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作者:錢彩、金豐年代:清代777   

《說嶽全傳》正文 第六十七回 趙王府莽漢鬧新房 問月庵兄弟雙配匹

趙王府莽漢鬧新房問月庵兄弟雙配匹

詩曰:

有意無媒莫漫猜,張槎裴杵楚陽台。

百年夫婦一朝合,宿世姻緣今世諧。

話說鞏夫人正爾望階石上撞去,卻被兩旁從人一齊扯住。當時惱了張英,大怒起來,罵道:“你這狗官,如此無禮!我老爺和你拚了命罷!”捏著拳頭,就要打來。朱致怒喝道:“你這該死的囚徒,怎敢放肆!左右與我打死這囚徒!”兩邊從人答應一聲,正待動手,忽見守門衙役忙來報道:“柴王同老娘娘駕到,快快迎接。”朱致聽了,嚇得魂不附體,忙忙的走出頭門,遠遠的跪著。恰好柴王與老娘娘已到,朱致接到堂上。

柴娘娘坐定,柴王亦在旁邊坐下。張英即上前來,把朱致無禮之話細細稟上。柴娘娘聽了,勃然大怒!柴王道:“你這狗官,輕薄朝廷命婦,罪應斬首!”叫家將:“與我綁去砍了!”嶽夫人慌忙上前道:“殿下,看老身薄麵饒了他罷!”老娘娘道:“若不斬此狗官,將來何以服眾?”嶽夫人再三討饒。柴王道:“姨母說情,權寄他這狗頭在頸上。”朱致那裏敢做聲,隻是叩頭。柴娘娘又道:“你這狗官,快快的把家口搬出行去,讓嶽太太居祝你早晚在此小心伺候,稍有差池,決不饒你的狗命!”朱致喏喏連聲,急急的將合衙人口盡行搬出去,另借別處居祝柴王、老娘娘遂同嶽氏一門人眾,俱搬在土官衙門安身。嶽夫人又整備盤費,打發韓元帥差送來的四名家將。修書一封,備細將一路情形稟知,致謝韓元帥、梁夫人的恩德。那家將辭別了,自回京口而去。那柴王在衙中,倒也清閑無事,日日同眾小爺。張英,帶了家將,各處打圍頑耍。

一日,眾人抬了許多漳狸鹿免回來。嶽夫人同著柴娘娘正在後堂閑話,隻見那眾小爺欣欣得意。嶽夫人不覺墜下淚來,好生傷感。柴娘娘道:“小兒輩正在尋樂,賢妹為何悲傷起來?”嶽夫人道:“這些小子隻知憨頑作樂,全不想二哥往寧夏避難,音信全無,不知存亡死活,叫我怎不傷心!”嶽霆聽了,便道:“母親何必愁煩,待孩兒前往寧夏去探個信息回來便了。”嶽夫人道:“你這點小小年紀,路程遙遠,倘被奸臣拿住,又起風波,如何是好!”柴王接著道:“姨母放心,三弟並無圖形,誰人認得?若說怕人盤問,待侄兒給一紙護身批文與他,說是往寧夏公幹,一路關津便無事了。”嶽夫人道:“如此甚妙。”三公子便去收拾行李。到次日,辭別太太並柴老娘娘和眾小弟兄。嶽夫人吩咐:“若見了二哥,便同他到此地來,免我記念。一路須當小心!凡事忍耐,不可與人爭競。”三公子領命,拜別起身,離了雲南,進了三關,望寧夏而來。尚有許多後事,暫且按下慢表。

先說太行山公道大王牛皋,打造盔甲器械,諸事齊備,發兵三千,與二公子帶往雲南。中軍打起一麵大旗,上麵明寫著“雲南探母”四個大字。嶽雷別了牛皋和眾叔伯等,同了牛通、諸葛錦、歐陽從善、宗良、韓起龍、韓起鳳共弟兄七人,帶領了三千人馬,俱是白旗白甲,離了太行山,望雲南進發。牛皋又發起馬牌,傳檄所過地方,發給糧草。如有違令者,即領人馬征剿。那些地方官,也有念那嶽元帥忠義的,也有懼怕牛皋的,所以經過地方,各各應付供給。在路行了數月,並無阻攔。高鎮南關不遠,已是五月盡邊,天氣炎熱,人馬難行。二公子傳令軍士,在山下陰涼之處紮住營盤,埋鍋造飯,且待明日早涼再行。

