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醜(公元1637年)正月初一日曉起,晴麗殊甚。問其地,西去路江二十裏,北由禾山趨武功百二十裏,遂令靜聞同三夫先以行李往路江,餘同顧仆挈被攜帶被子直北入山。其山不甚高,而土色甚赤。升陟五裏,越一小溪又五裏,為山上劉家。北抵厚堂寺,越一小嶺,始見平疇,水田漠漠。乃隨流東北行五裏,西北轉,溯溪入山。此溪乃禾山東北之水,其流甚大,餘自永城西行,未見有大水南向入溪者,當由山上劉家之東入永城下流者也。北過青堂嶺西下,複得平疇一塢,是為十二都。西溯溪入龍門坑,溪水從兩山峽中破石崖下搗,連泄三、四潭。最下一潭深碧如黛,其上兩崖石皆飛突相向。入其內,複得平疇,是為禾山寺。寺南對禾山之五老峰,而寺所倚者,乃禾山北支複起之山也,有雙重石高峙寺後山上。蓋禾山乃寺西主山,而五老其南起之峰,最為聳拔。餘攝其大概雲:“雙童後倚,五老前揖。”二山即禾山、五老。夾凹中有羅漢洞,聞不甚深,寺僧樂庵以積香出供,且留為羅漢、五老之遊。餘急於武功,恐明日窮日力不能至,請留為歸途探曆,遂別樂庵,北登十裏坳。其嶺開陟共十裏而遙,登嶺時,西望寺後山巔,雙重駢立,峰若側耳耦語然。越嶺北下,山複成塢,水由東峽破山去,塢中居室鱗比,是名鐵徑。複從其北越一嶺而下,五裏,再得平疇,是名嚴堂,其水南從嶺西下鐵徑者也。由嚴堂北五裏,上雞公坳,又名雙頂。其嶺甚高,嶺南之水南自鐵徑東去,嶺北之水則自陳山從北溪出南鄉,雞公之北即為安福界。下嶺五裏至陳山,日已暮,得李翁及泉留宿焉。翁方七十,真深山高隱也。
丁醜年(崇禎十年,1637)正月初一日天亮起來,天空非常晴朗明麗。詢後問得知那地方西距路江二十裏,從北麵由禾山前往武功山一百二十裏,於是讓靜聞同那三個男子先帶著行李到路江,我和顧仆提著被子直往北進入山中。那山不很高,但土色很紅。往上攀登五裏,越過一條小溪又走五裏,為山上劉家。再往北抵達厚堂寺,越過一座小山嶺,才見到平展的田野,田野中水田密布。於是順水往東北行五裏,折往西北,溯溪走進山中。此溪是禾山東北麵的溪流,水流很大,我從永城往西行,未見到有大的溪流向南注入流經永新縣城的那條溪中,此溪應當是從山上劉家的東麵往東流,到永城下遊彙入大溪中。往北徑過青堂嶺,向西下去,又見到滿是平坦田地的一個山塢,這是十二都。朝西麵溯溪流進入龍門坑,溪水從兩山間的山峽中衝破石崖向下搗瀉,連續泄落而形成三四個潭。最下麵的一個潭深碧如黛,潭上麵兩邊的崖石都相互向對麵飛突出去。進入坑穀內,又見到一片平坦的田野,這是禾山寺的所在處。寺的南麵對著禾山的五老峰,而寺所背靠的,是禾山北支再度聳起的一座山,有雙重石高高聳立在寺後麵的山上。大概禾山是寺西麵的主山,而五老峰是寺南麵聳起的山峰,最為高聳挺拔。〔我撮取禾山寺形勝的大概歸納為:“雙童石倚峙在後麵,五老峰拱立在前方。”兩山〔即禾山和五老峰〕相夾間的凹陷處有個羅漢洞,聽說不是很深,寺中僧人樂庵端出他的飯食給我們吃,並且留我遊覽羅漢洞和五老峰。我急著要遊武功山,擔心明日全力走一天不能到達,就向他說明願將這兩個地方留作歸途中探尋遊曆之處,然後便告別樂庵,往北攀登十裏坳。那嶺往上攀登起來有十裏還多,登嶺時,往西望見寺後麵的山頂上,雙重石並列聳立,兩座石峰若如兩人側耳相對私語。越過嶺往北下去,山中又形成山塢,水由山塢東麵的山峽中破山而去,山塢中住房鱗次櫛比,這裏名叫鐵徑。又從鐵徑北麵越過一座山嶺往下走,五裏,再次見到平坦的田野,這裏名叫嚴堂,嚴堂的水往南從山嶺西麵流下鐵徑。從嚴堂往北行五裏,上了雞公坳,它又叫雙頂。那嶺很高,嶺南邊的水從南麵的鐵徑向東流去,嶺北邊的水卻是從陳山由北麵的溪中流出南鄉。雞公坳的北麵就是安福縣界。下了嶺走五裏到陳山,太陽已將落,得到村中李及泉翁的留宿。李翁正好七十歲,真是深山中的一個誌行高尚的隱居人士。
