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夢尋》 作者:張岱年代:明末清初728   

《西湖夢尋》卷四·西湖南路 卷四·西湖南路·風篁嶺

風篁嶺,多蒼Υ{?條}?,風韻淒清。至此,林壑深沉,迥出塵表。流淙活活,自龍井而下,四時不絕。嶺故叢薄荒密。

元豐中,僧辨才淬治潔楚,名曰“風篁嶺”。蘇子瞻訪辨才於龍井,送至嶺上,左右驚曰:“遠公過虎溪矣。”辨才笑曰:

“杜子有雲:與子成二老,來往亦風流。”遂造亭嶺上,名曰“過溪”,亦曰“二老”。子瞻記之,詩雲:“日月轉雙轂,古今同一丘。惟此鶴骨老,凜然不知秋。去住兩無礙,人土爭挽留。去如龍出水,雷雨卷潭秋。來如珠還浦,魚鱉爭駢頭。

此生暫寄寓,常恐名實浮。我比陶令愧,師為遠公優。送我過虎溪,溪水當逆流。聊使此山人,永記二老遊。”

李流芳《風篁嶺》詩:

林壑深沉處,全憑{?條}?迷。片雲藏屋裏,二老到雲棲。

學士留龍井,遠公過虎溪。烹來石岩白,翠色映玻璃。

 
舉報收藏 0打賞 0

《西湖夢尋》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