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梁書》 作者:姚思廉  

列傳·卷二十四

蕭景弟昌昂昱
蕭景,字子昭,是高祖的堂弟。父親蕭崇,字崇,就是左光祿大夫蕭道的兒子。蕭道墨有三個兒子:長子蕭堂之,字茂先;次子是太祖文皇帝;第三於是蕭崇之。當年,左光祿道鹽居住在鄉裏時,非常注重實行禮讓,為眾人所推崇,他當過宋朝太尉江夏王的參軍,官至治書侍禦史時去世,齊朝末年,被迫贈為散騎常侍、左光祿大夫。蕭尚之性格敦厚,有德行器度,他當司徒建寶玉的中兵參軍時,整個府襄的人都稱他為長者;特別器重他,遇到事情經常輿他商議後再作決定。後來蕭尚之遷任步兵校尉,在官任上去世。天監初年,被追贈謐號叫文宣侯。蕭尚之的兒子蕭靈鈞,官任齊廣德縣令。高祖的義師到達時,正執行會稽郡的事務,不久就去世了。高祖即位後,追封他為東昌縣侯,食邑一千戶。他的兒子蕭謇繼嗣。蕭崇之因才幹和能力著稱,他為政崇尚嚴厲,作宮作到冠軍將軍、東陽太守。永明年間,錢唐唐珝二人造反,率領隊伍攻下東陽,蕭崇之遇害身亡。天監初年,被追贈謐號為忠簡侯。

蕭景,字子昭,高祖從父弟也。父崇之字茂敬,即左光祿大夫道賜之子。道賜三子:長子尚之,字茂先;次太祖文皇帝;次崇之。初,左光祿居於鄉裏,專行禮讓,為眾所推。仕曆宋太尉江夏王參軍,終於治書侍禦史。齊末,追贈散騎常侍、左光祿大夫。尚之敦厚有德器,為司徒建安王中兵參軍,一府稱為長者;琅邪王僧虔尤善之,每事多與議決。遷步兵校尉,卒官。天監初,追諡文宣侯。尚之子靈鈞,仕齊廣德令。高祖義師至,行會稽郡事,頃之卒。高祖即位,追封東昌縣侯,邑一千戶。子謇嗣。崇之以幹能顯,為政尚嚴厲,官至冠軍將軍、東陽太守。永明中,錢唐唐珝之反,別眾破東陽,崇之遇害。天監初,追諡忠簡侯。
蕭景八歲時,跟隨父親住在東陽郡,父親去世後,蕭景在服喪期間因悲哀遇度而消瘦,因此而聞名遠近。長大以後,愛好學習,才辯過人,做事果斷。直變建武年間,被授予置圭王的國左常侍,遷任丞空縣令,他的政績是地方宮中最好的。永嘉郡太守範述曾住在郡裹,號稱廉潔公平,他一直很佩服蕭景的為政,就在郡門上貼了一張告示說:“各個縣裹凡是有疑難積壓的問題,可以到永寧縣令逭裹來解決。”不久,蕭景因病離職。永嘉人胡仲宣等一千多人來到宮殿前,上表請求蕭景繼續任郡守,皇帝沒有同意。蕭景回朝當了驃騎行參軍。永元二年,因長沙宣武王蕭懿的功勞,蕭景被授予步兵校尉。逭年冬天,宣武王遇害身亡,蕭景也逃難走了。高祖的起義隊伍到達後,任命蕭景為寧朔將軍、執行南兗州軍事。當時天下還沒安定,長江北岸的那些楚人們各自占據防禦用的土堡,蕭景向他們示以威信,那些首領們相繼捆綁了前來請罪,十天之後,境內全都平靜下來。中興二年,蕭景遷任督南兗州諸軍事、輔國將軍、監督南兗州。高祖即位後,封蕭景為吳平縣侯,食邑一千戶,並擔任使持節、都督南兗州、北兗州、青州、冀州四州諸軍事、冠軍將軍、南兗州刺史。皇帝韶令蕭景的母親毛氏為國太夫人,在禮儀上的待遇如同王國太妃,假金章紫綬。蕭景居住在州裹時,清廉謹慎有威裁,他明確了解吏員的職責,文件案卷從不積壓,下麵的辦事人員不敢欺瞞他,吏員們對他非常尊敬和畏懼,就像對神一樣。正遇上逭年鬧饑荒,蕭景統計人進行賑濟撫恤,做好了飯粥放在路邊供給路過的人,死了人的就送給棺材。百姓們都非常依賴他。

