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金史》 作者:脫脫  

列傳·卷四十二

納坦謀嘉鄒穀高霖孟奎烏林答與郭俁溫迪罕達王擴移剌福僧奧屯忠孝蒲察思忠紇石烈胡失門完顏宇斡勒合打蒲察移剌都
納坦謀嘉,是上京路牙塔懶猛安人。起初他學習策論而備考進士。大定二十六年(1186),被選進東宮,教鄆王琮、瀛王瑰讀書。因終場參加舉人考試而得到補任上京提刑司的書史,以廉潔和有才能而著稱。承安元年(1196),契丹的陀鎖入侵韓州、信州,進行擄掠,提刑司詢問各位書史“:有誰願意入京上奏?”書史們都麵有難色,納坦謀嘉便請求由他去辦。五年,朝廷特賜他同進士出身,調任東京教授、湯池主簿、太學助教。因母親去世而守喪,服除之後,累任翰林修撰、兼修起居注、監察禦史。貞祐初年,改任吏部員外郎、翰林待製、侍禦史。

納坦謀嘉,上京路牙塔懶猛安人。初習策論進士,大定二十六年,選入東宮,教鄆王琮、瀛王瑰讀書。以終場舉人試補上京提刑司書史,以廉能著稱。承安元年,契丹陀鎖寇掠韓州、信州,提刑司問諸書史誰入奏者,皆難之,謀嘉請行。五年,特賜同進士出身,調東京教授、湯池主簿、太學助教。丁母憂,服闋,累除翰林修撰,兼修起居注、監察禦史。貞祐初,遷吏部員外郎、翰林待製、侍禦史。完顏宇舉謀嘉才行,誌在匡國,可預軍政。充元帥府經曆官。中都被圍,食且盡,胥鼎奏:“京師官民能贍足貧民者,計所贍遷官,皆先給據。”謀嘉不受據而去。中都危急,謀嘉曰:“帥臣統數萬眾,不能出城一戰,何如自縛請降邪?”宣宗議遷都,謀嘉曰:“不可。河南地狹土薄,他日宋、夏交侵,河北非我有矣。當選諸王分鎮遼東,河南,中都不可去也。”不聽。頃之,除唐州刺史。入為太常少卿兼左拾遺,遷鄭州防禦使。改左諭德,轉少詹事,攝禦史中丞,未幾,攝太子詹事。興定元年,潼關失守,遷河南統軍使兼昌武軍節度使,攝簽樞密院事,行院許州,汰去冗食軍士二千餘人。上書諫伐宋,不聽。三年,降潁州防禦使。有告宋人將襲潁州者,已而宋兵果至,謀嘉有備,乃引去。有司上功,不及告者,謀嘉請而賞之。四年,召為翰林侍講學士兼兵部侍郎,同修國史。五年卒。
完顏宇舉薦納坦謀嘉有才幹,誌在匡輔國家,可參預軍政大事,朝廷便任命他為元帥府經曆官。中都被圍時,糧食將要吃盡,胥鼎上奏說:“京都的官員民眾能夠贍養貧民的,根據他所送出的糧食多少升官,都可以先給憑據。”納坦謀嘉不收憑據便離開了。中都危急時,納坦謀嘉說:“當元帥的統率幾萬軍隊,卻不能出城和敵人打一仗,還不如自縛請降呢!”金宣宗商議遷都,納坦謀嘉說:“不行!河南地狹土薄,以後宋、夏交替入侵,河北之地就非我所有了。應當選派諸王分別鎮守遼東、河南,中都不能遷離。”宣宗不聽從。不久,被任命為唐州刺史。又入朝任太常少卿兼左拾遺,遷任鄭州防禦使。又改為左諭德,轉任少詹事,代理禦史中丞。不久,又代理太子詹事。興定元年(1217),潼關失守,改任河南統軍使兼昌武軍節度使,代簽樞密院事,行院於許州,他精簡沒有用處的軍士二千多人。又上書進諫伐宋的事情,不被采納。

