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讀通鑑論》 作者:王夫之  

卷三·景帝

甚哉名義之重也,生乎人之心,而為鍼铓劍刃以刺人於隱者也。故名以生實,而義不在外。苟違乎此,疑在肘腋而先戰乎心。夫欲有所為,而無可信之人,必危;有可信之人,而固不敢信,必敗。吳太子之諫王濞曰:“王以反為名,此兵難以借人,人亦且反王。”以此疑田祿伯,不遣循江、淮入武關,而坐困於下邑。其不信祿伯而因以敗也,則太子任其失。藉令假祿伯以兵,而祿伯且反也,亦未可知。是兩窮之術,而姑保其可疑。太子固曰“王以反為名,兵難以借人”。名不正,義不直,浮鼓其忿欲以逞,其中之铓刃,常不去於肺肝。是以無名無義而欲有為於天下,即以之攻無道而不克,況以之犯順哉?故自疑者必疑人,信人者必自信也。自不可信,人不可保,疑之而隳功,信之而禍亦起。苻堅以不疑而亡於慕容垂,安慶緒以不疑而亡於史思明。吳太子之言,固天理顯露之一幾,以震小人而褫之,惡能強哉!惡能強哉!

文帝且崩,戒景帝曰:“即有緩急,周亞夫可任將兵。”則文帝未嚐須臾忘製吳也。故幾杖之賜,欲以銷其雄心而待其自敝,非玩也。中有所恃,則可靜以待動,而不為禍先,無已,則固有以勝之矣。柔而不陷於弱,本立焉耳。黽錯者,焉知此!迫而無以應,則請上自將而身居守,有亞夫之可恃而不知任也,身之不保,宜矣哉!故柔而玩、競而不知自強之術,兩者異出而同歸於敗。

周亞夫請以梁委吳,絕其食道,景帝許之。梁求救而亞夫不聽,上詔亞夫救梁,而亞夫不奉詔。於是而亞夫之情可見,景帝之情亦可見矣。委梁於吳以敝吳,而即以敝梁。梁之存亡,於漢無大損益;而今日之梁為他日之吳、楚,則敝梁於吳而恃以永安。亞夫以是獲景帝之心,不奉詔而不疑。景帝之使救也,亦聊以謝梁而緩太後之責也,故可弗奉詔而不疑也。

嗚呼!景帝之心忍矣,而要所以致之者,太後之私成之也。帝初立,年三十有二,太子榮已長,而太後欲傳位於梁王。景帝曰:“千秋萬歲後傳於王。”探太後之旨而姑為之言也。竇嬰正辭而太後怒,則景帝之惎梁久矣。亞夫委之敝而弗救,與帝有密約矣。不然,兄弟垂危,詔人往援,不應而不罪,景帝能審固持重如此其定哉?後愈私之,帝愈惎之,梁其不為叔段、公子偃者,幸也。

故兄弟之際,非父母所得而與。親者自親,愛者自愛,信者自信,猜者自猜。全中人於不相激,而使賢者得自伸其恩義,則以養子孫於和平坦易之中,而無隱情以相傾。太後婦人,不足以知此,為君子者,尚其鑒諸!

國無人而不可與立,彝倫斁也。韓安國泣請於梁王,而羊勝、公孫詭伏誅;田叔悉燒獄辭,而梁王之罪解。以誠信行於家國骨肉之間,彝倫危而得安;漢之人才,所以卓越乎後世也。鄒陽見王信而讎其說,策士之小慧耳。假天性合離之權於閨房,陽之智與勝、詭等;自詫其巧,而不知適成乎亂。安國也,叔也,守貞以全仁孝之大者也,非佞人之得有功也。

法嚴而任寬仁之吏,則民重犯法,而多所矜全。法寬而任鷙擊之吏,則民輕犯法,而無辜者卒罹血不可活。景帝詔有司讞不能決,移讞廷尉,讞而後讞不當,讞者不為失,立法寬矣。乃郅都、寧成相繼為中尉,則假法於殘忍之小人,姑寬為之法,以使愚民輕於蹈阱,而幸其能出而終不免也。且也讞不當而不為罪,無論失入之憯也,即數失出而弗譴,亦以導賕吏之鬻獄,而淫威之逞,冤民且無如之何也。於是而高帝寬大之意斬,武帝嚴酷之風起矣。嚴之於法而無可移,則民知懷刑;寬之以其人而不相尚以殺,則民無濫死。故先王樂進長者以司刑獄,而使守畫一之法,雷電章於上,雨露潤於下,斯以合天理而容保天下與!

