壑四瀆濤泉湖陂池谿穀澗浦渠井冰津橋
◇壑
《山海經》曰:東海之外有大壑。
《列子》曰: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裏,有大壑,實惟無底之穀。
《莊子》曰:諄芒東之大壑,遇苑風於東海濱,苑風曰:子將之大壑奚為,夫壑之為物,注焉而不滿,取焉而不竭。
又曰: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昧者不知也。
《離騷》曰:降望大壑。
【賦】梁簡文帝大壑賦曰:渤海之東,不知幾億,大壑在焉,其深無極,悠悠既湊,滔滔不息,觀其浸受,壯其吞匿,曆詳眾水,異導殊名,江出濯錦,漢吐珠瑛,海逢時而不湧,河遇聖而知清,嗟乎,使夫懷山之水積,天漢之流駛,彭潛與渭濕俱臻,四瀆與九河同至,餘乃知巨壑之難滿,尾閭之為異
◇四瀆
《爾雅》曰: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者也。
桓譚《新論》曰:四瀆之源,最高而長,從高注下,其流激浚,故為平地災害。
《博物誌》曰:四瀆,濟出王屋山,其江河淮所出,已具別卷。
【碑】周王襃四瀆祠碑銘曰:靈祠嶽立,貝關雲浮,寂寥詭怪,仿仿神遊,姬嬴分國,河渭合流,桃花春水,靈草孤洲,潼鄉河曲,汾陰睺壤,亂流不度,龍門難上,河魚送迎,江妃來往,水開通跡,山臨高掌,智以藏往,神以知來,榮光離合,雲氣徘徊,水仙遺操,津吏餘杯,波息川後,浪靖澹台。
◇濤
《廣雅》曰:陽侯濤,大波也。
《吳越春秋》曰:吳王賜子胥劍,遂伏劍而死,吳王乃取子胥之屍,盛以鴟夷之器,投之江海,子胥因隨流揚波,成濤激岸,隨潮來往。
《論衡》曰:儒書言,吳王夫差殺伍子胥,煮之於鑊,盛以囊,投之於江,子胥恚恨,臨水為濤,溺殺人,夫言吳王殺伍子胥投之於江,實也,言其恨恚,臨水為濤者,虛也,衛菹子路而漢烹彭越,子胥勇猛,不過子路彭越,然二士不能發怒於鼎鑊之中,子胥亦然,自先入鼎鑊,後乃入江,在鑊之時,其神豈怯,而勇於江水哉,何其怒氣前後不相副也。
《博物誌》曰:東海中有牛魚,其形如牛,剝其皮懸之,潮水至則毛起,潮去則伏。
【詩】晉蘇彥於西陵觀濤詩曰:洪濤奔逸勢,駭浪駕丘山,訇隱振宇宙,漰潏津雲連。
梁徐昉賦得觀濤詩曰:雲容雜浪起,楚水漫吳流,漸看遙樹沒,稍見遠天浮,漁人迷舊浦,海鳥失前洲,不測滄溟曠,輕鱗幸自遊。
【賦】晉顧愷之觀濤賦曰:臨浙江以北眷,壯滄海之宏流,水無涯而合岸,山孤映而若浮,既藏珍而納景,且激波而揚濤,其中則有珊瑚明月,石帆瑤瑛,彫鱗采介,特種奇名,崩巒填壑,傾堆漸隅,岑有積螺,嶺有懸魚,謨茲濤之為體,亦崇廣而宏浚,形無常而參神,斯必來以知信,勢剛淩以周威,質柔弱以協順。
晉曹毗觀濤賦曰:伊山水之遼迥,何秋月之淒清,瞻滄津之騰起,觀雲濤之來征,爾其勢也,發源溟池,回衝天井,灑拂倉漢,遙櫟星景,伍子結誓於陰府,洪湍應期而來騁,汩如八風俱臻,隗若昆侖抗嶺。
晉伏滔望濤賦曰:若夫金祇理轡,素月告望,宏濤於是鬱起,重流於是電驤。起沙渟而迅邁,觸橫門而剋壯,灌江津而砰潏,鼓赤岸而激揚,鬱律煙騰,隗兀連崗,重疊巘而天竦,洄湍澼而起漲。
◇泉
《爾雅》曰:泉一見一否為瀸,濫泉正出,正出,湧出也,沃泉懸出,懸,下出也,汎泉仄出,仄出,旁出也。
論語撰考讖曰:水名盜泉,舟尼不嗽。
《呂氏春秋》曰:太公釣於滋泉,◇《淮南子》曰:昆侖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藥,以潤萬物。
《東觀漢記》曰:耿恭為校尉,居疏勒,匈奴來攻,城中穿井十五丈無水,恭曰:聞二師將軍,拔佩刀刺山,而飛泉出,今漢德神靈,豈有窮乎,乃正衣服,向井拜,為吏請禱,有頃,井泉濆出。
應劭《漢官儀》曰:酒泉城下有金泉,泉味如酒,故曰酒泉。
吳郡錄曰:始興有始興山,山出溫泉。
天門零縣有溫泉,丹陽江乘縣有湯山,出溫泉,二所可以治[太平禦覽七十一作瀹。]雞。
《廣誌》曰:溫泉,西者在新豐,北者在廣平,有美泉出,溉種,出穀香美,在汲郡,新成縣有泠泉,水冷如冰,在湖縣有鹽泉,煮則為鹽,有醴泉,用之愈疾。
