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周書》 作者:令狐德棻  

列傳·卷十七

梁禦若幹惠怡峰劉亮王德
梁禦字善通,他的祖先是安定人。後來因為到北部邊疆當官,就在武川安家,改姓為紇豆陵氏。他的高祖叫俟力提,跟隨魏太祖征討,官至揚武將軍、定陽侯。

梁禦字善通,其先安定人也。後因官北邊,遂家於武川,改姓為紇豆陵氏。高祖俟力提,從魏太祖征討,位至揚武將軍、定陽侯。
梁禦年少時喜愛學習,進退舉止安詳文雅。到他長大後,又喜愛射箭騎馬。爾朱天光西進討伐,得知梁禦有誌向才略,收納他為近臣,授任宣威將軍、都將。共同平定關右,他任鎮西將軍、束益州刺史、第一領民酋長,被封為白水縣伯,食邑三百戶。又改任征西將軍、金紫光祿大夫。

禦少好學,進趨詳雅。及長,更好弓馬。爾朱天光西討,知禦有誌略,引為左右,授宣威將軍、都將。共平關右,除鎮西將軍、東益州刺史、第一領民酋長,封白水縣伯,邑三百戶。轉征西將軍、金紫光祿大夫。
後來他跟隨賀拔嶽鎮守長安。到賀拔嶽被害時,梁禦和各位將領一起商議擁戴太祖。他跟隨太祖征討侯莫陳悅,升任武衛將軍。太祖平定秦隴後,正準備率兵束下,雍州刺史賈顯腳踏兩隻船,和齊神武互派使者往來。太祖暗中了解到他的意圖,任命梁禦為大都督、雍州刺史,率前軍先行。梁禦和買顯見麵後,就勸買顯說:“魏室衰落,天下大亂。高歡誌在叛逆,不久就會被誅滅。宇文夏州英姿絕世,策略高深,正打算扶持危亡安定傾覆,匡複京洛。您不在此時建立功績,而心懷猶豫,恐怕禍患很快就會來到啊。“賈顯立即出城迎接太祖,梁禦就入城鎮守雍州。授任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後從賀拔嶽鎮長安。及嶽被害,禦與諸將同謀翊戴太祖。從征侯莫陳悅,遷武衛將軍。太祖既平秦隴,方欲引兵東下,雍州刺史賈顯持兩端,通使於齊神武。太祖微知其意,以禦為大都督、雍州刺史,領前軍先行。既與顯相見,因說顯曰:“魏室陵遲,天下鼎沸。高歡誌在凶逆,梟夷非遠。宇文夏州英姿不世,算略無方,方欲扶危定傾,匡複京洛。公不於此時建立功效,乃懷猶豫,恐禍不旋踵矣。”顯即出迎太祖,禦遂入鎮雍州。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大統元年,改任右衛將軍,晉爵為信都縣公,食邑一千戶。不久任尚書右仆射。他跟隨太祖收複弘農,攻破沙苑,加授侍中、開府儀同三司,晉爵為廣平郡公,增加食邑一千五百戶。出任束雍州刺史。他為政祇是抓住重要的綱領,百姓都稱頌他。大統四年,死於州中。他在臨終時衹是以國家沒有安定為遣憾,沒有提到家事。被追贈為太尉、尚書令、雍少I’IN史,謐號為武昭。

大統元年,轉右衛將軍,進爵信都縣公,邑一千戶。尋授尚書右仆射。從太祖複弘農,破沙苑,加侍中、開府儀同三司,進爵廣平郡公,增邑一千五百戶。出為東雍州刺史。為政舉大綱而已,民庶稱焉。四年,薨於州。臨終唯以國步未康為恨,言不及家。贈太尉、尚書令、雍州刺史,諡曰武昭。
梁禦的兒子梁睿繼承了他的爵位。天和年間,任開府儀同三司。因為梁禦輔佐王命有功,梁睿被晉升為蔣國公。大象末年,他任益州總管,加授柱國。梁睿將要上任,而王謙起兵,拒絕朝廷派人取代他.、接著朝廷又下詔命梁睿為行軍元帥,討伐王謙,打敗了他。梁睿升任上柱國。

子睿襲爵。天和中,拜開府儀同三司。以禦佐命有功,進蔣國公。大象末,除益州總管,加授柱國。睿將之任,而王謙舉兵,拒不受代。仍詔睿為行軍元帥,討謙,破之。進位上柱國。
若幹惠字惠保,是代郡武川人。他的祖先和魏氏同時興起,以國名作為姓氏。他的父親叫樹利周,跟隨北魏廣陽王元深征討葛榮,戰死,被追贈為冀州刺史。

