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 作者:劉義慶年代:南朝宋432   

《世說新語》正文 卷二十九 儉嗇

和嶠性至儉,家有好李,王武子求之,與不過數十。王武子因其上直,率將少年能食之者,持斧詣園,飽共啖畢,伐之,送一車枝與和公。問曰:“何如君李?”和既得,唯笑而已。
和嶠本性極為吝嗇,自己家有良種李樹,王武子去討要,他隻給了不過幾十個。王武子趁他去值班,帶著一班喜歡吃李子的小夥子,拿著斧子到果園裏去,飽飽地吃了一頓後,把李樹砍掉了,給和嶠送去一車樹枝。並且問道:“比你家的李樹好不好?”和嶠收下了樹枝,隻是笑一笑罷了。

王戎儉吝,其從子婚,與一單衣,後更責之。
王戎很吝嗇,他的侄兒成親,他隻送一件單衣作為賀禮,後來又討要回去。

司徒王戎,既貴且富,區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屬,洛下無比。契疏鞅掌,每與夫人燭下散籌筭計。
司徒王戎,既顯貴,又富有。房屋、仆役、良田、水碓之類,洛陽城裏沒有人能和他相提並論。家中契約帳簿很多,他常常和妻子在燭光下擺開籌碼,仔細計算財務。

王戎有好李,賣之,恐人得其種,恒鑽其核。
王戎家有良種李子,賣李子時,怕別人得到他家的良種,總是先把李子核鑽破再賣。

王戎女適裴頠,貸錢數萬。女歸,戎色不說。女遽還錢,乃釋然。
王戎的女兒嫁給裴頠,裴頠曾向王戎借了幾萬錢。女兒回到娘家,王戎的臉色就很不好看;女兒趕快把錢還給他,王戎這才心平氣和了。

衛江州在尋陽,有知舊人投之,都不料理,唯餉“王不留行”一斤。此人得餉,便命駕。李弘範聞之曰:“家舅刻薄,乃複驅使草木。”
江州刺史衛展在得陽時,有知交和老朋友投奔他,他一概不幫助,隻是送一斤王不留行。這些人拿到東西之後就起身走了。李弘範聽到這件事,說:“我舅父太刻薄了,竟然差使草木為他說話。”

王丞相儉節,帳下甘果,盈溢不散。涉春爛敗,都督白之,公令舍去。曰:“慎不可令大郎知。”
丞相王導本性節儉,幕府中的美味水果堆得滿滿的,也不分給大家。到了春天就腐爛了,衛隊長稟報王導,王導叫他扔掉,囑咐說:“千萬不要讓大郎知道!”

蘇峻之亂,庾太尉南奔見陶公。陶公雅相賞重。陶性儉吝,及食,啖薤,庾因留白。陶問:“用此何為?”庾雲:“故可種。”於是大歎庾非唯風流,兼有治實。
蘇峻叛亂的時候,太尉庾亮南逃去見陶侃,陶侃很讚賞並器重他。陶侃本性吝嗇,有次吃飯的時候吃到薤,庾亮留下根部白色的一截。陶侃問他:“留下這個東西做什麼?”庾亮說:“這個仍舊可以種”。於是陶侃極力讚歎庾亮不僅風雅,同時有治國的實際才能。

郗公大聚歛,有錢數千萬。嘉賓意甚不同,常朝旦問訊。郗家法:子弟不坐。因倚語移時,遂及財貨事。郗公曰:“汝正當欲得吾錢耳!”迺開庫一日,令任意用。郗公始正謂損數百萬許。嘉賓遂一日乞與親友,周旋略盡。郗公聞之,驚怪不能已已。
郗愔大肆搜刮錢財,有幾千萬錢,其子郗超與他觀念很不同。有一天清晨,郗超去向郗愔請安。按照郗家的規矩,晚輩不能坐著,於是郗超站著跟老爹扯了好大一會兒,終於把話題牽到了錢財方麵。郗愔說:“你隻是想要我的錢而已!”於是打開錢庫一天,讓兒子任意取用。郗愔起先以為郗超最多花掉幾百萬,誰知他竟然在一日之中,把錢財都分贈親朋好友,差不多分完了。郗愔聽說後,驚訝歎息,不能自已。

 
舉報收藏 0打賞 0

世說新語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