初二日,晨餐後,北向行。其南來之水,從東向破山去,又有北來之水,至此同入而東,路遂溯流北上。蓋陳山東西俱崇山夾峙,而南北開洋成塢,四麵之山俱搏空潰壑,上則虧蔽天日,下則奔墜峭削,非複人世所有矣。五裏,宛轉至嶺上。轉而東,複循山北度嶺脊,名廟山坳,又名常衝嶺。其西有峰名喬家山,石勢嵯峨高峻,頂有若屏列、若人立者,諸山之中,此其翹楚qiáo最好的雲。北下三裏,有石崖兀突溪左,上有純石橫豎,作劈翅回翔之狀,水從峰根墜空而下者數十丈。但路從右行,崖畔叢茅蒙茸,不能下窺,徒聞搗空振穀之響而已。下此始見山峽中田塍環壑,又二裏始得居民三四家,是曰盧子瀧lóng一溪自西南山峽中來,與南來常衝之溪合而北去,瀧北一岡橫障溪前,若為當關。溪轉而西,環岡而北,遂西北去。路始舍澗,北過一岡。又五裏,下至平疇,山始大開成南北兩界,是曰台上塘前,而盧子瀧之溪,複自西轉而東,〔遂成大溪,東由洋溪與平田之溪合。〕乃渡溪北行,三裏至妙山,複入山峽,〔三裏〕至泥坡嶺麓,得一夫肩挑行李。五裏,北越嶺而下,又得平疇一壑,是曰十八都。又三裏,有大溪亦自西而東,〔乃源從錢山洞北至此者,平田橋跨之。〕度平田橋北上相公嶺,從此迢遙直上,俱望翠微,循雲崖。五裏,有路從東來〔合,又直上十裏,盤陟嶺頭,日炙如釜,渴不得水。久之,聞路下淙淙聲,覓莽間一竇出泉,掬飲之。山坳得居落,為〕十九都〔門家坊。坊西一峰甚峻,即相公嶺所望而欲登者,正東北與香爐峰對峙,為武功南案。〕日猶下午,恐前路崎嶇,姑留餘力而止宿焉。主人王姓,其母年九十矣。
初二日早餐後,往北行。陳山南麵流來的水,從東麵破山而去,又有條從北麵流來的水,到此處與它彙合而流向東去,路便溯此水往北延伸。陳山的東西兩麵都是高山夾峙,而南北向展開一塊平地形成山塢,四周的山都是上插雲空而下墜深穀,向上遮蔽天日,向下傾墜峻峭,不再像是人世間有的景象。走五裏,曲折地爬到嶺頭上。折往東,又順山往北越過嶺脊,那嶺叫廟山坳,又稱常衝嶺。它西麵有座山峰叫喬家山,山間峰石磋峨,山頂上有若橫列的屏風、站立的人等形態的石頭,在周圍的眾多山峰中,它是最美的。往北下去三裏,有座石崖突兀溪左,崖上橫疊豎插著清一色的石頭,呈現出展翅盤旋的形態,水流從山峰根腳向空中傾瀉卞去,落差達幾十丈高‘隻是路從右邊走,崖畔白茅叢生嫩草覆地,不能窺見下麵,隻能聽到水流向空中搗瀉時所發出的震撼山穀的響聲而已。走下此處才見到山峽中田塊環繞著溝穀,又走二裏才見到三四家居民,這地方叫盧子攏。一條溪水從西南的山峽中流來,與從南邊常衝流來的溪水彙合而往北流去,攏北有條山岡橫障在溪前,若像是在為村莊守護關口。溪水流到山岡前折向西,繞過山岡往北流,然後就朝西北淌去。道路這才與山溝水分開,往北越過一條山岡。又走五裏,下到平坦的田野中,山才遠遠地分隔開,構成那片田野的南北兩邊界限,這裏叫台上塘前,而盧子攏流來的溪水,到此處又自西折向東,於是形成一條大溪流,往東由洋溪與平田溪彙合。