算資十而得官,景帝減而為四,爭之於銖兩之間,亦惡足以善風俗乎!應劭曰:“古者疾吏之貪,衣食足,知榮辱,貲盈十萬,乃得為吏。”劭所雲古者何古也,殆秦人之法也。舉富人子而官之,以謂其家足而可無貪,畏刑罰而自保,然則畏人之酗飲,而延醉者以當筵乎?富而可為吏,吏而益富,富而可貽其吏於子孫。毀廉恥,奔貨賄,薄親戚,獵貧弱,幸而有貲,遂居人上,民之不相率以攘奪者無幾也。自非嬴氏為君、商鞅為政,未有念及此以為得計者也。

嗚呼!亦有自來矣。世之亂也,一策行而取卿相,一戰勝而有封邑。故草野貧寒之子,忘軀命,遊於刀鋸鼎鑊之下,以弋獲官邑。於是而如餒者之得食焉,快貪饕而忘哽噎。於是天下苦之,人主厭之,而矯之以任富人之子,以是為愈於彼也。雖然,豈必無以養天下之廉恥而需此哉?矯枉者之枉甚於所矯,而天下之枉不可複伸。為君子者,清品類,慎交遊,遠挾策趨風之賤士,以使人主知所重輕焉。何至貽朝廷以菲薄賢智、輕側陋之心,問居贏而揖進之哉?

班固敘漢初之富庶詳矣。蓋承六國之後,天下合而為一,兵革息,官吏省,饋享略,置郵簡,合天下而僅奉一人,以王而府天下,粟帛貨賄流通,關徼弛而不滯,上下之有餘宜矣。嗚呼!後之天下猶漢也,而何為憂貧孔棘,而上下交征之無已也!班固推本所由,富庶原於節儉。而曰:“高帝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孝惠、高後雖弛其禁,然市井之子孫,不得仕宦為吏。量吏祿、度官用、以賦於民。山川園池市井租稅,自天子至於封君,皆取其入為私奉養,不領於經費。”知言也夫!

尤要者,則自困辱商賈始。商賈之驕侈以罔民而奪之也,自七國始也。七國者,各君其國,各有其土,有餘不足,各產其鄉,遷其地而弗能為良。戰爭頻,而戈甲旌旄之用繁;賂遺豐,而珠璣象貝之用亟;養遊士,務聲華,而遊宴珍錯之味侈。益之以驕奢之主、後宮之飾、狗馬雁鹿袨服殊玩之日新,而非其國之所有。於是而賈人者越國度險,羅致以給其所需。人主大臣且屈意下之,以遂其所欲得,而賈人遂以無忌憚於天下。故窮耳目之玩、遂且暮之求者,莫若獎借賈人之利;而貧寒之士,亦資之以霑濡。賈人日以尊榮,而其罔利以削人之衣食,陽與而陰取者,天下之利,天子之權,倒柄授之,而天下奚恃以不貧?且其富也不勞,則其用也不恤,相競以奢,而殄天物以歸糜爛。弗困弗辱,而愚民榮之,師師相效,乃至家無鬥筲,而衣絲食粲,極於道殣而不悔,故生民者農,而戕民者賈。無道之世,淪胥而不救,上下交棘而兵戎起焉。非此之懲,國固未足以立也。高帝之令,班固之言,洵乎其知本計也。

人主移於賈而國本凋,士大夫移於賈而廉恥喪。許衡自以為儒者也,而謂“士大夫欲無貪也,無如賈也”。楊維楨、顧瑛遂以豪逞而敗三吳之俗。濠、泗之遷,受興王之罰,而後天下寧。移風易俗,古今一也。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讀通鑑論》

《讀通鑑論》

作者:王夫之
《讀通鑒論》卷一
《讀通鑒論》卷二
《讀通鑒論》卷三
《讀通鑒論》卷四
《讀通鑒論》卷五
《讀通鑒論》卷六
《讀通鑒論》卷七
《讀通鑒論》卷八
《讀通鑒論》卷九
《讀通鑒論》卷十
《讀通鑒論》卷十一
《讀通鑒論》卷十二
《讀通鑒論》卷十三
《讀通鑒論》卷十四
《讀通鑒論》卷十五
《讀通鑒論》卷十六
《讀通鑒論》卷十七
《讀通鑒論》卷十八
《讀通鑒論》卷十九
《讀通鑒論》卷二十
《讀通鑒論》卷二十一
《讀通鑒論》卷二十二
《讀通鑒論》卷二十三
《讀通鑒論》卷二十四
《讀通鑒論》卷二十五
《讀通鑒論》卷二十六
《讀通鑒論》卷二十七
《讀通鑒論》卷二十八
《讀通鑒論》卷二十九
《讀通鑒論》卷三十
《讀通鑒論》卷末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