那牛通吃了午飯,坐在營中納悶,便走出營來閑步。走上山岡,見一座茂林甚覺陰涼,就走進林中,揀一塊大石頭上坐著歇涼。坐了一會,不覺困倦起來,就倒身在石上睡去。這一睡不打緊,直睡到次日早上方醒,慌忙起來,抹抹眼,下山回營。誰知忘了原來的路,反往後山下來。隻見山下也紮著營盤,帳房外邊擺張桌子。傍邊立著幾個小軍,中間一個軍官坐著,下麵有百十個軍士。那軍官坐在上麵點名,點到六七十名上,隻聽得叫一名“劉通”。那牛通錯聽了,隻道是叫“牛通”,便大嚷起來道:“誰敢擅呼我的大名?”那軍官抬頭一看,見牛通光著身子,也錯認是軍人,大怒道:“這狗頭如此放肆!”叫左右:“與我相打四十!”左右答應一聲:“嚇!”便來要拿牛通。

牛通大怒,一拳打倒了兩三個,一腳踢翻了三四雙。軍官愈加忿怨,叫道:“反了,反了!”牛通便上前,向軍官打來。那軍官慌了,忙向後邊一溜風逃走了。眾軍人見不是頭,呐聲喊,俱四散跑了。牛通見眾人散去,走進帳房一看,隻見帳房桌上擺著酒筵,叫道:“妙呀!我肚中正有些饑餓,那些狗頭都逃走了,正好讓我受用。”竟獨自一個坐下,大吃大嚼。正吃得高興,忽聽得一聲呐喊,一位王爺領著一二百軍士,各執槍刀器械,將帳房圍住,來捉拿牛通。牛通心下驚慌,手無軍器,將桌子一腳踢翻,拔下兩隻桌腳,舞動來敵眾軍。

且說嶽雷營中軍士,見牛通吃了飯上岡子去,一夜不回,到了天明,到口子上來,一路找尋不著。直至後山,但聽得喊聲震地,遠遠望見牛通獨自一人,手持桌腳,與眾軍廝殺。那軍士慌了,飛跑的下同回營,報知二公子。二公子大驚,忙同從兄弟帶領了四五百名軍士,飛奔而來,但見牛通兀自在那裏交戰。眾弟兄一齊上前,高聲大叫道:“兩家俱罷手!有話說明了再處。”那王爺見來的人馬眾多,便各各住手。嶽雷便問牛通道:“你為何在此與他們相殺?”牛通道:“我在岡子上乘涼,恍惚睡著。今早下同,錯走到此。叵奈那廝在此點名,點起我的名字來,反道喧嘩,要將我捆打,故此殺他娘,二兄弟來正好幫我。”

眾人聽了,方知牛通錯認了。嶽雷便向那王爺問道:“不知你們是何處人馬,卻在此處點名?”那王爺道:“這也好笑!孤家乃潞花王趙鑒。這裏是我所轄之地方。你等何人,敢來此地橫行?”嶽雷連忙下禮道:“臣乃嶽飛之子嶽雷!臣兄不知,有犯龍駕,死罪死罪!”趙王道:“原來是嶽公子!孤家久聞令尊大名,不曾識麵。今幸公子到此,就請眾位同孤家到敝府一敘。”

嶽雷謝了,隨同眾人一齊來到王府銀安殿上。參見已畢,趙王吩咐看坐,—一問了姓名,又問起嶽元帥之事。嶽雷即將父兄被奸臣陷害、家眷流到此地之事,細細說了一遍。趙王十分歎息痛恨:“秦檜如此專權誤國,天下何時方得太平!”嶽雷道:“方今炎天暑日,王爺何故操演人馬?”趙王道:“孤家隻有一女,這裏鎮南關總兵黑虎強要聯姻,孤家不願,故此操演人馬,意欲與彼決一死戰。”嶽雷道:“既是不願聯姻,隻消回他罷了,何故動起刀兵來?”趙王道:“公子不知,那廝倚仗他本事高強,手下兵多將勇,又結交秦檜做了內應,故敢於欺壓孤家,強圖郡主。今幸得眾位到此,望助孤家一臂之力,不知允否?”

