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陽遊於楚,夷節言之於王,王未之見。夷節歸。彭陽見王果曰:“夫子何不譚我於王?”王果曰:“我不若公閱休。”彭陽曰:“公閱休奚為者邪?”曰:“冬則戳鱉於江,夏則休乎山樊。有過而問者,曰:‘此予宅也。’夫夷節已不能,而況我乎!吾又不若夷節。夫夷節之為人也,無德而有知,不自許,以之神其交,固顛冥乎富貴之地。非相助以德,相助消也。夫凍者假衣於春,暍者反冬乎冷風。夫楚王之為人也,形尊而嚴。其於罪也,無赦如虎。非夫佞人正德,其孰能橈焉。故聖人其窮也,使家人忘其貧;其達也,使王公忘爵祿而化卑;其於物也,與之為娛矣;其於人也,樂物之通而保己焉。故或不言而飲人以和,與人並立而使人化,父子之宜。彼其乎歸居,而一閑其所施。其於人心者,若是其遠也。故曰‘待公閱休’。”
則陽到楚國遊玩,夷節告訴楚王,楚王沒有接見則陽,夷節隻好回家。則陽拜見王果時說:“先生為什麼不在楚王麵前推薦我呢?”王果說:“我不如公閱休。”則陽問:“公閱休是何人?”王果說:“他冬天到江河裏刺鱉,夏天到山傍休息,有過往的人詢問,他就說:‘這就是我的住宅。’夷節都不能做到,何況是我呢?我又不如夷節。夷節缺少德行卻有智巧,不甘於清虛恬淡的生活,用他自己的智巧跟人交遊與結識,在富有和尊顯的圈子裏迷亂,不僅無助於增長德行,反而使德行有所毀損,挨凍的人盼望溫暖的春天,中暑的人渴望冷風帶來涼爽。楚王外表高貴而又威嚴,他對有過錯的人,不會給予一點寬恕,像老虎一樣,要不是小人和正德之士,誰能夠讓他折服?”“所以,聖人窮苦的時候,他們能使家人忘卻生活的清苦;當他們通達的時候,也能使王公貴族忘卻爵祿而變得謙卑起來。他們對於外物,共處為快;對於別人,樂於相處而又能保持自己的真性。所以,常施不言之教而使人心靈和諧,相處不久的人都能受到感化。父親和兒子相處,各得其宜,各自相宜,而聖人卻完全是清虛無為地對待周圍所有的人。聖人的心態跟一般人的心態相差甚遠。所以,要使楚王信服還得請公閱休出馬。”
聖人達綢繆,周盡一體矣,而不知其然,性也。複命搖作而以天為師,人則從而命之也。憂乎知,而所行恒無幾時,其有止也,若之何!生而美者,人與之鑒,不告則不知其美於人也。若知之,若不知之,若聞之,若不聞之,其可喜也終無已,人之好之亦無已,性也。聖人之愛人也,人與之名,不告則不知其愛人也。若知之,若不知之,若聞之,若不聞之,其愛人也終無已,人之安之亦無已,性也。舊國舊都,望之暢然。雖使丘陵草木之緡入之者十九,猶之暢然,況見見聞聞者也,以十仞之台縣眾間者也。冉相氏得其環中以隨成,與物無終無始,無幾無時。日與物化者,一不化者也。闔嚐舍之!夫師天而不得師天,與物皆殉。其以為事也,若之何!夫聖人未始有天,未始有人,未始有始,未始有物,與世偕行而不替,所行之備而不洫,其合之也,若之何!