景八歲隨父在郡,居喪以毀聞。既長好學,才辯能斷。齊建武中,除晉安王國左常侍,遷永寧令,政為百城最。永嘉太守範述曾居郡,號稱廉平,雅服景為政,乃榜郡門曰:“諸縣有疑滯者,可就永寧令決。”頃之,以疾去官。永嘉人胡仲宣等千人詣闕,表請景為郡,不許。還為驃騎行參軍。永元二年,以長沙宣武王懿勳,除步兵校尉。是冬,宣武王遇害,景亦逃難。高祖義師至,以景為寧朔將軍、行南兗州軍事。時天下未定,江北傖楚各據塢壁。景示以威信,渠帥相率麵縛請罪,旬日境內皆平。中興二年,遷督南兗州諸軍事、輔國將軍、監南兗州。高祖踐阼,封吳平縣侯,食邑一千戶,仍為使持節、都督南、北兗、青、冀四州諸軍事、冠軍將軍、南兗州刺史。詔景母毛氏為國太夫人,禮如王國太妃,假金章紫綬。景居州,清恪有威裁,明解吏職,文案無壅,下不敢欺,吏人畏敬如神。會年荒,計口賑恤,為穀粥於路以賦之,死者給棺具,人甚賴焉。
天監四年,梁朝軍隊北伐,蕭景統率大軍從淮陽出發,進攻宿預城。因母親去世離職,皇帝下韶起用為代理官職。五年,班師回朝。任太子右衛率,遷任輔國將軍、衛尉卿。七年,遷任左驍騎將軍,兼任領軍將軍。領軍之職主管國家的軍事機密,而監局的官僚們,過去大多驕橫奢侈,蘆量在任職期間非常嚴厲,官員們都很收斂。而武官製局監都是一些受寵幸的人,他們不堪忍受蕭景,因此蕭景不能久留朝廷。不久,出任為使持節、督雍州、梁州、南秦州、北秦州、堅坦的童堡噩、醜泌的驢迎諸軍事、信武將軍、寧蠻校尉、雍州刺史。八年三月,魏國的荊州刺史五盡率領七萬大軍侵犯遷遘,他們驅趕逼迫蠻人,蠻人們紛紛渡過漠水來投靠梁朝。有人議論,認為蠻人屢次成為邊境的禍患,可以藉此機會把他們除掉。蕭景說:“他們走投無路了前來歸附我們,把他們殺掉是不好的。況且魏國人來侵犯我國時,蠻人經常輿他們產生矛盾,如果把蠻人全都殺掉,那麼魏軍就沒有障礙了,遣不是長久之計。”於是就打開樊城的城門,接受投降的蠻人。蕭景因而命令司馬朱思遠、寧蠻長史曹義宗、中兵參軍孟惠俊在潺溝襲擊元誌,大獲全勝,活捉了元誌的長史杜景。殺死敵人一萬餘人,漢水中蓋滿了漂浮的屍體,蕭景派遣中兵參軍崔績率領軍隊士兵把屍體打撈上來掩埋了。