牛通便嚷道:“不妨,不妨!在我們在此,那怕他千軍萬馬,包你殺他個盡絕。”諸葛錦微微暗笑。嶽雷道:“諸葛兄哂笑,不知計將安出?”諸葛錦道:“不知那個為媒!幾時成親?”趙王道:“那有什麼人為媒!三日前,他差一軍官,領了十餘人,強將花紅禮物丟下,說是這六月初一日,就要來迎娶。”諸葛錦道:“既如此,也不用動幹戈,隻消差個人去,說:‘姻緣乃是好事,門戶也相當,但隻有一個郡主,不忍分離,須得招贅來此,便當從命。否則寧動幹戈,決難成就。’他若肯到此,隻消如此如此,豈不了事?”

趙王聽了大喜,便整備筵席,請眾弟兄到春景園飲宴。一麵差官到鎮南關去說親。趙王在席上與眾弟兄論文論武,直吃到日午。隻見那差官同了鎮南關一個千總官兒回來複命,說:“總兵聽說王爺肯招做郡馬,十分歡喜。賞了小官許多花紅喜錢,準期於初一吉期來入贅,特同這位軍官到此討個允吉喜信。”趙三隨吩咐安排酒席,款待來人,也賞了些花紅錢鈔,自去回複黑虎。這裏眾弟兄重新入席,商議招親之事。飲至更深,辭別趙王回營。

光陰迅速,幾日間,已是六月初一。嶽雷等七人俱到趙王府中,將三千軍士,遠遠四散埋伏。趙玉仍同眾弟兄在後國飲酒,一麵各各暗自準備。看看天色已晚,銀安殿上掛燈結彩,一路金鼓樂人,直擺至頭門上。少頃,忽見家將來報:“黑虎帶領著千餘人馬,鼓樂喧天,已到門首。”趙王即著四個家將出來迎接。黑虎吩咐把人馬暫紮在外,同了兩員偏將直至銀安殿上,參見趙玉。趙王賜坐,擺上宴來。黑虎見殿上掛紅結彩,十分齊整,喜不自勝。趙王命家將快將花紅羊酒等物,同著二位將軍,給賞軍士。黑虎起身道:“吉時已到,請郡主出來,同拜花燭罷。”趙三道:“小女生長深閨,從未見人,不特怕羞,恐驚嚇了他。今日先請進內成親,明日再拜花燭罷!”

黑虎未及回言,早有七八個宮妝女子掌著燈,前迎後送,引至新房。黑虎進了新房,見擺列著古玩器皿,甚是齊整,好生歡喜,便問:“郡主何在?”丫環道:“郡主怕羞,早已躲在帳中。”黑虎大笑道:“既已做了夫妻,何必害羞?”叫丫環們:“暫自回避,我老爺自有製度。”眾丫環呆的呆,笑的笑,俱走出房去了。

黑虎自去把房門關了,走到床邊,叫道:“我的親親!不要害羞!”一手將帳子揭起。不期帳內飛出一個拳頭來,將黑虎當胸一下,撲地一交。黑虎大叫道:“親尚未做,怎麼就打老公!”話還未絕,床上跳下一個人來,一腳將黑虎踹定,罵聲:“狗頭!叫你認認老婆的手段!”黑虎回轉頭一看,那裏是什麼郡主?卻是個黃毛大漢。黑虎道:“你是何人?敢裝郡主來侮弄我!”那人道:“老爺叫做‘金毛太歲牛通’。你晦氣瞎了眼,來認我做老婆!”便兜眼一拳,兩個眼珠一齊迸出。黑虎大叫:“好漢饒命!”牛通道:“你就死了,我也不饒你!”提起拳頭,連打幾下,那黑虎已不響了。

那黑虎帶來的兩員偏將,給散了眾軍羊酒仍回到殿上,聽得裏麵沸反連天,拔出腰刀搶進來。韓起龍、韓起鳳喝聲:“那裏走!”一刀一個,變做四截。宗良、歐陽從善等,一齊拿著軍器殺出王府。一聲號炮,四麵伏兵齊起,將黑虎帶來的一千人馬殺了八九,逃不得幾個回去報信。趙王同眾弟兄回到銀安殿上,向各位稱謝。命將黑虎屍首抬出去燒化了。一麵給發酒肉,犒勞軍兵,大排筵席,請眾人飲宴。吃過幾杯,趙王對諸葛錦道:“吾女若非各位拔刀相助,幾乎失身於匪類!孤家意欲趁此良宵,將小女招嶽公子成親,眾位以為何如?”諸葛錦道:“王爺此舉,臣等盡感大恩。”

