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痕 作者:魏秀仁年代:清代604   

《花月痕》正文 第八回 呂仙閣韓荷生遇豔 並州城韋癡珠養屙

呂仙閣韓荷生遇豔並州城韋癡珠養屙

話說荷生自重翻《芳譜》之後,軍務日見清閑。一日,奉著報捷的回批,經略賞加太保銜,大營將吏俱有升擢,荷生也得五品銜。彼此慶賀,不免又是一番應酬。

光陰易過,早是四月中旬。長日俄人,又見芍藥盛開,庭外丁香海棠,紅香膩粉,素麵冰心,獨自玩賞一回。鳥聲聒碎,花影橫披,遂起了訪友的念頭,尋芳的興致。帶了青萍,騎了一匹青海驄,也不要馬兵跟隨,沿路去訪梅小岑、歐劍秋諸人。一無所遇,大為掃興,便欲回營。

走到東南城根邊,遙見一帶波光,澄鮮如鏡,掩映那半天樓閣,儼如一幅畫圖。便問青萍道:“那是什麼地方?”青萍道:“小的未曾到過。”荷生便信馬行來,原來是一座大寺院。門前古槐兩樹,蔽日參天。牆外是大池,縱橫十畝,繞著水是綠柳成行,黃鶴百囀,便覺心曠神怡。遂下了馬,看那寺門上橫額是“呂仙閣”三字,便令青萍拂去了身上的塵土,將馬係在柳蔭中。荷生緩步走到堤邊,看那遊人垂釣。

忽聽閣上數聲清磬,度水穿林,更覺滌盡塵心,飄飄意遠。又信步走進寺門,早見有一輛繡幃香車,停在門內。便向青萍道:“那不是內眷的車麼?不用進去衝撞他們了。”青萍道:“老爺騎了半天馬,又站了這一會,也該歇一會兒。廟裏地方丈,那裏就單撞見他們哩?”荷生點點頭道;“你且在此等著。”遂一人踱進門來,靜悄悄的,隻有那車夫在石板上打盹。轉灣到了東廊,見兩三個小道士在地下擲錢玩耍,也不招呼荷生。荷生便一直向後走來。隻見寶殿琳宮,回廊複道,是個香火興旺的古刹。

原來這純陽宮正殿以後,四圍俱係磚砌成閣,閣分三層:上層左臨試院,萬片魚鱗;右接東城,一行雉堞;遠則四圍山色,萬井人煙;近則數畝青畦,一泓綠水。中層為上下必由之道,兩邊石辟各數十級。下層做個月洞,係出人總路。荷生剛到下層洞門,隻聽一陣環佩聲,迎麵走出花枝招展的兩個人來,便覺得鼻中一股清香,非蘭非麝,沁人心脾,自然會停了腳步。定睛一看,一個十四五歲的,身穿一件白紡綢大衫,二藍摹本緞的半臂,頭上挽了麻姑髻,當頭插一朵芍藥花,下截是青縐花邊褲,微露出紅蓮三寸,笑盈盈的,已似海棠花,嬌豔無比。一個年紀大些,真是寶月祥雲,明珠仙後,這道神采射將過來,荷生眼光自覺晃漾不定。幸是到了眼前,不得不把心神按定,閃過一旁,讓這兩人過去。這兩人也四目澄澄的瞧了一瞧。

荷生覺得那絕色眼波,更傾注在自己身上,那一縷魂靈兒好像就給他帶去;同著出了洞,走過院子,將次轉出正殿,這絕色的回頭一盼,才把精魂送轉。這兩人都不見了,兩條腿尚如釘住。停一會,緩步向前。恍恍惚惚,記那絕色身上穿的,是一件鑲花邊淺藍雲蝠線縐單杉,下麵是百折淡紅縐裙,微露出二寸許窄窄的小弓彎;頭上是換個懶雲髻,簪一技素馨花,似乎是縐著春山的光景。