晉安帝紀曰:吳隱之性廉操,為廣州刺史,界有一水,謂之貪泉,古老雲,飲此水者,廉士皆貪,隱之始踐境,先至水所,酌而飲之,因賦詩以言誌,若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清操逾厲。
宣城記曰:臨城縣南四十裏,有蓋山,百許步有姑舒[《文選》注四十三,初學記八,《太平禦覽》七十作舒姑,此倒。]泉,昔有舒女,與其父析薪於此泉,女因坐,牽挽不動,乃還告家,比還,唯見清泉湛然,女母曰:吾女好音樂,乃作弦歌,泉湧洄流,有朱鯉一雙,令[《文選》注作今,禦覽同。]人作樂嬉戲,泉故湧出。
漢水記曰:漢水有溫泉,方圓數十步,冬夏常沸湧,望見白氣衝天,能差百病。
江乘地記曰:東南三十五裏,有半湯泉,半冷半溫,共同一壑。
盛弘之《荊州記》曰:新陽縣惠澤中,有溫泉,冬月,未至數裏,遙望白氣,浮蒸如煙,上下采映,狀若綺疏。又有車輪雙轅形,世傳昔有玉女乘車,自投此泉,今人時見女子,姿儀光麗,往來倏忽。
又曰:夷道縣句將山下,有三泉,傳雲,本無此泉,居者皆苦遠汲,人人多賣水與之,有一女子,孤貧襤縷,無以貿易,有一乞人,衣粗貌醜,瘡痍竟體,村人見之,無不穢惡,唯女子獨加哀矜,割飯飴之,乞人食畢曰:我感嫗行善,欲思相報,為何所須,女答曰:何恩可報,且今所須之物,非君能得,因問所須,女子曰:正原此山下有水可汲,乞人乃取腰中書刀,刺山下三處,即飛泉湧出,因便辭去,忽然不見。
括地圖曰:負丘之山,上有赤泉,飲之不老,神宮有英泉,飲之,眠三百歲乃覺,不知死。
《十洲記》曰:瀛洲有玉膏,山出泉如酒味,名為玉酒。
【詩】北齊劉逖浴湯泉詩曰:驪岫猶懷玉,新豐尚有家,神井堪銷疹,溫泉足蕩邪,紫苔生石岸,黃沫擁金沙,振衣殊未已,翻然停使車。
【賦】後漢張衡溫泉賦曰:陽春之月,百草萋萋,餘在遠行,原望有懷,遂適驪山,觀溫泉,浴神井,風中巒,壯厥類之獨美,思在化之所原,覽中域之珍,[《初學記》七珍下有怪字,此脫。]無斯水之神靈,控湯穀於瀛洲,濯日月乎中營,蔭高山之北延,處幽屏以間清,於是殊方交涉,駿奔來臻,士女曄其鱗萃,紛雜遝其如絪。
晉傅鹹神泉賦序曰:餘所居庭前,有湧泉,在夏則冷,涉冬而溫,溫則水物冬生,冷則冰可以過,每夏遊之,不知歲之有暑耳,惟茲神泉,厥理難原,在冬則溫,既夏而寒,混混洋洋,載清載瀾,遂乃坘以文石,樹之柳杞,密葉雲覆,重蔭蔽沚,氣泠泠以含涼,風肅肅而恒起,於時朱明紀運,旭日馳光,鬱鬱隆暑,赫赫太陽,盥[全晉文五十一作盥。]玉體於素波,身淒焉而自清,不知天時之有暑,忽謂繁霜之隕庭,逮至旻秋既逝,司寒騁節,六合蕭條,嚴風凜冽,河洛輟流,太陰凝結,彼溰々而含凍,此灼灼而含熱,綠竹猗猗,荇藻青青,是讬斯茂,是殖斯榮。
【碑】周王襃溫湯碑曰:原夫二儀開辟,雷風以之通響,五材運行,水火因而並用,炎上作苦,既麗純陽之德,潤下作鹹,且協凝陰之度,至於遷陵熱溪,沉魚湧浪,炎洲燒地,穴鼠含煙,火井飛泉,垂天遠扇,焦源沸水,衝流迸集,甘川浴日,跳波邁椒丘之野,湯穀揚濤,激水疾龍門之箭,故以地伏流黃,神泉愈疾雲雲。其銘曰:挺此溫穀,驪嶽之陰,白礬上徹,丹沙下沉,華清駐老,飛流瑩心,穀神不死,川德愈深。
周庾信溫湯碑曰:鹹池浴日,先應綠甲之圖,砥柱浮天,始受玄夷之命,仁則滌蕩埃氛,義則激揚清濁,勇則負山餘力,弱則鴻毛不勝,仲春則榆莢同流,三月則桃花共下,其色變者,流為五雲之漿,其味美者,結為三危之露,煙青於銅浦,色白於鉛溪,非神鼎而長沸,異龍池而獨湧,灑胃湔腸,興羸起瘠,秦皇餘石,仍為雁齒之階,漢武舊陶,即用魚鱗之瓦,山間湧水,實表忠誠,室內江流,彌彰純孝,豈若醴泉消疾,聞乎建武之朝,神水蠲痾,在乎鹹康之世,嵩嶽三仙之館,不孤擅於天池,華陰百丈之泉,豈獨高於蓮井。
◇湖
《說文》曰:湖,大陂也,楊州浸有五湖,水澤所仰以溉灌也。
《越絕書》曰:大湖周三萬六千頃。
《神異經》曰:北方荒外有石湖,其水冰。
《淮南子》曰:夫曆陽之都,一夕反而為湖,曆陽,淮南國名,昔有老嫗,常行仁義,有兩書生過之,謂曰:此國當沒為湖,視東城門閫有血,便走上山,勿反顧也,自爾,此嫗數往視門閫,吏問之,姥對如其言,暮,門吏殺雞,以血塗門,明日,嫗早往視,門血,便走上山,國沒為湖。
《風俗通》曰:越滅吳,範蠡乘舟於五湖。
