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史演義 作者:杜綱年代:清代873   

《南北史演義》正文 第九十一回 促蛾眉宣華歸地府 駕龍舟煬帝赴江都

促蛾眉宣華歸地府駕龍舟煬帝赴江都

卻說楊素奉召入顯仁宮,見過煬帝,滿肚中懷著諫議,但一時未便開口,隻好入座侍宴,才經數觥,即停住不飲。煬帝一再勸酒,素起座答道:“老臣聞得酒荒色荒,有一必亡,不但臣宜節飲,就是陛下亦不宜耽情酒色。”煬帝聽了,不免拂意,便道:“卿言雖是有理,但目今天下太平,朝廷無事,把酒消遣,亦沒有甚麼大害。況我朝勳舊,似公能有幾人?今得一堂共樂,盡可暢飲數杯。”素見話不投機,便又說道:“天下事都起自細微,漸成放蕩,從前聖帝明王,慎微謹小,亦是為此。”楊素前營仁壽宮,繼複為煬帝監造東京宮室,職為厲階,奈何不思?煬帝默然不答。適宮人上前斟酒,素恐他再來加斟,用袖一拂,宮人不及防備,竟將手中所執的酒壺,斜傾在素身上,澆濕蟒袍。素正在惱悵,無從發泄,至此便遷怒宮人,勃然變色道:“這般蠢才,如此無禮!怎敢在天子前,戲弄大臣?要朝廷法度何用?請陛下加重懲責!”煬帝仍然無語。素竟叱左右,迫令牽出宮人,且厲聲道:“國家政令,全被汝等婦女小人弄壞,怎得不懲?”左右見煬帝無言,又見素怒不可遏,隻得把宮人拿了下去,敲責了一、二十下。素方向煬帝道:“不是老臣無狀,但由今日懲治,使這班宦官宮妾,曉得陛下雖然仁愛,還有老臣執法相繩,當不敢如此放肆了。”煬帝已十分不悅,但自思奪嫡秘謀,全仗他一人做成,就是萬分難耐,也隻好含忍過去,當下強顏為笑道:“公為朕執法無私,整肅宮廷,真好算是功臣了。”素即起座告辭。煬帝也不挽留,由他自去,一麵退入後宮,另與後妃等調情解悶,不消細說。素悻悻歸第,顧語家人道:“偌大郎君,由我一力提起,使作大家,現在酒色昏迷,不知他如何了得哩?”誰叫你提他起來?看官閱此,應知郎君二字,便是指著隋煬帝,素自恃功高,有時對著煬帝,亦直呼為郎君。煬帝終未曾駁斥,無非為了前時私約,不敢辜負的意思。還算能踐前言。一日,素複入宮白事,煬帝正在池中釣魚,待素將國事說明,便邀素坐下同釣。素也不管君臣上下,即令左右移過金交椅,與煬帝並坐垂綸。時方初夏,日光漸熱,煬帝命取過禦蓋,罩住上麵。禦蓋頗大,巧巧蔽住兩人。素毫不避讓,從容釣魚。煬帝釣了數尾,偏素不得一魚,煬帝顧素道:“公文武兼全,也有一長未擅,如何釣了許久,尚是無著?”素本來好勝,怎禁得煬帝奚落,便應口道:“陛下隻得小魚,老臣卻要釣一大魚,豈不聞大器晚成麼?”煬帝聞言,不由的忿恚交乘,又見素在赭傘下,風神秀異,相貌堂堂,數綹長髯,飄動如銀,恍然有帝王氣象,因此愈加生忌,遂投下釣竿,托詞如廁,竟向後宮進去。當由蕭後接著,見煬帝麵帶怒容,便即問為何事?煬帝道:“楊素老賊,驕肆得很,朕意擬囑遣內侍,殺死此賊。”蕭後不待說畢,忙阻住道:“使不得!使不得!楊素係先朝老臣,又有功陛下,今日誘殺了他,外官如何肯服?況素又是猛將,亦非幾個內侍,可以製服,一被漏脫,出外弄兵,陛下將如何對待呢?”煬帝半晌才道:“投鼠原是忌器,且從緩議罷了。”乃長歎數聲,仍複出外。適楊素釣了一尾金色鯉魚,即向煬帝誇說道:“有誌竟成,老臣已得一魚。”煬帝強笑不答。素已略窺煬帝微意,也即辭出。