於是渡過溪水往北走,三裏到妙山,又進入山峽中,走三裏到達泥坡嶺麓,在那裏雇得一個男子挑行李。走五裏,往北越過山嶺下去,又見到一條布滿平坦田塊的山穀,這裏叫十八都。又走三裏,有條大溪也是自西向東流,它就是從錢山洞發源而往北流到此地的溪水,平田橋橫架在溪流上,越過平田橋往北上了相公嶺,從此處起一路迢遙直上,眼前滿是青翠掩映,順著聳入雲霄的山崖而行。走五裏,有條路從東麵來交合,又直往上走十裏,旋繞著登上了嶺頭,太陽烤得人像在熱鍋裏一般,我們幹渴得要命卻找不到水。許久後,聽到路下邊傳出塗塗的水聲,到深邃的草木間去尋覓,見一個小洞中流出泉水,於是用手捧來喝。而後在山坳間見到個村落,它是十九都門家坊。坊西麵有座山峰很峻峭,它就是在相公嶺上望見而當時想攀登的那山峰,它的正東北與香爐峰對峙,是武功山的南案‘此時還是下午,但擔心前麵的道路崎嶇難行,便姑且保留餘力而停下來住宿在門家坊。投宿那家的主人姓王,他母親年紀有九十歲了。
初三日,晨餐後行,雲氣漸合,而四山無翳。三裏,轉而西,複循山向北,始東見大溪自香爐峰麓來,是為湘吉灣。又下嶺一裏,得三四家。又登嶺一裏,連過二脊,是為何家坊。有路從西塢下者,乃錢山之道,水遂西下而東,則香爐峰之大溪也;有路從北坳上者,乃九龍之道;而正道則溯大溪東從夾中行。二裏,渡溪循南崖行,又一裏,茅庵一龕在溪北,是為三仙行宮。從此漸陟崇岡,三裏,直造香爐峰。〔其崖坳時有細流懸掛,北下大溪去。仰見峰頭雲影漸朗,亟上躋,忽零雨飄揚。〕二裏至集雲岩,零雨沾衣,乃入集雲觀少憩焉。觀為葛仙翁棲真之所,道流以新歲方群嬉正殿上,殿止一楹,建猶未完也。其址高倚香爐,北向武功,前則大溪由東塢來,西向經湘吉灣而去,亦一玄都也。時雨少止,得一道流欲送至山頂,遂西至九龍,乃冒雨行半裏,渡老水橋,〔複循武功南麓行,遂〕上牛心嶺。五裏,過棋盤石,有庵在嶺上。雨漸大,道流還所畀送資,棄行囊去。蓋棋盤有路直北而上,五裏,經石柱風洞,又五裏,徑達山頂,此集雲〔登山〕大道也;山小徑循深壑而東,乃觀音崖之道。餘欲兼收之,竟從山頂小徑趨九龍,而道流欲仍下集雲,從何家坊大路,故不合而去。餘遂從小徑冒雨東行。從此山支悉從山頂隤壑而下,凸者為岡,凹者為峽,路循其腰,遇岡則躋而上,遇峽則俯而下。由棋盤經第二峽,有石高十餘丈豎峰側,殊覺娉婷。其內峽中突崖叢樹,望之甚異,而曲霏草塞,無可著足。又循路東過三峽,其岡下由澗底橫度而南,直接香爐之東。於是澗中之水遂分東西行,西即由集雲而出平田,東即由觀音崖而下江口,皆安福東北之溪也。於是又過兩峽。北望峽內俱樹木蒙茸,石崖突兀,時見崖上白幌如拖瀑布,怪無飛動之勢,細玩欣賞之,俱僵凍成冰也。然後知其地高寒,已異下方,餘躞xiè蹀小步走路雨中不覺耳。共五裏,抵觀音崖,蓋第三岡過脊處正其中也。觀音崖者,一名白法庵,為白雲法師所建,而其徒隱之擴而大之。蓋在武功之東南隅,其地幽僻深窈,初為山牛野獸之窩,名牛善堂;白雲鼎建禪廬,有白鸚之異,故名白法佛殿。前有廣池一方,亦高山所難者。其前有尖峰為案,曰箕山,乃香爐之東又起一尖也。其地有庵而無崖,崖即前山峽中亙石,無定名也。庵前後竹樹甚盛,其前有大路直下江口,其後即登山頂之東路也。時餘衣履沾透,亟換之,已不作行計。飯後雨忽止,遂別隱之,向庵東躋其後。直上二裏,忽見西南雲氣濃勃奔馳而來,香爐、箕山倏忽被掩益厲,顧仆竭蹶上躋。又一裏,已達庵後絕頂,而濃霧彌漫,下瞰白雲及過脊諸岡峽,纖毫無可影響,幸霾而不雨。又二裏,抵山頂茅庵中,有道者二人,止行囊於中。三石卷殿即在其上,咫尺不辨。道者引入叩禮,遂返宿茅庵。是夜風聲屢吼,以為已轉西北,可幸晴,及明而彌漫如故。