《語林》曰:褚公與孫綽遊曲阿後湖,狂風忽起,舫欲傾,諸公已醉,乃曰:此舫人皆無可以招天譴者,唯有興公多塵滓,正當以厭天欲耳,便欲捉擲水中,孫遽無計,唯大啼曰:季野,卿念我。
《述異記》曰:桓衝為江州刺史,乃遣人周行廬山,冀睹靈異,既陟崇巘,有一湖,匝生桑樹,有大群白鵝,湖中有敗艑赤鱗魚。
劉道真錢塘記曰:明聖湖在縣南,去縣三裏,父老相傳,湖有金牛。
鄭緝之東陽記曰:北山有湖,故老相傳雲,其下有居民曰徐公者,常登嶺至此處,見湖水湛然,有二人共博於湖間,自稱赤鬆子安期先生,有一壺酒,因酌以飲徐公,徐公醉而寐其側,比醒,不複見二人,而宿草攢蔓其上,家人以為死也,喪服三年,服竟,徐公方反,今其處猶為徐公湖。
裴氏《廣州記》曰:廬山頂有湖,廣數頃,有楊梅山桃,止得於上飽啖,不得持去。
《秦州記》曰:武都山前有湖,冬夏無增減,義熙初,有白龍於此湖升天。
鄧德明《南康記》曰:平固縣覆笥山上,有太湖,周數十裏,靈果異物,皆不可識。又有石雁,浮在湖中,每至秋天,石雁飛鳴,如候時也。
《風土記》曰:陽羨縣東,有太湖,中有包山,山下有洞穴,潛行地中,雲無所不通,謂之洞庭地脈也。
荊山記曰:巴陵南有青草湖,周回百裏,日月出沒其中,湖南有青草山,故因為名。
【詩】晉李顒涉湖詩曰:旋經義興境,弭棹石蘭渚,震澤為何在,今唯大湖浦,圓徑縈五百,眇目緬無睹,高天淼若岸,長津雜如縷。
宋孝武濟曲阿後湖詩曰:宵登毗陵路,旦過雲陽郛,平湖曠津濟,菰渚迭明蕪,和風翼歸采,夕氛晦山嵎,驚瀾翻魚藻,赬霞照桑榆。
宋謝靈運石壁還湖中作詩曰: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清暉能娛人,遊子憺忘歸,出穀日尚早,入舟陽已微,林壑斂暝色,雲霞收夕霏,芰荷迭映曖,蒲稗相因依,披拂趍南逕,愉悅偃東扉。
宋謝惠連汎南湖至石帆詩曰:軌息陸塗初,枻鼓川路始,漣漪繁波漾,參差層峰跱,蕭疏野趣生,逶迤白雲起,登陟苦跋涉,〈目辟〉盼樂心耳,即玩玩有竭,在興興無已。
梁元帝泛蕪湖詩曰:桂潭連菊岸,桃李夾成蹊,石文如濯錦,雲飛似散珪,橈度菱根反,船去荇枝低,颿隨迎雨燕,鼓逐伺潮雞。
梁範雲治西湖詩曰:史氏導漳水,西門溉河潮,圖始未能悅,克終良可要,擁鍤勸年首,提爵勞春朝,平皋草色嫩,通林鳥聲嬌,已集故池鶩,行蒔新田苗,何籲畚築苦,方驩魚稻饒。
陳陰鏗渡青草湖詩曰:洞庭春溜滿,平湖錦帆張,源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穴去茅山近,江連巫峽長,帶天澄迥碧,映日動浮光,行舟逗遠樹,渡鳥息危檣,滔滔不可測,一葦詎能航。
陳劉刪汎宮亭湖詩曰:回艫乘泒水,舉帆逐分風,滉瀁疑無際,飄揚似度空,檣烏排鳥路,船影沒河宮,孤石滄波裏,匡山苦霧中,寄言千金子,安知萬裏蓬。
【賦】吳楊泉五湖賦曰:乃天地之玄源,陰陽之所徂,上值箕鬥之精,與雲漢乎同模,受三方之灌溉,為百川之巨都,居楊州之大澤,苞吳越之具區,南與長江分體,東與巨海合流,太陰之所毖,玄靈之所遊,追湖水而往還,通蓬萊與瀛洲,爾乃詳觀其廣深之所極,延袤之規方,邈乎浩浩,漫乎洋洋,西合乎濛汜,東苞乎扶桑,日月於是出入,與天漢乎相望,左有苞山,連以醴瀆,岝嵒崔嵬,穹窮紆曲,右有平原廣澤,蔓延旁薄,原隰陂阪,各有條格,茹蘆菼薍,隱軫肴錯,衝風之所去,零雨之所薄。
◇陂
《毛詩》曰:彼澤之陂,有蒲與荷。
《史記》曰:高祖母曰劉媼,常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事具帝王部中。]
《淮南子》曰:譬若同陂而溉田,其愛水均也。
《續漢書》曰:郭泰入汝南,交黃叔度,至南州,先過袁奉高,不宿而去,從叔度,累日,或以問泰,泰曰:袁奉高之器,譬諸軌濫,雖清而易挹也,叔度之器,汪汪若萬頃之陂,澄之而不清,混之而不濁,不可量也。
《魏略》曰:明帝出次摩陂,有龍見於井中,帝出觀,因改摩陂為龍陂。
漢宮殿疏曰:雁鶩陂,蓋地六頃,承昆明池下流。
《抱樸子》曰:葛仙公每飲酒醉,常入家門前陂水中臥,竟日乃出。
《汝南先賢傳》曰:鄭敬去吏,隱居於蟻陂之陽,以漁釣自娛,彈琴詠詩,常方坐於陂側。
《襄陽耆舊記》曰:宜城縣東北角,有熨鬥陂。
