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子之教,繼素王之道,故以《王道篇》為首。古先聖王,俯仰二儀必合其德,故次之以《天地篇》。天尊地卑,君臣立矣,故次之以《事君篇》。事君法天,莫如周公,故次之以《周公篇》。周公之道,蓋神乎《易》中,故次之以《問易篇》。《易》者,教化之原也。教化莫大乎禮樂,故次之以《禮樂篇》。禮樂彌文著明則史,故次之以《述史篇》。興文立製,燮理為大,惟魏相有焉,故次之以《魏相篇》。夫陰陽既燮,則理性達矣。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故次之以《立命篇》。通性命之說者,非《易》安能至乎?關氏,《易》之深者也,故次之《關朗篇》終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