鄒穀,字應仲,密州諸城人。中大定十三年進士第,累官沈王府文學。尚書省奏擬大理司直,上曰:“司直爭論情法,折正疑難,穀非所長也。”宰臣曰:“穀有吏才,陝西、河南訪察及定課皆稱職。”上以穀為同知曹州軍州事。召為刑部主事,轉北京、臨潢提刑判官,入為大理寺丞。尚書省點差接送伴宋國使官,令史周昂具數員呈請。左司都事李炳乘醉見之,怒曰:“吾口舉兩人即是,安用許為?”命左右攬昂衣欲杖之,會左司官召昂去乃已,詈諸令史為奴畜。明日語權令史李秉鈞曰:“吾豈惟箠罵,汝進退去留,亦皆在我!”群吏將陳訴,會官劾奏,事下大理寺議,差接送伴官事當奏聞,炳謂口舉兩人,當科違製。穀曰:“口舉兩人,一時之言,當杖贖。攬昂衣欲加杖,當決三十。”上曰:“李炳讀書人,何乃至是?”宰臣對曰:“李炳疾惡,眾人不能容耳。”上曰:“炳誠過矣,告者未必是也。”乃從穀議。曆濟南、彰德府治中,吏部郎中,河東按察副使,沂州防禦使。曆定海、泰寧軍節度使。泰和六年,致仕。貞祐初卒。
興定三年(1219),被降為潁州防禦使。有人報告說,宋人準備偷襲潁州,後來宋兵果然來了,因為納坦謀嘉先有了準備,宋兵便離開了。有關方麵報功時,沒有報那位事先上報消息的人,納坦謀嘉替他請了賞。四年(1220),召任翰林侍講學士兼兵部侍郎、同修國史。五年(1221)去世。

高霖,字子約,東平人。大定二十五年進士,調符離主簿。察廉,遷泗水令,再調安國軍節度判官。以父憂還鄉裏,教授生徒,恒數百人。服除,為絳陽軍節度判官。用薦舉,召為國史院編修官。建言:“黃河所以為民害者,皆以河流有曲折,適逢隘狹,故致湍決。按《水經》當疏其厄塞,行所無事。今若開雞爪河以殺其勢,可免數埽之勞。凡卷埽工物,皆取於民,大為時病。乞並河堤廣樹榆柳,數年之後,堤岸既固,埽材亦便,民力漸省。”朝廷從之。遷應奉翰林文字兼前職,改監察禦史。丁母憂,起複太常博士。改都水監丞,簽陝西路按察司事,體訪官員能否,仍赴闕待對。時南征調發繁急,民稍稽滯,有司皆坐失誤軍期罪。霖言其枉,悉出之。授都水少監。大安初,為耀州刺史。三年,遷河北東路按察副使,改韓王傅,兼韓林直學士。崇慶初,改工部侍郎兼直學士。至寧元年八月,霖奉儲偫迎宣宗至新城,敕霖南迎諸妃。既至,賜錢千貫,遷官三階。貞祐二年,除河平軍節度使兼都水監。霖請城宜村為衛州以護北門,上從之。入為兵部尚書,知大興府事,俄權參知政事,與右丞相承暉行省於中都。尋改中都留守,兼本路兵馬都總管。平章政事抹撚盡忠棄中都南奔,霖與子義傑率其徒夜出,不能進,謂義傑曰:“汝可求生,吾死於此矣。”霖死,義傑伏群屍中以免。贈翰林學士承旨,令立碑鄉裏,歲時致祭,訪其子孫錄用,諡文簡。
奧屯忠孝,字全道,本名牙哥,懿州胡土虎猛安人。從小父親去世,對母親很孝順。大定二十二年(1182)中進士,調任蒲州司候。因政績清廉而升官,任校書郎兼太子司經。三遷任禮部員外郎。再遷翰林待製,權戶部侍郎,輔佐參知政事胥持國治理黃河決口的事,有勞績,進升一階。被任命為河平軍節度使、兼都水監。於是疏通了七祖佛河以及王村、周平、道口、雞爪、孫家港,又開鑿了東明、南陽岡、馬蹄、孫村等河。忠孝經常說:“河一有災,免不了民眾勞苦。再壘石為岸十多裏長,民眾就難以承受了。”又改任沁南軍節度使。由於他原在衛州時聚集妨農軍曾借用民眾的錢財卻不讓償還,貧富民眾之間就不肯相互借貸,軍民關係不和睦,因而坐罪被降任寧海州刺史。又改為滑州刺史,曆任同知南京留守,遷任定國軍節度使,又任沁南軍節度使。入朝任太子少傅兼禮部尚書。

