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陳書》 作者:姚思廉  

列傳·卷一

高祖章皇後世祖沈皇後廢帝王皇後高宗柳皇後後主沈皇後張貴妃
周代的禮儀,天子設立王後,擁有六宮,三位夫人,九位嬪妃,二十七位世婦,八十一位禦妻,以處理天下的內室事務。那麼接受天命輿繼位的君主,不僅有外朝宰相的輔佐,大概也有宮內賢明婦人的協助。漢、魏以來,六宮的職位,沿襲增設,各代不相同。高祖承接衰微禍亂之世,接受天命,以質樸約束自己,所以後宮的職位多有缺略。世祖天嘉初年,下詔確立後宮名額,開始設置貴妃、貴嬪、貴姬三人,以仿效古代的三夫人。又設置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容、昭儀、修華、修儀、修容共九人,以仿效古代的九嬪。又設置婕妤、容華、充華、承徽、列榮共五人,稱為五職,地位低於九嬪。又設置美人、才人、良人三職,逭三職沒有固定名額,稱為散位。世祖性格恭謙節儉,而女官多有缺略,高宗、後主時宮內職位沒有什麼改動。現在對各帝皇後事跡加以綴集,大致收錄在本篇中。

周禮,王者立後,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禦妻,以聽天下之內治。然受命繼體之主,非獨外相佐也,蓋亦有內德助焉。漢魏已來,六宮之職,因襲增置,代不同矣。高祖承微接亂,光膺天曆,以樸素自處,故後宮員位多闕。世祖天嘉初,詔立後宮員數,始置貴妃、貴嬪、貴姬三人,以擬古之三夫人。又置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容、昭儀、修華、修儀、修容九人,以擬古之九嬪。又置婕妤、容華、充華、承徽、列榮五人,謂之五職,亞於九嬪。又置美人、才人、良人三職,其職無員數,號為散位。世祖性恭儉,而嬪嬙多闕,高宗、後主內職無所改作。今之所綴,略備此篇。
高祖宣皇後章氏,名要兒,是吳興烏程人。本來姓鈕,父親景明被章氏收養,因而改姓。景明,在梁代官至散騎侍郎。皇後的母親蘇氏,曾經遇到道士把小烏龜送給自己,龜有五色光彩,道士說:“三年後有驗證。”到了時間,皇後出生而紫色光彩照進室內,隨之小龜不知去了何處。皇後幼時聰明有智慧,有美麗的容貌儀表,手指長五寸,顏色都是紅白色,每當有親屬的喪事,就有一個指甲先折斷。高祖原先娶同郡錢仲方的女兒,早逝,後來才娶皇後。皇後善於書寫計算,能朗讀《詩經》和《楚辭》。

高祖宣皇後章氏,諱要兒,吳興烏程人也。本姓鈕,父景明為章氏所養,因改焉。景明,梁代官至散騎侍郎。後母蘇,嚐遇道士以小龜遺己,光采五色,曰:“三年有徵。”及期後生,而紫光照室,因失龜所在。少聰慧,美容儀,手爪長五寸,色並紅白,每有期功之服,則一爪先折。高祖先娶同郡錢仲方女,早卒,後乃聘後。後善書計,能誦《詩》及《楚辭》。
高祖從廣州向南征伐交恥,命令皇後和衡陽王陳昌跟隨世祖由海路回到長城。侯景之亂時,高祖東下到豫章,皇後被侯景囚禁。侯景平定後,高祖被封為長城縣公,皇後被策命為夫人。等到高祖登上帝位,永定元年被立為皇後。追贈皇後的父親景明為特進、金紫光祿大夫,加授金色印章紫色絲帶,封皇後的母親蘇氏為安吉縣星。二年,安吉君去世,和皇後的父親合葬在呈興。第二年,追封皇後的父親為廣德縣侯,食邑五百戶,謐號為溫侯。高祖逝世,皇後和中書舍人基基曆決定計策,秘密不發布喪事,召世祖入宮繼位,事情記載在蔡景曆和侯安都的傳記中。世擔登位,尊崇皇後為皇太後,宮室稱慈訓宮。鏖童登位,尊崇皇後為太皇太後。光大二年,皇後下令貶廬童為墮連王,命令直塞繼位。主建元年,尊崇皇後為皇太後。二年三月丙申,皇後在苤捶殿逝世,時年六十五歲。臨終下令喪事所需物品,都盡量儉約,所有祭奠品,不許用牲畜。這年四月,群臣獻上謐號為宣太後,將她合葬在萬安陵。

