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讀通鑑論》 作者:王夫之  

卷二十七·僖宗

君暴而天下尚有生也,君貪而天下尚有財也,有司違詔令以橫征蠲免之稅,而後民乃無可免之死,國家重斂以毒民,而民知毒矣。乃且畏督責,避箠楚,食淡茹草,暑而披裘以負薪,寒而衣葛以履霜,薄昏葬之情,竭耕織之力,以冀免於罪罟,猶可逃也。既頒明詔予之蠲免矣,於是而心乃釋然,謂有僅存之力,可以飽一食而營一衣,而不知有司積累以督責其後者之尤迫也,夫乃無可以應,而伐木撤屋、鬻妻賣子,終不給而死於徽纆之下,是蠲免之令驅民於死之阱也。

僖宗元年,關東旱饑,有司征已蠲之稅倍急,盧攜痛哭陳之,敕已允停重征,而有司之追呼自如,是縱千百暴君貪主於天下,而一邑之長皆天子也,民其能不死,國其能不亂乎?

夫以天子而製有司甚易也,乃一墨敕下,吏敢於上方王命以下賊民而不忌者,何恃而然也?上崇侈而天下相習以奢,郡邑之長,所入凡幾,而食窮水陸,衣盡錦綺,馬飾錢珂,妾被珠翠,食客盈門,外姻麇倚,若一有不備,而憔悴不足以生,上吏經過之饔餼、賓客之贈賄、促之於外,豔妻逆子、驕仆汰妾謫之於內,出門入室,無往非脅之以剽奪,中人以下,且視死易而無以應此之尤難,尚何知有天子之詔?而小民之怨讀勿論已。

懿、僖之世,相習於淫靡,上行之,下師師以效之,率土之有司胥然,誅不勝誅,而無可如何者一也。

盡天下之吏,鹹習於侈以貪矣,前者覆車,後者知戒,抑豈無自艾以奉法而生不忍斯民之心者?乃自令狐綯、路嚴、韋保衡執政以來,唯貨是崇,而假刑殺以立威,莫之敢抗,宰相索之諸道,諸道索之州縣,州縣不索之窮民而誰索哉?執此以塞上官之口,而仰違詔旨,不得不為之護蔽,下虐窮民,不得不為之鉗服,天子孤鳴,徒勞筆舌而已,此其竟不能行者二也。

即以情理而論,出身事主,寓家於千裏內外,耕桑之計已輟,仰事俯畜,冠昏喪祭姻亞歲時之酬酢,亦猶夫人也,又加以不時經過之貴顯,晨夕相偕之上官,巵酒簋飧,一縑一箑,無可絕之人理,既不可傲岸自矜,而大遠乎人情,又況學校橋梁舟車廨舍之修建,愈不可置之罔聞,馹遞戍屯轉漕之需,且相迫而固其官守,夫豈能捐家以代用哉?恃朝廷之製,儲有餘以待之耳。乃自宣、懿以來,括羨餘以充進奉,銖算尺量,盡輦而歸之內府,需者仍前而給之無策,唯取已蠲之稅以償之,而貪人因求盈以自潤,雖下蠲除之令,竟無處置之方,姑以虛文塞言路之口,而天子固有偷心,終不能禁之懲之,俾民受其實者三也。

懿、僖之世,三者備矣。盧攜雖痛哭流涕以言之,抑孰令聽之哉?天子不為有司坊,而有司無坊;天子不為有司計,而有司自為天子。害之積也,亂之有源也,非一天子暴且貪之故也。是以唐民迫於必死而揭竿以起也。

秦銷天下之兵而盜起,唐令天下鄉村各置弓刀鼓板而盜益橫,故古王者之訓曰“覿文匿武”。明著其跡曰覿,善藏其用曰匿。其覿之也,非能取五禮之精微大喻於天下也,宣昭其跡,勒為可興而不可廢之典,以徐引之而動其心。其匿之也,非能取五兵之為人用者遽使銷亡也,聽民置之可用不可用之閑以自為之,而知非上之所亟也。夫銷之則無可藏也,無可藏非匿也;令民置之,則覿之矣,雖覿之而固不為我用也。非上能匿,亦非上能覿也,是以其速亂以亡,均也。