二公子立起身辭道:“不可!雖則王爺恩德,但嶽雷父兄之仇未報,母流化外,正在顛沛流離之際,怎敢私自不告而娶!待臣稟過母親,方敢奏命。”趙王道:“此話亦深為有理,但是不可失信!”牛通道:“這個不妨!有臣在此為媒,不怕二兄弟賴了婚的。”趙王大喜,眾人再飲到半夜,各自散去安歇。次日,眾弟兄保了趙王,帶領本部三千人馬,直至鎮南關。守關將士聞報黑虎已死,人馬殺盡,即便開關迎接。趙三同了眾兄弟進關住下,挑選一員將官守關,寫本申奏朝廷,說是:“黑虎謀叛,今已剿除,請旨定奪。”過了一夜,趙王別了眾弟兄,自回潞花王府,不提。

再說眾弟兄又行了兩日,來到平南關。嶽雷傳令三軍紮下營寨,便問:“那位哥哥去討關?”韓起龍、韓起鳳道:“待愚兄去。”就帶領人馬,來至關前,高聲叫道:“守關將士,快些報知總兵,我等太行山義士,要往雲南探母,快快開關放行。”那守關將士慌忙飛報與總兵知道。那位總兵姓巴名雲,生得身長力大,聞報大怒,隨即披掛,提刀上馬,帶領三軍,一聲炮響,衝出關來,厲聲大喝:“何方毛賊?擅敢闖關!”韓起龍拍馬上前,舉手一揖道:“我乃韓起龍是也!奉太行山牛大王將令,保嶽公子往雲南探母,望總兵開關放行!”

巴雲哈哈大笑道:“原來就是嶽雷一黨。本鎮奉秦丞相鈞旨,正要拿你,你今日反來納命。也罷,你若勝得我手中這刀,就放你過去;倘你本事低微,恐難逃一死!”起龍大怒罵道:“狗奴!小爺好言對你說,你反出惡語。不要走,看家夥罷!”舉起三尖兩刃刀,劈麵砍來,巴雲舉刀迎祝二馬相交,雙刀並舉,戰有十數個回合。起龍賣個破綻,駕住巴雲的刀,腰邊抽出鋼鞭,隻一下,打中巴雲背上。巴雲叫聲:“不好!”口吐鮮血,敗進關去,把關門緊閉。

巴雲回到後堂,睡在床上,疼痛不止。家將慌忙進內去報知秀琳小姐。小姐忙來看視父親,但見昏沉幾次,十分危急,忙請大醫來治。正商議守關之策,軍士來報:“關外賊人討戰。”秀琳大怒,披掛上馬,手掄日月雙刀,帶領人馬出關,大罵:“無知毛賊,敢傷吾父!快來納命!”起龍抬頭一看,但見那員女將:

頭戴包發爛銀盔,紮著鬥龍抹額,雉尾分飄;身披鎖子黃金甲,襯的團花戰襖,繡裙飛舞。坐下一匹紅鬃馬,執著兩柄日月刀。生得麵如滿月,眉似遠山,眼含秋水,口若櫻桃。分明是仙女下凡,卻錯認昭君出塞。

韓起龍看了,十分心喜,拍馬上前,叫聲:“女將通過名來。”小姐道:“我乃平南關總兵巴雲之女巴秀琳是也!賊將何名?”起龍道:“我乃太行山牛大王部下大將韓起龍是也!你父親已被我殺敗,你乃嬌柔女子,何苦來送命!快快開關,讓我們過去。你若是未曾婚配,我倒要你做個夫人。”秀琳大怒,罵道:“賊將竟敢侮我!你傷我父親一鞭,正要拿你報仇。不要走,且吃我一刀!”就掄起日月刀,飛舞砍來,韓起龍將刀架祝來來往往,戰有三十餘合。秀琳小姐招駕不住,勒馬奔回。