高祖自廣州南征交止,命後與衡陽王昌隨世祖由海道歸於長城。侯景之亂,高祖下至豫章,後為景所囚。景平,而高祖為長城縣公,後拜夫人。及高祖踐祚,永定元年立為皇後。追贈後父景明特進、金紫光祿大夫,加金章紫綬,拜後母蘇安吉縣君。二年,安吉君卒,與後父合葬吳興。明年,追封後父為廣德縣侯,邑五百戶,諡曰溫。高祖崩,後與中書舍人蔡景曆定計,秘不發喪,召世祖入纂,事在蔡景曆及侯安都傳。世祖即位,尊後為皇太後,宮曰慈訓。廢帝即位,尊後為太皇太後。光大二年,後下令黜廢帝為臨海王,命高宗嗣位。太建元年,尊後為皇太後。二年三月丙申,崩於紫極殿,時年六十五。遺令喪事所須,並從儉約,諸有饋奠,不得用牲牢。其年四月,群臣上諡曰宣太後,祔葬萬安陵。
皇後的親屬沒有在朝廷中的,惟有族中遠房兄長鈕洽官位到中散大夫。

後親屬無在朝者,唯族兄鈕洽官至中散大夫。
世擔沈皇後名麨查,是;呈璺亙遞人。父親窪遝,是鑿曲的安前中錄事參軍。皇後十多歲時,在曲蛔年間嫁給鯉。當時在昱璺,盡量派遣使者拘捕世祖和皇後。侯量平定,才得以免死。高祖登上帝位,永定元年,皇後為臨川王妃。世擔登位,為皇後。追贈皇後的父親送遝為光祿大夫,加授金色印章紫色絲帶,封建城縣侯,食邑五百產,謐號為恭,追贈皇後的母親高氏為綏安縣君,謐號為定。廢帝登位,尊崇皇後為皇太後,宮室稱安德宮。

世祖沈皇後,諱妙容,吳興武康人也。父法深,梁安前中錄事參軍。後年十餘歲,以梁大同中歸於世祖。高祖之討侯景,世祖時在吳興,景遣使收世祖及後。景平,乃獲免。高祖踐祚,永定元年,後為臨川王妃。世祖即位,為皇後。追贈後父法深光祿大夫,加金章紫綬,封建城縣侯,邑五百戶,諡曰恭,追贈後母高綏安縣君,諡曰定。廢帝即位,尊後為皇太後,宮曰安德。
當時直塞和仆射到佺舉、舍人劉應知等人都受遣韶輔佐朝政。麵紉和仝哩長久住在宮中參與決定各項事務,而高宗擔任揚州刺史,和左右三百人進入尚書省居住。師知見高宗權力大,暗中忌妒他,就假稱詔令對高宗說:“現在四方太平,大王可以回到束府,治理州中事務。”高宗將要搬出,而諮議毛喜製止他說:“現在如果出居外麵,就會受別人的控製,好比曹爽,想做一個富翁也不能做到。”高宗於是稱病,召喚師知留下來和他談話,派毛喜先進宮報告皇後。皇後說:“現在伯宗年紀小,政事都交給到仲舉和劉師知,遣不是我的意思。”毛喜又說給廢帝聽,皇帝說:“這本是師知等人的所作所為,不是我的主意。”毛喜出來報告高宗,高宗因此囚禁師知,自己進宮見皇後和皇帝,極力陳說師知的過失,隨之親手起草韶令請求簽字,把師知交付廷尉治罪。這天夜晚,師知在獄中被賜令自殺。從此政事無論大小,都歸於高宗。皇後憂愁煩悶無計可施,就秘密賄賂宦官蔣裕,命令他引誘建安人張安國,使安國占據郡城反叛,希望藉此來圖取高宗。安國的事情被察覺,都被高宗誅殺。當時皇後左右侍奉的人有不少知道遣件事,皇後擔心逮捕黨羽被牽連,全部殺了這些人。高宗登位,策命皇後為塞皇後。速璽滅亡進入墮璽,主墓初年,從墾安回到江南,不久去世。