聖人通達於人際間的各種糾紛,透徹地了解萬物混同一體的狀態,卻並不知道為什麼會是這樣,這是出於自然的本性。為回返真性而又有所動作,但總是效法自然,人們隨後才稱呼他為聖人。憂心於智巧與謀慮因而行動常常不宜持久,時而有所中止又將能怎樣樣呢!生來就漂亮的人,是因為別人給他作了一麵鏡子,如果不通過比較他也不會知道自己比別人漂亮。好像知道,又好像不知道,好像聽見了,又好像沒有聽見,他內心的喜悅就不會有所終止,人們對他的好感也不會有所中止,這就是出於自然的本性。聖人撫愛眾人,是因為人們給予了他相應的名字,如果人們不這樣稱譽他聖人也不知道自己憐愛他人。好像知道,又好像不知道,好像聽見了,又好像沒有聽見,他給予人們的愛就不會有所終止,人們安於這樣的撫愛也不會有所終止,這就是出於自然的本性。祖國與家鄉,一看到她就分外喜悅;即使是丘陵草木使她顯得麵目不清,甚至掩沒了十之八九,心裏還是十分欣喜。更何況親身見聞到她的真麵目、真情況,就像是數丈高台高懸於眾人的麵前讓人崇敬、仰慕啊!冉相氏領悟到道的精髓,能聽任外物自然發展,所以跟外物接觸相處沒有終始,沒有時間限製。他雖然天天隨外物而變化,但是他內心的境界卻一點兒也不曾改變。曾嚐試過舍棄大道的精髓,有心去效法自然卻沒有得到預期的結果,跟外物一道相追逐,對於所修的事業有什麼可擔憂的呢?在聖人的心目中不曾有過天,不曾有過人,不曾有過開始,不曾有過外物,隨著世道一起發展變化而無所偏廢,所行完備而不知憂慮,他與外物的契合與融洽達到了這樣的程度,別人又能怎麼樣呢?
湯得其司禦,門尹登恒為之傅之。從師而不囿,得其隨成。為之司其名之名嬴法得其兩見。仲尼之盡慮,為之傅之。容成氏曰:“除日無歲,無內無外。”
商湯拜司禦門尹登恒做他的老師,而他隨從師傅學習卻從不拘泥於所學;能夠隨順而成,為此而察其名跡;對待這樣的名跡又無心尋其常法,因而君臣、師徒能各得其所、各安其分。仲尼最後棄絕了謀慮,因此對自然才有所輔助。容成氏說:“摒除了日就不會累積成年,忘掉了自己就能忘掉周圍的事物。”
魏瑩與田侯牟約,田侯牟背之,魏瑩怒,將使人剌之。犀首公孫衍聞而恥之,曰:“君為萬乘之君也,而以匹夫從仇。衍請受甲二十萬,為君攻之,虜其人民,係其牛馬,使其君內熱發於背,然後拔其國。忌也出走,然後抶其背,折其脊。”季子聞而恥之,曰:“築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則又壞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衍,亂人也,不可聽也。”華子聞而醜之,曰:“善言伐齊者,亂人也;善言勿伐者,亦亂人也;謂‘伐之與不伐亂人也’者,又亂人也。”君曰:“然則若何?”曰:“君求其道而已矣。”惠之聞之,而見戴晉人。戴晉人曰:“有所謂蝸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君曰:“噫!其虛言與?”曰:“臣請為君實之。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窮乎?”君曰:“無窮。”曰:“知遊心於無窮,而反在通達之國,若存若亡乎?”君曰:“然。”曰:“通達之中有魏,於魏中有梁,於梁中有王,王與蠻氏有辯乎?”君曰:“無辯。”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客出,惠子見。君曰:“客,大人也,聖人不足以當之。”惠子曰:“夫吹管也,猶有嗃也;吹劍首者,吷而已矣。堯、舜,人之所譽也。道堯、舜於戴晉人之前,譬猶一吷也。”