【詩】魏文帝於玄武陂作詩曰:兄弟共行遊,驅車出西城,野田廣開辟,川渠互相經,黍稷何鬱鬱,流波激悲聲,菱芡覆綠水,芙蓉發丹榮,柳垂重蔭綠,向我池邊生,乘渚望長洲,群鳥讙譁鳴,萍藻泛濫浮,澹澹隨風傾。
【銘】晉張載洪池陂銘曰:開源東注,出自城池,魚鱉熾殖,水鳥盈涯,菱藕狎獦,粳稻連畦,漸台中起,列館參差,惟水泱泱,厥大難訾。
◇池
《毛詩》曰:東門之池,可以漚麻。
又曰:王在靈沼,於牣魚躍,[沼,池也。]《六韜》曰:殷君喜為酒池,回船糟丘,《穆天子傳》曰:天子西征,至於玄池,天子三日休於玄池之上,乃奏廣樂而歸,是曰樂池。
又曰:天子觴西王母於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謠,[事具樂部。]
韓詩外傳曰:齊景公出弋昭華之池也。
《漢書》曰:賈山奏事吳王曰:吳有諸侯之位,而實富於天子,遊曲台,臨上路,不如朝夕之池,深壁高壘,副以闕城,不如長江之固,江淮之險。
又曰:太液池中有蓬萊方丈瀛洲,象神山也。
《魏誌》曰:黃初三年,穿靈芝池。
逸士傳曰:堯讓天子於許由,許由逃,巢父聞之,而洗耳於池。
顧子曰:與子華遊東池,子華曰:水有四德,池為一焉,沐浴群生,澤流萬世,仁也,揚清激濁,滌蕩塵穢,義也,弱而難勝,勇也,導江疏河,變盈流謙,智也,顧子曰:我得女於池上矣。
《華陽國誌》曰:滇池縣有澤水,周回二百裏,所出深廣,下流淺狹,似如倒流,故俗曰滇池,長老傳言,池中有神馬,與家馬交,則生駿駒,世稱滇池駒,日行五百裏。
《襄陽記》曰:峴山南,習鬱大魚池,依範蠡養魚法,種楸芙蓉菱芡,山季倫每臨此池,輒大醉而歸,恒曰:比我高陽池也,城中小兒歌之曰:山公何所往,來至高陽池,日夕倒載歸,酩酊無所知。
王羲之書雲,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寡人躭之若是,未必後之,[事具藝部書篇。]
《續述征記》曰:大梁西南七十裏尉氏縣,有蓬池。
《梁州記》曰:明月池南二裏,有七女池。
【詩】魏文帝芙蓉池詩曰:乘輦夜行遨,逍遙步西園,雙渠相灌溉,嘉木繞通川,卑枝拂羽蓋,脩條摩蒼天,丹霞夾明月,華星出雲間,遨遊快心意,保己終百年。
魏陳王曹植詩曰:逍遙芙蓉池,翩翩戲輕舟,南陽棲雙鵠,北柳有鳴鳩。
梁武帝首夏泛天池詩曰:薄遊朱明節,泛漾天淵池,舟楫互容與,藻蘋相推移,碧沚紅菡萏,白沙青漣漪,新枝拂舊石,殘花落故池,葉軟風易出,草密路難披。
梁簡文帝山池詩曰:日暮芙蓉水,聊登鳴鶴舟,飛艫飾羽毦,長幔覆緹紬,停輿依柳息,住蓋影空留,古樹橫臨沼,新藤上掛樓,魚遊向闇集,戲鳥逗楂流。
梁庾肩吾山池應令詩曰:閬苑秋光暮,金塘牧潦清,荷低芝蓋出,浪湧燕舟輕,逆湍留棹唱,帶穀聚笳聲,岸竹交臨浦,山桐迥出城,水逐雲峰闇,寒隨殿影生。
梁王台卿山池詩曰:曆覽周仁智,登臨歡豫多,穿渠引金穀,辟道出銅駝,長橋時跨水,曲閣乍臨波,岩風生竹樹,池香出芰荷,石幽銜細草,林末度橫柯。
梁鮑至山池詩曰:望園光景暮,林觀歇雰埃,荷疏不礙楫,石淺好縈苔,風花逐榜轉,山路向橋開,樹交樓影沒,岸暗水光來。
後魏溫子升春日臨池詩曰:光風動春樹,丹霞起暮陰,嵯峨暎連璧,飄颻下散金,徒自臨濠渚,空複撫鳴琴,莫知流水曲,誰辯遊魚心。
周庾信奉和山池詩曰:樂官多暇豫,望苑蹔回輿,鳴笳陵絕限,飛蓋曆通渠,桂亭花未落,桐門葉半疏,荷風驚浴鳥,橋影聚行魚,日落含山氣,雲歸帶雨餘。
又晚宴昆明池詩曰:春餘足光景,趙李舊經過,上林棗腰細,新豐酒泛多,小船行釣裏,新盤待摘荷,蘭皋徒稅駕,何處有淩波。
又奉和初濬池成清晨臨泛詩曰:千金高堰合,百頃浚源開,翻逢積草浪,更識昆明灰,虎嘯風還急,雞鳴潮即來,時看青雀舫,遙逐貴舟回。
周王襃玄圃濬池詩曰:長洲春水滿,臨汎廣川中,石壁如明鏡,飛橋類飲虹,垂楊夾浦綠,新桃緣逕紅,對樓還泊岸,迎波蹔守風,漁舟釣欲滿,蓮房采半空,於茲臨北闕,非複坐牆東。
又山池落日詩曰:竹館掩荊扉,池光晦晚暉,孤舟隱荷出,輕棹染苔歸,浴禽時侶竄,驚羽忽單飛。
陳徐陵山池應令詩曰:畫舸圖仙獸,飛艎掛采斿,榜人事金槳,釣女飾銀鉤,細萍時帶楫,低荷乍入舟,猿啼知穀晚,蟬噎覺山秋。
又奉和山池詩曰:羅浮無定所,鬱島屢遷移,不覺因風雨,何時入後池,樓台非一勢,臨玩自多奇,雲生對戶石,猿掛入朓枝。