時高宗與仆射到仲舉、舍人劉師知等並受遺輔政,師知與仲舉恒居禁中參決眾事,而高宗為揚州刺史,與左右三百人入居尚書省。師知見高宗權重,陰忌之,乃矯敕謂高宗曰:“今四方無事,王可還東府,經理州務。”高宗將出,而諮議毛喜止之曰:“今若出外,便受製於人,譬如曹爽,願作富家翁不可得也。”高宗乃稱疾,召師知留之與語,使毛喜先入言之於後。後曰:“今伯宗年幼,政事並委二郎,此非我意。”喜又言於廢帝,帝曰:“此自師知等所為,非朕意也。”喜出以報高宗,高宗因囚師知,自入見後及帝,極陳師知之短,仍自草敕請畫,以師知付廷尉治罪。其夜,於獄中賜死。自是政無大小,盡歸高宗。後憂悶,計無所出,乃密賂宦者蔣裕,令誘建安人張安國,使據郡反,冀因此以圖高宗。安國事覺,並為高宗所誅。時後左右近侍頗知其事,後恐連逮黨與,並殺之。高宗即位,以後為文皇後。陳亡入隋,大業初,自長安歸於江南,頃之,卒。
皇後的哥哥沈欽,跟隨世祖征伐,因功勞官至貞威將軍、安州刺史。世祖登位,沈欽繼承爵位為建擅堡,加授通直散騎常侍、持節、盒擅等九郡諸軍事、明威將軍、會稽太守,入京為侍中、左衛將軍、衛尉卿。光大年間,擔任尚書右仆射,不久升為左仆射。沈欽素來沒有才能,不過嚴於律己而已。高宗登位,外出任雲麾將軍、羞興太守,品級為中二千石。越叁元年去世,時年六十七歲,追贈侍中、特進、翊左將軍,謐號為成。

後兄欽,隨世祖征伐,以功至貞威將軍、安州刺史。世祖即位,襲爵建城侯,加通直散騎常侍、持節、會稽等九郡諸軍事、明威將軍、會稽太守,入為侍中、左衛將軍、衛尉卿。光大中,為尚書右仆射,尋遷左仆射。欽素無技能,奉己而已。高宗即位,出為雲麾將軍、義興太守,秩中二千石。太建元年卒,時年六十七,贈侍中、特進、翊左將軍,諡曰成。子觀嗣,頗有學識,官至禦史中丞。
兒子逸塑繼嗣,比較有學問見識,官至禦史中丞。

廢帝王皇後,金紫光祿大夫固之女也。天嘉元年,為皇太子妃,廢帝即位,立為皇後。廢帝為臨海王,後為臨海王妃。至德中薨。
廈查王皇後,是金紫光祿大夫王堡的女兒。玉墓元年,為皇太子妃,廢壺登位,被立為皇後。廢童被貶為墮擾王,皇後為臨海王妃。在至壟年問逝世。

後生臨海嗣王至澤。至澤以光大元年為皇太子。太建元年,襲封臨海嗣王。尋為宣惠將軍,置佐史。陳亡入長安。
皇後生育臨海嗣王至運。至攫在:達元年被立為皇太子。左建元年,繼承封爵為臨海嗣王。不久擔任宣惠將軍,設置佐史。齟滅亡後進入墾晝。

