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讀通鑑論》 作者:王夫之  

卷十二·懷帝

晉武分諸王使典兵,晉不競矣。彼皆膏粱紈袴之子也,教練不親,束伍不禁,瓦合而徒炫其軍容,足以亂爾,而不足以競。又、穎、顒、越之交相殘殺,閧然而前,穨然而熸,未嚐有經旬之戰守,而橫屍萬計,其以民命為戲久矣。不足以競而欲相競,於是乎不得不借夷狄以為彊。劉淵之起,司馬穎召之也;石勒之起,苟晞用之也;拓拔氏之起,劉琨資之也;皆不足以競,不獲已而藉之以競,而晉遂亡。中國之禍,遂千餘年而不息。使競在中國而無待於彼,不示以弱而絕其相陵之萌,則七國之反,赤眉、黃巾之亂,袁、曹、公孫、韓、馬之爭,中國亦嚐鼎沸矣,既折既摧而還歸於定,亦惡至此哉!

武帝無百年之算,授兵於孺子,司馬穎之頑愚,延異類以逞,不足誅也。若夫劉琨者,懷忠憤以誌匡中國,而亦何為爾邪?琨進索虜,將以討劉淵也。拒一夷而進一夷,事卒不成,徒延拓拔猗盧於陘北,不亦傎乎!夫琨不能驅市人以敵大寇也,誠難;然君子之自靖以忠於所事,亦為其所可為而已矣。智索力窮,則歸命朝廷,如魏勝、辛棄疾斯亦可矣,未有急一時而忘無窮之禍者也。蓋琨亦功名之士耳,誌在功名而不聞君子之道,則功不遂、名不貞,而為後世僇,自貽之矣。前有不慮之君,後有不慮之臣,相仍以亂天下;國速亡,夷、夏之防永裂。嗚呼!將誰咎哉!

司馬越出屯於項,非無策也;其敗,則越非濟險之人,外為苟晞所乘,而內任王衍以僨事耳。劉聰、石勒繞雒陽而南侵襄、鄧,使晉君臣兵庶食絕援孤,畫雒而困,其必蹙以待盡也無疑。重兵屯於外,則聰、勒進而越擬其後,必不敢憑陵而遽通三川。故苟晞內訌,越死,眾無主,王衍不敢任事,而後聰始決起以犯王都。越之出屯,不是以為越罪,明矣。雒陽之孤危,越不能辭其責;其失也,在秉國之日,不能推誠任賢、輯和東南、以互相夾輔,一出而無有可倚者。山簡縱酒自恣而忘君父,苟晞挾私爭權而內相攻奪,張駿所遣北宮純之一旅,且屢戰而疲矣;懷帝又惡越,必欲滅越而不恤,自齕之,還以自斃;越之處勢如此,亦安得不鬱鬱以死而以潰哉!

夫越非無心者,而特昧於從違耳。一秉政而唯王衍、庾敳、謝鯤、郭象、胡毋輔之虛浮之徒進,以是為可靖兵戎之氣乎?一旦而欲建非常之功,跳出孤危,反兵內援,必不可得者。然其曰:“臣出,幸而破賊,國威可振,猶愈於坐待困窮。”亦何遽非死地求生之長算哉?向令劉弘不死,使任山簡之任,劉琨不北掣於王浚,張軌不遠絕於涼州,東連琅邪,視聰、勒所向而自外擊之,晉且可以不亡。其不能者,越非其人,非策之不善也。

若夫越之不奉懷帝以出而置之危地,則罪也。玄宗往蜀,太子在靈武,而安、史不能安於長安。誠使懷帝親將以禦狄於外,苟晞雖驕,山簡雖慢,自不敢亢鈇鉞而坐視。琅邪輸江東之粟,飽士馬以急攻,聰、勒其能入據空城以受四方之敵乎?越出而帝留,惴惴以居,藉藉以斃,越之罪大矣。雖然,或亦國君死社稷之說誤之也。若君臣同死孤城,而置天下於膜外,雖獵衛主之名,亦將焉用此哉?

民愚無知,席安飽以為勢,陵蔑孤弱,士大夫弗能止焉,與之俱流而斁其仁恕之心,忘出反之報,自貽死亡以為國病,禍發不可禦矣。

夷狄非我族類者也,蝥賊我而捕誅之,則多殺而不傷吾仁;如其困窮而依我,遠之防之,猶必矜而全其生;非可乘約肆淫、役之殘之、而規為利也。漢縱兵吏殘蹂西羌,而羌禍不解,夷狄且然,況中國之流民乎?夫其闌入吾士,不耕而食,以病吾民,褊人視之,其忿忮也必深。上無能養也,無能安也;棄墳墓,離親戚,仰麵於人以求免於凍餒,又豈其情之得已哉?役則役焉矣,敺則敺焉矣,不敵我十姓百家之相為朋比矣。愚民於是而以侮之為得計,士大夫於是而以製之為得勢,有司於是以箝束驅除之為保我士民之功。一王之天下無分士,天地之生非異類,而摧殘之若仇讎,傷和氣,乖人理,激怨怒,則害於而家、凶於而國,皆自取之焉耳。

西晉之末,蜀已覆於前矣。劉弘薨,山簡闇,荊湘之士民虐苦流民;而若馮素者,且持保固鄉裏之邪說,惑狂愚殘忍之荀眺,欲盡誅之;四五萬家一時俱起,杜弢挾之以作亂,天道之必然,人情之必致也。鳴呼!眺欲盡誅之,獨非人乎,事即成而何忍?況其祗以自賊也!迨其已反,則又或咎之曰:殺之之不速也。不仁者不可與言,有如是夫!