若幹惠字惠保,代郡武川人也。其先與魏氏俱起,以國為姓。父樹利周,從魏廣陽王深征葛榮,戰沒,贈冀州刺史。惠年弱冠,從爾朱榮征伐,定河北,破元顥,以功拜中堅將軍。複以別將從賀拔嶽西征,解岐州圍,擒萬俟醜奴,平水洛,定隴右,每力戰有功。封北平縣男,邑二百戶。累遷鎮遠將軍、都督、直寢、征西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及嶽為侯莫陳悅所害,惠與寇洛、趙貴等同謀翊戴太祖。仍從平悅,拜直合將軍。魏孝武西遷,除右衛將軍、大都督,進爵魏昌縣伯,邑五百戶。出為北華州刺史,加使持節、驃騎將軍。大統初,拜儀同三司,進爵為公,增邑五百戶。從擒竇泰,複弘農,破沙苑,惠每先登陷陣。加侍中、開府,進爵長樂郡公,增邑通前二千二百戶。四年,魏文帝東巡洛陽,與齊神武戰於河橋,惠力戰破之,大收降卒。七年,遷中領軍。
若幹惠二十歲時,跟隨爾朱榮征伐,平定河北,擊敗元顥,因功被拜為中堅將軍。又以別將的身份跟隨賀拔嶽西征,解除了岐州之圍,擒獲萬俟醜奴,平定水洛,安定隴右,屢次全力作戰立有功勞。被封為北平縣男,食邑二百戶。多次升遷為鎮遠將軍、都督、直寢、征西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到賀拔嶽被侯莫陳悅殺害時,若幹惠和寇洛、趙貴等人一起商議擁戴太祖。接著跟隨太祖平定侯莫陳悅,任直合將軍。

及高仲密舉北豫州來附,太祖帥師迎之。軍至洛陽,齊神武於邙山將以邀我,太祖乃徙輜重於瀍曲,夜勒兵襲之。及戰,惠為右軍,與中軍大破之,逐北數裏,虜其步卒。齊神武兵乃萃於左軍,軍將趙貴等與戰不利,諸軍因之並退。時會日暮,齊神武兵屢來攻惠,惠擊之,皆披靡。至夜中,齊神武騎複來追惠,惠徐乃下馬,顧命廚人營食。食訖,謂左右曰:“長安死,此中死,異乎?”乃建旗鳴角,收諸敗軍而還。齊神武追騎憚惠,疑有伏兵,不敢逼。至弘農,見太祖,陳賊形勢,恨其垂成之功,覆於一簣,於是歔欷不能自勝。太祖壯之。
魏孝武帝往西遷徙,他任右衛將軍、大都督,晉爵為魏昌縣伯,食邑五百戶。出任北華州刺史,加授使持節、驃騎將軍。大統初年,任儀同三司,升為公爵,增加食邑五百戶。跟隨太祖擒獲竇泰,收複弘農,擊破沙苑,若幹惠常常率先衝鋒陷陣。加授侍中、開府,晉爵為長樂郡公,食邑增至二千二百戶。大統四年,魏文帝東出巡視洛陽,和齊神武在河橋作戰,若幹惠竭力作戰打敗了齊神武,收降了大量的士卒。大統七年,他升任中領軍。

尋拜秦州刺史,未及之部,遷司空。惠性剛質,有勇力,容貌魁岸。善於撫禦,將士莫不懷恩,人思效節。十二年,東魏將侯景侵襄州,惠率兵擊走之。明年,景請內附,朝議欲收輯河南,令惠以本官鎮魯陽,以為聲援。遇疾,薨於軍。
到高仲密獻出北豫州前來歸附時,太祖率軍迎接他。大軍抵達洛陽。齊神武在邙山準備截擊我軍,太祖就將軍事裝備轉移到溜曲,在夜裹率兵襲擊他。交戰時,若幹惠為右軍,和中軍一起大敗齊神武,追擊了幾裏地,將他的步兵俘獲。齊神武的軍隊就集中攻打左軍,左軍主將趙貴等和敵軍作戰失利,各軍因此全都退卻。當時正值傍晚,齊神武的軍隊多次來攻擊若幹惠,若幹惠打擊他們,每次都將他們擊潰。到了半夜,齊神武的騎兵又來追擊若幹惠,若幹惠慢慢下馬,回頭命令做飯的人做好飯食。若幹惠吃完後,對身邊的人說:“在長安死,在這裹死,有不同嗎?”於是就樹起軍旗吹響號角,召集各路敗軍返回。齊神武追擊的騎兵懼怕若幹惠,懷疑有伏兵,不敢逼近。若幹惠抵達弘農,見到太祖,陳述賊軍的情況,遺憾其大功即將告成,卻功虧一簣,於是歎息不止。太祖認為他很勇敢。