秦並天下於一己,而信為無用武之日;唐見裘甫、龐勳、王仙芝之接跡以起,而遽驚為不可戢之亂。庸人無舒徐之識,有所見而暴喜,有所見而暴懼,事異情同,其速以亂亡,均也。秦銷兵而民操耰鉏棘矜以起,後世知鑒之笑之,而效之者鮮。唐令天下鄉村各置刀兵以導人於亂,其為亂政,有著見之禍矣;而後世言禦盜之術,以鄉團保甲為善策,相師於不已,匪徒庸主具臣恃為不得已之計,述古昔、稱先王者,亦津津焉。嗚呼!無識而言政理,盈於古今,亦至是乎!

馴良之民,授之兵而不敢持以向人,使之置兵,徒苦之而已,有司督之,猾胥裏魁督之,小則罰,大則刑,輟衣食之資,棄耕耘之日,以求免於誅責,究則閉目搖手,雖有盜入其室,劫其父,縛其子,而莫敢誰何,鄉鄰又勿問也。其為疆悍勝兵之民與?則藉之以弄兵而爭習技擊,以相尋於私鬥,豪右之長,又為之渠帥以號召,奪樸民,抗官吏,大盜至,則統眾以應之,鄧茂七之首亂於閩者,其明驗已。

受命於天以為之君,弗能綏民使弗盜也;奉命於君以為之長,弗能衛民使盜戢也;資民之食以為將為兵,盜起殃民,弗能捕馘使民安也;乃取廛居井牧之編氓,操凶器以與不逞之徒爭生死,民何利乎有君,君何取於有吏,國何務於有兵哉?君不君,吏不吏,兵不衛民,瓦解競疆,不群起而逐中原之鹿,尚奚待哉?故言鄉團保甲者,皆唐僖宗、韋保衡之徒也。

陰符經,術人之書也,然其測物理之幾,以明吉凶之故,使知思患豫防之道,則君子有取焉。其言曰:“火生於木,禍發必克。”謂夫禍發於有本,資之起者,還以自賊而不可複撲也。盈天地之閑皆火也,而必得木以為其所生之本,故發而相害者果也。

古今亡國之禍,唯秦暴殄六國而天下怨,蒙古入主中原而民不從。則草澤之崛起者,足以相代而不必有所資。自非然也,亡漢者黃巾,而黃巾不能有漢;亡隋者群盜,而群盜不能有隋;亡唐者黃巢,而黃巢不能有唐。其為火也,非不烈也,而為雷龍之光、火井之焰,乍爾熺然而固易熸也。唯沙陀則能亡唐而有之者也,禍發之必克也。發而克矣,不可複撲,垂之數傳而餘焰猶存。朱邪亡矣,邈佶烈、石敬瑭、劉知遠皆其部落也。垂及於宋太宗之世,而後劉鈞之餘焰熄焉。禍之必克,豈不信夫!

