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源流論》 作者:徐大椿年代:清代770   

《醫學源流論》卷下·治法 卷十九 卷下·治法·防微論

病之始生,淺則易治,久而深入,則難治。《內經》雲∶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藥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兵,不亦晚乎!《傷寒論》序雲∶時氣不和,盒飯早言,尋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時治之,罕有不愈?患人忍之,數日乃說,邪氣入髒,則難可製。昔扁鵲齊桓公,雲病在腠理,三見之後,則已入髒,不可治療而逃矣。曆聖相傳,如同一轍。蓋病之始入,風寒既淺,氣血髒腑未傷,自然治之甚易;至於邪氣深入,則邪氣與正氣相亂,欲攻邪則礙正;欲扶正則助邪,即使邪漸去,而正氣已不支矣。若夫得病之後,更或勞動感風,傷氣傷食,謂之病後加病,尤極危殆。所以人之患病,在客館道途得者,往往難治。非所得之平凡獨重也,乃既病之後,不能如在家之安適,而及早治之;又複勞動感冒,致病深入而難治也。故凡人少有不適,必當實時調治,斷不可忽為小病,以致漸深;更不可勉強支持,使病更增,以貽無窮之害。此則凡人所當深省,而醫者亦必詢明其得病之故,更加意體察也。

 
舉報收藏 0打賞 0

《醫學源流論》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