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 作者:張仲景年代:東漢202   

《傷寒論》正文 卷十九 辨可吐

大法,春宜吐。
就一般的治療原則而言,春季宜使用吐法。

凡用吐湯,中病即止,不必盡劑也。
凡是使用湧吐的湯藥,藥已愈病就應停止服藥,不必要服完一劑藥。

病胸上諸實,胸中鬱鬱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日十餘行,其脈反遲,寸口脈微滑,此可吐之,吐之,利則止。
症見胸中鬱悶疼痛,想讓人按壓胸部,按後反而有痰涎唾出,腹瀉一日十餘次,脈象反遲,寸口脈微滑,這是實邪壅塞胸中,可用湧吐法治療,吐後實邪得去,則腹瀉就會停止。

宿食,在上脘者,當吐之。
宿食停滯在上脘的,應當用湧吐法治療。

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結,以客氣在胸中;心下滿而煩,欲食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吐之。
病人手足厥冷,脈象突然現結的,這是實邪壅塞在胸中。由於實邪結於胸中,所以胸脘滿悶、煩躁,想飲食卻又吃不進東西,應當用吐法治療。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傷寒論》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