初三日早餐後出發,天空中雲氣漸漸聚攏,但四周的山巒沒有被遮蔽。走了三裏,折往西麵,又順山向北行,才看見東麵有條大溪從香爐峰麓流來,這裏是湘吉灣。又走下嶺一裏,見到三四戶人家。又朝嶺上攀登一裏,接連越過兩座山脊,這裏是何家坊。有條路從村西邊山塢中下去,那是到錢山的路,水流順山塢向西流下去而後折向東,它就是香爐峰流來的大溪;有條路從村北山坳朝上延伸,那是去九龍的路,而上武功山的正路是溯大溪往東從兩山間走。二裏後,渡過溪流順南邊的山崖而行,又走一裏,有間小茅屋立在溪北岸,這是三仙行宮。從此處起漸漸向高峻的山岡上攀爬,三裏後,直抵香爐峰。香爐峰的崖壁上、山坳間不時有細流懸掛著,向北流下大溪。仰頭看見峰頭上雲影逐漸疏朗,便趕忙向上攀登,忽然間零星的小雨又飄飛起來。爬二裏到達集雲岩,零星的雨水打濕了衣服,於是進入集雲觀稍作休息。此觀是葛仙翁為養身進行修煉的處所,這一天因為是新年佳節道徒們正成群地在正殿上嬉鬧,那殿隻有一根前柱,還未營建完畢。觀址高高地背靠著香爐峰,北麵朝著武功山,前方則是大溪從東麵山塢中流來,向西經湘吉灣而流去,也是一個神仙居住的好地方。這時雨稍微停了些,遇到個道徒想送我們到山頂,於是往西到了九龍,便冒雨行半裏,跨過老水橋,再順武功山南麓而行,就上了牛心嶺。五裏後,經過棋盤石,〔有小廟在嶺上。〕這時雨漸漸大了起來,那道徒歸還了我們給他的送路費,丟下行李袋離去。有路從棋盤石直往北上去,五裏後,經過石柱風洞,又過五裏,便直達武功山山項,這是從集雲觀登山的大路;從棋盤石由小路順深穀向東去,是從觀音崖登山的路。我想兼顧兩條路上的風光,竟然從山頂的小路直奔九龍,而那道徒想仍然下到集雲觀,從何家坊大路走,所以他和我意見不合而離去。於是我冒雨從小路往東行。從此處起山的支脈盡都是從山頂向深穀中傾墜而下,凸起處形成山岡,凹伏處形成山峽,道路順著山腰延伸,遇山岡就攀登而上,遇山峽便俯身下行。從棋盤石向東經過第二個山峽時,有塊十幾丈高的石頭直立在山峰側邊,讓人覺得形態優美。那石頭以內的山峽中石崖突兀樹木叢生,看上去很奇異,但道路彎曲,大雨飛灑,草木塞路,無處可以著足。又沿路往東經過第三個山峽,峽間的山岡從路下麵的山澗向南橫越過去,徑直到香爐峰的東麵。從這條山岡起,山澗中的水便向東西兩邊分流,流往西的就是從集雲觀而流出平田的那條,流往東的就是從觀音崖而流下江口的那條,它們都是安福東北的溪流。從此處後又經過兩峽。向北望去,山峽內盡是樹木叢草掩蔽,石崖突兀,不時地見到崖壁上仿佛掛著白色的布慢,如同向下垂懸著的瀑布,奇怪的是沒有飛灑流動的態勢,仔細觀察欣賞,原來它們都已經結成冰了。這才知道這地方高而寒冷,已經不同於下邊的地方了,隻是我們小步慢行在雨中,不曾感覺到而已。共走五裏,抵達觀音崖,大概第三岡的岡脊穿越過去的地方正好是它的中部。觀音崖又叫白法庵,是白雲法師創建的,他的徒弟隱之進行了擴建而使庵的規模更大。此庵位於武功山的東南隅,地處深山之中,幽隱偏僻,原先是山牛野獸棲息的處所,名叫牛善堂;白雲創建佛寺時,出現了白鸚飛來此地的奇異景象,所以取名叫白法佛殿。殿前有個寬大的水池,這也是高山中難遇見的。