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心源 作者:黃元禦年代:清朝1216   

《四聖心源》卷七·雜病解下 卷七·雜病解下·齁喘根原

齁喘者,即傷風之重者也。其陽衰土濕,中氣不運,較之傷風之家倍甚。脾土常陷,胃土常逆,水穀消遲,濁陰莫降。一遇清風感襲,閉其皮毛,中脘鬱滿,胃氣愈逆。肺藏壅塞,表裏不得通達,宗氣逆衝,出於喉嚨。而氣阻喉閉,不得透泄,於是壅悶喘急,不可名狀。此齁喘之由來也。

輕則但作於秋冬,是緣風邪之外束,重則兼發於夏暑,乃由濕淫之內動。濕居寒熱之中,水火逼蒸,則生濕氣。濕氣在上,則隨火而化熱;濕氣在下,則隨水而化寒。火盛則上之濕熱為多,水盛則下之濕寒斯甚。此因水火之衰旺不同,故其上下之寒熱亦殊。而齁喘之家,則上焦之濕熱不敵下焦之濕寒,以其陽衰而陰旺,火敗而水勝也。

此當溫中燥土,助其推遷。降戊土於坎中,使濁陰下泄於水道;升己土於離位,使清陽上達於汗孔。中氣一轉而清濁易位,汗溺一行而鬱悶全消,則肺氣清降,喘阻不作。若服清潤之劑,中脘愈敗,肺氣更逆,是庸工之下者也。

紫蘇薑苓湯

蘇葉三錢杏仁三錢橘皮三錢半夏三錢茯苓三錢幹薑三錢甘草二錢砂仁二錢生薑三錢

煎大半杯,熱服,覆衣。

若皮毛閉束,表邪不解,則加麻黃。若言語譫妄,內熱不清,則加石膏。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四聖心源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