一路上出神渺慮,細細追摹,不知不覺已走到後麵閣上第三層扶梯了。且喜並無一人窺見心事,也就步上扶梯,靠著危欄,想道:“那一個十四五歲的,是個侍兒,決無可疑了。這一個絕色是那一家宅眷?怎的如許年輕,隻帶一婢來廟呢?若說是小戶人家,那服飾態度,萬分不像。咳!似此天上神仙,人間絕色,此地青樓決無此等尤物,這也不用說;否如果有這樣一個人,無論丹-、曼雲,就是秋痕怕也趕不上!隻是人家宅眷,無心邂逅,消受他慧眼頻頻垂盼,已算是我荷生此生豔福,以後還要怎樣呢!”這樣一想,頓時把先前思暮心腸,如濯向冰壺,不留渣滓,倒也爽然。流覽一回,覺得口渴,緩步出來。一個老道士送上一鍾茶,卻喝不得。瞧著表已有三點多鍾了,趕著出門,吹過青萍,跨上馬,把鞭一捎,那馬如飛的馳歸大營去了。

看官,你道荷生所遇的絕色,究竟是誰?原來就是杜采秋。采秋自那日決計出門,次早便和他媽擇了日期,帶著老嬤、丫鬟、夥伴上路.按站到了太原,就寓在菜市街愉園。這園雖不甚大,卻也有些樹木池享,數十間邃房密室。本是巨家別業,後來中落,此園又不轉售於人,關閉數年,屋宇漸漸塌壞。采秋去秋以二千金買之,略加修葺,便也幽雅異常。隻是他娘賈氏,因途次感冒,成了重症,日重一日。采秋晝夜伏侍,轉把來訪之客,概行謝絕。此時已半個多月了,見他媽病勢有增無減,因此特來呂仙閣求簽許願,不想遇見荷生。

其實采秋意中有荷生,卻不曾見過這個人;荷生目中有采秋,又不曾聞有這個人。然荷生看不出采秋是個妓女,采秋卻看得出行生是個名流,一路想道:“這人豐神澄澈,顧盼不凡,定是個南邊出色人物。”因又想道:“此人或且就是紫滄說的韓荷生,那廟門外柳蔭拴一匹馬,係青海驄,不是大營,那裏有此好馬?”正在出神,車已到家。想他媽病勢危篤,呂仙閣的簽又不甚好,也把路上所有想頭,一齊撂開了。這且按下。

卻說癡珠由菖涼驛起程,十九日午後已到西安,隨便卸裝旅店,就雇定長車。因河南土匪出沒無常,與車夫約定,取道山西,四十八日到京。一麵吩咐跟人檢點行李,一麵寫了幾封川信,交給廣漢家丁回去銷差。

此時已是黃昏,癡珠也不換衣服,坐車向紅布街王漱玉家來,不想漱玉夫婦雙雙的外家去了。癡珠隻得把他家裏作一柬帖,並詩二首留別,悵然而返。詩雲:

卅年聚散總關情,銷盡離魂是此行。

去日苦多來日少,春風淒絕子規聲。

客囊猶似去年貧,湖海浮沉剩一身。

東閣何時重話舊?可憐腸斷再來人!

那王家管事家人劉福,為著癡珠是漱玉極愛敬的朋友,三更天自己跑來請安,送過酒萊,再三挽留。癡珠姑且答應,其實天一亮,便裝車上路去了。

癡珠自幼本係嬌養,弱冠在第,文章豐采,傾動一時。兼之內國無憂,僅來常有,以此輕裘肥馬,暮楚朝秦,名宿傾心,美人解佩。十年以後,目擊時艱,腸回嫠緯,賓朋零落,耆舊銷沉。此番經年跋涉,內窘於贍家之無術,外窮於售世之不宜。南望倉皇,連天烽火;西行躑躅,匝地荊榛。披月趲程,業馳驅之已瘁;望雲陟屺,方啟處之不退。憂能傷人,勞以致疾。二十一夜趕到潼關,便神思懶怠,不思飲食。次日五更起來,覺得頭暈眼花,口中幹燥,好不難受。勉強掙紮,出關流河。曉風撲麵,陡然四支發抖,牙關戰得磕磕的響,叫禿頭將兩床棉被壓在身上,全然沒用。直到韓陽鎮打尖,服下建曲,吹下痧藥,略覺安靜。