陳陰鏗經豐城劍池詩曰:清池自湛淡,神劍久遷移,無複連星氣,空餘似月池,夾筱澄深淥,含風結細漪,唯有蓮華萼,還想匣中雌。
隋江總秋日昆明池詩曰:玄沼蕭條望,遊人意緒多,終南雲影落,渭北雨聲過,蟬噪金堤柳,鷺飲石鯨波,珠來照似月,織處寫成河,詎知臨水歎,非複采蓮歌。
隋薛道衡遊昆明池詩曰:霸陵因靜退,靈沼暫徘徊,新船木蘭楫,舊宇豫樟材,荷心宜露泣,竹徑重風來,魚潛疑刻石,沙闇似沉灰。
【賦】晉張載濛汜池賦曰:麗華池之湛淡,開重壤以停源,激通渠於千金,承瀍洛之長川,挹洪流之汪濊,包素瀨之寒泉,既乃北通醴泉,東入紫宮,左麵九市,右帶閬風,周墉建乎其表,洋波回乎其中,幽瀆傍集,潛流獨注,仰承河漢,吐納雲霧,緣以采石,殖以嘉樹,水禽育而萬品,珍魚產而無數,蒼苔汎濫。脩條垂幹,綠葉覆水,玄蔭珍岸,紅蓮煒而秀出,繁葩赩以煥爛,遊龍躍翼而上征,翔鳳因儀而下觀,想白日之納光,睹洪暉之皓旰,於是天子乘玉輦,時遨遊,排金門,出千秋,造綠池,鏡清流,翳華蓋以逍遙,攬魚釣之所收,纖緒掛而鱣鮪來,芳餌沉而鰋鯉浮,豐夥逾於巨壑,信可樂以忘憂。
晉郭璞鹽池賦曰:水潤下以作鹹,莫斯鹽之最靈,傍峻嶽以發源,池茫爾而海渟,嗟玄液之潛洞,羌莫知其所生,狀委蛇其若漢,流漫漫以漭漭,籲鑿鑿以粲粲,色暠然而雪朗,揚赤波之煥爛,光旰旰以晃晃,隆陽映而不燋,洪涔沃而不長,磊崔〈山錄〉碓,鍔剡棋方,玉潤膏津,雪白淩岡,粲如散璽,煥若布璋,爛然漢明,晃爾霞赤,望之絳承,即之雪積,翠塗內映,赬液外冪,動而愈生,損而茲益,若乃煎海鑠泉,或凍或漉,所贍不過一鄉,所營不過鍾斛,飴戎見珍於西鄰,火井擅奇乎巴濮,豈若茲池之所產,帶神邑之名嶽,吸靈潤於河汾,總膏液乎澮涑。
宋謝莊悅曲池賦曰:北山兮黛柏,南江兮赬石,赬岸兮若虹,黛樹兮如畫,暮雲兮十重,朝霞兮千尺,步東池兮夜未久,臥西窗兮月向山,引一息於魂內,擾百緒於眼前。
【銘】隋江總芳林園天淵池銘曰:歲次執徐,月維大呂,爰命梓匠,廣脩畚鍤,摽置舊趾,開浚昔基,東西彌望,雲霧之所澄蕩,南北紆縈,虹霓之所引曜,曉川漾璧,似日禦之在河宿,夜浪浮金,疑月輪之馳水府,前瞰萬雉,列榭參差,卻拒三襲,危巒聳峭,朅鳥異禽,自學歌舞,神木靈卉,不知搖落,但叔皮覽海,序螭蛟之泛濫,吉甫臨舟,美檉鬆之蓊茸,尚複著在吟詠,緘彼緹緗,況我君門,盛事未紀,謬頒待詔,謹製銘雲,石溝溜密,蘭渚潮平,九華閣道,百丈層盈,液搖殿色,殿寫波明。
【表】晉江逌諫鑿北池表曰:伏承當鑿北池及立閣道,雖湫阨陋小,用功甚微。又役不擾民,賦不及外,至簡至約,誠不可加,然於愚懷,實有眷眷。
◇谿
《爾雅》曰:水注川曰谿,山瀆無所通曰谿。
《管子》曰:桓公北征孤竹,至卑耳之谿,[事具武部。]
《俗說》曰:郗僧施青溪中汎,到一曲之處,輒作詩一篇,謝益壽見詩笑曰:青谿之曲,複何窮盡。
武昌記曰:樊山東有小谿,夏時懷袖恒有寒氣,故謂之寒谿。
裴氏《廣州記》曰:管谿周圓丈餘,水極沸湧,如猛火煎油聲,《荊州記》曰:酈縣北五十裏,有菊谿,源出縣西北五十裏石澗山,東南流,會專水,兩岸多甘菊。
盛弘之《荊州記》曰:桂陽郡西南宿山,水出注大谿,號曰橫谿,水甚深,冬夏不乾,俗謂之貪泉,飲者輒冒於財賄。
【詩】梁任昉泛長谿詩曰:徇祿聚歸糧,依隱謝羈勒,絕物甘離群,長懷忽去國,長谿水東舍,震區窮水域,道遇垂綸叟,聊訪問津惑,弭楫申九言,無為累牽纆,長泛滄浪水,平明至曛黑。
又落日汎舟東谿詩曰:黝黝桑柘繁,芃芃麻麥盛,交柯谿易陰,反景澄餘映,吾生雖有待,樂天庶知命,不學梁甫吟,唯識滄浪詠,田荒我有役,秩滿餘謝病。
【賦】宋謝靈運長谿賦曰:潭結綠而澄清,瀨揚白而戴華,飛急聲之瑟汩,散輕文之漣羅,始鏡底以如玉,終積岸而成沙。
◇穀
《爾雅》曰:水注谿曰穀。
《毛詩》曰:葛之覃兮,施於中穀,維葉萋萋。
又曰: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穀,遷於喬木,[事具鳥部。]
又曰:皎皎白駒,在彼空穀。
《老子》曰:穀得一以盈,穀無以盈,將恐竭。
《韓子》曰:昔齊桓公入山,問父老,此為何穀,答曰:臣舊畜牛生犢,以子買駒,少年謂牛不生駒,遂持而去,傍鄰謂臣愚,遂名為愚公穀,[說苑又載,事具人部諷篇。]