庵前方有座尖聳的山峰成為案山,叫箕山,是香爐峰的東麵又聳起來的一座尖峰。那裏實際上有庵無崖,崖就是前麵經過的山峽中綿亙的石壁,沒有固定的名稱。庵的前後翠竹綠樹非常茂盛,前麵有條大路直下江口,後麵就是登武功山山頂的東路。當時我衣服鞋子都濕透了,趕忙更換掉,已經不作再往前走的打算。飯後雨忽然停了,於是辭別隱之,從庵東登上庵後的路。直往上二裏,忽然看見西南方雲霧翻滾奔湧而來,香爐峰、箕山倏忽間就被遮掩了,於是更加激勵已經精疲力竭的顧仆一顛一躍地往上登。又登一裏,已到達白法庵後麵的最高頂端,然而濃霧彌漫,往下俯瞰白雲所建的廟宇以及山脊從中穿越過去的眾多山岡山峽,見不到絲毫影子,聽不到丁點兒聲響,幸好天空雖然陰霆但不下雨。又走二裏,抵達武功山山頂的茅庵中,茅庵內有兩個道人,我們將行李停放在其中。三石卷殿就在那茅庵的上邊,但雖在咫尺間而辨不清。道人領我進到殿中行了禮,我便返回來住宿在茅庵中。這天夜裏好多次狂風怒吼,我以為風向已轉為西北,天氣可期望變晴,等到夭亮卻發現濃霧彌漫如故。
〔武功山東西橫若屏列。正南為香爐峰,香爐西即門家坊尖峰,東即箕峰。三峰俱峭削。而香爐高懸獨聳,並開武功南,若欞門然。其頂有路四達:由正南者,自風洞石柱,下至棋盤、集雲,經相公嶺出平田十八都為大道,餘所從入山者也;由東南者,自觀音崖下至江口,達安福;由東北者,二裏出雷打石,又一裏即為萍鄉界,下至山口達萍鄉;由西北者,自九龍抵攸縣;由西南者,自九龍下錢山,抵茶陵州,為四境雲。〕
武功山若一道屏障東西橫列著。它的正南麵為香爐峰,香爐峰的西麵就是門家坊的那座尖峰,而香爐峰的東麵就是箕峰。三座山峰都峻峭陡削,而香爐峰高懸獨聳,它們並列在武功山的南麵,若像武功山的權星門一樣。山頂上有道路通往四方:由正南麵去的一條,從風洞石柱下到棋盤石、集雲觀,經過相公嶺出平田、十八都,是一條大路,它就是我入山所走的那條;由東南麵去的一條,從觀音崖下到江口,通到安福縣;由東北麵去的一條,二裏後出雷打石,又往前一裏就是萍鄉縣界,然後下到山口通到萍鄉縣;由西北麵去的一條,從九龍抵達枚縣;由西南麵去的一條,從九龍下錢山,抵達茶陵州。這就是武功山四方的境域。
初四日,聞夙霾未開,僵臥久之。晨餐後方起,霧影倏開倏合。因從正道下,欲覓風洞石柱。直下者三裏,漸見兩旁山俱茅脊,無崖岫之奇,遠見香爐峰頂亦時出時沒,而半〔山〕猶濃霧如故。意風洞石柱尚在二三裏下,恐一時難覓,且疑道流裝點之言,即覓得亦無奇,遂仍返山頂,再飯茅庵。乃從山脊西行,初猶彌漫,已而漸開。三裏稍下,度一脊,忽霧影中望見中峰之北矗崖嶄柱,上刺層霄,下插九地,所謂千丈崖。百崖叢峙回環,高下不一,凹凸掩映。隤北而下,如門如闕,如幛如樓,直墜壑底,皆密樹蒙茸,平鋪其下。然霧猶時〔時〕籠罩,及身至其側,霧複倏開,若先之籠,故為掩袖之避,而後之開,又巧為獻笑之迎者。蓋武功屏列,東、西、中共起三峰,而中峰最高,純石,南麵猶突兀而已,北則極懸崖回崿之奇。使不由此而由正道,即由此而霧不收,不幾謂武功無奇勝哉!共三裏,過中嶺之西,連度二脊,其狹僅尺五。至是海北俱石崖,而北尤嶄削無底,環突多奇,〔脊上雙崖重剖如門,下隤至重壑。〕由此通道而下,可盡北崖諸勝,而惜乎山高路絕,無能至者。又西複下而上,是為西峰。其山與東峰無異,不若中峰之石骨棱嶒矣。又五裏,過野豬窪。西峰盡處,得石崖突出,下容四五人,曰二仙洞。聞其上尚有金雞洞,未之人也。