魏惠王與齊威王訂立盟約,而齊威王違背了盟約。魏王大怒,打算派人去刺殺他,將軍公孫衍知道後認為可恥,說:“您是大國的國君,卻用匹夫的手段去報仇!我願統帶二十萬部隊,替你攻打齊國,俘獲他的人民,掠奪他的牛馬,使齊國的國君心急如焚熱毒發於背心。然後我就攻占齊國的土地。使齊國大將田忌望風逃跑,於是我再鞭打他的背,折斷他的脊梁骨。”季子知道後又認為公孫衍的做法可恥,說:“建築七八丈高的城牆,築城已經七八丈高了,接著又把它毀掉,這是役使之人所苦的事。如今不打仗已經七年了,這是王業的基礎。公孫衍實在是挑起禍亂的人,不可聽從他的主張。”華子知道以後又鄙夷公孫衍和季子的做法,說:“極力主張討伐齊國的人,是撥弄禍亂的人;極力勸說不要討伐齊國的人,也是撥弄禍亂的人;評說討伐齊國還是不討伐齊國為撥弄禍亂之人的人,他本身就是撥弄禍亂的人。”魏王說:“既然如此,那將怎麼辦呢?”華子說:“你還是求助於清虛淡漠、物我兼忘的大道罷!”惠子知道了,引見戴晉人。戴晉人對魏王說:“有叫蝸牛的小動物,國君知道嗎?”魏王說:“知道。”戴晉人說:“有個國家在蝸牛的左角,名字叫觸氏,有個國家在蝸牛的右角,名字叫蠻氏,正相互為爭奪土地而打仗,倒下的屍體數也數不清,追趕打敗的一方花去整整十五天方才撤兵而回。”魏王說:“咦,那都是虛妄的言論吧?”戴晉人說:“讓我為你證實這些話。你認為四方與上下有盡頭嗎?”魏王說“沒有止境。”戴晉人說:“知道使自己的思想在無窮的境域裏遨遊,卻又返身於人跡所至的狹小的生活範圍,這狹小的生活範圍處在無窮的境域裏恐怕就像是若存若失一樣吧?”魏王說:“是的。”戴晉人又說:“在這人跡所至的狹小範圍內有一個魏國,在魏國中有一個大梁城,在大梁城裏有你魏王。大王與那蠻氏相比,有區別嗎?”魏王回答說:“沒有。”戴晉人辭別而去,魏王心中不暢悵然若有所失。戴晉人離開後惠子見魏惠王,魏王說:“戴晉人,真是個了不起的人,聖人不足以和他相提並論。”惠子說:“吹起竹管,就會有嘟嘟的響聲;吹著劍首的環孔,隻會有絲絲的聲音罷了。堯與舜,都是人們所讚譽的聖人;在戴晉人麵前稱讚堯與舜,就好比那微弱的絲絲之聲罷了。”
孔子之楚,舍於蟻丘之漿。其鄰有夫妻臣妾登極者,子路曰:“是稯稯何為者邪?”仲尼曰:“是聖人仆也。是自埋於民,自藏於畔。其聲銷,其誌無窮,其口雖言,其心未嚐言。方且與世違,而心不屑與之俱。是陸沉者也,是其市南宜僚邪?”子路請往召之。孔子曰:“已矣!彼知丘之著於己也,知丘之適楚也,以丘為必使楚王之召己也。彼且以丘為佞人也。夫若然者,其於佞人也,羞聞其言,而況親見其身乎!而何以為存!”子路往視之,其室虛矣。
孔子到楚國去,住在蟻丘賣漿的人家裏。他的的鄰居夫妻奴仆全都登上了屋頂觀看孔子的車騎,子路說:“這麼多人聚集在一起做什麼呢?”孔子說:“這些人都是聖人的仆從。他是甘願隱於民間,隱居於田園的人。他的聲名沉寂,他的誌向無窮,他雖然說話,內心卻凝寂無言。他的行為和世俗相反,而內心不屑與世俗同流。這是自隱之人,豈不是市南宜僚嗎?”子路請求前去召見他。孔子說:“算了吧!他知道我對他十分了解,又知道我到了楚國,認為我必定會讓楚王來召見他,他將把我看成是巧言獻媚的人。如果真是這樣,他對於巧言獻媚的人一定會羞於聽其言談,更何況是親自見到其人呢!你憑什麼認為他還會留在那裏呢?”子路前往探視,市南宜僚的居室已經空無一人了。
長梧封人問子牢曰:“君為政焉勿鹵莽,治民焉勿滅裂。昔予為禾,耕而鹵莽之,則其實亦鹵莽而報予;芸而滅裂之,其實亦滅裂而報予。予來年變齊,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蘩以滋,予終年厭飧。”莊子聞之曰:“今人之治其形,理其心,多有似封人之所謂:遁其天,離其性,滅其情,亡其神,以眾為。故鹵莽其性者,欲惡之孽為性,萑葦蒹葭始萌,以扶吾形,尋擢吾性。並潰漏發,不擇所出,漂疽疥癕,內熱溲膏是也。”