高宗柳皇後,諱敬言,河東解人也。曾祖世隆,齊侍中、司空、尚書令、貞陽忠武公。祖惲,有重名於梁代,官至秘書監,贈侍中、中護軍。父偃,尚梁武帝女長城公主,拜駙馬都尉,大寶中,為鄱陽太守,卒官。後時年九歲,幹理家事,有若成人。侯景之亂,後與弟盼往江陵依梁元帝,元帝以長城公主之故,待遇甚厚。及高宗赴江陵,元帝以後配焉。承聖二年,後生後主於江陵。明年,江陵陷,高宗遷於關右,後與後主俱留穰城。天嘉二年,與後主還朝,後為安成王妃。高宗即位,立為皇後。
高宗柳皇後名敬言,是河東解縣人。曾祖父世隆,是查朝侍中、司空、尚書令、貞陽忠武公。祖父柳憚,在梁代有大名聲,官至秘書監,追贈侍中、中護軍。父親柳偃,娶梁武帝的女兒長城公主,被任命為駙馬都尉,左宜年間,擔任鄱陽太守,在任上去世。皇後遣年九歲,料理家中事務,如同成年人。侯景之亂時,皇後和弟弟柳盼前往江陵依附梁元帝,元帝因長城公主的緣故,接待很優厚。等到高宗趕往江陵,元帝把皇後嫁給他。承聖二年,皇後在江陵生下後主。次年,江陵淪陷,高宗被遷到關右,皇後和後主都留在穣城。天嘉二年,和後主回朝,皇後為安成王妃。高宗登位,被立為皇後。

後美姿容,身長七尺二寸,手垂過膝。初,高宗居鄉裏,先娶吳興錢氏女,及即位,拜為貴妃,甚有寵,後傾心下之。每尚方供奉之物,其上者皆推於貴妃,而己禦其次焉。高宗崩,始興王叔陵為亂,後主賴後與樂安君吳氏救而獲免,事在叔陵傳。後主即位,尊後為皇太後,宮曰弘範。當是之時,新失淮南之地,隋師臨江,又國遭大喪,後主病瘡,不能聽政,其誅叔陵、供大行喪事、邊境防守及百司眾務,雖假以後主之命,實皆決之於後。後主瘡愈,乃歸政焉。陳亡入長安,大業十一年薨於東都,年八十三,葬洛陽之邙山。
皇後容貌美麗,身高七尺二寸,手垂下來超過膝蓋。當初,高宗居住在鄉間,先娶吳興錢氏的女兒,等到即位,任命她為貴妃,很受寵愛,皇後盡心尊敬她。每每尚方供奉的物品,上等的都推讓給貴妃,而自己使用次等的。高宗逝世,塹墨王查噬作亂,厘圭依賴皇後以及鑾圭晝呈氐的救護而得以免死,事情記載在叔陵的傳記中。墮圭登位,尊崇皇後為皇太後,宮室稱弘範宮。在遣個時候,國家剛失去淮南的領土,隋軍又推進到墾遼邊,另外國家遭受大喪事,後主患瘡病不能處理政事,那時誅殺叔陵、辦理大行皇帝喪事、邊境防守以及百官事務,雖然假托後主的命令,實際上都由皇後決斷。後主瘡病痊愈才把大權歸還給他。陳國滅亡皇後進入長安,大業十一年在塞都逝世,遣年八十三歲,安葬在絡匾的壟業。

後性謙謹,未嚐以宗族為請,雖衣食亦無所分遺。
皇後性格謙虛謹慎,未曾為宗族請求職位,即使衣食也沒有贈送。

弟盼,太建中尚世祖女富陽公主,拜駙馬都尉。後主即位,以帝舅加散騎常侍。盼性愚戇,使酒,常因醉乘馬入殿門,為有司所劾,坐免官,卒於家。贈侍中、中護軍。
弟弟塹噬,越叁年間娶世擔的女兒宣墾蚣主,被任命為駙馬都尉。後主登位,因是皇帝的舅父加授散騎常侍。柳盼性情愚昧,酗酒任性,曾因醉酒騎馬進入殿門,被有關官員彈劾,獲罪免官,在家中去世。追贈侍中、中護軍。