孟奎,字元秀,遼陽人也。大定二十一年進士,調黎陽主簿。丁母憂,服闋,調淄州軍事判官,遷汲縣令。察廉,改定興令。補尚書省令史,從參知政事馬琪塞澶淵決河,改中都左警巡使。平章政事完顏守貞禮接士大夫在其門者,號“冷岩十俊”,奎其一也。改都轉運司支度判官、上京等路提刑判官。初,遼東契丹判餘裏也嚐殺驛使大理司直,有契丹人同名者,有司輒係之獄,奎按囚速頻路讞而出之,既而果獲其殺司直者。遷同知西京路轉運使事。置行樞密院於鎮寧,充宣差規措所官給軍用。改簽河東南北路按察司事、武州刺史。上言三事,其一曰親民之寄,“今吏部之選頗輕,使武夫計資而得,權歸胥吏。每縣宜參用士人,使紀綱其事。”未幾,改曹州刺史,再調同知中都路都轉運使事。旱,詔審錄中都路冤獄,多平反。大安初,除博州防禦使,凡屬縣事應赴州者,不得泊於逆旅,以防吏奸,人便之。改山東東西路安撫副使,遷北京、臨潢等路按察轉運使,以本官為行六部侍郎。劾奏監軍完顏訛出虛造功狀,訛出坐免官。詔以奎為宣差都提控。貞祐初,以疾卒,諡莊肅。
貞祐初年,商議將衛紹王降為庶人的事時,奧屯忠孝和蒲察思忠讚同胡沙虎的意見,其事見於《思忠傳》中。不久,任為參知政事。中都被圍困,形勢危急,糧道斷絕,皇帝下詔令忠孝搜索民間積存的糧食,除了自己留存夠兩個月食用外,全部交給官府,用銀鈔或者僧人道士的戒牒作為酬報。當時,知大興府事胥鼎負責籌劃軍隊糧食,他上奏朝廷,讓允許民眾納粟買官,胥鼎已經收繳過一次了,又要奧屯忠孝再搜括一遍,讓百姓們連繳兩回,以此作為自己的功績。左諫議大夫張行信上疏評論說“:民眾糧食隻存兩個月了,而又再次奪取,當他們絕糧時,不單單怨恨官府,也必定埋怨朝廷不體察民眾疾苦。”金宣宗很讚同張行信的意見,便命令朝廷近臣和奧屯忠孝一起斟酌應當收取多少。他又對忠孝說“:國家本意是想得到一部分糧食,如今既已收到了,姑且聽從民眾便利行事就可以了。”