《韓詩外傳》曰:孔子南遊適楚,至於阿穀之隧,有處子佩璜而浣者,孔子抽觴以授子貢曰:以觀其辭。
劉向別錄曰:方士傳言,鄒衍在燕,燕有穀,地美而寒,不生五穀,鄒子居之,吹律而溫氣至,而穀生,今名黍穀。
《漢武故事》曰:上微時行至柏穀,舍於逆旅,逆旅翁罵之,因從乞漿,翁曰:正有溺,無漿也。
《博物誌》曰:夏桀之時,為長夜宮於深穀之中,男女雜處,三旬不出聽政,其後大風揚沙,一夕填此穀。
周景式廬山記曰:石門是一大穀,穀中有脩林萬頃,偉木千尋,日月之光罕照焉。
戴延之《西征記》曰:梓澤,去洛城六十裏,梓澤,金穀也,中朝賢達所集,賦詩猶存,是石崇居處。
【賦】晉胡濟湹穀賦曰:嘉高崗之崇峻兮,臨玄穀以遠覽,仰高丘之崔嵬兮,望清川之澹澹,爾乃陟重險,涉榛薄,倚春木,臨幽壑,深穀豁以窈藹,高峰鬱而岝崿。
◇澗
《釋名》曰:澗,間也,言在兩山間也。
《說文》曰:澗,山夾水也,從水間聲也。
《爾雅》曰:山夾水曰澗。
韓宣[字衍。]
子曰:董安於為趙上地守,行右阜山,見深澗峭如牆,深百仞,問其鄉左右曰:人嚐有入此乎,曰:無有,有嬰兒狂聾人入此乎,曰:無有,有牛馬犬入此乎,曰:無有,安於歎曰:吾能治矣,使吾法之無改,猶入澗之必死,則民莫之犯也。
《漢書》曰:沛公與項籍臨廣武澗而語,數籍以十罪。
石崇金穀序曰:餘有別廬,在河南界金穀澗中,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樹眾果竹木草藥之屬。
《異苑》曰:苻堅為慕容衝所襲,堅馳騧馬,墯而落澗,追兵幾及,計無由出,馬即踟躕臨澗,垂控與堅,堅不能及,馬又跪而授焉,堅授[《太平禦覽》六十九作攀。]之,得登岸而走。
【詩】梁劉孝威賦得曲澗詩曰:澗流急易轉,溪竹闇難開,近樓俄已失,前州忽複回,石岸生寒癬,沉根漬水苔,菱舟失道去,歸鳧迷逕來。
宋徐諼華林北澗詩曰:總長潭兮括遠源,下沉溜兮起輕泉,回溪浚兮曲沼阻,衝波激兮瀨淺淺,貫九穀兮積靈芝,飛清濤兮潔澄連。
◇浦
《說文》曰:浦,水濱也。
《風土記》曰:大水小口別通為浦。
《楚詞》曰:出漵浦而邅回。
又曰:望美人兮南浦。
《述征記》曰:興浦,舊魏步道,吳揭水灌之,今絕道為浦。
顧微《廣州記》曰:溪浦口,有蒲母,養龍,裂斷其尾,因呼龍掘,人時見之,則土境大豐而利涉也。
劉楨京口記曰:縣城東南大路,過長堽五裏,得屠兒浦者,昔諸屠兒居此小浦,因以為名也。
伏滔北征記曰:廣陵西一裏水名公路浦,袁術自九江東奔袁譚於下邳,由此浦渡,因名也。
【詩】梁簡文帝入漵浦詩曰:泛水入回塘,空枝度日光,竹垂懸掃浪,鳧疑遠避檣。
梁丘遲旦發漁浦潭詩曰:魚潭霧已開,赤亭風未颺,棹歌發中流,鳴鞞響遝嶂,村童忽相聚,野老時一望,詭怪石異象,危絕峰殊狀,森森荒樹齊,淅淅寒沙漲,藤垂島異陟,崖傾嶼難傍。
【表】宋王弘廣陵前浦開表曰:伏聞廣陵前浦,榛蕪曆久,近複開除,清源虛邃,含明內鑒,瑞以數致,象以類應,夫如是者,鸞響鳳儀,可停屬而須矣。
◇渠
《史記》曰:韓聞秦之好興事,欲罷之,無令東伐,乃使水工鄭國間,說秦,令鑿涇水,自中山,西抵瓠口,為渠,並北山,東注洛三百裏,欲以溉田,中作而覺,欲殺鄭國,鄭國曰: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卒使就渠,渠就而用注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為沃野,秦以富強,因命曰鄭國渠。
《漢書》曰:張掖郡有千金渠。
《地理書》曰:滎陽有浪蕩渠。
【頌】後漢蔡邕京兆樊惠渠頌曰:洪範八政,一曰食,周禮十職,一曰農,生民之本,於是乎出,豐殖財用,於是乎在,陽陵縣東,厥地汙泥,嘉穀不殖,光和五年,京兆尹樊君,勤恤民隱,乃命立新渠,曩之毒田,化為甘壤,相與謳談,斐然成章,謂之樊惠渠,其歌曰:我有長流,莫或閼之,我有溝澮,莫有達之,田疇斥鹵,莫脩莫治,饑饉困瘁,莫恤莫思。
◇井
盛弘之《荊州記》曰:隨郡北界,有九井,相傳神農既育,九井自穿。又雲,浚一井,則眾井水皆動。
又曰:江陵縣東北十裏天井台,東臨天井,井周回二裏許,中有潛室,人時見之,輒有兵寇。