煬帝當然退入,踱往宣華夫人住室。甫至室門,即由宮人迎駕,報稱宣華有病在身,未能起迎。煬帝大驚,搶步入室,揭起床幃探視,但見雙蛾斂翠,兩鬢矬青,病態懨懨,似睡非睡。煬帝輕輕的問道:“夫人今日為何不快?”宣華聞聲,方睜眼瞧著,見煬帝親來問疾,意欲勉強起坐,無如掙紮不住,稍稍抬頭,已是暈痛難支,禁不住有嬌籲模樣。煬帝知情識意,忙用言溫存道:“夫人切勿拘禮,仍應安睡。”說至此,用手按宣華額上,很覺有些燙熱,便道:“夫人如此病重,奈何不速召禦醫?”宣華答道:“妾病非藥可治,看來要與陛下長辭了。”說著,腮邊已流下淚來。胡不遄死?煬帝大加不忍,幾乎也要淚下,徐徐說道:“偶爾違和,醫治即愈,奈何說此驚人語?”宣華且泣且語道:“妾……妾負大罪,無所逃命,別人病原可治,妾病實不可為。”煬帝聽她話中有因,便道:“夫人有何罪過,速即明告,朕可代為設法消愆。”宣華欲言不言,如是數四。經煬帝催問數次,方從帳外四瞧。煬帝會意,即令宮人退去,始由宣華泣答道:“妾近日屢覺頭痛,不過忽痛忽止,尚可支持,昨更飲食無味,夜間睡著,很是不安,恍惚入夢,頭被猛擊,痛得不可名狀,醒來仍然不解,所以妾自知不久了。”煬帝驚訝道:“誰敢擅擊夫人?”宣華道:“陛下定要問妾,妾隻好實告。妾夢中實見先帝,責妾不貞,親執沈香如意,擊妾頭上,且雲死罪難饒,妾辯無可辯,已拚一死,但願陛下慎自珍重,勿再念妾了!”說畢,哽咽不止。煬帝也不覺大駭,勉強支吾道:“夢幻事不足憑信,夫人不必胡思,但教安心調養,自可無虞。”宣華不再答言,惟有涕泣。煬帝又勸慰了數語,且語宣華道:“我即去宣召禦醫,夫人萬勿過慮為是。”宣華隻答了一個“是”字。煬帝匆匆退出,傳旨召醫官診治宣華,醫官不敢遲挨,當即入診。未幾有複奏呈入,說是:“病入膏肓,不可救藥”等語,急得煬帝心如轆轤,正在沒法擺布,忽有宮人入報道:“宣華夫人危急了。”煬帝三腳兩步,馳往宣華寢宮。宣華氣已上逆,見了煬帝,還錯疑是文帝,硬掙著嬌喉道:“罷罷!事由太子,妾甘認罪,願隨陛下同去罷!”說畢,兩眼一番,嗚呼哀哉!遲死一年,貽臭千載。年才二十九歲。煬帝不禁大慟。比父死時何如?可巧蕭後亦來視疾,入見宣華已逝,也灑了數點珠淚。這是假哭。隨即勸慰煬帝,挽出寢室,一麵命有司厚辦衣殮,擇吉安葬。