如黃巢者,何足為深慮哉?裘甫馘矣,龐勳斬矣,王仙芝死於曾元裕之刃,黃巢亦終懸首於闕下矣。浮動之害,氣已泄而還自燼,奚能必克也!沙陀據雲中、塞之險,名為唐之外臣,薄效爪牙之力,而畜眾繕備,秣馬練士,收餘蕃,結韃靼,聚謀臣,糾猛將,以伺中國之閑,為日久矣。介黃巢之亂,聚族而謀,李盡忠、康君立、薛誌勤、程懷信、李存璋所共商擁戴者,與劉宣等之推戴劉淵也若出一轍。於是而奪唐之誌,或伏或興,或挫或揚,或姑為順,或明為逆,三世一心,群力並聚,盤踞雲中,南據太原以為根本,雖欲拔之而必不勝矣。劉淵之在離石、西河也,爾朱榮之在六鎮、秀容也,唐高祖之在晉陽、汾陽也,皆此地也。外有北狄之援,內有士馬之資,而處於中國邊鄙之鄉,當國者置之度外,而不問其疆弱逆順之情勢。歲而積之,月而漸之,狎而親之,進而用之,虛吾藏以實之,偶一為功,而無識之士大夫稱說而震矜之。使之睥睨四顧,熟嚐吾之肯綮,幸一旦之有變,人方競逐於四戰之地,而已徐徐以起,是正所謂“厝火積薪之下”者也。然且合中外之早作夜思,竭四海、疲九州之力,以與無根之寇爭生死而亟求其安,夫惡知拊吾背、乘吾危以起者,火已得風而薪必盡也!木資火以生,而旋以自焚,豈有爽哉?李克用殺段文楚以據大同,唐不知戒,他日寇急,又延之以入,而沙陀之禍,幾百年而始滅,悲夫?

無忘家為國、忘死為君之忠,無敦信及豚魚、執義格鬼神之節,而揮霍踴躍、任慧力以收效於一時者,皆所謂小有才也。小有才者,匹夫之智勇而已。小效著聞,而授之以大任於危亂之日,古今之以此亡其國者不一,而高駢其著也。唐自宣宗以後,委任非人,以啟亂而致亡也亦不一,而任高駢於淮南,兼領鹽鐵轉運,加諸道行營都統,其尤也。

使駢而無才可試,無功可錄,則雖暗主庸相,偶一任之而不堅。而駢在天平,以威名著矣;在嶺南;破安南矣;在西川,拒群蠻矣。計當日受命專征之將相,如曾元裕、王鐸者,聲望皆不能與之相伉,以跡求之,鄭畋且弗若也。而唐之分崩滅裂以趨於灰燼者,實駢為之。

何以明其然也?王仙芝、黃巢雖橫行天下,流寇之雄耳。北自濮、曹,南迄嶺海,屠戮數千裏,而無尺地一民為其所據;即至入關犯闕,走天子、僭大號,而自關以東,自邠、岐以西北,自劍閣以南,皆非巢有;將西收秦、隴,而縱酒漁色於孤城,誠所謂遊釜之魚也。使駢收拾江、淮,趨河、雒,扼其東奔之路,巢且困死於駢之掌上,而何藉乎逆蹙懷奸之朱溫,畜誌窺天之李克用乎?唐可不亡矣。即不然,而若劉宏之在荊州;又不然,而若韓滉之在江東;息民訓士,峙芻粟以供匱乏。則溫與克用且仰哺於駢,而可製其生死。二凶亦不敢遽逞其欲,唐亦可不亡矣。而一矢不加於汴、蔡,粒粟不出於河、淮。夫駢固非有溫與克用乘時擅竊之成謀也,貴已極,富已淫,匹夫之情Q欲Y已得,情Q欲Y得而才亦窮矣。

駢之所統,天下之便勢也。有三吳之財賦,有淮、徐之勁卒,而繇後以觀,若錢鏐、楊行密、王潮者,皆可與共功名者也。駢忠貞不足以動人,淡泊不足以明誌,偃蹇無聊,化為妖幻,閉於閨中,邑邑以死,回視昔之懸軍渡海、深入蠻中者,今安在哉?受製妖人,門無噍類,一旦而為天下嗤笑,繇是觀之,才之不足任也審矣。

但言才,則與誌浮沈,與情張弛,一匹夫而已矣。童貫亦有平方臘之功,而使當女直;熊文燦亦有定海寇之效,而使撫流賊;乃至朱儁、皇甫嵩之蕩除黃巾而束縛於董卓。亂國之朝廷所倚賴,亂世之人心所屬望,皆其不可與有為者也。然後知狄公之能存唐,唯有保全流人、焚毀淫祠之大節;汾陽之靖亂,唯其有聞亂即起、被謗不貳之精忠。大人君子,德牣於中而後才以不窮。富貴不淫,衰老不怯。偶然奮起之小績,遽委以大猷,“鼎折足,覆公,其形渥,”此之謂已。