戴延之《西征記》曰:太極殿上有金井金博山,鹿盧交龍,負山於井上,有金師子,在龍下。
潯陽記曰:盆城,灌嬰所築,孫權經此城,自摽井地,令人掘之,正得故井,銘雲潁陰侯所開,雲三百年當塞,塞後不滿百年,當為應運者所開,權欣悅,以為己瑞,井甚深大,江中風浪,此井輒動,常當之。
嵩高山記曰:少室山有雲母井。
《異物誌》曰:廬陵城中有一井,中有二色水,半青半黃,黃者灰汁,取作糜粥,皆作金色,土人名灰汁為金,因名為金井。
《異苑》曰:句容縣有延陵季子廟,廟前井及瀆,恒自湧沸,故曰沸井,於今猶然。
又曰:臨邛有火井,漢室之隆,則炎赫彌熾,暨桓靈之際,火勢漸微,諸葛亮一瞰而更盛。
【詩】梁範雲詠井詩曰:乃鑒長林曲,有浚廣庭前,即源以為浪,因方自成圓,兼冬積溫水,疊暑必寒泉,不甘未應竭,既涸斷來翾。
又悲故井詩曰:因舊未嚐改,緣甘故先竭,曆稔久無禽,一朝見開渫,泌泉既斯湧,短綆將安設。
【賦】晉郭璞井賦曰:益作井,龍登天,鑿後土,洞黃泉,潛源存溱,潏潏涓涓,爾乃冠玉檻,甃鱗錯,鼓鹿盧,揮勁索,飛輕袪之繽紛,手爭鶩而互弱,長縲委蛇以曾縈,瑤甕龍騰而灑激,乃回澄以靜映,狀冏然而鏡灼,挹之不損,停之不溢,莫察其源,動而愈出,信潤下而德施,壯邑移以不改,獨星陳於丘墟兮,越百代而猶在,守虛靜以玄澹兮,不東流而注海。
晉孫楚井賦曰:苦行潦之滓濁,靡清流以自娛,乃喟爾而有感,率鄰左之數夫,脈厥土以興作,登甘醴於玄虛,渴人來翔,行旅是賴,輟耕息肩,不期而會,沉黃李,浮朱柰,雜狸首之班如,飛清塵以洮汰,枕玄石以盥嗽,喜遨怡以緩帶。
晉江逌井賦曰:穿重壤之十仞兮,構玉甃之百節,營之不日,既汲既渫,潛流炤炤,寒泉冽冽,挹之不損,滀之不充,納而不處其有,興而不匱其豐,先王借象以辯義,君子擬淡以自綏,神龍來蟠以育鱗,列仙一嗽而雲飛。
【讚】晉卞敬宗溝井讚曰:爰有邃井,冽彼下泉,引流重壤,合耀青天,蘊甘澄潔,湛爾終年,圖象懷惻,寄旨嘉荃。
【銘】後漢李尤井銘曰:井之所尚,寒泉冽清,法律取象,不槩自平,多取不損,少汲不盈,執憲若斯,何有邪傾。
◇冰
《易坤卦》曰:初六,履霜堅冰至,象曰:履霜堅冰至,陰始凝也。
《毛詩》曰:誕寘之寒冰,鳥覆翼之。
又曰:二之日,鑿冰衝衝,三之日,納於淩陰,二日,夏之十二月,三日,夏之正月,鑿,取冰,衝衝,聲濬,淩陰,冰室也。《漢書》曰:晁錯上書曰:夫胡鰂之地,積陰之處也,木皮三寸,冰厚六尺。
孫盛《雜語》曰:王祥字休徵,性至孝,後母苛虐,欲危害祥,祥色養無怠,盛寒之月,後母曰:吾思生魚,祥脫衣,將剖冰求之,有少處冰解,下有魚出,因以奉養。
《楚詞》曰:魂兮歸來,北方不可以止,增冰峨峨,飛雪千裏。
《鄧析書》曰:明君之禦民,若乘奔而無轡,履冰而負重也。
《孫卿子》曰:冰生於水而寒於水。
《淮南子》曰:見一葉之落,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諭遠也。
《左傳》曰:古者日在北陸而藏冰,西陸朝覿而出之,其藏冰也,深山窮穀,固陰冱寒,於是乎取之。
《老子》曰:渙若冰將釋。
《史記》曰:周紀曰:薑嫄為帝嚳元妃,出裏,見巨人跡而履之,身動如孕,暮而生子,以為不祥,棄於冰之上,鳥以翼覆薦之。
《論衡》曰:夫然一炬火,爨一鑊水,終日不熱也,倚一尺冰,置庖廚中,終夜不寒也,何則,微小之感,不能動大也,今鄒衍之歎,不過如一炬尺冰,而皇天巨大,不徒鑊水庖廚也,一夫仰歎,天為降霜,何天之易感,霜之易降也。
《吳越春秋》曰:越王念吳,欲複怨,非一旦也,苦思勞心,夜以接日,冬寒則抱冰,夏熱則握火,愁心苦誌,懸膽於戶,出入嚐之,不絕於口。
魏子曰:危殆之國,治不益之民,是猶薄冰當白日,聚毛過猛火也。
《博物誌》曰:削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則有火出。
束晳集曰:君聞薄冰凝池,非登廟之寶,零露垂林,非綴冕之飾,必將采素璧於層山,探圓珠於重泉也。
【賦】晉顧凱之冰賦曰:激厲風而貞質,仰和景而融暉,清流離之光徹,邈雲英之巍巍,爾乃連綿絡幕,乍結乍無,義剛有折,照壺則虛,讬形超象,比朗玄珠,若乃上結薄暎,下鏡長泉,靈葩隨流,含馨楊鮮。