惠於諸將年最少。早喪父,事母以孝聞。太祖嚐造射堂新成,與諸將宴射。惠竊歎曰:“親老矣,何時辦此乎?”太祖聞之,即日徙堂於惠宅。其見重如此。及薨,太祖為之流涕者久之。惠喪至,又臨撫焉。贈本官,加秦州刺史,諡曰武烈。子鳳嗣。
不久他被拜為秦州刺史,還沒有來得及到州部就任,又升任司空。若幹惠性情剛直,有勇力,容貌魁武高大。善於撫慰統禦部下,將士們沒有不感激他的恩情的,人人都想為他盡忠。大統十二年,束魏將領侯景侵犯襄州,若幹惠率兵擊退了他。第二年,侯景請求歸附西魏,朝中商議打算收拾河南,命令若幹惠以本官的身份鎮守魯陽,作為聲援。遇上生病,死於軍中。

鳳字達摩,少沉深,有識度。大統末,襲父爵長樂郡公,尚太祖女。魏廢帝二年,授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魏恭帝三年,除左宮伯。尋出為洛州刺史。
若幹惠在各位將領中年齡最小。他早年喪父,侍奉母親以孝順聞名。太祖曾剛剛建成習箭用的射堂,和將領們一起飲宴射箭。若幹惠私下曉良說:“母親老了,什麼時候能置辦這些呢?”立擔得知後,當天就將射堂移到若幹惠的宅第。他就是這樣受到太祖的看重。到他死時,太祖為他流淚很久。到了為若幹惠辦喪時,太祖又親自前往吊唁。追贈他原職,加授秦州刺史,謐號為武烈。他的兒子若幹鳳繼承他的爵位。

征拜大馭中大夫。保定四年,追錄佐命之功,封鳳徐國公,增邑並前五千戶。建德二年,拜柱國。
若幹鳳字達塵,年少深沉,有見識氣度。大麵末年,承襲父親的長樂郡公爵位,娶太祖的女兒為妻。魏塵童二年,任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魏恭帝三年,任左宮伯。不久出任洛州刺史。召入任大馭中大夫。保定四年,追敘若幹惠輔佐王命的功勞,封若幹鳳為徐國公,食邑增至五千戶。建壁二年,任柱國。

怡峰字景阜,遼西人也。本姓默台,因避難改焉。高祖寬,燕遼西郡守。魏道武時,率戶歸朝,拜羽真,賜爵長虵公。曾祖文,冀州刺史。峰少從征役,以驍勇聞。永安中,假龍驤將軍,為都將,從賀拔嶽討萬俟醜奴,以功授給事中、明威將軍,轉征虜將軍、都督,賜爵蒲陰縣男。及嶽被害,峰與趙貴等同謀翊戴太祖。進爵為伯。時原州刺史史歸猶為侯莫陳悅守,太祖令峰與侯莫陳崇討擒之。
怡峰字景阜,是遼西人。他原來姓默台,因為避亂而改姓。他的高祖叫怡寬,是燕國遼西郡郡守。魏道武時,率領民戶歸附朝廷,任羽真,賜爵為長她公。他的曾祖叫怡文,是冀州刺史。

