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讀通鑑論》 作者:王夫之  

卷十二·湣帝

湣帝之西入長安,必亡之勢也。劉聰雖去雒陽,石勒雖去江、淮,而聰在平陽,勒在鄴,雒陽已毀,襄、鄧已殘,勒一踰河而即至雒,聰一踰河而即犯關中;長安孤縣於一隅。亙南北而中絕,二虜夾之,旋發而旋至。張軌遠在河西,孤軍無輔;李特又割據巴、蜀,而西南之臂斷;天下所僅全者江東耳,而汝、雒荒殘,則聲勢不足以相及;賈疋、索綝、麴允崛起乍合之旅,不足以係九鼎明矣。周顗等之中道而遁,非葸怯而背義也,知其亡在旦夕,而江東之猶可為後圖也。

長安、自漢以來,蕪曠而不可為奧區久矣。聰、勒之不急犯而據之也,以其地之不足恃也。名之為天子之都,而後劉聰欲固獲之矣。帝不入關,長安未即亡也。當其時,石勒已舍淮、襄而北矣,雒陽雖生蔓草,而陳、汝、蔡、鄧猶憑楚塞以為固,東則連壽、泗而與江東通其津梁,西則連關、陝而與雍、涼、係其絡脈,此率然之勢,首尾交應之形也。使湣帝不舍中州,而權定都於陳、許、宛、汝之閒,二虜之不敢即犯輦轂明矣。疋、綝懷土而挾之以西,人無能與爭,而但思逋散,則不亡何待焉?故嗣興於喪亂之餘者,非果英武之姿,不可亟處危地以徼幸,非怯也,所係者重,一危而天下遂傾也。

夫夷狄亦何嚐不畏中國哉?人所胥戴之共主,一再為其所獲,而後知中夏之無人,不足憚也。苻堅自將以趨淝水,高緯親行以救晉陽,皆以自速其亡,況素不知兵、徒以名義推奉之湣帝乎?智者知此而已;而愚以躁者,乃挾天子為孤注,而誚人畏沮,不量力,不度勢,徒敗人國家,豈有救哉!

然則肅宗擁朔方一隅之地,與天下相隔絕,何為而成收複之功邪?曰:祿山悍而愚,已據長安,意得而無遠誌,輕去幽、燕而喪其根本,是朝露將晞者也,故一隅攻之而已足。聰與勒各據狡兔之窟以相淩壓,方興而未戢,豈孤立之勢所可敵哉?勢因乎時,理因乎勢,智者知此,非可一概以言成敗也。

職官賤而士去其廷,封賞濫而兵逃其汛,天子之權輕,物無與勸,而忠貞幹理者羞與匪人為伍,其情中渙,此成敗之樞機,持之不謹,則瓦解而莫能止。陳頵諫琅邪以金紫飾士卒,符策委仆隸,非所以正綱紀。其言得矣。雖然,天下方亂,人心愈競,死亡相枕,益不厭其榮寵之情,天子蒙塵,夷盜充斥,乃躁人得誌以求名位之時也。重抑之,力裁之,項羽刓印,而韓信、陳平閑行亟去;張元、吳昊斥於韓、範,而導西夏以倡狂;即才不如韓、陳,狡不加張、吳,乃以効於我而不足,以附夷狄盜賊而有餘;守頵之說,抑無以斂躁動之人心而使順於己。

然則術其窮乎?曰:此非立法於寬嚴之兩塗所可定也。天子者,化之原也;大臣者,物之所效也。天子大臣急於功,則人以功為尚矣;急於位,則人以位為榮矣。儉者,先自儉也,讓者,先自讓也,非可繩人而卑約之者也。其為崛起而圖王,則緩稱王、緩稱帝,而眾誌不爭。其為承亂以興複,則緩於監國、緩於繼統,而人心不競。漢高之戰成皋也,項羽一日未平,則一日猶與韓、彭、張、吳齒,故韓信請王,終奪之而不敢怨。光武聽耿弇而早自立,故赤眉已降,而天下之亂方興。帷幕翼戴之臣,驟起而膺三公之位,其下愈貴,己愈踞其上而益尊,其上益尊,其下愈扳援而上以競貴;更始之廷,人銜王爵,則關內侯、騎都尉之充盈,不可禁也。