晉庾倏[按當作儵。]冰井賦曰:嘉陰陽之博施,美天地之廣宣,萬物雜而無越,不易類以相幹,或專陽負暑,或固陰冱寒,塗雖殊而同歸,信協德而俱延。於是孟冬之月,群陰畢升,霜雪紛其交淪,流波結而成淩,啟南墉之重隩,將卻熱以藏冰,納遠宮之邃宇,靜幽淡以清徵,抱堅精之玄素,發川靈而長凝,於是寒往暑來,四時代序,帝將攘患,炎災是禦,爾乃攜我同類,援我蒸徒,將涉寒藪,害氣是除,攀靈艦而增舉,爰自讬於城隅,仰瞻重構,俯臨陰穴,淒清驚冷,觱發栗烈,餘寒嚴悴,淒若霜雪。
【啟】梁沈約謝敕賜冰啟曰:竊惟司寒輟響,眇自前代,淩室曠官,曆茲永久,聖功闡物,逸典備甄,窮深既采,園池靡用,有籍羔秬,無災霜雹。
◇津
《說文》曰:津,水渡也,濮,小津也。
《論語》曰: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孔丘,曰:是知津矣。
《列女傳》曰:趙簡子南擊楚,津吏醉臥,不能渡,簡子召,欲殺之,津吏女子,持楫而前曰:妾父聞君東渡不測之水,恐風波之起,故禱九江三淮之神,不勝巫祝杯酌餘瀝,醉至於此,妾原以鄙軀易父之死,簡子將渡,少一人,乃備員持楫,遂與渡,中流,發激棹之歌,簡子悅,以為夫人。
續漢誌曰:河東大陽縣,有茅津,北屈縣,有采桑津。
【銘】後漢李尤孟津銘曰:洋洋河水,赴宗於海,經自中州,龍圖所在,黃函白神,赤符以信,昔有周武,集會孟津,魚入王舟,乃往克殷。
◇橋
《說文》曰:橋,水梁也,東楚謂橋為圯。
紀年曰:周穆王三十七年,伐楚,大起九師,至於九江,比黿鼉為梁。
《燕丹子》曰:燕太子丹質於秦,秦王遇之無禮,乃求歸,秦王為機發之橋,欲以陷丹,丹過之無虞,《戰國策》曰:豫讓欲為智伯報讎,趙襄子當出,伏於橋下,至橋馬驚,曰:必是豫讓也,求之果是。
《史記》曰:秦昭王四十九年,初作河橋。
又曰:文帝行出中渭,有一人從橋下走出,乘轝馬驚,使騎捕之,屬廷尉,廷尉張釋之治問,曰:縣人來,聞蹕,匿橋下,見車騎即走耳,張廷尉奏,一人犯蹕,當罰金,[漢書亦雲,事具官職部。]
黃圖曰:秦始皇兼天下,都鹹陽,端門四達,以則紫宮,渭水貫都,以象天漢,橫橋南渡,以法牽牛,《論衡》曰:高麗國有侍婢,自雲有氣如雞子,來下我,故有身,後生子,曰東明,東明善射,王恐害其國,欲殺之,東明走至掩水,以弓擊水,魚鱉浮而為橋梁,[事載魏略,亦具鱗介部。]
蘇子曰:微生與婦人期,不來,水至,抱梁柱而死,[或作尾生。]王隱《晉書》曰:杜豫啟建河橋於富平津,眾論以為周所都,經聖賢而不作者,必不可作故也,豫曰:昔造舟為梁,則河橋之謂也,遂作橋成,上從百官臨會,舉杯勸豫曰:非君橋不立也,豫答詔曰:非陛下之明,臣亦不獲奉成聖製也,眾鹹稱善。
【詩】梁簡文帝賦得橋詩曰:浮梁既衝嶮,通波信可陵,乘空寫渭石,跨岸擬河冰,斜闌隱濁霧,布影入清澠,方知歌淥水,無待榜蒼鷹。
又詠壞橋詩曰:虹飛亙林際,星度斷山隅,斜梁懸水跡,畫柱脫輕朱。
又石橋詩曰:惠子臨濠上,秦王見海神,寫虹便欲飲,圖星逼似真。
梁蕭若靜石橋詩曰:連延過絕澗,迢遞跨長津,已數逢仙客,兼曾度獦人。
梁徐摛壞橋詩曰:匝攔生闇蘚,覆板沒魚衣,岸曲斜梁岨,何時香步歸。
周庾信看治渭橋詩曰:大夫參下位,司職渭之陽,富平移鐵钅巢,甘泉運石梁,跨虹連絕岸,浮黿續斷航,春洲湋鵡色,流水桃花香。
周王襃和治渭橋詩曰:東流仰天漢,南度似牽牛,長堤通角道,飛梁跨造舟,使者開金堰,太守擁河流,廣陵候濤水,荊峽望陽侯,波生從故舶,沙漲湧新洲,天星識辯對,撿玉應沉鉤。
陳陰鏗賦得度岸橋詩曰:畫橋長且曲,傍嶮複憑流,寫虹晴尚飲,圖星晝不收,跨波連斷岸,接路上危樓,欄高荷不及,池清影自浮,何必橫南渡,方複似牽牛。
太宗文皇帝賦得浮橋詩曰:曲岸非千裏,橋斜異七星,蹔低逢輦度,還高值浪驚,水搖文鷁動,纜轉錦花縈,遠近隨輪影,輕重應人行。
梁庾肩吾石橋詩曰:秦王金作柱,漢帝玉為欄,仙人飛往易,道士出歸難。
張文琮賦橋詩曰:造舟浮渭日,鞭石表秦初,星文遙瀉漢,虹勢尚淩虛,已授文成履,空題武騎書,別有臨濠上,棲偃獨觀魚。
後周宗羈登渭橋詩曰:仲山朝飲馬,還坐渭橋中,南瞻臨別館,北望盡離宮,四麵衣裾合,三條冠蓋通,蘭香想和季,雲起憶成公,圯上相知早,雞鳴幸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