天監四年,王師北伐,景帥眾出淮陽,進屠宿預。丁母憂,詔起攝職。五年,班師,除太子右衛率,遷輔國將軍、衛尉卿。七年,遷左驍騎將軍,兼領軍將軍。領軍管天下兵要,監局官僚,舊多驕侈,景在職峻切,官曹肅然。製局監皆近幸,頗不堪命,以是不得久留中。尋出為使持節、督雍、梁、南、北秦、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隨郡諸軍事、信武將軍、寧蠻校尉、雍州刺史。八年三月,魏荊州刺史元誌率眾七萬寇潺溝,驅迫群蠻,群蠻悉渡漢水來降。議者以蠻累為邊患,可因此除之。景曰:“窮來歸我,誅之不祥。且魏人來侵,每為矛盾,若悉誅蠻,則魏軍無礙,非長策也。”乃開樊城受降。因命司馬硃思遠、寧蠻長史曹義宗、中兵參軍孟惠俊擊誌於潺溝,大破之,生擒誌長史杜景。斬首萬餘級,流屍蓋漢水,景遣中兵參軍崔繢率軍士收而瘞焉。
蕭景初到雍州時,減省免除了參見拜迎的羽儀和器服,不讓煩勞打擾州裹的吏員和百姓。他到任後,修建營房築城池堡壘,三令五申告誡加強邊境的防備,審理案件訴訟,勸勉百姓務農種桑。一時間,州內的各個郡縣都改變政策,自我勉勵,雍州境內變得清靜整肅,漠水沿岸水陸共一千多裏地,偷盜之事不再發生。十一年,蕭景被召入任右衛將軍、兼任石頭戍軍事。十二年,再次任使持節、督南兗州、北兗州、北徐州、青州、冀州五州諸軍事、信威將軍、南兗州刺史。十三年,蕭景被召入任領軍將軍,在殿省內值班,主持十個州的損益事務,每月增加俸祿五萬。

景初到州,省除參迎羽儀器服,不得煩擾吏人。修營城壘,申警邊備,理辭訟,勸農桑。郡縣皆改節自勵,州內清肅,緣漢水陸千餘裏,抄盜絕跡。十一年,征右衛將軍、領石頭戍軍事。十二年,複為使持節、督南、北兗、北徐、青、冀五州諸軍事、信威將軍、南兗州刺史。十三年,征為領軍將軍,直殿省,知十州損益事,月加祿五萬。
蕭景為人一直很有風度,擅長辭令。他在朝廷時,被大家所注視仰慕。他和高祖論親戚關係雖然是堂兄弟,而高祖對他的禮遇是很隆重的,遇到軍務和國家大事,都要與他商議決定。十五年,蕭景加任侍中。十七年,太尉、揚州刺史臨川王蕭宏因犯了法而被罷免。皇帝的韶書說:“揚州應須得到管理,要選擇合適的人。侍中、領軍將軍吳乎侯蕭景的才能,能夠勝任此職,可用安右將軍監督揚州,並置佐史,侍中之職依舊,就以他的住宅為官府。”蕭景的遠房親戚居住在揚州,他非常誠懇地推辭這個任命,以至於哭了起來,而高祖就是不允準他的辭讓。蕭景在雍州任上,特別以明斷而著稱,所批示的政令非常嚴整。有一個農村老婦人,一次她投訴後得到了蕭景給她的批示,回到縣裹,縣吏沒有立即發出去,老婦人說:“蕭監州的符命,會像火一樣燙你的手,怎麼敢留下它呢!”蕭景為人們所敬畏到如此地步。