後從祖弟莊,清警有鑒識,太建末,為太子洗馬,掌東宮管記。後主即位,稍遷至散騎常侍、衛尉卿。禎明元年,轉右衛將軍,兼中書舍人,領雍州大中正。自盼卒後,太後宗屬唯莊為近,兼素有名望,猶是深被恩遇。尋遷度支尚書。陳亡入隋,為岐州司馬。
皇後的堂弟柳莊,清高機警有見識,太建末年,擔任太子洗馬,掌管東宮的文牘。後主登位,逐漸升至散騎常侍、衛尉卿。禎明元年,改任右衛將軍,兼中書舍人,領雍州大中正。自從柳盼去世以後,太後同宗的親屬惟獨柳莊最親近,加之一向有聲望,因此深受恩情厚待。不久升為度支尚書。陳國滅亡進入隋國,擔任岐州司馬。

後主沈皇後,諱婺華,儀同三司望蔡貞憲侯君理女也。母即高祖女會稽穆公主。主早亡,時後尚幼,而毀瘠過甚。及服畢,每至歲時朔望,恒獨坐涕泣,哀動左右,內外鹹敬異焉。太建三年,納為皇太子妃。後主即位,立為皇後。
後主沈皇後名婺華,是儀同三司望蔡貞憲侯君理的女兒。母親就是高祖的女兒會稽穆公主。公主早逝,當時皇後還幼小,而哀傷消瘦特別厲害。等到服喪結束,每到四季和初一十五,總是獨自坐著流淚,哀傷感動左右的人,內外親屬都敬重驚訝。太建三年被娶為皇太子妃。後主登位,立為皇後。

後性端靜,寡嗜欲,聰敏強記,涉獵經史,工書翰。初,後主在東宮,而後父君理卒,後居憂,處於別殿,哀毀逾禮。後主遇後既薄,而張貴妃寵傾後宮,後宮之政並歸之,後澹然未嚐有所忌怨。而居處儉約,衣服無錦繡之飾,左右近侍才百許人,唯尋閱圖史、誦佛經為事。陳亡,與後主俱入長安。及後主薨,後自為哀辭,文甚酸切。隋煬帝每所巡幸,恒令從駕。及煬帝為宇文化及所害,後自廣陵過江還鄉裏,不知所終。
皇後性格端莊沉靜,很少有嗜好欲望,聰明敏捷記憶力強,涉獵經籍史書,擅長書法。當初,後主在束宮,而皇後的父親君理去世,皇後服喪,住在另外的房舍,哀傷毀損超出禮儀標準。後主對待皇後情意淺,而張貴妃受寵超過後宮所有的人,後宮的權力都歸於貴妃,皇後漠然處之不曾有所忌妒怨恨。且居住生活儉樸節約,衣服沒有錦繡的裝飾,左右服侍的才百把人,惟獨把搜尋閱覽圖書史冊、朗誦佛經作為事務。陳國滅亡,和後主一起進入長安。等到後主逝世,皇後親自寫作哀辭,文字十分辛酸痛切。隋煬帝每次巡視,總是命她隨從。等到煬帝被宇文化及害死,皇後從廣陵過長江回到鄉間,後來不知到了何處。

後無子,養孫姬子胤為己子。後宗族多有顯官,事在君理傳。
皇後沒有兒子,養孫姬的兒子陳胤為自己的兒子。皇後的宗族顯要的官員很多,事情記載在君理的傳記中。

後叔君公,自梁元帝敗後,常在江陵。禎明中,與蕭獻、蕭岩率眾叛隋歸朝,後主擢為太子詹事。君公博學有才辯,善談論,後主深器之。陳亡,隋文帝以其叛己,命斬於建康。
皇後的叔叔君公,自梁元帝失敗後,常住在江陵。禎明年間,和蕭真、蕭岩率領部眾叛變隋國歸順朝廷,後主擢升他為太子詹事。君公博學有辯才,善於談論,籃圭很器重他。速厘滅亡,隋文帝因他背叛自己,下令在建康殺了他。