嗚呼!得而成,失而敗,成而生,敗而死,宗族縣於刀俎,烏鳶睨其肉骨,奮誌以與天爭成敗,與人爭生死,此誌皎然與天下見之,則必有塵視軒冕、銖視金玉之心,而後可鼓舞天下於功名之路。諸葛公曰:“惟淡泊可以明誌。”君與大臣之誌明,則天下臣民之誌定,豈恃綜核裁抑以立綱紀哉!倚於寬,倚於嚴,其失均,其敗均矣。

湣帝詔琅邪王睿為左丞相,南陽王保為右丞相,分督陝東西諸軍,令保帥西兵詣長安,睿發江東造雒陽,此危急存亡相須以濟之時也。琅邪方定江東,不從北伐,視君父之危若罔聞,姑置之而自保其境,信有罪矣。雖然,以純忠盛德之事責琅邪,而琅邪無辭;若其不能,則湣帝此詔,戲而已矣。

帝之於二王也,名不足以相統,義不足以相長,道不足以相君。其為皇太子,非天下之必歸心,而賈疋等之所奉也;其為天子也,非諸王之所共戴,麴允、索綝之所扳也。琅邪承八王之後,幸不為倫、穎、顒、越之爭,繇王導諸人有觀時自靖之智,而琅邪之度量弘遠也。曾是一紙之詔,丞相分陝之虛名,遂足以鼓舞而折箠使之者哉?名為湣帝之詔,實則索綝、麴允之令而已。以琅邪為君,以王導諸人為輔,而恬然唯綝與允之令以奔走恐後乎!

綝與允有效忠之心,而不知道也。度德、量力、相時者,道也。使二子擁湣帝於長安,而不舍秦王之號,與二王齒,且虛大位以俟有功而論定;則猶可弗使孤危以免帝於俘虜,二子亦自救其死以立勳名。而二子方施施然貪佐命之功而不自度也,是以其亡無與救也。元帝聞長安之破,司馬氏已無餘矣,南陽王僻處而日就於危,不足賴也,然後徐即王位以嗣大統。讀劉琨勸進之表,上下哀籲,求君之心切矣,然周嵩猶勸其勿亟急。得人心者,徐俟天命,非淺人所可與知也。

好諛者,大惡在躬而猶以為善,大辱加身而猶以為榮,大禍臨前而猶以為福;君子以之喪德,小人以之速亡,可不戒哉!

石勒之橫行天下,殺王彌如圈豚,背劉聰如反掌,天下聞其名,猶為心惕;而一為卑謅之辭以媚王浚,浚遂信之而不疑。唐高祖之起晉陽,疾下西京,坐收汾、晉而安輯之,豈為人下者,一為屈巽之辭以誘李密,密遂信之而不疑。浚死於勒,密禽於唐,在指顧之閑,不知避也。浚之凶悖,迷此也宜矣。密起兵敗竄,艱難辛苦已備嚐矣,而一聞諛言,如狂醉而不覺。天下之足以喪德亡身者,耽酒嗜色不與焉,而好諛為最。元祐諸君子,且為蔡京所惑,勿僅以責之驕悖點奸之浚與密也。

建大業者必有所與俱起之人,未可忘也;乃厚信而專任之,則亂自此起。元帝之得延祚於江東,王氏讚之也,而卒致王敦之禍,則使王敦都督江、湘軍事,其禍源矣。

王氏雖有翼戴之功,而北拒石勒於壽春者,紀瞻以江東之眾捍之於淮右,相從渡江之人,未有尺寸之效也。若夫輯寧江、湘,奠上流以固建業者,則劉弘矣;弘之所任以有功,則陶侃矣;平陳敏,除杜弢,皆侃也,侃功甫奏,而急遣王敦奪其權而踞其上,左遷侃於廣州,以快敦之誌,使侃欲効忠京邑,而敦已扼其吭而不得前,何其悖也!侃之得成功於荊、湘者,劉弘推誠不疑,有以大服其心爾。至是而侃不可保矣。迨其後有登天之夢,而蘇峻之亂,躊躕不進,固將曰專任侃而侃且為敦,而不知其不然也。敦殺其兄而不恤,侃則輸忱劉弘而不貳,其貞邪亦既較然矣。侃之不得為純忠,帝啟之,敦又首亂以倡之,而侃終不忍為敦之為;疑之製之,王氏之私,豈晉之利哉!