劉巨容大破黃巢於荊門,追而殲之也無難;即不能殲,亟躡其後,巢亦不敢輕入兩都。而巨容曰:“國家喜負人,有急則撫存將士,不愛官賞,事寧則棄之。”遂逸賊而任其馳突,使陸梁於江外。此古今武人養寇以脅上之通弊也。國亡而身家亦隕,皆所弗恤,武人之愚,武人之悍,不可瘳已!

乃考唐之於功臣也,未嚐有醢菹之禍,而酬之也厚,列土封王,澤及子孫,汾陽、臨淮、西平赫然於朝右,懿、僖無道,抑未嚐輕加罪於效績之臣,康承訓之貶,固有逗撓之實,非厚誣之也,朱邪赤心、辛讜皆褎然節鉞矣。巨容所雲負人者,奸人之遊辭耳,豈果負之哉?則巨容負國之罪,無可逃於天憲矣。

雖然,抑豈非為之君者弗能持正以正人,有以致之乎?人君操刑賞以禦下,非但其權也,所以昭大義於天下而使奉若天理也。天下莫喻乎義,則上以勸賞刑威、悚動其心,而使行其不容已。故口“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一。巨容曰:“有急則撫存將士,不愛官賞。”是以官賞誘將士於未有勳勞之日使喻於利而歆動之。寇賊方起,爵賞先行,君臣之義,上先自替以市下。唯天下有亂,不必有功,而可以徼非分之寵榮,賊一日未平,則可脅一日之富貴,惡望其知有君臣之義,手足頭目之相衛者乎?巨容之情,非以防他日之見薄也,實以要此日之見重也。

如使寇難方興之日,進武臣而責以職分之所當為,假之事權,而不輕進其爵位。大正於上,以正人心,獎之以善,製之以理,而官賞之行,必待有功之日。則義立於上,皎如日星,膏血塗於荒郊,而亦知為義命之不容已。及其策勳拜命,則居之也安而受之也榮。雖桀驁之武人,其敢有越誌哉?宋太祖以河東未平,不行使相之賞,而曹彬不曰國家負人,誠有以服之者也。

取亡唐之賊加之李克用,非深文也。克用父子潰敗奔韃靼,語韃靼曰:“黃巢北來,必為中原患,一旦天子赦吾罪,與公輩南向共立大功,誰能老死沙漠。”論者謂以此慰安韃靼而自全者,非也。克用之持天下也固,而知必入其掌中,揣之深、謀之定、而言之決也。故其後所言皆驗,而卒以此陵唐室,終為己有,夫豈姑以此慰韃靼之心哉?

當李琢、李可舉討之之日,國昌已老,克用之力未固,黃巢尚在江、淮之閑,唐室尚寧,合西北之全力以攻新造之一隅,不敵也。克用知所可用者,從未挫於中國之韃靼也,故不難舍兩鎮以去,而北收韃靼以為己資;又遣李友金偽背己以降而為之內謀;其布腹心之黨於忻、代、雲中以結人心者,秘密而周悉。可舉、琢一勝而幸其逃,弗能問也,赫連鐸乃欲賂韃靼以取之,為其所笑而已。及巢已陷京,李友金募雜胡三萬,睥睨偃蹇,陽不聽命,而曰:“若奏天子赦吾兄罪,召以為帥,則代北之人,一麾響應。”既得召命,克用果以韃靼萬人疾驅而入,士卒皆為用命。則內外合謀,玩唐於股掌,卒如其意,豈一朝一夕之能得此哉?外有韃靼,內有友金,雖逃奔,愈於固守以抗爭也多矣。此克用之險狡,人莫能測其藏者也。