景為人雅有風力,長於辭令。其在朝廷,為眾所瞻仰。於高祖屬雖為從弟,而禮寄甚隆,軍國大事,皆與議決。十五年,加侍中。十七年,太尉、揚州刺史臨川王宏坐法免。詔曰:“揚州應須緝理,宜得其人。侍中、領軍將軍吳平侯景才任此舉,可以安右將軍監揚州,並置佐史,侍中如故,即宅為府。”景越親居揚州,辭讓甚懇惻,至於涕泣,高祖不許。在州尤稱明斷,符教嚴整。有田舍老姥嚐訴得符,還至縣,縣吏未即發,姥語曰:“蕭監州符,火爄汝手,何敢留之!”其為人所畏敬如此。
十八年,蕭景多次向皇帝上表,請求解除自己的職務,高祖沒有同意。第二年,蕭景出任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郢州、司州、霍州三州諸軍事、安西將軍、郢州刺史。臨出發前,高祖禦駕臨幸建興苑,為蕭景餞行送別,並為此淚流滿麵。高祖回到宮中,命令給蕭景鼓吹一部。蕭景在任上又以能幹而聞名遠近。查寶鄧、童墮郡輿魏國國界接壤,有很多盜賊,蕭景向魏國傳遞告示後,魏國立即焚燒那盜賊防禦的土堡,保衛國境,不再有侵略二郡的事情。普通四年,蕭量在堅蛆去世,終年四十七歲。皇帝詔令追贈他為侍中、中撫軍、開府儀同三司。謐號忠。他的兒子蕭勤繼嗣。

十八年,累表陳解,高祖未之許。明年,出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郢、司、霍三州諸軍事、安西將軍、郢州刺史。將發,高祖幸建興苑餞別,為之流涕。既還宮,詔給鼓吹一部。在州複有能名。齊安、竟陵郡接魏界,多盜賊,景移書告示,魏即焚塢戍保境,不複侵略。普通四年,卒於州,時年四十七。詔贈侍中、中撫軍、開府儀同三司。諡曰忠。子勱嗣。
蕭昌字子建,是蕭景的第二個弟弟。齊豫章末年,任晉安王的左常侍。梁天監初年,任中書侍郎,出任豫章郡內史。五年,蕭昌加任寧朔將軍。六年,遷任持節、督廣州、交州、越塑、廣州四州諸軍事、輔國將軍、平越中郎將、廬業刺史。七年,進號為征遠將軍。九年,從湘州分出衡州,任命蕭昌為持節、督廣州的緩建和湘州的始安諸軍事、信武將軍、衡州刺史,因罪免官。十三年,蕭昌被起用為散騎侍郎,不久以原來的官職兼宗正卿。同年,蕭昌出任安右長史。屢次遷任太子中庶子、通直散騎常侍,又兼任宗正卿。

昌字子建,景第二弟也。齊豫章末,為晉安王左常侍。天監初,除中書侍郎,出為豫章內史。五年,加寧朔將軍。六年,遷持節、督廣、交、越、桂四州諸軍事、輔國將軍、平越中郎將、廣州刺史。七年,進號征遠將軍。九年,分湘州置衡州,以昌為持節、督廣州之綏建湘州之始安諸軍事、信武將軍、衡州刺史,坐免。十三年,起為散騎侍郎,尋以本官兼宗正卿。其年,出為安右長史。累遷太子中庶子、通直散騎常侍,又兼宗正卿。昌為人亦明悟,然性好酒,酒後多過。在州郡,每醉輒徑出入人家,或獨詣草野。其於刑戮,頗無期度。醉時所殺,醒或求焉,亦無悔也。屬為有司所劾,入留京師,忽忽不樂,遂縱酒虛悸。在石頭東齋,引刀自刺,左右救之,不殊。十七年,卒,時年三十九。子伯言。
蕭昌的為人也很明白有悟性,然而他生性喜好喝酒,喝了酒以後,又經常犯錯誤。在州部任上時,他每次喝醉了酒就經常徑直出入別人家,有時獨自一人到荒草野地襄去。他在用刑殺戮方麵,也很沒有限度。他喝醉時殺了人,酒醒後又要找那個人,就這樣,他也不悔過。終於被有關官員彈劾,蘆昌被召入留在京城,他非常不快樂,於是整天酗酒,身體變得很虛弱,得了心髒病。在亙題柬齋,蘆墾拿刀刺向自己,左右隨從人員趕緊搶救下來,沒有死成。十七年,蕭昌去世,終年三十九歲。他的兒子叫蕭伯言。