烏林答與,本名合住,大名路納鄰必剌猛安人。充奉職、奉禦、尚食局直長,兼頓舍。除監察禦史,累官武勝軍節度使、北京按察轉運使、太子詹事、武衛軍都指揮使。貞祐二年,知東平府事,權宣撫副使。改西安軍節度使,入為兵部尚書。上言:“按察轉運司拘榷錢穀,糾彈非違,此平時之治法。今四方兵動,民心未定,軍士動見刻削,乞權罷按察及勸農使。”又曰:“東平屯兵萬餘,可運濱鹽易糧芻給之。”又曰:“潼關及黃河津要,將校皆出卒伍,類庸懦不可用。乞選材武者代之。”又曰:“兗、曹、濮、浚諸郡皆可屯重兵,敕州縣官勸民力穡,至於防秋,則清野保城。”下尚書省,竟不施行。新製科買軍器材物稽緩者並的決,與奏:“有司必督責趣辦,民將不堪,可量罰月俸。”從之。坐前在陝州市物虧直,降鄭州防禦使。尋召為拱衛直都指揮使,複為兵部尚書。興定三年,卒。
不久,張行信又上奏說:“參政奧屯忠孝平生矯揉做作不近人情,急於功名,沽名釣譽,苛刻害人,殘忍不恤民情。他參與河防時,河朔的民眾忍受不了他的禍害。軍隊欠民眾錢財,卻不讓償還。東海王準備任用胡沙虎,滿朝官員都認為不合適,而忠孝卻獨自強力推薦。當胡沙虎發難時,忠孝卻還自以為有功。詔議東海王的爵號時,忠孝請求籍沒他的子孫。可是,當論及特末也時他卻說不應當籍沒,他偏於私黨辦事不公正達到如此地步。平時沒事時,還容不得一個不適合當丞相的人在朝廷,何況如今國家正是多事之秋,還讓這個人參與朝政,社稷將如何辦呢?”金宣宗說:“我初即位,自當以禮選用或罷黜大臣,你可以告訴和他親近的人,給他透個消息讓他自己請求離開就行了。”張行信便將皇帝的話告訴右司郎中把胡魯,把胡魯又將金宣宗的意思轉告奧屯忠孝,忠孝卻厚著臉皮不聽建議。不久,被免為太子太保,出知濟南府事。又改知中山府事。不久去世,享年七十歲,諡為惠敏。

郭俁,字伯有,澤州人。大定二十二年進士,調長子主簿、萊州觀察判官、萊陽縣令,補尚書省令史,知管差除。除大理司直。丁母憂,起複太常博士、左司都事。禦史台舉俁及前應奉翰林文字張楫、吏部主事王質、刑部主事抹撚居中、通事舍人完顏合住、弘文校理把掃合、吏部架閣管勾烏古論和尚、尚書省令史溫迪罕思敬皆才幹可用。詔各升一等,遷除俁平陽府治中、張楫國子博士、王質昭義軍節度副使、抹撚居中大理司直、完顏合住侍儀司令、把掃合同知弘文院事、烏古論和尚利涉軍節度副使、溫迪罕思敬同知定武軍節度事。久之,俁召為同知登聞鼓院兼秘書丞,遷禮部郎中、滕州刺史、同知真定府事。上言:“每季合注巡尉官,吏、刑兩部斟酌盜賊多寡處選注。”詔議行之。改中都、西京按察副使,遷國子祭酒。泰和六年,伐宋,充宣差山東安撫副使。七年,遷山東宣撫副使。大安元年,遷遼東按察轉運使,改中都路都轉運使、泰定軍節度使、陝西東路按察轉運使。貞祐三年,罷按察司,仍充本路轉運使,行六部尚書。改河北西路轉運使,致仕。元光二年,卒。
蒲察思忠,本名畏也,隆安路合懶合兀主猛安人。大定二十五年(1185)中進士,任文德、氵郭陰主簿,國子助教,應奉翰林文字,太學博士,累遷至涿州刺史、吏部郎中,改任潞王師傅。朝廷下令由他和翰林侍讀學士張行簡一起討論武成王廟中祭祀人員的等第排列次序,蒲察思忠上奏說:“依我所見,武成王廟中配祭的諸將,不按世代先後為序。我後來查閱了唐代的祀典,李靖、李責力的地位都在吳起、樂毅之上。聖朝太祖以二千人馬,擊敗了百萬軍隊,太宗皇帝克宋,以成此帝業,秦王宗翰、宋王宗望、婁室、穀神和前代的各將領,各以他們的功德大小加以排列次序就行了。”思忠的言論,大多矯飾虛偽,不必全記錄,隻錄他講得尚有點道理的。遷任大理卿、兼左諫司、同修國史。

