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讀通鑑論》 作者:王夫之  

卷十七·簡文帝

至治之世無請托,至亂之世無請托,故囑托之禁,雖設於律而不嚴,以其非本治也。漢靈帝立三互之法,高洋賞房超棓殺趙道德請托之使,命守宰設棓以捶殺屬請之使,蓋其時請托公行,獄訟大亂,有激而然也。

至亂之世,守宰專利於己,惡民之行賂屬請而不存賄於己,則假秉公守法以總貨賄於一門。上既為之嚴禁矣,雖致怨於人,而可弗懼,無有敢撟舉其汙者也。劉季陵不與公府之事,而陳蕃誚之,季陵正也,蕃非正也。然蕃且有辭於李陵矣,其時請托盛行,而季陵孤也。至治之世,在官有養廉之典,退居有屍祝之尊,賢士大夫亦何忍以身納於垢濁。而亂世不能也。於是而擅利淫刑之守,亢厲以為能,請托絕而賄賂益濫,況乎絕其所絕而不能絕其所不絕者哉?任守宰而重其廉隅,教行而俗美,請托不足禁也。禁之而民之枉也益甚,靈帝之世是也。若高洋樂殺人以逞威,又無足論已。

唐之府兵,言軍製者競稱其善,蓋始於元魏大統十六年宇文泰創為之。其後籍民之有才力者為兵,免其身租、庸、調,而關中之疆,卒以東吞高民,南並江陵。隋、唐因之,至天寶而始改。人胥曰府兵改而邊將驕,故安、史亂,河北終不能平,而唐訖以亡。而不知其不然也。府兵不成乎其為兵,而徒以厲民,彍騎雖改,而莫能盡革其弊,唐乃無兵而倚於邊將。安、史之亂,府兵致之也,豈府兵不改而安、史不亂,安、史亂而府兵能蕩平之也哉?

三代寓兵於農,封建之天下相承然也。周之初,封建亦替矣,然其存者猶千八百國也,外無匈奴、突厥、契丹之侵偪,兄弟甥舅之國,以貪憤相攻而各相防爾。然忿忮一逞,則各驅其負耒之願民以蹀血於郊原。悲夫!三代之季,民之癉以死者,非但今之比也。禹、湯、文、武之至仁,僅能約之以禮而禁其暴亂,而卒無如此鬬農民以死之者何也!上古相承之已久矣,幸而聖王善為之法,以車戰而不以徒戰,追奔斬馘,不過數人,故民之死也不積。然而農民方務耕桑、保婦子,乃輟其田廬之計,奔命於原野;斷其醇謹之良,相習於競悍;虔劉之,爚亂之,民之憔悴,亦大可傷矣!至於戰國,一戰而斬首者至數十萬,豈樂為兵者哉?皆南畝之農夫,欲免而不得者也。漢一天下,分兵民為兩途,而寓兵於農之害乃息。俗儒端居占畢而談軍政者,複欲踵而行之,其不仁亦慘矣哉!身幸為士,脫耒耜之勞,不耕而食農人之食,更欲驅之於白刃之下,有人心者,宜於此焉變矣。

宇文泰之為此也,則有說也。據關中一隅之區,欲井天下,乃興師以伐高洋,不戰而退,豈畏洋哉?自顧寡弱而心早寒也。南自雒、陝,西自平陽,北極幽、薊,東漸青、兗,皆洋之有,眾寡之形,相去遠矣。且梁氏方亂,抑欲起而乘之以吞襄、郢,而北尚不支,勢不足以南及。雖前乎此者,屢以寡而勝眾,而內顧終以自危。故其所用者,仍恃其舊所習用之兵,而特欲多其數以張大其勢。且關中北擁靈、夏,西暨河、湟,南有武都、仇池、羌、氏之地,雖耕鑿之甿,皆習戰,使充行伍,力是而情非不甘,泰可用權宜以規一時之利,未盡失也。若夫四海一,戰爭休,為固本保邦之永計,建威以銷夷狄盜賊之萌,則用武用文,剛柔異質,農出粟以養兵,兵用命以衛農,固分途而各靖。乃欲舉天下之民,旦稼穡而夕戈矛,其始也,愚民貪免賦免役之利,蹶起而受命;迨其後一著於籍,欲脫而不能。故唐之府兵業更為彍騎矣,乃讀杜甫石壕、三別之詩,流離之老婦,宛轉於縲絏;垂死之病夫,負戈而道仆;民日蹙而兵日窳,徒死其民。而救如線之宗社者,朔方邊卒、回紇援兵也。然則所謂府兵者,無益於國而徒以殃民審矣。