嗚呼!使當日者,唐室文武將吏能合困黃巢於長安而殲夷之,則克用之謀奪矣,唐以存,而沙陀之禍息矣。然而克用料之而必中、圖之而必成者,何也?沙陀自隨康承訓立功於徐、泗之日,已目空中國之無人,不能如黃巢何,而必資於己也。奸人持天下之短長,以玩而收之,至克用而極,非劉淵、石勒之能及也。所據者一隅,而睨九州如橐中之果餌,視盈廷之將吏如痿痹之病夫,黃巢、朱溫皆其借以驅人歸己之鸇獺,是之謂狼子野心,封豕之方伏、長蛇之方蟄者也。

黃巢之亂,唐中外諸臣戮力以效節者,唯鄭畋一人而已。畋以將佐不聽拒賊,悶絕仆地,刺血書表,誓死以斬賊使,不可謂非忠之至;以文吏率數千人拒尚讓五萬之眾,敗之於龍尾陂,傳檄天下,諸道爭應,貢獻蜀中者不絕,不可謂非勇之甚,抑不可謂非智之尤;然而一向長安,旋即潰敗,鳳翔內亂,孤城不保,諸鎮寒心,賊益鞏固,卒使王鐸假手於反覆橫逆之朱溫、包藏異誌之李克用,交起滅賊,因以亡唐,而畋忠勳之成效亦毀,則唯不明於用兵之略也。

郭汾陽之收西京、李西平之擒朱泚也,奮臂以前,氣可吞賊,而遲回鄭重,合兵四集,旁收其枝蔓,乃進而拔其根本,夫豈怯懦而忘君父之急、虛士民之望乎?賊之初終疆弱,洞然於心目之閑,如果之在枝,待其熟而撲之,易落而有餘甘,斯以定紛亂而措宗社於磐石,所謂用兵之略也。

善製勝者,審之明,持之固,智無所矜,勇無所恃,靜如山而後動如水,不可禦矣。而畋異是。唐弘夫龍尾陂之捷,尚讓恃勝而驕,故弘夫得施其智,惡足恃為常勝哉?賊之據長安也方五月,其獷悍之氣未衰,其剽掠之毒未徧,其荒淫之欲未逞,其睽離之心未生,畋收新集之孤旅,王處存、王重榮之眾方鳩,高駢擁兵而觀望,王鐸遲鈍而不前,乃欲遽入長安,搏爪牙方張之鷙獸,宜其難矣。

且黃巢之易使坐斃也,非祿山、朱泚之比也。祿山植根於幽、燕者已固,將士皆其部曲,結之深、謀之協矣。而自燕徂秦,收地二千餘裏,逐在皆布置軍糧以相給,祿山且在東都,為長安之外援,而不自試於羅網。朔方孤起,東北無援,以寡敵眾,以五圍十,猶似乎宜急攻而不宜圍守以待其困。朱泚雖乍起為逆,而朱滔在盧龍以為之外援,李納、王武俊與為唇齒,李希烈又梗汴、蔡以斷東南之策應,泚雖孤守一城,固未困也。則李西平以一旅孤懸,疑持久而生意外之變。若黃巢,則陷廣州旋棄之矣,蹂湖、湘旋棄之矣,渡江、淮旋棄之矣,申、蔡、汴、宋無尺地為其土,無一民為其人,無粒粟為其饋,所倚為爪牙者朱溫、尚讓,皆非素所統禦,同為群盜,偶相推奉爾。而以官軍計之,王鐸擁全師於山南,未嚐挫衄,固可以遏賊之逸突。藉令畋戢其怒張之氣,按兵而逼其西,處存、重榮增兵以壓其北,檄鐸自商、雒扼同、華以絕其歸路,縈之維之,蹙之淩之,思唐之民,守壁塢以絕其芻粟。夫黃巢者,走天子,據宮闕,僭大號,有府庫,褒然南麵,而賊之量已盈矣。淫縱之餘,加以震疊,眾叛群離,求為脫鉤之魚,萬不得矣。朱溫即降,而魄落情窮,但祈免死,貸其命而授以散秩,且弭耳而聽命。沙陀後至,知中國之有人,亦得赦前愆、複徼邊鎮之為厚幸,何敢目營四海,竊賜姓以覬代興乎?斯時也,誠唐室存亡之大樞,而畋未能及此也,深可惜也。

