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案 作者:惜紅居士年代:清代323   

《李公案》正文 第三回 夜行船賊人探路 天妃廟公子遇仙

夜行船賊人探路天妃廟公子遇仙

卻說李公正在吃酒,觀看河邊春景,忽聽鑼聲震耳,嚇了一跳。定睛看時,卻是一隻船,從橋那邊過來,上邊插著黃旗,上麵寫著字,是天竺進香的。後麵又是一隻大船,旗上寫的是“欽命頭品頂戴四川總督部堂”。兩隻船一起敲鑼,所以鑼聲震耳。探頭望窗下一看,卻有隻航船停泊在那裏,桅上燈籠的字是“杭州嘉善”。原來南方與咱北省不同,來往盡是水路,有航船搭客裝貨,定準日期來回,就叫航船,與北方的集船相似。這條船就是嘉善到杭州、杭州到嘉善的來回船。

李公心中想道:“我走了幾天,旱路的風景也都領略過了,今何不就搭這航船去,也見見水路的情形,豈不方便。”因趕緊催麵,拿過來就吃,吃完算賬,共是二十一文銅錢,又額外兩文錢是賞堂倌的酒錢。

立起身,取了雨傘,背上行李,剛要出門,對麵來了一人,身穿紅青哈喇馬褂,頭戴青緞邊的夾氈帽,青緞套褲,白布長筒襪,紮著護膝,黑布皂鞋,馬褂的鈕扣都不扣上,胸間露出紫花布襯衣,紮著一條玫瑰紫褡膊,背著一小卷行李,那梢頭露著刀柄,與李公打了一個照麵。李公仔細一看,那人有三十來年紀,鷹頭鼠目,凶惡異常,便知不是個善良之輩。那人這一雙眼睛也盯住在李公身上。李公趁其回頭的工夫,看見他耳朵後邊有一個小瘤,便記在心上,轉過身望外就走,心中想道:“此人好生奇怪,難道想看我這一肩破爛行李不成?”一麵想,一麵走下大橋。由東邊行道轉到河下一看,正是停泊航船的地方,便向前高叫道:“管船的,什麼時候開船?我是要到杭州,特地來搭船的。”那船上有個夥計,正在那裏劈柴燒飯,聽見有人搭船,他便探出頭來招呼,說道:“開船還早得很哩!我們這航船有一定的規矩,要到吃過晚飯,落過太陽,還要點完一支蠟燭方才開船。你看這太陽還在樹頭頂,客人有事且請去幹,到掌燈再來也耽誤不了。”李公聽說,道:“這也罷了。我且問你,搭船到杭州要多少錢?”船家道:“每位四百,飯錢在外。”李公道:“飯錢多少?”船家道:“你這客人真沒出過門。一飯一菜,每客三十。這也是我們船家的老規矩,是祖宗留下的這個定例,出門人哪個不知道,你還要問嗎?”李公道:“這就叫一回生二回熟,下次搭船我就不問你了。我且把這行李放在船上,待開船的工夫我來。”船家說道:“可以使得。”說完,便上前來接。李公把行李、雨傘就交待他,問道:“你這管船貴姓?”船家道:“我叫燒火阿二,本姓姓張,因為我媽嫁了姓李的,便又姓李。”李公道:“我這兩件東西,你卻收明白了。”阿二說:“錯不了,你就是一包金子交給我也錯不了,不要說你這點兒鋪蓋。你且瞧真了,這雨傘是拴在包袱上的,回來還照樣交給你。”李公道:“是了,是了。”

說罷,仍轉身由夾道回到橋上。靠橋欄望西看去,見是十裏塘河,兩岸人家接連不斷,房後多有水閣,一群群的鵝鴨隨波上下,遊泳往來,甚是好看。怎見得?有詩為證: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李公觀看一回,見天色尚早,便想道:“我既到此地,何不隨喜一回,等吃過晚飯,然後下船。”便順著腳步過橋來。