隻煬帝悲念宣華,連日不已,甚至好幾天不能視朝。王公大臣,統入宮問安,楊素亦當然進去,甫至殿門,忽遇著一陣陰風,撲麵吹來,不由的毛發森豎,定睛一瞧,見有一人首戴冕旒,身穿袞服,手中拿著一把金鉞斧,下殿出來,這位威靈顯赫的大皇帝,並不是煬帝楊廣,乃是文帝楊堅。素不禁著忙,轉身急走,耳邊隻聽得厲聲道:“此賊休走!我欲立勇,汝不從我言,反與逆子廣同來謀我,我死得不明不白,今日特來殺汝。”素越覺惶駭,腳下好似有物絆住,欲前反卻,後麵已象被他追著,撲的一聲,頭腦上著了一下,痛不可耐,便即暈倒,口吐鮮血不止。殿上本有衛士,一見楊素跌倒,忙來攙扶,素尚不省人事,當由衛士舁入臥輿,送歸私第。家人忙即延醫,用藥灌治,半晌才得醒來,開目顧視家人,淒聲歎息道:“我不得久活了,汝等可備辦後事罷。”賊膽心虛。家人雖然應命,總還望他再生,四處訪請名醫,朝夕診治。煬帝也遣禦醫往視,及禦醫返報,素一時雖不至死,但也不過苟延時日,難望痊愈。煬帝卻很是喜歡,惟憶及宣華,總不免短歎長籲,蕭後嚐在旁勸慰道:“人死不能複生,何必過悲?”煬帝道:“佳人難再得,教朕如何忘懷?”蕭後微笑道:“天下甚大,難道除宣華外,就沒有佳麗麼?”這一語提醒煬帝,便命內監許廷輔等,出外采選,無論官宦士庶各家,視有絕色女子,速即選取入宮。

廷輔等奉差四出,格外巴結,不到月餘,已各繕冊入報,多約數十名,少約十餘名,統共有好幾十處,由煬帝通盤籌算,不下一、二千人,便自忖道:“天下難道有許多美女麼?大約連嫫母、無鹽,都采取了來。”繼又轉念道:“既已選集許多女子,總有幾個可合朕意,且宮中充備灑掃,愈多愈妙,隻顯仁宮雖然浩大,究竟是個宮殿體裁,須要另辟一所大花園,方好安插許多女子。”計畫已定,便召入一班佞臣,與他商議,就中有個內史侍郎虞世基,所議條陳,最為稱旨,當即命他督造苑囿。世基就在洛陽西偏,辟地二百裏,內為海,外為湖,湖分五處,暗寓天下五湖的意思。每湖周圍十裏,四麵砌成長堤,盡種奇花異草,且百步一亭,五十步一榭,亭榭兩旁,無非栽植紅桃綠柳,湖內有青雀舫,翠鳳舸,並有龍舟一艘,準備禦駕乘坐。這五湖流水,均與內海相通,海周四十裏,中築三座大山,一名蓬萊,一名方丈,一名瀛洲,好似海外三神山一般,山上添造樓台殿閣,備極工巧,山頂高出百丈,西可回眺長安,南可遠望江淮,湖海交界,造了一所正殿,輪奐崇閎,自不消說。海北一帶,委委曲曲,築成一道長渠,引接海中活水,紆回瀠帶,傍渠勝處,便置一院。院計十有六處,可以安頓宮人,在內供奉。天下無難事,總教現銀子,世基監工才及數月,已是規模粗具,楚楚可觀。適許廷輔等送入選女,煬帝便令往新苑中,候旨定奪,自挈蕭後及妃嬪,乘輿至新苑遊幸。虞世基當然接駕,由煬帝命為前導,逐段看來,無非鉤心鬥角,競巧爭新;更兼那海水澄青,湖光漾碧,三神山蔥蘢佳氣,十六院點綴風流,桃成蹊,李列徑,芙蕖滿沼,鬆竹盈途,白鶴成行,錦雞作對,金猿共嘯,仙鹿交遊,仿佛是縹緲雲天,譁鼕福地。煬帝非常愉快,便問世基道:“五湖十六苑,可曾有名?”世基道:“臣怎敢自專?還乞陛下聖裁!”煬帝道:“這苑造在西偏,就可取名西苑。”世基才答一“是”字。煬帝又道:“苑中萬彙畢呈,無香不備,亦可稱為芳華苑。”實可名為腥血苑。世基極口稱揚,煬帝徐徐的行入正殿,下輿小憩,用過茶點,便令世基取過紙筆,酌取五湖十六苑名號。煬帝本是個風流皇帝,頗有才思,世基又是個風流狎客,夙長文筆。一君一臣,你倡我和,費了兩三小時,已將各名號裁定,由世基一一錄出。小子亦照述如下:

五湖名稱:東湖名為翠光湖,西湖名為金光湖,南湖名為迎陽湖,北湖名為潔水湖,中湖名為廣明湖。

十六院名稱:(一)景明院。(二)迎暉院。(三)犧鸞院。(四)晨光院。(五)明霞院。(六)翠華院。(七)文安院。(八)積珍院。(九)影紋院。(十)儀鳳院。(十一)仁智院。(十二)清修院。(十三)寶林院。(十四)和明院。(十五)綺陰院。(十六)降陽院。

名稱既定,已近昏黃,四麵八方,懸燈爇燭,幾似萬點明光,繞成霞彩。煬帝格外動興,樂不忘疲,便命內侍整辦禦肴,自與蕭後等退入後殿。不消半時,酒肴等已依次陳上,煬帝就座取飲,後妃等列坐相陪,酒過數巡,煬帝顧語蕭後道:“十六院已將造就,隻不過少缺裝潢。虞內侍煞是能幹,眼見得指日告成,朕意各院中不可無主,須選擇佳麗謹厚的淑媛,作為每院的主持,卿以為何如?”蕭後樂得湊機,便含笑答道:“妾聞許廷輔等,已選入若幹美人,何不就此挑選,充作十六院的夫人?”煬帝大喜道:“似卿雅量寬洪,周後妃不能專美了。”不妒卻是婦人好處,然亦有壞處,試看蕭後便知。當下乘著酒興,宣召許廷輔入苑,命將所選采女,一起起的帶引進來。廷輔等便即領命,逐名點入。煬帝且飲且瞧,真是柳媚花嬌,目不勝接;況且燈光半焰,醉眼微蒙,急切裏也辨不出甚麼妍媸,但隻見得一簇嬌娃,眩人心目。還是蕭後替他品評,這一個是肉不勝骨,那一個是骨不勝肉,這一個是瑜不掩瑕,那一個是瑕不掩瑜,好容易選定了十六人,好算得姿容窈窕,體態幽嫻。煬帝便親自麵諭,各封四品夫人,分管十六院事。又命虞世基監製玉印,上麵鐫著院名及某夫人姓氏,製就後便即分給,又選得三百二十名,充作美人,每院分二十名,叫她們學習吹彈歌舞,以備侍宴。此外或十名,或二十名,分撥各處樓台亭榭,充當職役。千餘名選女,拜謝皇恩,陸續散去,又好似風卷殘雲,浪逐桃花,俱去得無影無蹤了。忽聚忽散,此中已可悟幻景。時已更闌,酒興亦衰,煬帝方命撤席,與蕭後還入顯仁宮。

越日,命太監馬忠為西苑令,專管出入啟閉,且命虞世基逐處加飾,並詔天下境內,所有嘉木異卉,珍禽奇獸,一古腦兒運至西苑,點綴勝景。於是二百裏的靈囿靈沼,倏變作錦繡河山,繁華世界。就是十六院中的四品夫人,都打扮得齊齊整整,嫋嫋婷婷,一心思想,盼望君王寵幸。那煬帝往來無時,或至這院,或至那院。運氣的得博一歡,晦氣的未邀一盼。