俱起之臣,雖無大權,而固相親暱;新附者,雖權藉盛,而要領非其所操,腹心非其所測。故蕭、曹與高帝俱興,而參帷幄、定危疑,則授之張良、陳平;握重兵、鎮重地,則授之韓信、彭越;新附者喜於見信,而俱起者安焉。韓信曰:“陛下善於將將。”此之謂也。元帝懷翼戴之恩,疑才臣而疏遠之,幸王導之猶有忌,而敦之凶頑不足以餌人心使歸己,不然,司馬氏其能與王氏分天下乎?有陶侃而不知任,帝之不足有為,內亂作而外侮終不能禦也,不亦宜乎!

受諫之難也,非徒受之之難,而致人使諫之尤難也。位尊矣,人將附之而恐逆之,然附尊位者,非知諫者也;權重矣,人將畏之而早已惴之,然畏重權者,非能諫者也;位尊而能屈以待下,權重而能遜以容人,可以致諫矣,而固未可也。所尤患者,才智有餘,而勤於幹理,於是乎懷忠欲抒者,夙夜有欲諫之心,而當前以沮,遂以杜天下之忠直,而日但見人之不我若,則危亡且至而不知。

夫人之有才,或與吾等,而有所長則有所短矣。且人之有才,而或出吾下,見吾之長,則自有長馬而疑其短矣。夫言之得,計之善,固有其理顯著,人各與知,而才智有餘者,或顧不察者矣。且有才不逮,智不若,偶然一得而允合於善者矣。抑有謀之協,慮之深,而辭不足以達意者矣。尤有彼亦一善,此亦一善,在我者揮斥而見長,在彼者遲回而見絀者矣。然而君子所樂聞者,非必待賢智多聞之能為我師者也;正此才智出己之下,而專思一理、順人情而得事之中者也。彼且聞我之恢恢有餘,獻其所長,而恐摘以所短,則悃愊自好之士,不欲受迂闊淺鄙之譏,以資我之笑玩,而抑慮我之蒐幽摘微,以窮己於所未逮,則夙夜之懷忠,必不能勝當前之恧縮。我即受之,而彼猶欿焉恐其不當。此教人使諫之難,君子之所慮,而隱惡揚善、樂取於人之所以聖與!

隗瑾之告張寔曰:“明公為政,事無巨細,皆自決之,群下受成而已;宜少損聰明以延訪,則嘉言自至,何必賞也?”允矣其知道之言乎!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讀通鑑論》

《讀通鑑論》

作者:王夫之
《讀通鑒論》卷一
《讀通鑒論》卷二
《讀通鑒論》卷三
《讀通鑒論》卷四
《讀通鑒論》卷五
《讀通鑒論》卷六
《讀通鑒論》卷七
《讀通鑒論》卷八
《讀通鑒論》卷九
《讀通鑒論》卷十
《讀通鑒論》卷十一
《讀通鑒論》卷十二
《讀通鑒論》卷十三
《讀通鑒論》卷十四
《讀通鑒論》卷十五
《讀通鑒論》卷十六
《讀通鑒論》卷十七
《讀通鑒論》卷十八
《讀通鑒論》卷十九
《讀通鑒論》卷二十
《讀通鑒論》卷二十一
《讀通鑒論》卷二十二
《讀通鑒論》卷二十三
《讀通鑒論》卷二十四
《讀通鑒論》卷二十五
《讀通鑒論》卷二十六
《讀通鑒論》卷二十七
《讀通鑒論》卷二十八
《讀通鑒論》卷二十九
《讀通鑒論》卷三十
《讀通鑒論》卷末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