昂字子明,景第三弟也。天監初,累遷司徒右長史,出為輕車將軍、監南兗州。初,兄景再為南兗,德惠在人,及昂來代,時人方之馮氏。征為琅邪、彭城二郡太守,軍號如先。複以輕車將軍出為廣州刺史。普通二年,為散騎常侍、信威將軍。四年,轉散騎侍郎、中領軍、太子中庶子,出為吳興太守。大通二年,征為仁威將軍、衛尉卿,尋為侍中,兼領軍將軍。中大通元年,為領軍將軍。二年,封湘陰縣侯,邑一千戶。出為江州刺史。大同元年,卒,時年五十三。諡曰恭。
蕭昂字子明,是蕭景的第三個弟弟。天監初年,他多次遷任司徒右長史,出任輕車將軍、監督南兗州。當初,他的哥哥蘆量第二次任茵查業長官時,功德恩惠還留在人們心中,到蕭昂來代替,當時人把他比作馮氏。蕭昂被征召任琅邪、彭城二郡太守,軍號仍如從前。又以輕車將軍的官職出任廣州刺史。普通二年,任散騎常侍、信威將軍。四年,轉任散騎侍郎、中領軍、太子中庶子,出任吳興郡太守。大通二年,被召入任仁威將軍、衛尉卿,不久任侍中,兼任領軍將軍。中大通元年,任領軍將軍。二年,被封為湘陰縣侯爵,食邑一千戶。出任江州刺史。大同元年,蕭昂去世,終年五十三歲。謐號叫恭。