古今文臣授鉞而墮功者,有通病焉,非怯懦也。怯懦者,固藏身於紳笏,而不在疆場之事矣。其憂國之心切,而憤將士之不效死也,為懷已夙,一旦握符奮起,矜小勝而驚喜逾量,不度彼己而目無勍敵,聽慷慨之言而輕用其人,冒昧以進,一潰而誌氣以頹,外侮方興,內叛將作,士民失望而離心,奸雄乘入而鬥捷,乃以自悼其失圖,而歎持重者之不可及,則誌氣愈沮而無能為矣。易折者武士之雄心,難降者文人之躁誌。誌節可矜,尚不免於僨敗,況其忠貞果毅之不如畋者乎?用兵之略,存亡之介也,豈易言哉!豈易言哉!

朱溫夜襲李克用,其凶狡固不待論,雖然,克用、溫之曲直,亦奚足論哉!蓋克用溫自決雌雄以逐唐已失之鹿而不兩立,猶之乎袁紹、曹操之爭奪漢,沈攸之、蕭道成之爭奪宋也。故曰其曲直不足論也。

當是時,黃巢雖敗,而僖宗之不能複興,王鐸輩之不能存唐也,已全墮溫與克用心目之中。溫目無唐之君臣,克用之目更無溫,又豈複有唐之君臣乎?使克用不得脫於溫之鋒刃,則溫之篡也必速。然而篡之速,則其敗也可立待也。為賊初降,無功可紀,未得一見天子、受朝廷之命,但仰濡沫於王鐸,一旦而襲殺援己之功臣,早已負不直於天下而為眾所指攻,即逼天子而奪之,亦黃巢之續,不旋踵而亡,唐尚可存也。且沙陀之眾為克用效命也久矣,存勗、嗣源俱年少而有雄才,溫亦奚足以逞哉?藉此以正溫之罪,奮起而誅權藉未成之奸,而唐亡一賊矣;克用死,而唐固亡一賊矣。唯其襲殺之不克也,遲溫之篡以養其奸,挫克用之逆而歸謀自固,是以唐再世而後亡,一亡而不可複。若夫二人之曲直,亦惡足論哉!

無克用而溫之篡也不必成;成溫之篡者,僖宗之昏,昭宗之躁,自延而進之,張、崔胤之徒,又多方以搆成之。抑且指沙陀以為兵端,而唐君臣不愜於沙陀者,假手於溫以成其惡。不然,則溫且不能為董卓,而其乞降之初誌,固望為田承嗣、李寶臣而誌已得矣。

無溫而克用之為劉淵,必也。首發難於大同,其誌不吞唐而不已,從韃靼以來歸,一矢未加於賊,早已矯偽詔,脅帥臣,掠太原,陷忻、代,自立根本。及其歸鎮也,乘孟方立之內亂,奪取潞州,歲出兵爭山東,而三州皆為俘掠,野絕稼穡。使不忌朱溫之險悍,則回戈內向,僖之青衣行酒於其庭,旦暮事也。