及齊神武與魏孝武帝構隙,帝頻敕太祖簡銳卒入衛京邑。太祖乃令峰與都督趙貴等率輕騎赴洛陽。至潼關,值魏孝武西遷,峰即從太祖拔回洛,複潼關。拜安東將軍、華州刺史。尋轉大都督。討曹泥有功,進爵華陽縣公,邑一千戶。大統(二)年,從太祖破竇泰於小關。還,拜散騎常侍、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又從複弘農,破沙苑,進爵樂陵郡公。仍與元季海、獨孤信複洛陽。峰率奇兵至成皋,入其郛,收其戶口而還。東魏遣行台任祥率步騎萬餘攻潁川,峰複以輕騎五百邀擊之,自是威名轉盛。加授開府儀同三司。東魏圍洛陽,峰與季海守金墉。太祖至,圍解,即與東魏戰於河橋。時峰為左軍,不利,與李遠先還,太祖因此班師。詔原其罪。拜東西北三夏州諸軍事、夏州刺史。後與於謹討劉平伏,從解玉壁圍,平柏穀塢,並有功。涼州刺史宇文仲和反,峰與於謹討之。十五年,東魏圍潁川,峰與趙貴赴援。至南陽,遇疾卒,時年五十。
怡峰年少時就從軍征戰,以驍勇聞名。永安年間,他代任龍驤將軍,任都將,跟隨賀拔嶽征討萬俟醜奴,因功授任給事中、明威將軍,又改任征虜將軍、都督,賜爵為蒲陰縣男。到賀拔嶽被害時,怡峰和趙貴等人共同商議擁戴太祖。晉升為伯爵。當時原州刺史史歸仍替侯莫陳悅守衛,太祖命怡峰和侯莫陳崇等討伐擒獲了他。

峰沉毅有膽略,得士卒心,當時號為驍將。太祖嗟悼者久之。贈華州刺史,諡曰襄威。
到齊神武和魏孝武帝結怨時,魏孝武帝頻頻敕令太祖挑選精銳士卒進入京師保衛。太祖就命怡峰和都督趙貴等人率輕裝騎兵奔赴洛陽。抵達潼關時,正好遇上魏孝武帝西遷,怡峰便跟從太祖攻下回洛,收複潼關。怡峰被拜為安束將軍、華州刺史。不久改任大都督。討伐曹泥有功,晉爵為華陽縣公,食邑一千戶。大統三年,跟隨太祖在小關擊敗竇泰。回來後,任散騎常侍、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又跟隨太祖收複弘農,攻破沙苑,晉爵為樂陵郡公。隨後又和元季海、獨孤信收複洛陽。怡峰率奇兵抵達成皋,進入到外城,收沒那裹的人口返回。束魏派行台任祥率步兵騎兵一萬多人進攻穎川,怡峰又以五百名輕裝騎兵截擊他,從此他的威名變大。加授開府儀同三司。束魏包圍洛陽,怡峰和元季海據守金墉。太祖到後,包圍解除,接著又和東魏在河橋作戰。當時怡峰為左軍,失利,和李遠率先退回,太祖因此班師。朝廷下韶恕免他的罪。任東西北三夏州諸軍事、夏州刺史。後來他和於謹討伐劉平伏,跟隨太祖解除玉壁之圍,平定柏穀塢,都立有功勞。涼州刺史宇文仲和造反,怡峰和於謹討伐他.大統十五年,東魏圍攻頓川,怡峰和趙貴前往支援。到達南陽,生病死去,當時他五十歲。

子昂嗣。官至開府儀同三司。朝廷追錄峰功,封昂鄭國公。昂弟光,少以峰勳,賜爵安平縣侯,起家員外散騎常侍,累遷司土中大夫、左武伯,出為汾、涇、豳三州刺史,加開府儀同三司,進爵龍河縣公。光弟春,少知名,曆官吏部下大夫、儀同三司。
怡峰沉著剛毅有膽略,深受士卒的擁戴,當時被稱為驍將。太祖長時間地悲歎哀悼他。追贈他為華州刺史,謐號為襄威。

劉亮中山人也,本名道德。祖佑連,魏蔚州刺史。父持真,鎮遠將軍、領民酋長。魏大統中,以亮著勳,追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恒州刺史。
怡峰的兒子怡昂繼承他的爵位。官至開府儀同三司。朝廷追錄怡峰的功勞,封怡昂為鄭國公。怡昂的弟弟叫怡光,年少時因為怡峰的功勳,被賜爵為安乎縣侯,出任員外散騎常侍,幾經升遷為司土中大夫、左武伯,出任汾、涇、豳三州刺史,加授開府儀同三司,晉爵為龍河縣公。怡光的弟弟怡春,年少時就有名聲,曆任吏部下大夫、儀同三司。

亮少倜儻,有從橫計略,姿貌魁傑,見者憚之。普泰初,以都督從賀拔嶽西征,解岐州圍,擊侯伏侯元進、萬俟道洛、萬俟醜奴、宿勤明達及諸賊,亮常先鋒陷陣。以功拜大都督,封廣興縣子,邑五百戶。
劉亮是中山人,他原來的名字叫道德。他的祖父叫佑連,是北魏蔚州刺史。父親叫持真,是鎮遠將軍、領民酋長。魏大統年間,因為劉亮的功勳,持真被追贈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恒州刺史。