劉聰陷雒陽,執懷帝,百官無一死者。嗚呼!若此之流而可責以仗節死義之道乎?雒陽之困危也,周馥請幸壽春而不聽,苟晞請幸倉垣而不果,迨其後欲出而不能,悲哉!帝將遷而公卿止之,為之辭曰:效死以守社稷也。乃若其情,則有二焉:弗能固守,而依於所遷,則遷壽春而周馥為公輔矣,遷倉垣則苟晞為公輔矣,從遷之臣,弗能據尊榮也,此一情也。久宦於雒,而治室廬、置田園、具器服、聯姻戚,將欲往而徘徊四顧,弗能捐割,此又情也。故盤庚曰:“無總於貨寶,生生自庸。”總其心於田廬器服之中,仰不知有君,俯不知有軀命,故曰若此之流,惡可責以仗節死義乎?

十金之產,卒逢寇亂,不忍捐其雞豚罋缶,而肝腦塗地,妻子為俘,汴京士庶擁李綱以讙呼者,此情而已矣。玄宗將奔蜀,楊國忠列炬請焚府庫,帝曰:“留此以與賊,勿使掠奪百姓。”其輕視貨貝之情,度越尋常遠矣。是以唐終不亡也。

劉琨送石勒之母以招勒,而勒不服;高齊送宇文護之母,而護旋攻之;不拘以為質,而欲以仁義動狡悍之寇,不已愚乎!曰:此未足以誚琨也。執人之父母,脅之以降,不降,則殺之以快意,此夷狄盜賊之行,有心者其忍效之乎?送之歸,雖不足以懷之,而彼亦無辭以決於致死。曹嵩死而徐州屠,陶謙愚矣。琨非愚也,琨所以不能製勒者,懷、湣弱,琅邪孤,王浚撓之,其勢不振;琨雖忼慨,而舊為賈謐、司馬越所汙染,威望不足以動人;抑且沈毅不如劉弘,精敏不如陶侃,勒是以睥睨之,知非已敵,而孰其聽之?使琨而能如郭子儀也,則香火之誓,動回紇而有餘。回紇豈果畏鬼神、恤信義哉?有以製之,而又持名義以臨之,蔑不勝焉。仁義有素,而聲靈無拂,則此一舉也,足以折勒之狡而製其死命,故曰:“仁者無敵。”琨未全乎仁也,非仁過而愚也。若拘人之父母以脅其子,非人之所為也,固琨之所不忍而不屑者也。

王導秉江東之政,陳頵勸其改西晉之製,明賞信罰,綜名責實,以舉大義,論者韙之,而惜導之不從。然使導亟從頵言,大反前軌,任名法以懲創久弛之人心,江東之存亡未可知也。語曰:“琴瑟之不調,必改而更張之。”非知治之言也。絃之不調,因其故而為節其緩急耳,非責之絃而亟易其故也。不調之絃,失之緩矣,病其緩而急張之,大絃急,小絃絕,而況可調乎?

晉代吏民之相尚以虛浮而樂於弛也久矣,一旦操之已蹙,下將何以堪之?且當其時,所可資以其理者,周顗、庾亮、顧榮、賀循之流,皆雒中舊用之士,習於通脫玄虛之風,未嚐慣習羈絡者;驟使奔走於章程,不能祗承,而固皆引去。於是虔矯束溼之人,拔自寒流以各逞其競躁,吏不習,民不安,士心瓦解,亂生於內而不可遏矣。夫卞壺、陶侃,固端嚴劼毖之士也,導固引壺於朝端,任侃於方嶽矣,潛移默化,豈在一旦一夕哉?宋嚐病其紀綱之寬、政事之窳矣,王安石迫於改更而人心始怨;元祐、紹聖、建中靖國屢懲屢改,而宋乃亡。鍛鐵者,急於反則折。褊人憾前圖之不令,矯枉而又之於枉,不可以治無事之天下,而況國步方蹙、人心未固之時乎?

且不但此也,漢末尚聲譽,而曹操矯之以嚴;魏氏急名實,而司馬矯之以寬;彼皆樂翹前人之過,形君人之非,以快人心而使樂附於已。當導之世,王敦嚐用此術矣;其後桓溫又用此術矣;所以進趨利徼功之人而與為逆也。導唯無此不軌之誌,故即因為革,從容調禦而不自暴其能,夫導豈無頵之心哉?桓彝品藻之曰管夷吾,則其不襲王衍諸人之蕩泆以靡天下,可知也。又惡知其不服膺陳頵之諫而特不露其鋒铓爾。有當世之略者,好惡不激,張弛不迫;褊人不知,求快一時,而怪其弗能為也,愚者何足與深言邪!