昱字子真,景第四弟也。天監初,除秘書郎,累遷太子舍人,洗馬,中書舍人,中書侍郎。每求自試,高祖以為淮南、永嘉、襄陽郡,並不就。誌願邊州,高祖以其輕脫無威望,抑而不許。遷給事黃門侍郎。上表曰:“夏初陳啟,未垂采照,追懷慚懼,實戰胸心。臣聞暑雨祁寒,小人猶怨;榮枯寵辱,誰能忘懷!臣藉以往因,得預枝戚之重;緣報既雜,時逢坎稟之運。昔在齊季,義師之始,臣乃幼弱,粗有識慮,東西阻絕,歸赴無由,雖未能負戈擐甲,實銜淚憤懣。潛伏東境,備履艱危,首尾三年,亟移數處,雖複饑寒切身,亦不以凍餒為苦。每涉驚疑,惶怖失魄,既乖致命之節,空有項領之憂,希望開泰,冀蒙共樂;豈期二十餘年,功名無紀,畢此身骸,方填溝壑,丹誠素願,溘至長罷,俯自哀憐,能不傷歎!夫自媒自衒,誠哉可鄙;自譽自伐,實在可羞。然量己揆分,自知者審,陳力就列,寧敢空言?是以常願一試,屢成幹請。夫上應玄象,實不易叨;錦不輕裁,誠難其製。過去業鄣,所以致乖算測。聖監既謂臣愚短,不可試用,豈容久居顯禁,徒穢黃樞。忝竊稍積,恐招物議,請解今職,乞屏退私門。伏願天照,特垂允許。臣雖叨榮兩宮,報效無地,方違省闥,伏深戀悚。”高祖手詔答曰:“昱表如此。古者用人,必前明試,皆須績用既立,乃可自退之高。昔漢光武兄子章、興二人,並有名宗室,就欲習吏事,不過章為平陰令,興為緱氏宰,政事有能,方遷郡守,非直政績見稱,即是光武猶子。昱之才地,豈得比類焉!往歲處以淮南郡,既不肯行;續用為招遠將軍、鎮北長史、襄陽太守,又以邊外致辭;改除招遠將軍、永嘉太守,複雲內地非願;複問晉安、臨川,隨意所擇,亦複不行。解巾臨郡,事不為薄,數有致辭,意欲何在?且昱諸兄遞居連率,相繼推轂,未嚐缺歲。其同產兄景,今正居籓鎮。朕豈厚於景而薄於昱,正是朝序物議,次第若斯,於其一門,差自無愧。無論今日不得如此;昱兄弟昔在布衣,以處成長,於何取立,豈得任情反道,背天違地。孰謂朝廷無有憲章,特是未欲致之於理。既表解職,可聽如啟。”坐免官。因此杜門絕朝覲,國家慶吊不複通。
蕭昱字子真,是蕭景的第四個弟弟。天監初年,被授予秘書郎,多次遷任太子舍人,洗馬,中書舍人,中書侍郎。常常請求自試,高祖任命他為進直郡、永嘉郡、襄陽郡長官,他都不赴任。他誌願到地處邊境的州郡去,高祖認為他輕佻不穩重,沒有威望,就壓抑住他,不許他去。後遷任給事黃門侍郎。蕭昱上表給皇帝說:“夏初我遞上的陳述,沒有獲得采納允準,追懷過去,羞慚恐懼,實在讓我心中戰栗。臣聽說暑天下大雨,冬天大寒,小人都還有怨言;對於政治上的得意還是失意,受寵幸還是受羞辱,誰能夠忘懷呢!臣藉助過去的關係,能夠得以加入皇室親戚的隊列中得到重視;依循報恩的機緣已然錯雜,又正遇到窮困不得誌的命運。過去在齊朝末年,義師初起之時,我還年幼,剛剛有點懂事,因為東西交通阻隔斷絕,沒有辦法投奔義師,雖然沒能手持戈矛,身穿鍾甲,其實我也熱淚盈眶,滿懷憤懣。我潛伏在東境,嚐遍了艱辛和危險,前後一共三年,轉移了好幾處地方,即使是饑餓寒冷交迫於身,我也不以凍餒為苦。每當遇到驚疑之時,我恐懼得失魂落魄,既已違背致命的氣節,又白白懼怕遭受刑戮,身首分離,期待著亨通安泰的那一天,可以共同享受歡樂;誰知期待了二十多年,沒有功名可以記載,我的整個軀體,也將填於溝壑,我的赤誠的心和純潔的願望,突然永遠地結束了,我俯首獨自哀憐,能不傷心歎息!自己給自己作介紹,自己炫耀自己,確實是可鄙的行為;自己讚美自己,自己誇獎自己,實在是可羞。然而衡量自己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情況,能夠施展自己的才力才去就任官職,哪裹敢說空話,因此常希望能試一試,多次請托於人。要說能上應天象,實在不敢那麼貪心,但如果錦緞不加裁剪,實在難以做成衣服。因為我前世所作的種種惡果,成為今世的障礙,所以導致現在違背了算測。聖上既然認為臣愚笨有缺陷,不可以試用,難道能容忍我長久地居住在皇室禁地,白白地玷汙黃門官之職。愧居官位,時間漸久,恐怕要遭受人們的議論,請解除我今天的職位,乞求屏退回家門。我俯伏請求皇上特別降旨允許。臣雖然承受兩宮的恩榮,卻無法報答效命,又違背了宮中意願,我深感留戀和恐懼。”高祖親手寫韶書答道:“蕭昱的上表如此。古時候用人,一定先要當麵試用,都必須立有功業,效用很好,才可以顯揚自己謙讓的高風格。當年漠光武帝兄長的兒子劉章、劉興二人,都是在宗室中有名氣的人,但他們想要做官,也不過是劉章當了平陰縣令,劉興當了緱氏宰,待他們在政事方麵有了能力後,才遷任郡守之職,不衹是政績受到人們稱讚,他們還是光武帝的侄子。蕭昱你的才能和見地,怎麼能與他們相比呢!過去幾年裹,讓你到淮南郡任職,已經不肯去了;接著用你任招遠將軍、鎮北長史、襄陽郡太守,你又以那是邊遠地區為藉推掉了;後改授為招遠將軍、永嘉郡太守,卻又說去內地不是你的願望;再問你晉安、臨川這兩個地方,隨你自己選擇,也是不肯去。除去頭巾,出任官職,就沒有微小的事情,而你幾次三番都有說詞,你的意願到底在哪裹?況且你蕭昱的幾個兄長相繼當了郡守、統帥等職,互相推薦,一年都不曾缺。你的同胞兄長蕭景,現在正官居藩鎮。朕難道是待蕭景厚而待你蕭昱薄嗎,正是朝廷眾人的議論,像這樣的次序,在你們是一門所出,稍稍可以無愧了。不用說今日不得如此;蕭昱兄弟當年是乎民百姓,因處於成長時期,憑什麼取身立命,又怎麼能夠放縱自己違反正道,背天違地。誰說朝廷沒有憲章,衹不過是沒有要把你放到理前。既然你上表請求解職,就依照你所請求的辦吧。”蕭昱因此而被免除官職。從此他杜門謝客,再也不去朝廷覲見皇帝,國家有什麼慶典或吊喪之事也不再通知他參加了。