長梧地方守護封疆的人對子牢說:“你處理政事不要太粗疏,治理百姓不要太草率。從前我種莊稼,耕地粗疏馬虎,而莊稼收獲時也就用粗疏馬虎的態度來報複我;鋤草也輕率馬虎,而莊稼收獲時也用輕率馬虎的態度來報複我。我來年改變了原有的方式,深深地耕地細細地平整,禾苗繁茂果實累累,我一年到頭不愁食品不足。”莊子聽了後說:“如今人們治理自己的身形,調理自己的心思,許多都像這守護封疆的人所說的情況,逃避自然,背離天性,泯滅真情,喪失精神,這都因為粗疏鹵莽所致。所以對待本性和真情粗疏鹵莽的人,欲念與邪惡的禍根,就像萑葦、蒹葭蔽遮禾黍那樣危害人的本性,開始時似乎還可以用來扶助人的形體,逐漸地就拔除了自己的本性,就像遍體毒瘡一齊潰發,不知選擇什麼地方泄出,毒瘡流濃,內熱遺精就是這樣。”
柏矩學於老聃,曰:“請之天下遊。”老聃曰:“已矣!天下猶是也。”又請之,老聃曰:“汝將何始?”曰:“始於齊。”至齊,見辜人焉,推而強之,解朝服而幕之,號天而哭之,曰:“子乎!子乎!天下有大災,子獨先離之。曰‘莫為盜,莫為殺人’。榮辱立然後睹所病,貨財聚然後睹所爭。今立人之所病,聚人之所爭,窮困人之身,使無休時。欲無至此得乎?古之君人者,以得為在民,以失為在己;以正為在民,以枉為在己。故一形有失其形者,退而自責。今則不然,匿為物而愚不識,大為難而罪不敢,重為任而罰不勝,遠其塗而誅不至。民知力竭,則以偽繼之。日出多偽,士民安取不偽。夫力不足則偽,知不足則欺,財不足則盜。盜竊之行,於誰責而可乎?”
柏矩就學於老聃,說:“請求老師同意我到天下去遊曆。”老聃說:“算了,天下就像這裏一樣。”柏矩再次請求,老聃說:“你打算先去哪裏?”柏矩說:“先從齊國開始。”柏矩到了齊國,見到一個處以死刑而拋屍示眾的人,推推屍體把他擺正,再解下朝服覆蓋在屍體上,仰天號陶大哭地訴說:“你呀你呀!天下出現如此大的災禍,偏偏你先碰上了。人們常說不要做強盜,不要殺人!世間一旦有了榮辱的區別,然後各種弊端就顯示出來;財貨日漸聚積,然後各種爭鬥也就表露出來。如今樹立人們所厭惡的弊端,聚積人們所爭奪的財物,貧窮困厄的人疲於奔命便沒有休止之時,想要不出現這樣的遭遇,怎麼可能呢?“古時候統治百姓的人,把社會清平歸於百姓,把管理不善歸於自己;把正確的做法歸於百姓,把各種過錯歸於自己;所以隻要有一個人其身形受到損害,便私下總是責備自己。如今卻不是這樣。隱匿事物的真情卻責備人們不能了解,擴大辦事的困難卻歸罪於不敢克服困難,加重承受的負擔卻處罰別人不能勝任,把路途安排得十分遙遠卻譴責人們不能達到。人民耗盡了智慧和力量,就用虛假來繼續應付,天天出現那麼多虛假的事情,百姓怎麼會不弄虛作假!力量不夠便作假,智巧不足就欺詐,財力不濟便行盜。盜竊的行徑,對誰加以責備才合理呢?”
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嚐不始於是之,而卒詘之以非也。未知今之所謂是之非五十九非也。萬物有乎生而莫見其根,有乎出而莫見其門。人皆尊其知之所知,而莫知恃其知之所不知而後知,可不謂大疑乎!已乎!已乎!且無所逃。此所謂然與然乎!
遽伯玉在經曆六十年中而六十年與時俱進,開始肯定的,後來又否定它,很難說今天所認為是對的就不是五十九年來所認為是錯誤的。萬物有它的生而看不見生它的根源,有它的出處卻看不見它的門徑。人們都重視他的智慧所能知道的,而不能憑他的智慧所不知道而後知道的道理,可不是所謂大疑惑嗎?算了吧!算了吧!況且沒有能逃避得了的,這就是你說這樣他說那樣嗎?