誰知那馬不進本關,反落荒而走,起龍拍馬緊緊追來。秀琳小姐一路敗下,來到一個尼庵門首,認得是問月庵,就下馬叩門。尼僧開門接進,眾尼便問:“小姐為何如此?”秀琳將戰敗之事說了一遍,又道:“師父,可將我的戰馬牽到後邊藏了,我且躲在房內。倘那賊將追來,你們指引他進房,我在房門後一刀砍死他!”眾尼依計而行。恰好韓起龍趕到尼庵前,不見了秀琳,暗想:“必定躲在裏麵。”便下馬來,把馬拴在樹上,來叩庵門。尼僧開了門,起龍便問:“可有一位女將躲在你這庵內?”尼僧道:“有一個女將被人殺敗了,躲在裏麵,我們不敢隱瞞。”起龍道:“可引我進去。”

尼僧將起龍引到一帶五間小房內,尼僧指道:“就在這房內,小尼不敢進去。”便翻身往外。起龍見房門掩上,暗想:“他必然躲在門後,暗算我。”便把刀放下,手提鋼鞭,一腳把門踢開。秀琳果在門後,飛出刀來,要砍起龍。起龍將鞭架開刀,把身一鑽,反鑽在秀琳背後,將秀琳雙手拿住,奪去雙刀,攔腰抱祝秀林叫將起來,起龍道:“天南地北,在此相遇,合是姻緣。況你我才貌相當,不必推辭。”竟將秀琳按倒在床上。秀琳力怯,那裏脫得身,隻得半推半就,卸甲寬衣,成全了一樁好事。正是:

天南地北喜相逢,魚水強諧樂意濃。

今日牛郎逢織女,明年王母產金童。

卻說韓起鳳見哥哥追趕女將,也拍馬追來。追到庵前,見哥哥的馬拴在樹上,便下馬來,也將馬拴在一處,走進庵來問尼僧道:“戰馬拴在外邊,那位將軍在於何處?”尼僧道:“方才在裏麵交戰,好一會不聽見聲響,不知在內做些甚事。他們都是拖刀弄劍的,小尼不敢進去。”起鳳聽了,一直走到後邊,卻不見起龍。又到一間小房,覺得十分幽雅,隨手把門推開,裏麵卻坐著一個少年女子,生得十分美貌。韓起鳳便走進房來,那女子看見心下驚慌,正欲開言,起鳳上前一把抱祝那女子嚇得麵漲通紅,正要聲張,那起鳳道:“小娘子獨自一個在此,偏偏遇著我,諒必是前世姻緣。”那女子隻掙得一句:“將軍若要用強,寧死不從。必待妾身回家稟知父親,明媒正娶,方得從命。”起鳳道:“雖是這等說,但恐你變局,必須對天立誓,方才信你。”那女子道:“這也使得。”二人即將房門關了,兩個對天立誓,結為夫妻。詩曰:

孤鸞寡鶴許成雙,一段姻緣自主張。

不是藍田曾種玉,怎能巫女會襄王?

韓起鳳細問:“小娘子何家宅眷?到此何事?”那女子道:“妾乃前村王長者之女素娟。因母親三周忌辰,特地到此來燒香追薦,不意遇見將軍。”起鳳道:“此乃前生所定也。”隨挽手出房。適值韓起龍也同了巴秀琳俱到大殿上,弟兄二人各將心事說明,商議求親之事。

起龍即浼尼僧,到前村通知王長者,請他到此相會。王長者聽知,飛跑來到問月庵中,看見女兒和那後生一同迎接,氣得目瞪口呆。倒是巴秀琳上前說道:“無意相逢,合是姻緣,妾願與他為媒。”王長者見事已如此,況見韓起鳳人才出眾,隻得歎口氣道:“是我命薄,老妻亡故,以致如此!罷,罷,罷!由你們罷!”韓起鳳就拜謝了丈人,扶著素娟上馬,自己步行跟隨回營。巴秀琳對著起龍道:“妾身依先敗進關去,將軍趕來。等妾進關與父親說明,明日招親便了。”起龍依允。送了王長者出庵。

