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戰,所謂奇者,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也。交戰之際,驚前掩後,衝東擊西,使敵莫知所備,如此則勝。法曰:“敵虛,則我必為奇。”
大凡戰爭中所說的用“奇”,指的是進攻敵人所無防備之處,出擊敵人所未意想之時。兩軍交戰之際,要采用驚擾其前而掩襲其後,聲衝其東而實擊其西的佯動戰法,使敵人迷茫失主而不知道怎樣進行防備。這樣作戰就能夠勝利。誠如兵法所說:“發現敵人有虛弱之點,我就一定采取出奇製勝戰法襲擊它。”
三國,魏景元四年,詔諸軍征蜀,大將軍司馬宣王指授節度,使鄧艾與蜀將薑維相綴連於雍州,刺史諸葛緒邀維,令不得歸。艾遣天水太守王頎等直攻維營,隴西太守牽弘邀其前,金城太守楊欣詣甘鬆。維聞鍾會諸軍已入漢中,退還。欣等躡於強川口,大戰,維敗走。聞雍州已塞道,屯橋頭,乃從孔函穀入北道,欲出雍州後。諸葛緒聞之,卻還三十裏。維入北道三十裏,聞緒軍卻,〔尋〕還,從橋頭欲過,緒趣截維,較一日不及。維遂東,還守劍閣。鍾會攻維,未能克。艾上言:“今賊摧折,宜遂從陰平由邪徑出漢中、德陽亭趣涪,去劍閣西百裏,去成都三百裏,奇兵衝其腹心。劍閣之守必還,赴涪,則會方軌而進;劍閣之軍不還,則應涪之兵寡矣。《軍誌》曰: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虛,破之必矣。”〔冬十月。〕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裏,鑿山信道,造作橋閣,山高穀深,至為艱難,糧運將匱,頻至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先登至江油,蜀守將馬邈降。蜀衛將軍諸葛瞻自涪還綿竹,列陣待艾。艾遣其子鄧忠出其右、司馬師綦等出其左。忠、綦戰不利,並退還,曰:“賊未可勝。”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舉,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綦等,將斬之。忠、綦馳還更戰,大破之,斬瞻,進軍成都。劉禪遣使請降,遂滅蜀。
三國時期,魏元帝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元帝曹奐下詔命令各路魏軍征伐蜀國,大將軍司馬昭被任命為節度使,他派遣征西將軍鄧艾率部牽製蜀將薑維;雍州刺史諸葛緒率部截擊妻維,使其無法退回蜀國。鄧艾則派天水郡太守王頎等將率部直接進攻薑維營壘,隴西郡太守牽弘從正麵進行攔截,金城郡太守楊欣率部迂回甘鬆嶺以側擊薑維背後。薑維聽說魏將鍾會所率諸軍已經進入關中,便領兵退回。魏將楊欣等率部跟蹤追擊到強川口,雙方展開激戰,薑維敗退。薑維聽說雍州刺史諸葛緒所部已經駐屯橋頭截斷了道路,便從孔函穀進入北道,打算從雍州刺史諸葛緒軍背後繞過回蜀。諸葛緒獲悉了薑維的行動企圖後,馬上將軍隊後撤三十裏。薑維率軍進入北道三十裏時,聽說諸葛緒軍已經退卻,便又引軍折回,從橋頭通過,諸葛緒也就隨即急速返回進行攔截,但遲到一天而未趕上。薑維於是引兵向東退卻,回到劍閣進行防守;魏將鍾會率兵進攻薑維,但是未能攻克。鄧艾這時上書獻策說:“如今敵人已遭到挫折,我們應當乘勢追擊,從陰平小路經過漢時德陽亭直插涪城,也就是從劍閣以西百餘裏繞道而進,前出至距成都三百裏的地方,采用出奇製勝戰法直搗敵國腹心地區。那麼,防守劍閣的薑維軍必定回援涪城,鍾會所部就可從大道長驅直進;如果劍閣的薑維軍不回援,則接應涪城的援兵就很少了。兵書上說‘進攻敵人沒有防備的地方,出擊敵人所未意想之時’。現在我們如能奇襲敵人空虛之處,擊敗蜀軍則是必然之勢。”(是年十月)鄧艾率軍從陰平道進軍通過了七百餘裏的無人地區,他們鑿山開路,架設棧道;由於山高穀深,進軍極為艱難,糧運將斷,幾乎陷入絕境。鄧艾親自以氈裹身,從山上翻滾而下;將士們都攀樹木爬懸崖,如同水中遊魚一個接一個地前進。鄧艾部隊先期進至江油城,該地蜀軍守將馬邈不戰而降。蜀國衛將軍諸葛瞻獲此消息後,把部隊從涪城撤往綿竹,擺好陣勢等待鄧艾軍。鄧艾派遣其子鄧忠率部進攻蜀軍右翼;司馬師纂率部進攻蜀軍左翼。但鄧忠和師纂出戰不利,都退了回來,並且說:“敵人不可戰勝。”鄧艾一聽大怒,說:“我軍生死存亡全在此一舉,哪有什麼不可戰勝之說!”於是叱罵鄧忠、師綦,並要殺掉他們。鄧忠、師綦撥轉馬頭重返前線,奮勇再戰,大破蜀軍,斬殺了諸葛瞻,大軍一直攻入成都。在魏軍兵臨成都的形勢下,蜀國後主劉禪被迫派出使者向鄧艾請降,魏軍於是滅亡了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