後主張貴妃,名麗華,兵家女也。家貧,父兄以織席為事。後主為太子,以選入宮。是時龔貴嬪為良娣,貴妃年十歲,為之給使,後主見而說焉,因得幸,遂有娠,生太子深。後主即位,拜為貴妃。性聰惠,甚被寵遇。後主每引貴妃與賓客遊宴,貴妃薦諸宮女預焉,後宮等鹹德之,兢言貴妃之善,由是愛傾後宮。又好厭魅之術,假鬼道以惑後主,置淫祀於宮中,聚諸妖巫使之鼓舞。因參訪外事,人間有一言一事,妃必先知之,以白後主。由是益重妃,內外宗族,多被引用。及隋軍陷台城,妃與後主俱入於井,隋軍出之,晉王廣命斬貴妃,榜於青溪中橋。
後主張貴妃名麗華,是兵家中的女子。家中貧窮,父兄以織席謀生。後主為太子,麗華被挑選入宮。逭時龔貴嬪為良娣,貴妃遣年十歲,為良娣充任雜役,後主見到後喜歡她,因此得以寵幸,於是懷孕,生下太子陳深。後主登位,任命她為貴妃。她性格聰明柔順,很受寵愛。後主每每召喚貴妃和賓客遊樂飲宴,貴妃推薦一些宮女參加,後宮的人都感激她,競相說貴妃的好話,因此她受到的寵愛超過後宮所有人。又喜好祈禱和詛咒製勝的法術,憑藉鬼道來迷惑後主,在宮中設置不合禮製的祭祀,聚集一些妖法巫師使他們擊鼓舞蹈,乘機訪察外麵的事情,民間有一句話一件事,貴妃必定首先知道,稟報給後主,因此後主更加器重貴妃。貴妃內外的宗族,多被延聘任用。等到隋軍攻克台城,貴妃和後主一起進入井中,隋軍把他們拖出,晉王楊廣命令斬殺貴妃,張榜掛在青溪中橋。