煬帝尚嫌不足,還想南下賞花,湊巧皇甫議等奏請河渠已通,龍舟亦成,喜得煬帝遊興勃發,便下了一道詔書,安排儀衛,出幸江都。宮廷內外,接讀這道詔書,都要籌備起來,且知煬帝素來性急,一經出口,便要照行,勢不能少許延挨,接連備辦了十餘日,忙碌得甚麼相似,方才有點眉目,上表請期,好幾日不見批答。看官道是何因?原來滕王瓚暴死栗園,見前文。嗣王綸曾拜邵州刺史,鎮王爽亦已去世,嗣王集留居京師,未聞外調。綸與集俱係煬帝從弟,曆見煬帝摧殘骨肉,未免加憂。煬帝也隻恐同族為變,雖是留戀洛陽,作宮作苑,但暗中卻密遣心腹,伺察諸王,此次又要南幸,更宜格外加防。綸、集二人,常慮得罪,時呼術士入室,訪問吉凶,並使巫祝章醮求福,有了這種動作,便被偵探得了隙頭,立即報聞。煬帝趁這機會,想除二人,便將兩人怨望咒詛的罪名,令公卿議定讞案。公卿統是希旨承顏,複稱兩人厭盅惡逆,罪在不赦。煬帝假作慈悲,隻說是:“誼關宗族,不忍加誅,特減罪宥死,除名為民,坐徙邊郡。”兩王已經遷謫,煬帝方安然無忌,始將南行的日期,批定仲秋出發,令左武衛大將軍郭衍為前軍統領,右武衛大將軍李景為後軍統領,扈駕南巡。文武官五品以上,賜坐樓船,九品以上,賜坐黃篾,並令黃門侍郎王弘,監督龍舟,奉迎車駕。

轉眼間已是屆期,煬帝與蕭後龍章鳳藻,打扮得非常華麗,並坐著一乘金圍玉蓋的逍遙輦,率領顯仁宮、芳華苑內三千粉黛,出發東京,前後左右,統是寶馬香車,簇擁徐行。扈從人員,又都穿服蟒衣玉帶,跨馬隨著,前導的是左衛大將軍郭衍,後護的是右衛大將軍李景,各帶著千軍萬馬,迤邐至通濟渠。王弘早攏舟伺候,這通濟渠雖經開鑿,還嫌淺狹,非龍舟所能出入,隻好另用小航,渡出洛口,方得駕禦龍舟。煬帝乃與蕭後下輦,共入小朱航,此外男女人等,統有便舟乘載,魚貫而下。一出洛口,方見有巨舟二艘,泊住中流,最大一艘,便是龍舟,內容分四重,高四十五尺,長二百尺,上重有正殿內殿東西朝堂,中二重有百二十號房間,俱用金玉飾成,下重體製較鎩,乃是內侍所居。這舟為煬帝所乘,不消細說。比龍舟稍小的一艘,叫作翔螭舟,製度略卑,裝飾無異,係是蕭後坐船。另外有浮景九艘,中隔三重,充作水殿,又有漾彩、朱鳥、蒼螭、白虎、玄武、飛翔、青鳧、陵江、樓船、板艙、黃篾等數千艘,分坐諸王百官,妃嬪公主,及載內外百司供奉物品。最奇怪的是有五樓、道場、玄壇等數十艘,為僧尼道士蕃客所乘,統共用挽船士八萬餘人,內有九千餘名,係挽龍舟翔螭舟,各用錦彩為袍。衛兵所乘,又分平乘、青龍、艨艟、艚、八櫂、艇舸等數千艘,挽船不用人夫,須由兵士自引。龍旂舞彩,畫舫聯鑣,相接至二百餘裏。岸上又有騎兵數隊,夾河衛行,所過州縣五百裏內,概令獻食,往往一州供至數百車,窮極水陸珍饈。煬帝、蕭後,及後宮諸妃嬪,反視同草具,飲食有餘,輒拋置河中。自來帝王巡幸天下,哪裏有這般奢侈,這般驕淫?小子有詩歎道:

帝王多半好風流,欲比隋煬問孰侔?

南北輿圖方混一,可憐隻博兩番遊。

欲知煬帝南巡後事,下回再行表明。

寫宣華夫人之死,及楊素之遇鬼,似屬冤仇相報,躍然紙上,雖未必實有其事,而疑心生鬼,亦人情所常有。且以見人生之不可虧心,心苟一虧,魂魄不搖而自悸,有不至死地不止者,此作者警世之苦心也。煬帝窮奢極欲,為古今所罕聞,極力摹寫,愈見其鎩蹋婦女,荼毒生靈,天下寧有若是淫昏之主,而能長享太平,任所欲為耶?況事本韓偓《海山記》,並非無稽,而江都之遊,又為大業元年間事,此係煬帝南巡第一次,趁年仍返東京,俗小說中卻謂其一去不回,竟似煬帝十年外事。夫煬帝固嚐死於江都,然事在後起,並非一次即了,隋史中自有年月可證,得此編以序明之,而史事乃有條不紊,非雜亂無章之俗小說,所得同日語也。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南北史演義

