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將軍文子將立先君之廟於其家,使子羔訪於孔子。
衛國將軍文子將要在他的封地上建立先代君王的廟宇,派子羔向孔子詢問有關禮儀。
子曰:“公廟設於私家,非古禮之所及,吾弗知。”子羔曰:“敢問尊卑上下立廟之製,可得而聞乎?”
孔子說:“將公家的廟宇建立在私人的封地上,這是古代禮儀所沒有的,我不知道。”子羔說:“請問建立宗廟的尊卑上下的有關禮製,我能夠聽一聽嗎?”
孔子曰:“天下有王,分地建國,設祖宗,乃為親踈貴賤多少之數。是故天子立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太祖近廟,皆月祭之,遠廟為祧,有二祧焉,享嚐乃止。諸侯立五廟,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而五,祖考廟,享嚐乃止。大夫立三廟,一昭一穆,與太祖之廟而三,享嚐乃止。士立一廟,曰考廟,王考無廟,合而享嚐乃止。庶人無廟,四時祭於寢。此自有虞以至於周之所不變也。凡四代帝王之所謂郊者,皆以配天;其所謂禘者,皆五年大祭之所及也。應為太祖者,則其廟不毀;不及太祖,雖在禘郊,其廟則毀矣。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諸見祖宗者,其廟皆不毀。”
孔子說:“自從天下有了君王,分封土地,建立國家,設立祖宗的宗廟,於是就有了親疏、貴賤、多少的區分。因此天子在建七廟的時候,左邊是三座昭廟,右邊是三座穆廟,連同太祖廟一共是七廟。太祖廟為近親的廟,每個月都要祭祀一次。遠祖的廟叫‘祧’,有二祧,每季祭祀一次。諸侯建五廟,兩座昭廟,兩座穆廟,連同太祖的廟一共是五廟,叫做祖考廟,每一季都會祭祀一次。大夫在建立三廟的時候,一座昭廟,一座穆廟,連同太祖的廟一共是三廟,叫做皇考廟,每一季祭祀一次。士建立一廟,叫做考廟,沒有祖廟,父祖合祭,每一季祭祀一次。平民百姓則不立廟,四季就在家中寢室祭祀。這種製度從有虞到周代都沒有改變。凡是四代帝王稱作郊祭的,都和祭天一起祭祀。稱作禘的,是五年一次的盛大祭祀,都配天祭祀。地位為太祖的,他的廟不毀,不到太祖輩分的,即使受到禘、郊的祭祀,他的廟也可以毀。古代把祖有功而宗有德的叫做祖宗,他們的廟都不能毀。”
子羔問曰:“祭典雲:‘虞氏祖顓頊而宗堯;夏後氏亦祖顓頊而宗禹;殷人祖契而宗湯;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此四祖四宗,或乃異代,或其考祖之有功德,其廟可也。若有虞宗堯,夏祖顓頊,皆異代之有功德者也。亦可以存其廟乎?”
子羔問道:“據祭典說:‘從前有虞氏的廟以虞氏為祖而以堯為宗,夏後氏的廟以顓頊為祖而以禹為宗,殷人以契為祖而以湯為宗,周人以文王為祖而以武王為宗。’這四祖四宗,或者是時代不同,或者其祖先有功德,他們的廟可以永遠供奉不毀。像有虞氏以堯為宗,夏代顓頊為祖,都是不同時代有功德的,他們的廟也可以永存不毀嗎?”
孔子曰:“善,如汝所問也。如殷周之祖宗,其廟可以不毀。其他祖宗者,功德不殊,雖在殊代,亦可以無疑矣。《詩》雲:‘蔽茀甘棠,勿翦勿伐。’邵伯所憩,周人之於邵公也,愛其人,猶敬其所舍之樹。況祖宗其功德而可以不尊奉其廟焉?”
孔子回答說:“是的,正如你所問的那樣。如殷人、周人的祖宗,其廟可以不毀,其他的祖宗,功德和他們祖先相同,雖在不同的時代,無疑也是不可毀的。《詩經》說:‘那幼小的甘棠樹啊,不要剪它的枝和幹啊,那是召伯曾經休息過的地方。’周人對於召公,他們愛他這個人進而愛護他曾經在其下休息過的樹,何況祖宗有功德,怎可以不尊奉他的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