侯莫陳悅害嶽,亮與諸將謀迎太祖。悅平,悅之黨豳州刺史孫定兒仍據州不下,涇、秦、靈等諸州悉與定兒相應,眾至數萬,推定兒為主,以拒義師。太祖令亮襲之。定兒以義兵猶遠,未為之備。亮乃將二十騎,先豎纛於近城高嶺,即馳入城中。定兒方置酒高會,卒見亮至,眾皆駭愕,莫知所為。亮乃麾兵斬定兒,縣首,號令賊黨。仍遙指城外纛,命二騎曰:“出追大軍。”賊黨忷懼,一時降服。於是諸州群賊,皆即歸款。及太祖置十二軍,簡諸將以將之,亮領一軍。每征討,常與怡峰俱為騎將。
劉亮年少時豪邁灑脫,有縱橫天下的謀略,他身材魁梧雄健,看到他的人都害怕他。普泰初年,他以都督的身份跟隨賀拔嶽西征,解除了岐州之圍,攻打侯伏侯元進、萬俟道洛、萬俟醜奴、宿勤明達及各賊寇時,劉亮常常率先衝鋒陷陣。因功拜為大都督,被封為廣興縣子,食邑五百戶。

魏孝武西遷,以迎駕功,除使持節、右光祿大夫、左大都督、南秦州刺史。大統元年,以複潼關功,進位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改封饒陽縣伯,邑五百戶。尋加侍中。從擒竇泰,複弘農及沙苑之役,亮並力戰有功。遷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進爵長廣郡公,邑通前二千戶。以母憂去職,居喪毀瘠。太祖嗟其至性,每愛惜之。俄起複本官。
侯莫陳悅殺害賀拔嶽,劉亮和各位將領們商議迎立太祖。侯莫陳悅被平定後,侯莫陳悅的黨羽豳州刺史孫定兒仍然據守州城不降服,涇、秦、靈等各州都和孫定兒相呼應,人數達幾萬,他們推舉孫定兒為盟主,以抗拒義師。太祖命劉亮襲擊他。孫定兒認為義兵還相距很遠,沒有防備。劉亮就率二十名騎兵,先在靠近豳州城的高山上豎起大旗,隨即奔入城中。孫定兒正好設置盛大宴會,突然看到劉亮闖進來,眾人都大為驚愕,不知如何是好。劉亮就指揮兵士斬殺了孫定兒,將他的首級掛起來,號令賊眾。隨後指著遠處城外的大旗,命令兩名騎兵說:“出城去追趕大軍。“賊眾恐懼,一下子全都降服。於是各州所有賊兵,全部很快歸順。

亮以勇敢見知,為時名將,兼屢陳謀策,多合機宜。太祖乃謂之曰:“卿文武兼資,即孤之孔明也。”乃賜名亮,並賜姓侯莫陳氏。十年,出為東雍州刺史。為政清淨,百姓安之。在職三歲,卒於州,時年四十。喪還京師,太祖親臨之,泣而謂人曰:“股肱喪矣,腹心何寄!”令鴻臚卿監護喪事。追贈太尉,諡曰襄,配享太祖廟庭。
到太祖設置十二軍時,挑選各位將領率領各軍,劉亮統領一軍。每次征討,他常和怡峰一起作為騎兵將領。魏孝武帝西遷時,劉亮因為迎駕的功勞,任使持節、右光祿大夫、左大都督、南秦州刺史。大統元年,因為收複潼關的功勞,升任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改封為饒陽縣伯,食邑五百戶。不久加授侍中。他跟隨太祖擒獲竇泰,收複弘農以及沙苑之戰,劉亮都努力作戰立下了功勞。升任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晉爵為長廣郡公,食邑增至二千戶。因為母親去世而辭職,在守喪期間因哀傷過度而消瘦。太祖感歎他極為孝順的性情,常常憐惜他.不久起複原職。