《南北史演義》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興王呈預兆 睹龍顏慧婦忌英雄 第二回 起義師入京討逆 迎禦駕報績增封 第三回 伐燕南冒險成功 捍東都督兵禦寇 第四回 毀賊船用火破盧循 發軍函出奇平譙縱 第五回 搗洛陽秦將敗沒 破長安姚氏滅亡 第六回 失秦土劉世子逃歸 移晉祚宋武帝篡位 第七回 弑故主冤魂索命 喪良將胡騎橫行 第八回 廢營陽迎立外藩 反江陵驚聞內變 第九回 平謝逆功歸檀道濟 入夏都擊走赫連昌 第十回 逃將軍棄師中虜計 亡國後侑酒作人奴 第十一回 破氐帥收還要郡 殺司空自壞長城 第十二回 燕王弘投奔高麗 魏主燾攻克姑臧 第十三回 捕奸黨殷景仁定謀 露逆萌範蔚宗伏法 第十四回 陳參軍立柵守危城 薛安都用矛刺虜將 第十五回 騁辯詞張暢報使 貽溲溺臧質複書 第十六回 永安宮魏主被戕 含章殿宋帝遇弑 第十七回 發尋陽出師問罪 克建康梟惡鋤奸 第十八回 犯上興兵一敗塗地 誅叔納妹隻手瞞天 第十九回 發雄師慘屠骨肉 備喪具厚葬妃嬙 第二十回 狎姑姊宣淫鸞掖 辱諸父戲宰豬王 第二十一回 戕暴主湘東正位 討宿孽江右鏖兵 第二十二回 掃逆藩眾叛蕩平 激外變四州淪陷 第二十三回 殺弟兄宋帝濫刑 好佛老魏主禪統 第二十四回 江上墮謀親王授首 殿中醉寢狂豎飲刀 第二十五回 討權臣石頭殉節 失鎮地櫟林喪身 第二十六回 篡宋祚廢主出宮 弑魏帝淫嫗專政 第二十七回 膺帝籙父子相繼 禮名賢昆季同心 第二十八回 造孽緣孽兒自盡 全愚孝愚主終喪 第二十九回 蕭昭業喜承祖統 魏孝文計徙都城 第三十回 上淫下烝醜傳宮掖 內應外合刃及殿庭 第三十二回 假仁襲義兵達江淮 易後廢儲釁傳河洛 第三十三回 兩國交兵齊師屢挫 十王駢戮蕭氏相殘 第三十四回 齊嗣主臨喪笑禿鹙 魏淫後流涕陳巫盅 第三十五回 泄密謀二江授首 遭主忌六貴洊誅 第三十六回 江夏王通叛亡身 潘貴妃入宮專寵 第三十七回 殺山陽據城傳檄 立寶融廢主進兵 第三十八回 張欣泰敗謀罹重辟 王珍國懼禍弑昏君 第三十九回 諫遠色王茂得嬌娃 竊大寶蕭衍行弑逆 第四十回 蕭寶夤乞師伏虜闕 魏邢巒遣將奪梁州 第四十一回 弟子輿屍潰師洛口 將帥協力戰勝鍾離 第四十二回 誣通叛魏宗屈死 圖規複梁將無功 第四十三回 充華產子嗣統承基 母後臨朝窮奢極欲 第四十五回 宣光殿省母啟爭端 沃野鎮弄兵開禍亂 第四十六回 誅元爰再逞牝威 拒葛榮輕罹賊網 第四十七回 蕭寶夤稱尊叛命 爾朱榮抗表興師 第四十八回 喪君有君強臣謝罪 因敵攻敵叛王入都 第四十九回 設伏甲定謀除惡 縱輕騎入闕行凶 第五十回 廢故主迎立廣陵王 煽眾兵聲討爾朱氏 第五十一回 戰韓陵破滅子弟軍 入洛宮淫烝大小後 第五十二回 梁太子因憂去世 