是晚到了蒲關,想欲求醫,因憶起一個故舊來。此人姓錢名同秀,字子守,本南邊人,善醫,隨宦此地,辦起鹽務,字號“裕豐”。癡珠令人持柬相邀,候至三更不到,癡珠隻得付之一笑。睡至五更,頭目比日間清爽,而兩腳酸痛,不可屈伸。此本癡珠舊疾,近來好了,此時重又大發。一路倒難為禿頭扶上扶下,又要收抬鋪蓋,又要料理飲食,又要管理銀錢,日夜辛勤,極其勞瘁。癡珠委實過意不去。行至霍州,值有同鄉左藕肪孝廉,掌教此地,代覓一仆,名喚穆升,稍分禿頭辛苦。孝廉因力勸癡珠就醫太原,且將他的家信取出給癡珠瞧,說是二月後賊勢漸平,故鄉時事,可以無憂。癡珠覺得略略放心,數日之間就也到了太原。

先是在旅店住了一日,嘈雜不堪。遂租了汾堤上汾神廟西院一所客房養病。當下收拾行李,坐車到了寓所,倒也幹幹淨淨一所房屋。上房四間屋子,中間是客廳,東屋兩間是臥室,西屋是下人的住屋。院中有兩株大槐樹遮住了,不見天日。後麵也是個大院子,卻是草深一尺。東邊是朝西小樓一座,樓下左邊屋放口棺本,卻是空的,癡珠也不理論。右邊是廚房。西邊是牆,牆上有重門。通著秋華堂廊廡。

禿頭、穆升趕著將鋪蓋取出,正在打展,隻見一個和尚歡天喜地遠遠的叫將過來道:“我道是那一位韋老爺,卻原來就是癡珠老爺!”癡珠拐著腳向前一看,也歡喜道:“心印,你如何在這裏?”看官,這心印和尚汝道是誰?原來就是汾神廟住持。他本係西湖淨慈寺知客,工詩書,向年癡珠就聘臨安,與心印為方外交,往來親密。後來癡珠解館,心印以心疾發願朝山,航南海,涉峨眉,前年頂禮五台後,將便道入都,官紳延主汾神祠。癡珠此來,得逢心印,也算意想不到之事。

當下彼此施禮,略敘別後蹤跡。心印見癡珠初搬進來,一切未曾安置,且行李亦極蕭條,便向穆升道:“這邊缺什麼家夥,即管向當家取去。”一麵說,一麵起來攜癡珠的手道:“老僧攙你到方丈躺躺吧,讓他們收拾妥帖,你再過來。”癡珠也自情願。心印和禿頭一路照應,癡珠蹣跚的來到方丈,便躺在心印床上,與心印暢談十餘年分手的事。因說道:“自恨華盛時,不早自定,至於中年,家貧身賤,養病畏疽,精神不齒,那能不病人膏盲呢!”心印慰道:“百年老樹中琴瑟,一觶舊水藏蛟龍。人生際遇何常,偶沾清恙,怕什麼哩。”癡珠道:“功名富貴,命也!隻上有老母,下有弱弟,際此時艱,治生計拙,這心怎放得下。”心印道:“這也隻得隨緣。”遂勸癡珠吃了兩碗稀飯。飯後睡了一覺,兩腳疼痛已略鬆動。到了二更,大家攙扶過來,晚夕無話。

次日五月初一,癡珠換過衣帽,穆升扶著,想到觀音閣燒香。剛轉過,隻見一陣仆婦丫鬟,捧著一青年少婦進來,癡珠隻得站住。那少婦卻也停步,將癡珠打掠一回,向一仆婦說了幾句話,徑自上圖去了。這仆婦便走到癡珠跟前,問道:“老爺可姓韋?官章可是玉字旁麼?”癡珠沉吟未答。穆升說道:“姓名卻是,你怎的問哩?”仆婦道:“是我們太太則問呢。”便如飛的上閣回話。癡珠想道:“這少婦麵熟得很,一時記不起了。他來問我,自然是認得我呢。”

看官,汝道這少婦又是誰呢?原來就是蒲關遊總兵長齡字鶴仙之妹、大營李副將喬鬆字謖如的夫人。十五年前,遊鶴仙之父官名炳勳,提督東越水師,癡珠彼時曾就其西席之聘。他兄妹兩個,一才十六歲,一才十三歲,師弟之間,極其相得。未及一年,遊提督調任廣東。癡珠中後,又南北奔馳,也曉得鶴仙中了武進土,卻不知道就在江南隨標,數年之間,以江南軍功記至總兵,且不曉得即在蒲關。如今認起來,卻得兩位弟子。癡珠在並州養病,有這多舊人,也不寂寞了。正是:

相逢不相識,交臂失當前。

相識忽相逢,相逢豈偶然。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花月痕

《花月痕》正文
第一回 蚍蜉撼樹學究高談 花月留痕稗官獻技 第二回 花神廟孤墳同灑淚 蘆溝橋分道各揚鑣 第三回 憶舊人倦訪長安花 開餞筵招遊荔香院 第四回 短衣匹馬歲暮從軍 火樹銀花元宵奏凱 第五回 華嚴庵老衲解神簽 草涼驛歸程驚客夢 第六回 勝地名流楔修上巳 金樽檀板曲奏長生 第七回 翻花案劉梧仙及第 見芳譜杜采秋束裝 第八回 呂仙閣韓荷生遇豔 並州城韋癡珠養屙 第九回 甹夆水閣太史解圍 邂逅寓齋校書感遇 第十回 兩番訪美疑信相參 一見傾心笑言如舊 第十一回 接家書旅人重臥病 改詩句幕府初定情 第十二回 宴水榭原士規構釁 砸煙燈錢同秀爭風 第十三回 中奸計淩晨輕寄柬 斷情根午夜獨吟詩 第十四回 中奸計淩晨輕寄柬 斷情根午夜獨吟詩 第十五回 詩繡錦囊重圓春鏡子 人來菜市獨訪秋痕 第十六回 定香榭兩美侍華筵 夢遊仙七言聯雅句 第十七回 儀鳳翱翔豪情露爽 睡鴛顛倒絳語風生 第十八回 冷雨秋深病憐並枕 涼風天末緣證斷釵 第十九回 送遠行賦誦哀江南 憶舊夢歌成秋子夜 第二十回 陌上相逢搴帷一笑 溪頭聯步邀月同歸 第二十一回 宴仲秋觴開彤雲閣 銷良夜笛弄芙蓉洲 第二十二回 秋華堂仙眷慶生辰 采石礬將軍施巧計 第二十三回 簾卷西風一詩夜課 雲橫秦嶺千裏書來 第二十四回 三生冤孽海生波 九死癡魂寒宵割臂 第二十五回 影中影快談紅樓夢 恨裏恨高詠綺懷詩 第二十六回 彤管生花文章有價 問圍爐煮雪情話生春 第二十七回 癡婢悔心兩番救護 使君高義一席殷勤 第二十八回 還玉佩憨書生受賺 討藤鐲戇太歲招災 第二十九回 消寒小集詩和梅花 諧老卜居國遊柳巷 第三十回 看迎春俏侍兒遇舊 祝華誕女弟子稱觴 第三十一回 離恨羈愁詩成本事 親情逸趣帖作宜春 第三十二回 秋心院噩夢警新年 搴雲樓華燈猜雅謎 第三十三回 麗句清詞三分宿慧 花香燈影一片豔情 第三十四回 汾神廟春風生麈尾 碧霞宮明月聽鶤弦 第三十五回 須眉巾幗文進壽屏 肝膽裙釵酒闌舞劍 第三十六回 一聲清磐色界歸真 百轉柔腸情天人幻 第三十七回 廷推嶽薦詔予清銜 風暖草熏春來行館 第三十八回 芐囗無靈星沉婺女 棣華遽折月冷祗園 第三十九回 燕子覆巢章台分手 雁門合鏡給事班師 第四十回 意長緣短血灑鵑魂 人去影留望窮龜卜 第四十一回 焦桐室枯吟縈別恨 正定府瀝血遠貽書 第四十二回 聯情話寶山營遇俠 痛慘戮江浦賊輸誠 第四十三回 十花故事腸斷恨人 一葉驚秋神歸香海 第四十四回 一刹火光穢除蟬蛻 廿年孽債魂斷雉經 第四十五回 竹竿嶺舊侶哭秋墳 樅陽縣佳人降巨寇 第四十六回 求直言梅翰林應詔 複潯郡歐節度策勳 第四十七回 李謖如匹馬捉狗頭 顏卓然單刀盟倭目 第四十八回 桃葉渡蕭三娘排陣 雨花台朱九妹顯靈 第四十九回 舍金報母擔粥賑饑 聚寶奪門借兵證果 第五十回 一枝畫戟破越沼吳澤 八麵威風靖江鎮海 第五十一回 無人無我一衲西歸 是色是空雙棺南下 第五十二回 秋心院遺跡話故人 花月痕戲場醒幻夢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