史臣侍中鄭國公魏徵考覽記書,參詳故老,雲:後主初即位,以始興王叔陵之亂,被傷臥於承香閣下,時諸姬並不得進,唯張貴妃侍焉。而柳太後猶居柏梁殿,即皇後之正殿也。後主沈皇後素無寵,不得侍疾,別居求賢殿。至德二年,乃於光照殿前起臨春、結綺、望仙三閣。閣高數丈,並數十間,其窗牖、壁帶、懸楣、欄檻之類,並以沈檀香木為之,又飾以金玉,間以珠翠,外施珠廉,內有寶床、寶帳、其服玩之屬,瑰奇珍麗,近古所未有。每微風暫至,香聞數裏,朝日初照,光映後庭。其下積石為山,引水為池,植以奇樹,雜以花藥。後主自居臨春閣,張貴妃居結綺閣,龔、孔二貴嬪居望仙閣,並複道交相往來。又有王、李二美人、張、薛二淑媛、袁昭儀、何婕妤、江修容等七人,並有寵,遞代以遊其上。以宮人有文學者袁大舍等為女學士。後主每引賓客對貴妃等遊宴,則使諸貴人及女學士與狎客共賦新詩,互相贈答,采其尤豔麗者以為曲詞,被以新聲,選宮女有容色者以千百數,令習而歌之,分部迭進,持以相樂。其曲有《玉樹後庭花》、《臨春樂》等,大指所歸,皆美張貴妃、孔貴嬪之容色也。其略曰:“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而張貴妃發長七尺,鬒黑如漆,其光可鑒。特聰惠,有神采,進止閑暇,容色端麗。每瞻視盼睞,光采溢目,照映左右。常於閣上靚妝,臨於軒檻,宮中遙望,飄若神仙。才辯強記,善候人主顏色。是時後主怠於政事,百司啟奏,並因宦者蔡脫兒、李善度進請,後主置張貴妃於膝上共決之。李、蔡所不能記者,貴妃並為條疏,無所遺脫。由是益加寵異,冠絕後庭。而後宮之家,不遵法度,有掛於理者,但求哀於貴妃,貴妃則令李、蔡先啟其事,而後從容為言之。大臣有不從者,亦因而譖之,所言無不聽。於是張、孔之勢,薰灼四方,大臣執政,亦從風而靡。閹宦便佞之徒,內外交結,轉相引進,賄賂公行,賞罰無常,綱紀瞀亂矣。
史臣侍中鄭國公魏征考察閱覽圖書記載,參照故老傳說,說後主剛登位時,因為始興王叔陵的叛亂,受傷睡在承香閣中,當時各姬侍都不能進去,惟獨張貴妃在那裹侍奉。而柳太後仍然住在拍梁殿,柏鑿殿是皇後的正殿。後主沈皇後一向不受寵愛,不能侍奉疾病,另外住在求賢毖。至壟二年,於是在光盟殿前麵修建墮晝、筮壁、望仙三合。闐高幾丈,都有幾十間房,其窗戶、壁帶、懸楣、欄檻之類,都是用沉檀香木做成,又裝飾金玉,間或用珍珠翡翠,外麵安上珠簾,房內擺設有實床、寶帳,衣服玩物之類,珍奇瑰麗,為近代所沒有。每當微風突然吹來,香氣飄到幾裏外,早晨太陽初照,光芒閃耀後庭。又堆石頭為假山,引水為池塘,種上奇特的樹,花朵藥草混雜其中。後主自己住在臨春閣,張貴起住在綾垣鹽,龔、一二貴嬪住在望仙盥,都通過樓閣間的天橋互相往來。又有王、李二美人,亟、整二淑嬡,袁昭儀、何婕妤、遼俏堡等七人,都受寵愛,輪流到皇上那裹遊樂。委任有文學才能的宮女袁大舍等人為女學士。後主經常招引賓客連同貴妃等人遊樂宴飲,讓一些貴人及女學士同狎人弄臣一起賦新詩,互相贈答,采用最為豔麗的詩賦作為曲詞,譜上新音調,選取姿色美麗的宮女成百上千人,命她們學習後歌唱,分部更替演唱,用來作為娛樂。曲子有《玉樹後庭花》、《臨春樂》等,歸結大意,都是讚美張貴妃、孔貴嬪的容貌姿色。大略是說:“如璧圓月夜夜滿,挺拔瓊樹朝朝新。”張貴妃頭發長七尺,深黑如漆,光彩可照人。特別聰明柔順,有風采,舉止悠閑,容貌端莊美麗。每當瞻望顧盼,光彩從眼中閃出,照耀左右的人。常在閣上妝飾,憑臨欄檻邊,宮中遙遠地望見她,飄逸如同神仙。她多才善辯記憶力強,善於觀察君主的心思。當時,後主懈怠政事,百官上奏,都是通過宦官蔡脫兒、李善度進呈,後主把張貴妃放在膝蓋上共同決斷。李、蔡所不能記下的,貴妃都為他們逐條陳述,沒有遺漏。因此越發受寵,在後宮地位最高。後宮的家屬,不遵循法度,有觸礙事理的,衹要向貴妃哀求,貴妃就令李、蔡先啟奏這些事,然後不慌不忙地為那些人說話。大臣之中有不順從的,也藉機誣陷,所說無不被聽從。於是張、孔的勢力,如烈焰盛於四方,大臣執掌權柄的,也隨風倒向他們。宦官中阿諛逢迎的人,內外勾結,互相推薦升進,賄賂公然實行,賞罰沒有常規,法度紊亂了。

史臣曰:《詩》表《關雎》之德,《易》著《乾坤》之基,然夫婦之際,人道之大倫也。若夫作儷天則,燮讚王化,則宣太後有其懿焉。
史臣曰:《詩經》表彰《關雎》的德行,《周易》顯明《乾卦》、《坤卦》的根本,那麼夫婦之間的關係,是社會規範中的重大關節。至於像婚配依據自然法則,協助國家教化,宣之後有這樣的美德。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陳書》

《陳書》

作者:姚思廉
《陳書》本紀
《陳書》列傳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