賀拔嶽被賺喪身 第五十三回 違君命晉陽興甲 謁行在關右迎鑾 第五十四回 飲宮中魏主遭鴆毒 陷澤畔竇泰死戰場 第五十五回 用少擊眾沙苑交兵 廢舊迎新柔然納女 第五十六回 戰邙山宇文泰敗潰 幸佛寺梁主衍舍身 第五十七回 責賀琛梁廷草敕 防侯景高氏留言 第五十八回 悍高澄毆禁東魏主 智慕容計擒蕭淵明 第五十九回 縱叛賊朱異誤國 卻強寇羊侃守城 第六十回 援建康韋粲捐軀 陷台城梁武用計 第六十一回 困梁宮君王餓死 攻湘州叔侄尋仇 第六十二回 取公主侯景脅君 篡帝祚高洋竊國 第六十三回 陳霸先舉兵討逆 王僧辯卻賊奏功 第六十四回 弑梁主大憝行凶 臠侯賊庶支承統 第六十五回 殺季弟特遣猛將軍 鴆故主兼及親生女 第六十六回 陷江陵並戕梁元帝 誅僧辯再立晉安王 第六十七回 擒敵將梁軍大捷 逞淫威齊主橫行 第六十八回 宇文護挾權肆逆 陳霸先盜國稱尊 第六十九回 討王琳屢次交兵 諫高洋連番受責 第七十回 戮勳戚皇叔篡位 溺懿親悍將逞謀 第七十一回 遇強暴故後被汙 違忠諫逆臣致敗 第七十二回 遭主嫌侯安都受戮 卻敵軍段孝先建功 第七十三回 背德興兵周師再敗 攬權奪位陳主被遷 第七十四回 暱奸人淫後殺賢王 信刁媼昏君戮胞弟 第七十五回 斛律光遭讒受害 宇文護稔惡伏誅 第七十六回 選將才獨任吳明徹 含妒意特進馮小憐 第七十七回 韋孝寬獻議用兵 齊高緯挈妃避敵 第七十八回 陷晉州轉敗為勝 擒齊主取亂侮亡 第七十九回 老將失謀還師被虜 昏君嗣位慘戮沈冤 第八十回 宇文婦醉酒失身 尉遲公登城誓眾 第八十一回 失鄴城皇親自刎 篡周室勳戚代興 第八十二回 揮刀遇救逆弟敗謀 酣宴聯吟豔妃專寵 第八十三回 長孫晟獻謀製突厥 沙缽略稽首服隋朝 第八十四回 設行省遣子督師 避敵兵攜妃投井 第八十五回 據湘州陳宗殉國 撫嶺表冼氏平蠻 第八十六回 反罪為功築宮邀賞 寓剿於撫徙虜實邊 第八十七回 恨妒後禦駕入山鄉 謀奪嫡計臣賂朝貴 第八十八回 太子勇遭讒被廢 庶人秀幽錮蒙冤 第八十九回 侍病父密謀行逆 烝庶母強結同心 第九十回 攻並州分遣兵戎 幸洛陽大興土木 第九十一回 促蛾眉宣華歸地府 駕龍舟煬帝赴江都 第九十二回 巡塞北厚撫啟民汗 幸河西窮討吐穀渾 第九十三回 端門街陳戲示番夷 觀瀾亭獻詩逢鬼魅 第九十四回 征高麗勞兵動眾 潰薩水折將喪師 第九十五回 楊玄感兵敗死窮途 斛斯政拘回遭慘戮 第九十六回 犯乘輿圍攻紫寨 造迷樓望斷紅顏 第九十七回 禦苑賞花巧演古劇 隋堤種柳快意南遊 第九十八回 麻叔謀罪發受金刀 李玄邃謀成建帥府 第九十九回 迫起兵李氏入關中 囑獻書矮奴死闕下 第一百回 弑昏君隋家數盡 鴆少主楊氏凶終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