普通五年,坐於宅內鑄錢,為有司所奏,下廷尉,得免死,徙臨海郡。行至上虞,有敕追還,且令受菩薩戒。昱既至,恂恂盡禮,改意蹈道,持戒又精潔,高祖甚嘉之,以為招遠將軍、晉陵太守。下車勵名跡,除煩苛,明法憲,嚴於奸吏,優養百姓,旬日之間,郡中大化。俄而暴疾卒,百姓行坐號哭,市裏為之喧沸,設祭奠於郡庭者四百餘人。田舍有女人夏氏,年百餘歲,扶曾孫出郡,悲泣不自勝。其惠化所感如此。百姓相率為立廟建碑,以紀其德。又詣京師求贈諡。詔贈湘州刺史。諡曰恭。
普通五年,蕭昱因在自己家裹鑄造錢幣而犯法,被有關官員奏本,下交廷尉,得免一死,遷移到臨海郡。剛走到上虞這個地方,就有皇帝的命令追來,讓他回去接受菩薩的告誡。蕭昱到了京城以後,非常恭敬謹慎地按照禮的要求去做,改變意誌,循規蹈矩,對齋戒又非常精心清潔,高祖非常讚賞他,任命他為招遠將軍、晉陵郡太守。蕭昱到任後,以名望和功業勉勵自己,除去煩多的苛捐雜稅,申明法律憲章,對奸猾的官吏嚴厲管製,對百姓則實行優養政策,結果在十幾天內,晉陵郡境內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久,蕭昱得了暴病去世,郡內老百姓不論是正在行走的還是坐著的,聽到消息後,都號啕大哭,街市巷裏因此而一片喧嘩沸騰,有四百多人在郡府庭院裹設祭奠。田邊農舍有一個女人夏氏,年紀已有一百多歲了,她聽到蕭昱去世的消息,扶著曾孫來到郡府,悲傷地哭泣,不能自己。可見蕭昱的惠政的感化力量是如此之大。百姓們相繼為蕭昱建廟宇、立碑石,用來紀念他的功德。他們又到京城去為蕭昱請求贈謐。皇帝下韶,追贈蕭昱為湘州刺史。謐號恭。

史臣曰:高祖光有天下,慶命傍流,枝戚屬連,鹹被任遇。蕭景之才辯識斷,益政佐時,蓋梁宗室令望者矣。
史臣曰:直擔擁有天下,獎賞的任命普遍施予,那些親屬和有關係的人,全都被任用禮遇。蘆量的才能見識和判斷能力,可以有利於朝政,輔助時政,大概也是5幽宗室有善美的威儀的人了。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梁書》

《梁書》

作者:姚思廉
《梁書》本紀
《梁書》列傳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