秀琳上馬,望平南關敗去,起龍在後追趕,來至關前。關上軍卒見小姐敗回,忙忙放下吊橋。秀琳方才過去,不意韓起龍馬快,飛奔搶過吊橋,衝進關內。這裏嶽雷等眾弟兄見起龍得了關,就一齊擁入。軍士慌忙報知巴雲,巴雲大叫一聲:“氣死我也!”口中吐出鮮血,膊背疼痛,又不能起來,竟氣死在床上。嶽雷等得了平南關,一齊來到帥府坐定。巴雲手下偏將軍兵一半逃亡,一半情願投服。嶽雷命將巴雲屍首安葬,秀琳大哭一常韓起龍弟兄二人就把聘定秀琳。王素娟之事說了一遍。嶽雷大喜,就差人迎接王素娟進關,與巴秀琳共守平南關。

過了一夜,嶽雷催兵起營,望盡南關而來。行了數日,已到盡南關前,紮下營寨。嶽雷便問:“那位兄長去討關?”牛通道:“這遭該我也去尋一個老婆了。”嶽雷道:“聞說此處總兵厲害,須要小心!”牛通答應,帶領人馬來至關前,大叫:“快快把這牢門開了,讓爺爺們過去便罷。若道半個‘不’字,就把你們這個鳥關內殺個幹淨!”那守關軍士忙忙的去報與總兵石山知道了。

石山聽了,披掛上馬,手提鐵叉,帶領人馬衝出關來。牛通看見,也不問姓名,舉起潑風刀,劈麵就砍,石山掄叉招架。二馬跑開,刀叉齊舉,叉來刀架,刀至叉迎,來來往往,戰有二三十個回合。牛通性起,逼開石山手中叉,掄轉一刀。石山把身子一閃,來不及,已砍傷著肩膊,負痛撥馬敗進關來。走進堂上坐定,叫家將:“快請夫人、小姐出來。”

不多時,夫人、小姐同出堂來相見。石山道:“我今日與賊人交戰,被他砍傷肩膊。女兒快快出去,擒拿此賊,與我報仇!”那鸞英小姐領命,披掛齊整,提搶上馬,帶領人馬出關。三聲炮響轟天,兩麵繡旗飄動。正是:

未逢海內擒龍將,先認關中娘子軍。

畢竟勝負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說嶽全傳

《說嶽全傳》正文
第一回 天遣赤須龍下界 佛謫金翅鳥降凡 第二回 泛洪濤虯王報怨 撫孤寡員外施恩 第三回 嶽院君閉門課子 周先生設帳授徒 第四回 麒麟村小英雄結義 瀝泉洞老蛇怪獻槍 第五回 嶽飛巧試九枝箭 李春慨締百年姻 第六回 瀝泉山嶽飛廬墓 亂草岡牛皋剪徑 第七回 夢飛虎徐仁薦賢 索賄賂洪先革職 第八回 嶽飛完姻歸故土 洪先糾盜劫行裝 第九回 元帥府嶽鵬舉談兵 招商店宗留守賜宴 第十回 大相國寺閑聽評話 小校場中私搶狀元 第十一回 周三畏遵訓贈寶劍 宗留守立誓取真才 第十二回 奪狀元槍挑小梁王 反武場放走嶽鵬舉 第十三回 昭豐鎮王貴染病 牟駝岡宗澤踹營 第十四回 嶽飛破賊酬知己 施全剪徑遇良朋 第十五回 金兀術興兵入寇 陸子敬設計禦敵 第十六回 下假書哈迷蚩割鼻 破潞安陸節度盡忠 第十七回 梁夫人炮炸失兩狼 張叔夜假降保河間 第十九回 李侍郎拚命罵番王 崔總兵進衣傳血詔 第二十回 金營神鳥引真主 夾江泥馬渡康王 第二十一回 宋高宗金陵即帝位 嶽鵬舉劃地絕交情 第二十二回 結義盟王佐假名 刺精忠嶽母訓子 第二十三回 胡先奉令探功績 嶽飛設計敗金兵 第二十四回 釋番將劉豫降金 獻玉璽邦昌拜相 第二十五回 王橫斷橋霸渡口 邦昌假詔害忠良 第二十六回 劉豫恃寵張珠蓋 曹榮降賊獻黃河 第二十七回 嶽飛大戰愛華山 阮良水底擒兀術 第二十八回 嶽元帥調兵剿寇 牛統製巡湖被擒 第二十九回 嶽元帥單身探賊 耿明達兄弟投誠 第三十回 破兵船嶽飛定計 襲洞庭楊虎歸降 第三十一回 穿梭鏢明收虎將 苦肉計暗取康郎 第三十二回 牛皋酒醉破番兵 金節夢虎諧婚匹 第三十三回 劉魯王縱子行凶 孟邦傑逃災遇友 第三十四回 掘陷坑吉青被獲 認兄弟張用獻關 第三十五回 九宮山解糧遇盜 樊家莊爭鹿招親 第三十六回 何元慶兩番被獲 金兀術五路進兵 第三十七回 五通神顯靈航大海 宋康王被困牛頭山 第三十八回 解軍糧英雄歸宋室 下戰書福將進金營 第三十九回 祭帥旗奸臣代畜 挑華車勇士遭殃 第四十回 殺番兵嶽雲保家屬 贈赤兔關鈴結義兄 第四十一回 鞏家莊嶽雲聘婦 牛頭山張憲救主 第四十二回 打碎免戰牌嶽公子犯禁 挑死大王子韓彥直衝營 第四十三回 送客將軍雙結義 贈囊和尚泄天機 第四十四回 梁夫人擊鼓戰金山 金兀術敗走黃天蕩 第四十五回 掘通老鶴河兀術逃生 遷都臨安郡嶽飛歸裏 第四十六回 兀術施恩養秦檜 苗傅銜怨殺王淵 第四十七回 擒叛臣虎將勤王 召良帥賢後賜旗 第四十八回 楊景夢傳殺手鐧 王佐計設金蘭宴 第四十九回 楊欽暗獻地理圖 世忠計破藏金窟 第五十回 打酒壇福將遇神仙 探君山元戎遭厄難 第五十一回 伍尚誌火牛衝敵陣 鮑方祖贈寶破妖人 第五十二回 嚴成方較錘結義 戚統製暗箭報仇 第五十三回 嶽元帥大破五方陣 楊再興誤走小商河 第五十四回 貶九成秦檜弄權 送欽差湯懷自刎 第五十五回 陸殿下單身戰五將 王統製斷臂假降金 第五十六回 述往事王佐獻圖 明邪正曹寧弑父 第五十七回 演鉤連大破連環馬 射箭書潛避鐵浮陀 第五十八回 再放報仇箭戚方殞命 大破金龍陣關鈴逞能 第五十九回 召回兵矯詔發金牌 詳惡夢禪師贈偈語 第六十回 勘冤獄周三畏掛冠 探囹圄張總兵死義 第六十一回 東窗下夫妻設計 風波亭父子歸神 第六十二回 韓家莊嶽雷逢義友 七寶鎮牛通鬧酒坊 第六十三回 興風浪忠魂顯聖 投古井烈女殉身 第六十四回 諸葛夢裏授兵書 歐陽獄中施巧計 第六十五回 小兄弟偷祭嶽王墳 呂巡檢貪贓鬧烏鎮 第六十六回 牛公子直言觸父 柴娘娘恩義待仇 第六十七回 趙王府莽漢鬧新房 問月庵兄弟雙配匹 第六十八回 牛通智取盡南關 嶽霆途遇眾好漢 第六十九回 打擂台同祭嶽王墳 憤冤情哭訴潮神廟 第七十回 靈隱寺進香瘋僧遊戲 眾安橋行刺義士捐軀 第七十一回 苗王洞嶽霖入贅 東南山何立見佛 第七十二回 黑蠻龍提兵祭嶽墳 秦丞相嚼舌歸陰府 第七十三回 胡夢蝶醉後吟詩遊地獄 金兀術三曹對案再興兵 第七十四回 赦罪封功禦祭嶽王墳 勘奸定罪正法棲霞嶺 第七十五回 萬人口張俊應誓 殺奸屬王彪報仇 第七十六回 普風師寶珠打宋將 諸葛錦火箭破駝龍 第七十七回 山獅駝兵阻界山 楊繼周力敵番將 第七十八回 黑風珠四將喪命 白龍帶伍連遭擒 第七十九回 施岑收服烏靈聖母 牛皋氣死完顏兀術 第八十回 表精忠墓頂加封 證因果大鵬歸位 第八十一回 表精忠墓頂加封 證因果大鵬歸位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