溫賊耳,狡詐而無定情,呂布之儔也。克用以小忠小信布私恩,市虛名,而養叵測之威,卒使其部落四姓代興,以異族而主中夏,流毒數世,豈易製哉!豈易製哉!要此二賊之狂奰,皆王鐸無討賊之力,委身而假借之,及其相攻,坐視而不能製,則鐸延寇之罪,又出康承訓之上。使二賊者,視唐為虛懸之器,相競以奪,其曲其直,又孰從而辨之乎?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善不善之分歧不一矣,而彝倫為其綱。彝倫攸敘,雖有不善者寡矣;彝倫攸斁,其於善也絕矣。君臣者,彝倫之大者也。“君非民,罔與立;民非君,罔克胥匡以生。”名與義相維,利與害相因,情自相依於不容已,而如之何其斁之!君惟縱欲,則忘其民;民惟趨利,則忘其君。欲不可遏,私利之情不自禁,於是乎君忘其民而草芥之,民忘其君而寇讎之,夫乃殃不知其所自生,而若有鬼神焉趨之而使赴於禍。君之身弑國亡、子孫為戮,非必民之戕之也,自有戕之者矣;民之血膏原野、骴暴風日者,非必君之勦絕之也,自有勦絕之者矣。故曰百殃。百雲者,天下皆能戕之、勦絕之,而靡所止也。

唐自宣宗以小察而忘天下之大恤,懿、僖以淫虐繼之,民怨盜起,而亡唐者非叛民也,逆臣也。奔竄幽辱,未酬其怨,而昭宗死於朱全忠之手,十六院之宗子,駢首而受彊臣之刃,高祖、太宗之血食,一旦而斬。君不仁以召百殃,既已酷矣,而豈徒其君之酷哉?李克用自潞州爭山東,而三州之民俘掠殆盡,稼穡絕於南畝;秦宗權寇掠焚殺,北至滑、衛,西及關輔,東盡青、齊,南屆江、淮,極目千裏,無複煙火,車載鹽屍以供糧;孫儒攻陷東都,環城寂無雞犬;楊行密攻秦彥、畢師鐸於揚州,人以堇泥為餅充食,掠人殺其肉而賣之,流血滿市;李罕之領河陽節度,以寇鈔為事,懷、孟、晉、絳數百裏閑,山無麥禾、邑無煙火者,殆將十年;孫儒引兵去揚州,悉焚廬舍,驅丁壯及婦女渡江,殺老弱以充食;朱溫攻時溥,徐、泗、濠三州之民不得耕獲,死者十六七。若此者凡數十年,殃之及乎百姓者,極乎不忍見、不忍言之慘。夫豈僅君之不善、受罰於天哉?不善在君而殃集於君,殺其身,赤其族,滅其宗祀,足相報也。天豈無道而移禍於民哉?則民之不善自貽以至於此極,而非直君之罪矣。

天子失道以來,民之苦其上者,進奉也,複追蠲稅也,額外科率也,榷鹽稅茶也。民輒疾首以呼、延頸以望,曰:惡得天誅奄至,易吾共主,殺此有司,以舒吾怨也!及乎喪亂已酷,屠割如雞豚,野死如蛙蚓,驚竄如麇鹿,餒瘠如鳩鵠,子視父之剖胸裂肺而不敢哭,夫視妻之彊摟去室而不敢顧,千裏無一粟之藏,十年無一薦之寢,使追念昔者稅斂取盈、桁楊乍係之苦,其甘苦何如邪?則將視暗君墨吏之世,如唐、虞、三代而不可複得矣。乃一觸其私利之心,遽以不能畜厚居盈為大怨,詛君上之速亡,競戴賊而為主,舉天下狺狺薨薨而相怨一方,忘乎上之有君也。忘乎先世以來,延吾生以至今者,君也;忘乎偷一日之安,而尚田爾田、廬爾廬者,君也。其天性中之分誼,泯滅無餘,而成乎至不仁之習也,久矣!積不善而殃自集之,天理周流,以類應者不測,達人洞若觀火,而怙惡者不能知,一旦遝至,如山之隕,如水之決,欲避而無門,故曰百殃也。