〔於是山分兩支,路行其中。〕又西稍下四裏,至九龍寺。寺當武功之西垂,崇山至此忽開塢成圍,中有平壑,水帶西出峽橋,墜崖而下,乃神廟時寧州禪師所開,與白雲之開觀音崖,東西並建寺。然觀音崖開爽下臨,九龍幽奧中敞,形勢固不若九龍之端密也。若以地勢論,九龍雖稍下於頂,其高反在觀音崖之上多矣。寺中僧分東西兩寮,昔年南昌王特進山至此,今其規模尚整。西寮僧留宿,餘見霧已漸開,強別之。出寺,西越溪口橋,溪從南下。複西越一嶺,又過一小溪,〔二溪合而南墜穀中。〕溪墜於東,路墜於西,俱垂南直下。五裏為紫竹林,僧寮倚危湍修竹間,幽爽兼得,亦精藍之妙境也。從山上望此,猶在重霧〔中〕;漸下漸開,而破壁飛流,有倒峽懸崖湍之勢。又十裏而至盧台,或從溪右,或從溪左,循度不一,靡不在轟雷倒雪中。但潤崖危聳,竹樹翳密,懸墜不能下窺,及至渡澗,又複平流處矣。出峽至盧〔台〕,始有平疇一壑,亂流交湧畦間,行履沾濡。思先日過相公嶺,求滴水不得;此處地高於彼,而石山瀠繞,遂成沃澤。蓋武功之東垂,其山乃一脊排支分派;武功之西垂,其山乃眾峰聳石攢崖,土石之勢既殊,故燥潤之分亦異也。夾溪四五家,俱環堵離立,欲投托宿,各以新歲宴客辭。方徘徊路旁,有人一群從東村過西家,正所宴客也。中一少年見餘無宿處,親從各家為覓所棲,乃引至東村宴過者,唐姓家。得留止焉。是日行三十裏。
初四日聽說天上的陰霆未散,我便靜靜地躺了許久。早餐後才起來,霧影忽開忽合。於是從正路下山,想去探尋風洞石柱。直往下三裏,逐漸見到兩旁的山都在茅草叢中露出脊梁,沒有崖壁峰巒的奇秀,遠遠看見香爐峰頂也時出時沒,而它的半山仍然和先前一樣濃霧彌漫。我心想風洞石柱還在二三裏以下的地方,恐怕一時難以尋找到,並且懷疑道徒所講的是些敷衍塞責的話,即便尋著了也不會有什麼奇異的景象,便乘沒有下雨,仍舊返回山頂,再次在那間茅庵中吃了飯,準備先去九龍。這才從山脊上往西行,開初山中仍然是霧氣彌漫,不久就漸漸散開。三裏後略微向下走了一些,越過一條山脊,忽然從霧影中看見武功山中峰的北麵有矗立的山崖、高峻的石柱,它們向上刺入層層雲霄,往下插進深深的地府,這就是所說的千丈崖。成百座山崖叢密地聳立著,交錯盤繞,高低不一,凹陷的山窪和突凸的峰石相互掩映。往北直向下走,到處如門如網,如幢如樓,直下到穀地,盡都是叢密的樹木、紛亂的雜草平平地鋪在深穀中。然而霧氣還時時籠罩著山崖,等走到它們的側邊時,霧又忽然散開,好像先前的籠罩,是女人故意用衣袖遮麵以回避客人,而後麵的散開,又像是用心裝出笑臉歡迎客人。大概武功山若屏障橫列著,東麵、西麵和中間共聳起三座山峰,而中峰最高,峰上純是石頭,南麵隻是山崖突兀而已,北麵卻是極盡了山崖懸空直立、曲折盤繞的奇美。假使不由此處而是從正路走,假使由此處走而霧氣不散開,不是就要說武功山沒有奇異優美的景觀了嗎?共走三裏,經過武功山中間一座山嶺的西麵,接連越過兩座山脊,它們都狹窄得僅有一尺五寬。到此處南北都是石崖,而北邊的石崖尤其高峻陡削,它們深播無底,盤繞突兀,有許多奇異的景觀,山脊上有兩座崖壁層層破裂開,如同門一樣,向下傾墜到重重深穀中。從那兩座崖壁處向下鑿通道路,就可以覽盡山脊北崖的各處勝景,但可惜的是山高路絕,沒有能到達那些山崖間遊覽的人。又往西,依然是先下後上,這裏是武功山的西峰。西峰與東峰無差異,不像中峰那樣石崖高峻突兀、條塊分明。又走五裏,經過野豬窪。