仲尼問於大史大弢、伯常騫、狶韋曰:“夫衛靈公飲酒湛樂,不聽國家之政;田獵畢弋,不應諸侯之際:其所以為靈公者何邪?”大弢曰:“是因是也。”伯常騫曰:“夫靈公有妻三人,同濫而浴。史鰍奉禦而進所,搏幣而扶翼。其慢若彼之甚也,見賢人若此其肅也,是其所以為靈公也。”狶韋曰:“夫靈公也,死,卜葬於故墓,不吉;卜葬於沙丘而吉。掘之數仞,得石槨焉,洗而視之,有銘焉,曰:‘不馮其子,靈公奪而裏之。’夫靈公之為靈也久矣!之二人何足以識之。”
孔子向太史大弢、伯常騫、狶韋請教:“衛靈公飲酒耽樂,不處理國家政務,狩獵網捕弋射獸鳥,不應承諸侯會盟,他卻得到靈公的諡號,這是為什麼呢?”大韜說:“就是因為這樣才得到這樣的諡號。”伯常春說:“靈公有三個妻子,他和三個妻子在一個大浴盆中洗澡。史魚奉召來到靈公住所,靈公叫人接取他獻的幣帛而使人扶著他的臂膀。靈公放縱像與三妻同盆沐浴那樣嚴重,然而他接見賢人又如此肅然起敬,這就是他所以稱為靈公的道理。”狶韋說:“靈公死了,卜葬在壽穴,不吉利;卜葬在沙丘就吉利。掘墓穴之深達到數時,得到一個石造的棺槨,洗去泥土後看它,上麵有銘文說:‘不必依賴子孫,靈公可以取去而居在這裏。’靈公的諡號稱為“靈”,已經很久了,大韜、伯常騫這兩個人怎麼能知道呢!”
少知問於大公調曰:“何謂丘裏之言?”大公調曰:“丘裏者,合十姓百名而為風俗也,合異以為同,散同以為異。今指馬之百體而不得馬,而馬係於前者,立其百體而謂之馬也。是故丘山積卑而為高,江河合水而為大,大人合並而為公。是以自外入者,有主而不執;由中出者,有正而不距。四時殊氣,天不賜,故歲成;五官殊職,君不私,故國治;文武殊材,大人不賜,故德備;萬物殊理,道不私,故無名。無名故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時有終始,世有變化,禍福淳淳,至有所拂者而有所宜,自殉殊麵;有所正者有所差,比於大澤,百材皆度;觀於大山,木石同壇。此之謂丘裏之言。”少知曰:“然則謂之道足乎?”大公調曰:“不然,今計物之數,不止於萬,而期曰萬物者,以數之多者號而讀之也。是故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陰陽者,氣之大者也;道者為之公。因其大以號而讀之則可也,已有之矣,乃將得比哉!則若以斯辯,譬猶狗馬,其不及遠矣。”少知曰:“四方之內,六合之裏,萬物之所生惡起?”大公調曰:“陰陽相照相蓋相治,四時相代相生相殺。欲惡去就,於是橋起。雌雄片合,於是庸有。安危相易,禍福相生,緩急相摩,聚散以成。此名實之可紀,精之可誌也。隨序之相理,橋運之相使,窮則反,終則始,此物之所有。言之所盡,知之所至,極物而已。睹道之人,不隨其所廢,不原其所起,此議之所止。”少知曰:“季真之莫為,接子之或使。二家之議,孰正於其情,孰偏於其理?”大公調曰:“雞鳴狗吠,是人之所知。雖有大知,不能以言讀其所自化,又不能以意其所將為。斯而析之,精至於無倫,大至於不可圍。或之使,莫之為,未免於物而終以為過。或使則實,莫為則虛。有名有實,是物之居;無名無實,在物之虛。可言可意,言而愈疏。未生不可忌,已死不可阻。死生非遠也,理不可睹。或之使,莫之為,疑之所假。吾觀之本,其往無窮;吾求之末,其來無止。無窮無止,言之無也,與物同理。或使莫為,言之本也。與物終始。道不可有,有不可無。道之為名,所假而行。或使莫為,在物一曲,夫胡為於大方!言而足,則終日言而盡道;言而不足,則終日言而盡物。道,物之極,言默不足以載。非言非默,議有所極。”