夫民之愚夙矣,移之以使作善者君也,則君固不得辭其咎矣。而匡維世教以救君之失,存人理於天下者,非士大夫之責乎?從君於昏以虐民者,勿論已;翹然自好者,以詆訐為直,以歌謠諷刺為文章之樂事,言出而遞相流傳,蠱斯民之忿懟以詛呪其君父,於是乎乖戾之氣充塞乎兩閑,以幹天和而獎逆叛,曾不知莠言自口而彝倫攸斁,橫屍流血百年而不息,固其所必然乎!古之君子,遇無道之君,去國出奔,不說人以無罪,故三代立國千年,而無屠割赤地之慘。作善之祥,豈徒在一人哉!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因時之論也。當其時,文、武之澤已斬,天下忘周而不以為君,周亦忘天下而不自任為君,則君子雖欲自我君之而不能。若夫六王者,非篡逆之臣,則介在戎狄,無異於酋帥,殺人盈野,以求君天下而建社稷,君非君而社稷亦非社稷矣,故輕也。君與社稷輕,而天所生之人,不可以無與立命,則苟有知貴重其民者,君子不得複以君臣之義責之,而許之以為民主可也。

黃巢既滅之後,僖宗樂禍以逞誌,首挑釁於河東。朱溫,賊也;李克用,狄也;起而交爭。高駢、時溥、陳敬瑄各極用其虐;秦宗權、孫儒、李罕之、畢師鐸、秦彥之流,殺人如將不及。當是時,人各自以為君,而天下無君。民之屠剝橫屍者,動逾千裏,馴樸孤弱之民,僅延兩閑之生氣也無幾。而王潮約軍於閩海,秋毫無犯;王建從綦毋諫之說,養士愛民於西蜀;張全義招懷流散於東都,躬勸農桑;楊行密定揚州,輦米賑饑;成汭撫集凋殘於荊南,通商勸農。此數子者,君子酌天地之心,順民物之欲,予之焉可矣。存其美,略其慝,不得以拘致主帥之罪罪王潮,不得以黨賊之罪罪全義,不得以僭號之罪罪王建,不得以爭奪之罪罪行密,不得以逐帥自立之罪罪成汭。而其忘唐之尚有天子,莫之恤而擅地自專者,概可勿論也。

非王潮不能全閩海之一隅,非王建不能保兩川於已亂,非全義不能救孫儒刃下之餘民,非行密不能甦高駢虐用之孑黎。且其各守一方而不妄覬中原,以糜爛其民,與暴人爭衰王。以視朱溫、李克用之竭民肝腦、以自為君而建社稷,仁不仁之相去,豈不遠哉?嗚呼!至是而民為重矣。非倚之以安君而衛社稷之謂也,視其血染溪流、膏塗原草者,雖欲不重之,而有人心者固不忍也。君怙惡以殃民,賊乘時而行其殘忍,民自不靖而旋以自戕,三者皆禍之府也。而民為可矜也。何也?屠刈流離之民,固非盡怨上行私、延首待亂之民也。天且啟數子之心,救十一於千百,而亦可以為民之主矣。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讀通鑑論》

《讀通鑑論》

作者:王夫之
《讀通鑒論》卷一
《讀通鑒論》卷二
《讀通鑒論》卷三
《讀通鑒論》卷四
《讀通鑒論》卷五
《讀通鑒論》卷六
《讀通鑒論》卷七
《讀通鑒論》卷八
《讀通鑒論》卷九
《讀通鑒論》卷十
《讀通鑒論》卷十一
《讀通鑒論》卷十二
《讀通鑒論》卷十三
《讀通鑒論》卷十四
《讀通鑒論》卷十五
《讀通鑒論》卷十六
《讀通鑒論》卷十七
《讀通鑒論》卷十八
《讀通鑒論》卷十九
《讀通鑒論》卷二十
《讀通鑒論》卷二十一
《讀通鑒論》卷二十二
《讀通鑒論》卷二十三
《讀通鑒論》卷二十四
《讀通鑒論》卷二十五
《讀通鑒論》卷二十六
《讀通鑒論》卷二十七
《讀通鑒論》卷二十八
《讀通鑒論》卷二十九
《讀通鑒論》卷三十
《讀通鑒論》卷末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