在西峰盡頭處,看到一座石崖突出來,下麵可以容納四五個人,它叫二仙洞。聽說它上麵還有個金雞洞,我沒有進去。從二仙洞起山分成兩支,路從中間通過。又沿著略微下傾的路往西走四裏,到九龍寺。此寺在武功山的西睡,高峻的山嶺到了此處忽然向四周分開,圍成山塢,中間有塊平坦的穀地,水流繞著穀地往西麵流出山峽口處的橋,向山崖間傾瀉下去。寺是神宗時寧州禪師創建的,與白雲創建觀音崖,是分別在山的東西兩邊同時進行的。然而觀音崖地勢開闊暢爽居高臨下,九龍寺地勢幽深寬闊,觀音崖的地理形勢固然不如九龍寺那樣既正而又幽靜隱秘。若以地勢來論,九龍寺雖然稍低於山頂,但它的高度反而在觀音崖之上許多。寺中的僧人分住在東西兩間小屋中,前些年南昌王曾特意進山到此拜佛,如今寺廟僧房的規模依然齊整。西麵房中的僧人留我們住宿,我見霧氣已經逐漸散開,便堅考地和他們告別‘走出寺,往西越過溪口橋,溪從南麵流下。再往西越過一座山嶺,又渡過一條小溪,兩條溪水彙合而往南傾墜到山穀中。溪從東麵傾瀉,道路從西麵下插,都是直往南麵下去。走五裏為紫竹林,有間僧人居住的小屋坐落在高處的急流修竹間,清幽和高爽兼得,也算得是佛教寺院的一處美妙所在。從山上遠望此處,還是被掩蔽在重重雲霧中;漸朝下走雲霧漸散開,而此處破裂的崖壁上水流飛瀉,有崖壁上的急流高懸在倒豎的山峽間那樣一種態勢。又走十裏到盧台,一路間或從溪右走,或從溪左行,路線不一,但無不是行走在如巨雷轟響的水聲中和似雪花倒濺的白浪間。隻是水流在高高的山崖間,被翠竹綠樹掩蔽,不能窺見到水流的形態和氣勢,等到渡過山澗水,又已經是水流平緩的地方了。走出山峽到達盧台,才有布滿平坦田塊的穀地,紛亂的水流交錯從田畦間湧出,我們的行裝鞋子都被打濕。回想起前天過相公嶺時,要一滴水都不能找到;此處地勢高於那裏,但石山間溪水環繞,於是成了水流灌注的窪地。這大概是因為武功山東睡的山是一條主脊分出若幹支脈,而武功山西睡的山是眾多山峰各各分立,山峰上石頭突兀崖壁並矗。泥土、石頭的情形既然不同,所以幹燥濕潤的狀況也就有差異了。溪兩崖住著四五戶人家,房屋呈環狀離立著,想投到其中的一家住宿,但各家都以新年要宴請賓客的理由推辭了。正徘徊在路旁時,有一群人從東麵村中走到村西去,他們正是被宴請的客人。其中一個少年見我沒有住宿處,親自到各家,為我找棲身的處所,把我帶到東村已經宴請過客人的一家,〔這家人姓唐。〕這才得以留宿下來。這天行了三十裏。
初五日,晨餐後,霧猶翳山頂。乃東南越一嶺,五裏下至平疇,是為大陂。居民數家,自成一壑。一小溪自東北來,乃何家坊之流也,盧台之溪自北來,又有沙盤頭之溪自西北來,同會而出陳錢口。〔兩山如門,路亦隨之。〕出口即十八都平田,東向大洋也。大陂之水自北而〔出〕陳錢,上陂之水自西而至車江,二水合而東經錢山下平田者也。路由車江循西溪,五裏至七陂,複入山。已渡溪南,複上門樓嶺,五裏越嶺,複與溪會。過平塢又二裏,有一峰當溪之中,其南北各有一溪,瀠峰前而合,是為月溪上流。路從峰之南溪而入,其南有石蘭衝,頗突兀。又三裏登祝高嶺,嶺北之水下安福,嶺南之水下永新。又平行嶺上二裏,下嶺東南行二裏,過石洞北,乃西南登一小山,山石色潤而形巉。由石隙下瞰,一窟四環,有門當隙中,內有精藍,後有深洞,洞名石城。〔洞外石崖四亙,崖有隙東向,庵即倚之。庵北向,洞在其左,門東北向,〕而門為僧閉無可入。從石上俯而呼,久之乃得人,因命僧炊飯,而餘入洞,欲出為石門寺之行也。〔循級而下,頗似陽羨張公洞門,而大過之。