子昶,尚太祖女西河長公主。大象中,位至柱國、秦靈二州總管。以亮功,封彭國公,邑五千戶。昶弟靖,天水郡守。靖弟恭,開府儀同三司、饒陽縣伯。恭弟幹,上儀同三司、褒中侯。王德字天恩,代郡武川人也。少善騎射,雖不經師訓,而以孝悌見稱。魏永安二年,從爾朱榮討元顥,攻河內,應募先登。以功除討夷將軍,進爵內官縣子。又從賀拔嶽討萬俟醜奴,平之。別封深澤縣男,邑二百戶,加龍驤將軍、中散大夫。及侯莫陳悅害嶽,德與寇洛等定議翊戴太祖。加征西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平涼郡守。德雖不知書,至於斷決處分,良吏無以過也。涇州所部五郡,而德常為最。
劉亮以勇敢聞名,是當時的名將,加上他多次陳述計策,大多和適宜時機的決策相符合。太祖就對他說:“你文武兼備,是我的孔明。”於是賜名為亮,並賜姓為侯莫陳氏。大統十年他出任束雍州刺史。他為政清簡,百姓安定。在任三年,死於州中,當時他四十歲。他的靈柩送回到京師,太祖親自前往,哭著對人說:“股肱喪失了,心腹如何寄托!“命令鴻臚卿監護他的喪事。追贈他為太尉,謐號為襄,將他配祭在太祖廟庭.

及魏孝武西遷,以奉迎功,進封下博縣伯,邑五百戶,行東雍州事。在州未幾,百姓懷之。賜姓烏丸氏。大統元年,拜衛將軍、右光祿大夫,進爵為公,增邑一千戶,加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北雍州刺史。其後常從太祖征伐,累有戰功。又從破齊神武於沙苑,加開府、侍中,進爵河間郡公,增邑通前二千七百戶。先是河、渭間種羌屢叛,以德有威名,為夷民所附,除河州刺史。德綏撫有方,群羌率服。十三年,授大都督、原靈顯三州五原蒲川二鎮諸軍事。十四年,除涇州刺史。卒於州。諡曰獻。
劉亮的兒子劉昶,娶太祖的女兒河西長公主為妻。大象年間,他官至柱國、秦靈二州總管。因為劉亮的功勞,他被封為彭國公,食邑五千戶。劉昶的弟弟劉靖,是天水郡守。劉靖的弟弟劉恭,是開府儀同三司、饒陽縣伯。劉恭的弟弟劉幹,是上儀同三司、褒中侯。

德性厚重廉慎,言行無擇。母年幾百歲,後德終。
王德字天恩,是代郡武川人。他年少時善於騎馬射箭,雖然沒有經過老師的教導,但他因孝悌而被人稱頌。北魏永安二年,他跟隨爾朱榮討伐元顥,進攻河內,應募率先登城。因功授討夷將軍,晉爵為內官縣子。又跟隨賀拔嶽討伐萬俟醜奴,平定了他。另封為深澤縣男,食邑二百戶,加授龍驤將軍、中散大夫。到侯莫陳悅殺害了賀拔嶽時,王德和寇洛等人商定擁戴太祖。加授征西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平涼郡守。王德雖然不懂詩書,但對於決斷處理事情,良吏都沒辦法超過他。在涇州所統轄的五個郡中,王德常常是最好的。

子慶,小名公奴,性謹厚。官至開府儀同三司。初德喪父,家貧無以葬,乃賣公奴並一女以營葬事。因遭兵亂,不複相知。及德在平涼始得之,遂名曰慶。
到魏孝武帝西遷時,王德因為迎奉的功勞,被晉封為下博縣伯,食邑五百戶,行束雍州事。在州中沒多久,民心歸附。賜姓為烏丸氏。大統元年,任衛將軍、右光祿大夫,晉升為公爵,增加食邑一千戶,加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北雍州刺史。之後他常常跟隨太祖征討,多次立下戰功。又跟隨太祖在沙苑打敗了齊神武,加授開府、侍中,晉爵為河間郡公,食邑增至二千七百戶。此前黃河、渭水之間的羌族多次叛亂,因為王德有威名,為夷民所歸附,因此任命他為河州刺史。王德安撫得法,各地羌人都順服。大統十三年.授大都督、原靈顯三州及五原蒲Jlc二鎮諸軍事。大統十四年,任涇州刺史。死在州中。謐號為獻。

史臣曰:梁禦等負將率之材,蘊驍銳之氣,遭逢喪亂,馳騖幹戈,艱難險阻備嚐,而功名未立。及殷憂啟聖,豫奉興王,參謀締構之初,宣力經綸之始,遂得連衡灌、酈,方駕張、徐,可謂遇其時也。並中年即世,遠誌未申,惜哉!惠、德本以果毅知名,而能率由孝道,難矣。圖史所歎,何以加焉。勇者不必有仁,斯不然矣。
王德性情樸實廉潔謹慎,言行允當。他的母親活了近一百歲,在王德之後去世。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周書》

《周書》

作者:令狐德棻
《周書》本紀
《周書》列傳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