少知向大公調求教:“什麼叫做‘丘裏’之言?”大公調說:“所謂的‘丘裏’,就是聚合十家姓,上百個人而形成共同的風氣與習俗;組合各各不同的個體就形成混同的整體,離散混同的整體又成為各各不同的個體。如今指稱馬的上百個部位都不能獲得馬的整體,而馬就拴縛在眼前,隻有確立了馬的每一個部位並組合成一整體才能稱之為馬。所以說山丘積聚卑小的土石才成就其高,江河彙聚細小的流水才成就其大,偉大的人物並合了眾多的意見才成就其公。所以,從外界反映到內心裏的東西,自己雖有定見卻並不執著己見,由內心裏向外表達的東西,即使是正確的也不願跟他人相違逆。四季具有不同的氣候,大自然並沒有對某一節令給予特別的恩賜,因此年歲的序列得以形成;各種官吏具有不同的職能,國君沒有偏私,因此國家得以治理;文臣武將具有各不相同的本事,國君不作偏愛,因此各自德行完備;萬物具有各別的規律,大道對它們也都沒有偏愛,因此不去授予名稱以示區別。沒有稱謂因而也就沒有作為,沒有作為因而也就無所不為。時序有終始,世代有變化。禍福在不停地流轉,出現違逆的一麵同時也就存在相宜的一麵;各自追逐其不同的側麵,有所端正的同時也就有所差誤。就拿山澤來比方,生長的各種材質全都有自己的用處;再看看大山,樹木與石塊處在同一塊地方。這就叫做‘丘裏’的言論。”少知問:“既然如此,那麼稱之為道,可以嗎?”大公調說:“不可以。現在計算一下物的種數,不止於一萬,而隻限於稱作萬物,是用數目字最多的來稱述它。所以,天和地,是形體中最大的;陰與陽,是元氣中最大的;而大道卻把天地、陰陽相貫通。因為它大就用‘道’來稱述它是可以的,已經有了‘道’的名稱,還能夠用什麼來與它相提並論呢?假如用這樣的觀點來尋求區別,就好像狗與馬,其間的差別也就太大了!”少知問:“四境之內,宇宙之間,萬物的產生從哪裏開始?”大公調說:“陰陽互相輝映、互相傷害又互相調治,四季互相更替、互相產生又互相衰減。欲念、憎惡、離棄、靠攏,於是像橋梁一樣相互連接相互興起,雌性、雄性的分開、交合,於是相互為常相互具有。安全與危難相互變易,災禍與幸福相互生存,壽延與夭折相互交接,生還與死亡因此而形成。這些現象的名稱與實際都能理出端緒,精細微妙之處都能記載下來。隨物變化的次序相互更替總是遵循著一定的軌跡,又像橋梁連接彼此兩方那樣地運動而又彼此相互製約,到了盡頭就會折回,有了終結就有開始;這都是萬物所共有的規律。言語所能致意的,智巧所能達到的,隻限於人們所熟悉的少數事物罷了。體察大道的人,不追逐事物的消亡,不探究事物的源起,這就是言語評說所限止的境界。”少知又問:“季真的‘莫為’觀點,接子的‘或使’主張,兩家的議論,誰最合乎事物的真情,誰又偏離了客觀的規律?”大公調說:“雞鳴狗叫,這是人人都能了解的現象;可是,即使是具有超人的才智,也不能用言語來稱述其自我變化的原因,同樣也不能臆斷它們將會怎麼樣。用這樣的道理來加以推論和分析,精妙達到了無以倫比,浩大達到了不可圍量,事物的產生有所支持,還是事物的產生全出於虛無,兩種看法各持一端均不能免於為物所拘滯,因而最終隻能是過而不當。‘或使’的主張過於執滯,‘莫為’的觀點過於虛空。有名有實,這就構成物的具體形象。無名無實,事物的存在也就顯得十分虛無。可以言談也可以測度,可是越是言談距離事物的真情也就越疏遠。沒有產生的不能禁止其產生,已經死亡的不能阻擋其死亡。死與生並不相距很遠,其中的規律卻是不易察見。事物的產生有所支使,還是事物的產生全都出於虛無,兩者都是因為疑惑而借此生出的偏執之見。我觀察事物的原本,事物的過去沒有窮盡;我尋找事物的末緒,事物的將來不可限止。沒有窮盡又沒有限止,言語的表達不能做到,這就跟事物具有同一的規律;而‘或使’、‘莫為’的主張,用言談各持一端,又跟事物一樣有了外在的終始。道不可以用“有”來表達,‘有’也不可以用無來描述。大道之所以稱為‘道’,隻不過是借用了‘道’的名稱。‘或使’和‘莫為’的主張,各自偏執於事物的一隅,怎麼能稱述於大道呢?言語圓滿周全,那麼整天說話也能符合於道;言語不能圓滿周全,那麼整天說話也都滯礙於物。道是闡釋萬物的最高原理,言語和緘默都不足以稱述;既不說話也不緘默,評議有極限而大道卻是沒有極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