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夷待訪錄》

《明夷待訪錄》

《明夷待訪錄》誕生於明清之際,是一部具有啟蒙性質的批判君主專制,呼喚民主政體的名著。 《明夷待訪錄》成書於公元1663年,“明夷”是《周易》中的一卦,其爻辭為:“明夷於飛垂其翼,君子於行三日不食。人攸往,主人有言。”所謂“明夷”是指有智慧的人處在患難地位。 “待訪”,等待後代明君來採訪、採納。 《明夷待訪錄》文字的特點是對封建的現狀,進行了很尖銳的批判,而且是披著夏、商、週三代外衣的理想,托古改制。 “明夷”是《周易》中的一卦,其爻辭有曰:“明夷於飛垂其翼,君子於行三日不食.人攸往,主人有言.”所謂“明夷”指有智慧的人處在患難地位“,“待訪”,等待後代明君來採訪採納。該書通過對歷史的深刻反思,總結了秦漢以來,特別是明代的歷史教訓,批判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並提出了“天下為主,君為客”等一系列比前人更進一步的民主觀念,具有鮮明的啟蒙性質和民主色彩,被梁啟超稱為“人類文化之一高貴產品”。 《明夷待訪錄》計有論文21篇。 《原君》批判現實社會之為君者“以我之大私為天下之大公”,實乃“為天下之大害”。 《原臣》指出,臣之責任,乃“為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也。”《原法》批評封建國家之法,乃“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 《學校》主張擴大學校的社會功能,使之有議政參政的作用,說:“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為是非,而公屬是非於學校”,“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於學校,而後設學校之意始備。”黃宗羲所設想的未來學校,相似於近代社會輿論中心和議會的機構。

开始阅读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明夷待訪錄》

作者:黃宗羲年代:明代95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