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經》 作者:陸羽年代:陸羽133   

《茶經》正文 一之源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並。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

凡藝而不實,植而罕茂,法如種瓜,三歲可采。野者上,園者次;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牙者次;葉卷上,葉舒次。陰山坡穀者,不堪采掇,性凝滯,結瘕疾。

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乏、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

采不時,造不精,雜以卉莽,飲之成疾。

茶為累也,亦猶人參。上者生上黨,中者生百濟、新羅,下者生高麗。有生澤州、易州、幽州、檀州者,為藥無效,況非此者,設服薺苨,使六疾不瘳。知人參為累,則茶累盡矣。

已是第一節
章節目錄
下一節
 
舉報收藏 0打賞 0

《茶經》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