洞中高穹與張公並,而深廣倍之。其中一岡橫間,內外分兩重,外重有巨石分列門口如台。當台之中,兩石筍聳立而起。其左右列者,北崖有石柱矗立,大倍於筍,而色甚古穆,從石底高擎,上屬洞頂。旁有隙,可環柱轉。柱根湧起處,有石環捧,若植之盤中者。其旁有支洞。曲而北再進,又有一大柱,下若蓮花,困疊成柱;上如寶幢,擎蓋屬頂;旁亦有隙可循轉。柱之左另環一竅,支洞益穹。〕及出,飯後,見洞甚奇,索炬不能,複與顧仆再入細搜之。出已暮矣,遂宿庵中。
初五日早餐後,霧氣仍然遮蔽著山頂。於是往東南翻越一座山嶺,走五裏下到平坦的田野中,這裏是大階。此處住著幾家居民,自成一個和外界相對隔絕的幽深穀地。一條小溪從東北麵流來,那是何家坊流來的溪流,盧台的溪水從北麵流來,又有條從沙盤頭來的溪水自西北麵流來,它們彙合而流出陳錢口。兩山對聳如門,路也沿溪流而去。出了陳錢口就是十八都平田,它東麵對著一塊寬展的大平地。大破來的水自北而流出陳錢口,上破來的水自西而流到車江,兩條溪水彙合而往東經過錢山流下平田。路從車江沿西麵的溪水走,五裏後到上破,又進入山中。隨後,渡過溪水到南麵,又上了門樓嶺,爬五裏越過嶺,又與溪水相遇。過了一個平坦韻山塢又走二裏,有座山峰立在溪流中,山峰的南北兩麵各有一條溪流,它們繞流到山峰前麵而彙合,這是月溪的上遊。路沿山峰南麵的那條溪流進入山中,溪的南麵有個石蘭衝,山崖很是突兀。又走三裏,登上祝高嶺,嶺北的水流下安福縣,嶺南的水流下永新縣。又從嶺頭上平平地行二裏,然後走下嶺往東南行二裏,過了石洞的北麵,便朝西南攀上一座小山,山間的石頭色澤溫潤但形態高險峻峭。從石縫中往下俯瞰,有個四麵環繞的石窟,石窟中有道門對著石縫,門裏麵有佛家廟宇,廟宇後有個深洞,那洞叫石城洞。洞外石崖環亙四周,石崖間有條縫隙朝向東麵,佛庵就背靠著石崖。那庵朝向北麵,石城洞在它的左邊,洞門向著東北方,但石窟中的門被僧人關閉著無法進去。從石頭上俯身呼喊,許久才得以進入石窟內,於是叫僧人燒火做飯,而我進入石城洞中遊覽,想爭取時間出來後作石門寺的旅行。進洞門後沿著石瞪而下,很類似陽羨張公洞的洞門,然而大處超過張公洞。洞中高高隆起的狀態與張公洞相同,但深度寬度有張公洞的兩倍。洞的中央有條石岡橫隔著,將洞分為內外兩重,外重有些大石頭分別排在洞門口,如同一個平台。平台的中央,聳立起兩根石筍。排列在石筍左右的,石台北麵邊緣處是一根石柱矗立著,它有石筍兩倍大,而顏色十分古樸凝重,它從洞底向上高高擎起,上麵連接著洞頂。石柱旁有條縫隙,可繞著石柱轉。石柱根部冒出的地方,有些石頭在周圍環繞承托著,它們像是栽種在盤子中似的。石柱旁邊有個支洞。曲折地往北再進去,又有一根大石柱,下麵如蓮花環繞堆疊形成柱子,石柱的上部如同作為儀仗用的華貴的旗幟,頂蓋連接著洞頂;這根石柱旁邊也有縫隙,可繞著石柱轉。大石柱的左邊另外環繞著一個小洞,那支洞更加彎隆。等走出洞,吃了飯,見洞非常奇異,未能找到火把,又與顧仆再次進入洞中細細探尋。出洞來已經傍晚了,於是住在庵中。
石城洞初名石廊;南陂劉元卿開建精藍於洞口石窟中,改名書林;今又名石城,以洞外石崖四亙若城垣也。
石城洞原先名叫石廊洞;南破人劉元卿在洞口石窟中創建佛寺後,改名書林洞;如今又叫石城洞,因為洞外石崖環亙四周若像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