王彌勸劉曜都雒,曜不從,彌以是輕曜而背之。彌,盜魁之智耳,惡足以測狡夷之長算哉?石勒視劉曜而尤狡,張賓之慧,非彌所能測也。勒在葛陂,孔萇請夜攻壽春,據之以困江東,勒笑之,而從張賓北歸據鄴。勒橫行天下,豈惴惴於紀瞻者,然而知瞻可勝,而江、淮之終不可據以為安,勒之智也。

江、淮之春有霖雨,常也;紀瞻與相持,不以雨為困而勒困,於此可以知地氣、可以知天情矣。三代以上,淑氣聚於北,而南為蠻夷。漢高帝起於豐、沛,因楚以定天下,而天氣移於南。郡縣封建易於人,而南北移於天,天人合符之幾也。天氣南徙,而匈奴始彊,漸與幽、並、冀、雍之地氣相得。故三代以上,華、夷之分在燕山,三代以後在大河,非其地而闌入之,地之所不宜,天之所不佑,人之所不服也。是故拓拔氏遷於雒,而六鎮據其穴以殘之,延及於齊、周,而元氏之族赤。守緒遷於蔡,而完顏氏之族殲。耶律亡,而其支庶猶全於漠北。蒙古亡,而其苗裔種姓君長塞外者且數百年。舍其地之所可安,以犯天紀,則未有能延者。枳橘貉鵒之性,黠者自喻之,昧者弗知也。王彌、孔萇之所以愚而徒資曜、勒之笑也。

夫江、淮以南,米粟魚鹽金錫卉木蔬果絲枲之資,彼豈不知其利;而欲存餘地以自全其類也,則去之若驚。然則天固珍惜此土以延衣冠禮樂之慧命,明矣。天固惜之,夷且知之,而人弗能自保也,悲夫!中華之敗類,罪通於天矣。雖然,夷而有曜、勒之識也,則自知此非其土,而勿固貪之為利以自殄其世也。

劉聰之臣有劉殷者,論史者或稱以為賢。殷飾女以進於聰而固其寵,不足比數於人類者也。故其言曰:“事君當幾諫,凡人尚不可麵斥其過,況萬乘乎?”論者以為賢,則且為諂佞者排摘忠直之口實,殷雖不足比數於人類,而不可以不辨。

事父母而幾諫者,既以不忍傷恩為重矣;且子日侍父母之側,諫雖不切,而娓娓以繼進,父母雖愎,亦無如其旦夕不相舍者何,而終必從之;非君之進見有時,言不伸而君且置之者也。父母之過,無安危存亡決於俄頃之大機,旦過而夕改,無過矣。君操宗社生民之大命,言出而天下震驚,行出而臣工披靡,一失而貽九州億萬姓百年死亡之禍,待之宛轉徐圖,雖他日聽之而悔無及矣。父母之過,即有導諛之者,淫朋而已矣,奴妾而已矣,其勢不張,其徒不盛,其飾非簧惑之智,不能淩我而出其上;微言而告父母以所未覺,彼未能結黨強辯以折我。君而不善,則聚天下之僻而辯、巧而悍者,稱天人、假理勢以抗我;而孤忠固憂其不勝,微言如呐,奪之者喧豗,而氣且為奪矣。凡此數者,諫父母易,而諫君難。處其難,而柔顏抑氣、操瓦全之心,以若吐若茹、而伺君之顏色,此懷祿固寵之便計,其為小人之道也無疑。況乎君臣義合,非有不可離之去就哉!

劉聰凶暴嗜殺,殷以是為保其富貴之計則得矣。以獻女媚夷之禽心,而姑取譽於天下,其術巧矣。本不足與深論,而邪說一倡,若蘇軾諫臣論之類,師其說以為詭遇之術,君臣之義廢,忠佞之防裂矣。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讀通鑑論》

《讀通鑑論》

作者:王夫之
《讀通鑒論》卷一
《讀通鑒論》卷二
《讀通鑒論》卷三
《讀通鑒論》卷四
《讀通鑒論》卷五
《讀通鑒論》卷六
《讀通鑒論》卷七
《讀通鑒論》卷八
《讀通鑒論》卷九
《讀通鑒論》卷十
《讀通鑒論》卷十一
《讀通鑒論》卷十二
《讀通鑒論》卷十三
《讀通鑒論》卷十四
《讀通鑒論》卷十五
《讀通鑒論》卷十六
《讀通鑒論》卷十七
《讀通鑒論》卷十八
《讀通鑒論》卷十九
《讀通鑒論》卷二十
《讀通鑒論》卷二十一
《讀通鑒論》卷二十二
《讀通鑒論》卷二十三
《讀通鑒論》卷二十四
《讀通鑒論》卷二十五
《讀通鑒論》卷二十六
《讀通鑒論》卷二十七
《讀通鑒論》卷二十八
《讀通鑒論》卷二十九
《讀通鑒論》卷三十
《讀通鑒論》卷末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