譏笑。
長興末,為太常卿。文紀形貌魁偉,語音高朗,占對鏗鏘,健於飲啖。奉使蜀川,路由岐下,時唐末帝為岐帥,以主禮待之,觀其儀形旨趣,遇之頗厚。清泰初,中書闕輔相,末帝訪之於朝,左右曰:“臣見班行中所譽,當大拜者,姚顗、盧文紀、崔居儉耳。”或品藻三人才行,其心愈惑。末帝乃俱書當時清望達官數人姓名,投琉璃瓶中,月夜焚香,禱請於天,旭旦以箸挾之,首得文紀之名,次即姚顗。末帝素已奇待,歡然命之,即授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與姚顗同升相位。時朝廷兵革之後,宗社甫寧,外寇內侵,強臣在境。文紀處經綸之地,無輔弼之謀,所論者愛憎朋黨之小瑕,所糾者銓選擬掄之微類。時有蜀人史在德為太常丞,出入權要之門,評品朝士,多有譏彈,乃上章雲:“文武兩班,宜選能進用。見在軍都將校、朝廷士大夫,並請閱試澄汰,能者進用,否者黜退,不限名位高下。”疏下中書,文紀以為非己,怒甚,召諫議大夫盧損為覆狀,辭旨蕪漫,為眾所嗤。三年夏,晉祖引契丹拒命,既而大軍挫衄,官寨受圍。八月,親征,過徽陵,拜於闕下,休於仗舍。文紀扈從,帝顧謂之曰:“朕聞主憂臣辱,予自鳳翔來,首命卿為宰相,聽人所論,將為便致太平,今寇孽紛紛,令萬乘自行戰賊,於汝安乎?”文紀惶恐致謝。時末帝季年,天奪其魄,聲言救寨,其實倦行。初次河陽,召文紀、張延朗謀議。文紀曰:“敵騎倏往忽來,無利則去,大寨牢固,足以枝梧,況已有三處救兵,可以不戰而解。使人督促,責以成功,輿駕且駐河橋,詳觀事勢,況地處舟車之要,正當天下之心,必若未能解圍,去亦非晚。”會延朗與趙延壽款密,傍奏曰:“文紀之言是也。”故令延壽北行,末帝坐俟其敗。
唐末帝清泰三年(936),晉高祖領來契丹人與朝廷抗命,不久朝廷大軍受挫,軍營被圍。八月,末帝親征,盧文紀隨從,末帝對他說:“我聽說君主憂慮是臣子的恥辱,我從鳳翔到京即位,首先任您做宰相,聽別人議論,說您將使國家太平,現在賊寇紛擾,讓我以皇上的身分親自出征與賊寇作戰,你內心也安寧嗎?”盧文紀惶恐致歉。當時末帝在晚年,已失去了銳氣,聲稱援救唐軍營寨,實際上厭倦出征。開始到達河陽時,末帝召來盧文紀、張延朗商議。盧文紀說:“敵人騎兵忽來忽往,無利可圖就離開,我軍大營牢固,足以相抗衡,況且已有三處救兵來到,可以不戰而解大營之圍,派人去督促,責令他們戰勝,禦駕暫時停在河橋,詳觀形勢的變化。河橋地處舟車往來的交通要道,正當天下的中心地帶,即使不能解除大營的包圍,再離開此地前征也不晚。”恰好這時張延朗正與契丹趙延壽暗中勾通,於是在旁邊上奏說:“盧文紀的話是對的。”所以隻令趙延壽北往,末帝坐等大營的失敗。
晉祖入洛,罷相為吏部尚書,再遷太子少傅。少帝嗣位,改太子太傅。漢祖登極,轉太子太師。時朝官分司在洛,雖有留台禦史,紀綱亦多不整肅,遂敕文紀別令檢轄。侍禦史趙礪及糾分司朝臣中有行香拜表疏怠者,楊邠怒,凡疾病不在朝謁者,皆與致仕官。時文紀別令檢轄之職,頗甚滋章,因疾請假,複為留台所奏,遂以本官致仕。《歐陽史》:周太祖入立,即拜司空於家。
晉高祖進入洛陽後,罷免盧文紀相位,任吏部尚書,再遷任太子少傅。少帝即位,改任太子太傅。漢高祖即位,轉任太子太師。當時朝官有部分在洛陽任職,雖設有留台禦史予以監察,但朝綱法紀不甚嚴整,於是另令盧文紀去檢察統轄。侍禦史趙礪以及洛陽的朝官中有舉行行香拜佛之禮而放鬆上表奏疏的,楊..大怒,凡有疾病而不朝拜謁見的人,都讓他們辭官退休。這時盧文紀另任檢察統轄之職,事情非常麻煩,因病請假,又被留台禦史報告皇上,於是以本官的身分讓他退休。廣順元年(951)夏天去世,年七十六歲,追贈為司徒,皇上為他停止上朝兩天。盧文紀一生積累億萬財富,他死後,被他兒子盧龜齡糜費,不到幾年,揮霍殆盡,因此家多積蓄的人都以此為戒。
廣順元年夏卒,年七十六。贈司徒,輟視朝一日。文紀平生積財巨萬,及卒,為其子龜齡所費,不數年間,以至蕩盡,由是多藏者以為誡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