溫迪罕達,字子達,本名謀古魯,蓋州按春猛安人。性敦厚,寡言笑。初舉進士,廷試搜閱官易達藐小,謂之曰:“汝欲求作官邪?”達曰:“取人以才學,不以年貌。”眾鹹異之。明昌五年,中第,調固安主簿。以憂去官,服除,調信州判官。丞相襄辟行省幕府。改順州刺史,補尚書省令史,除南京警巡使。居父喪,是時伐宋兵興,起複,給事行尚書省。大安初,遷德興府判官,再遷監察禦史。宣宗遷汴,以本職護送衛士妻子。複被詔運大名粟,由禦河抵通州,事集,遷一官,轉戶部員外郎、左司郎中。遇繼母憂,起複太常少卿,充陝西元帥府經曆官。
泰和六年(1206),平章政事仆散揆到河南宣撫,詔令做好準備,確定防禦和攻守的方法,集合百官在尚書省商議。朝臣中有許多不同意見,思忠說:“宋人攻圍城邑時,一出動就是幾千人,不是普通小股敵人。重要在於選擇賢能的將領,既能攻又能守的,臨時隨機應變,就沒有什麼問題了。”皇帝認為他說的有理。不久遷任翰林侍講學士兼左諫議大夫,大理卿、同修國史職務如故。過了一個月,又兼知審官院正職,一個人而兼任四種職務是從蒲察思忠開始的。宋人請求議和,朝廷賜給他銀子五十兩,彩帛十端。後來他為母親服喪,服終被任命為侍講學士,兼諫議、修史、知審官院,又轉任侍讀,兼兵部侍郎。

興定元年,召還,攝侍禦史,上疏論伐宋,略曰:“天時向暑,士馬不利,宜俟秋涼,無不可者。”又曰:“遼東興王之地,移剌都不能守,走還南京。度今之勢,可令濮王守純行省蓋州,駐兵合思罕,以係一方之心。昔祖宗封建諸王,錯峙相維,以定大業。今乃委諸疏外,非計也。”宣宗曰:“一子非所愛,但幼不更事,詎能辦此?”逾月,複上言:“天下輕重,係於宰相,邇來每令權攝,甚無謂也。今之將帥,謀者不能戰,戰者不能謀。今豈無其人,但用之未盡耳。”宣宗曰:“人才難知,故先試其稱否,卿何患焉。所謂用之未盡者為誰?”對曰:“陝西統軍使把胡魯忠直幹略,知延安府古裏甲石倫深沉有謀,能得士心,雖有微過,不足以累大。”宰相高琪、高汝勵惡其言。俄充陝州行樞密院參議官。二年,召為戶部侍郎。改刑部,兼左司諫,同知集賢院。改大理卿,兼越王傅。尋遷河南統軍使、昌武軍節度使,行六部,攝同簽樞密院,行院許州。改集慶軍節度使。
貞祐初年,胡沙虎請求朝廷將衛紹王廢黜為庶人,蒲察思忠和奧屯忠孝附和胡沙虎的意見,並說:“偷人錢財,還稱為盜,何況偷竊皇帝的位置為一己之私利呢!”金宣宗不肯聽從。不久,改任太子太保兼侍讀、修國史。二年春天,祭祀太廟時,蒲察思忠代理太尉職務,因酒醉毆打禮部值班官員,受到禦史台彈劾,降為秘書監兼同修國史。不久,又遷任翰林學士同修國史,死於任上。

是時,東方薦饑,達上疏曰:“亳州戶舊六萬,今存者無十一,何以為州?且今調發數倍於舊,乞量為減免。”是歲大水,碭山下邑野無居民,轉運司方憂兵食,達謾聞二縣無主稻田且萬頃,收可數萬斛,即具奏。朝遷大駭,詔戶部尚書高夔佩虎符專治其事,所獲無幾,夔坐累抵罪。達自念失奏,因感愧發病,尋卒。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金史》

《金史》

作者:脫脫
《金史》本紀
《金史》誌
《金史》表
《金史》列傳
《金史》附錄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