不能反三代封建之製,幸而脫三代交爭之苦,農可安農,兵可安兵,天別之以材,人別之以習,宰製天下者,因時而利用,國本堅而民生遂,自有道矣。占畢小儒,稱說寓兵於農而弗絕,其愚以禍天下,亦至此哉,農之不可兵也,厲農而祗以弱其國也;兵之不可農也,弱兵而祗以蕪其土也。故衛所興屯之法,銷天下之兵而中國弱,以坐授洪圖於異域,所繇來久矣。且所謂屯田者,鹵莽滅裂,化肥壤為磽土,天下皆是也,可弗為永鑒乎!

魏、晉以降,廉恥喪而忠孝泯。夫豈無慷慨之士,氣堪一奮者哉?無以自持,而因無以自繼,則雖奮而終餒也。持其廉恥以養其忠孝於不衰者,自歸諸從容蹈義之君子,非慷慨之能也。於梁之亡而得二君子焉,太子大器及吳興太守張嵊是已。

吳興兵力寡弱,而嵊不閑於軍旅,然矯舉自奮,以弱抗疆,豈不足以自暴其忠哉?既無畏死之心,自可與賊爭一旦之命,而嵊不為也;慮夫為之而不繼,則氣挫而誌以搖也。徼幸於佹勝佹敗之閑,神無定守而不能保其必死之心;知死矣,知死之外無所容心矣,整服安坐,待執而捐生已矣,此嵊之所守也。

侯景之不能容簡文與太子明矣,太子可去而不去,不忍離其父也。於景之黨未嚐屈意,而曰:“若必見殺,雖百拜無益也。”神色怡然,及於難而不改其度。死生其命也,忠孝其性也,端凝尊重其道也。既知必死,則崛起於中,若獻帝衣帶之詔,高貴鄉公援戈之舉,夫豈不可?而太子不為也。既不欲為,則養晦以冀免於凶逆以俟外援,亦一道也,而太子抑不為也。臣子之道,居身之節,若是焉止矣,過此則亂矣。不欲自亂以喪己,猶張嵊也,此太子之守也。

二子之守,君子之守也,樂天者也,安土者也,俟命者也,求諸己而不願乎外者也。嗚呼!使太子早正乎位,而得若嵊者以為之輔,朱異何能惑之,侯景何能欺之,高澄何能紿之。而武帝耄以荒,簡文弱而忌,同姓諸侯叛君親而戕骨肉,太子擁儲貳之虛名,張嵊守貧弱之僻郡,居無可為之地,雖有可君可相之道而無能為也,天亡梁也。

無能為,則不喪己而永為君子焉已耳。君子者,知之審而居之安也。生死也,成敗也,居之安者所不為時勢亂也。不亂,而後可以安死;可以安死,而後可以貴生;貴生,而後可以善其敗;善其敗,而後可以圖其成。故晉明帝可以折王敦,謝安可以製桓溫,氣先定、神先凝也。太子未履晉明之位,張嵊不秉謝安之權,而梁亡必矣。下此則武陵、湘東、邵陵而已矣,柳仲禮、韋粲而已矣,雖矯舉以興,徒速其亡,而何裨焉?國無君子,則無以立,信夫。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讀通鑑論》

《讀通鑑論》

作者:王夫之
《讀通鑒論》卷一
《讀通鑒論》卷二
《讀通鑒論》卷三
《讀通鑒論》卷四
《讀通鑒論》卷五
《讀通鑒論》卷六
《讀通鑒論》卷七
《讀通鑒論》卷八
《讀通鑒論》卷九
《讀通鑒論》卷十
《讀通鑒論》卷十一
《讀通鑒論》卷十二
《讀通鑒論》卷十三
《讀通鑒論》卷十四
《讀通鑒論》卷十五
《讀通鑒論》卷十六
《讀通鑒論》卷十七
《讀通鑒論》卷十八
《讀通鑒論》卷十九
《讀通鑒論》卷二十
《讀通鑒論》卷二十一
《讀通鑒論》卷二十二
《讀通鑒論》卷二十三
《讀通鑒論》卷二十四
《讀通鑒論》卷二十五
《讀通鑒論》卷二十六
《讀通鑒論》卷二十七
《讀通鑒論》卷二十八
《讀通鑒論》卷二十九
《讀通鑒論》卷三十
《讀通鑒論》卷末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