行不多遠,見有一座大廟,修蓋得莊嚴華麗,簷下豎著一塊雙龍蟠金的匾額,大書“敕建天妃宮”,正門卻是關著,右邊門洞裏坐著一位道士,穿著青布道袍,手拿棕拂,麵前擺著香盤卦筒,一塊小小粉牌,上寫著“善斷吉凶”四個字。李公向來不信九流三教,見有許多人在那裏問長問短,便走上前去看個熱鬧。見那道士童顏鶴發,碧眼朱瞳,三綹白須,飄飄欲仙。李公雖不信江湖,見這道士品格非凡,倒也肅然起敬,不覺上前一步。道士抬起頭來,看見李公,便立起身來拱手道:“貴人何來?請裏麵待茶,貧道尚有一言。”李公道:“師傅看錯人了。小可初學經商,路過貴地,即欲下船趕路,沒有工夫耽擱,有負美意,改日再奉擾罷。”說完便轉身要走。道士攔住道:“貴人,不必相瞞,此非說話之所,貧道也非本地人氏。早知今日之會,自嶗山專為閣下而來,在此恭候已非一日。緣分既到,豈可錯過?閣下試看,貧道豈是江湖騙子?何必見拒如此!”李公聽他說話有因,知非平常,便拱手道:“師傅言重,學生遵命就是。”道士哈哈大笑,叫一個小童將卦攤收起。道士將袍袖一整,深深的向四圍作了一個揖,說:“有慢眾位,改日再請光臨,恕貧道不得奉陪。”眾人看道士舉動古怪,個個看著李公,想知個究竟。誰想這道士忽然下這麼個禮,分明是攆大眾走的意思,卻又是恭而且敬,萬不能挑他的錯處。

隻得你看我,我看你,一個個都出門去了。

道士讓李公先行,叫小童領路。走過穿堂,轉彎進月亮門,是一個寬大院子,鬆柏成蔭,綠苔鋪地,中有一個團瓢,便讓李公進去。你道什麼叫團瓢?就是在平地搭一個草屋,仿佛窩鋪的樣子,卻比窩鋪高大,並且整齊幹淨。大凡修仙學道的,多用這個去處存身,為的是雲遊天下,到處安身,來得簡便省事。

閑話少講,言歸正傳。李公走進團瓢一看,並無桌椅,地上鋪著一張棕墊,壁上掛一個葫蘆,西壁下一個石爐,炭火通紅,煎茶初熟。道士讓李公坐定,便親將葫蘆取下,探手進去,取出兩隻茶杯,就爐上提壺斟茶奉上。李公接在手內,覺得一陣清香直通腦際,非尋常雙窨官片的香味。正是:寶鼎香濃茶乍熟,幽居人靜鳥窺簾。

不知道士留待李公到底是什麼意見,且聽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李公案

《李公案》正文
序一 序二 第一回 傳奇聞野老閑評 編新詞稗官借鑒 第二回 嘉善路初次登程 天河館一人獨酌 第三回 夜行船賊人探路 天妃廟公子遇仙 第四回 老道士預卜前程 凶賊徒再窺蹤跡 第五回 忙中錯黑夜偷頭 客船上天明驚盜 第六回 偷上岸船戶報案 施鐵鎖地保詐錢 第七回 寫呈詞代書刁難 憑報單縣官準狀 第八回 搭屍棚預備官臨 謁私宅初聯世誼 第九回 石門埠程官驗屍 杭州城李公返旆 第十回 趁夜月荒郊趕路 坐春風內署餞行 第十一回 用嚴刑假逼供招 設藥籠巧施妙計 第十二回 治奇病晨施藥餌 訪真情夜上茶樓 第十三回 緝賊蹤茶坊得信 感靈機古廟訪仙 第十四回 窮開心周起尋春 趁利口虔婆接客 第十五回 活神仙醫病治人 死囚徒殺人祭鬼 第十六回 訪神醫惡賊投羅 派捕役李公設計 第十七回 割肉瘤凶徒就縛 交銀信眾役銷差 第十八回 結命案了卻前因 敘出身言歸正傳 第十九回 解京餉戶部交銀 赴新任民房借宿 第二十回 欺鄉愚刁商受罰 失嬌女寡婦呼冤 第二十一回 遣潰勇清官捐薄俸 哄鄉愚幹仆訪奸情 第二十二回 得確情張榮複命 聽堂訊鍾氏訴供 第二十三回 陸大榮當堂具結 李老婆意外發財 第二十四回 李瞎子暗中遭害 兩公差堂上銷案 第二十五回 雪沉冤賢侯明察 闖公堂潑婦咆哮 第二十六回 問拐帶許國楨到堂 思愛女張王氏入夢 第二十七回 門下生當堂對供 殺人賊自行投案 第二十八回 假和尚供出真情 賢父母夢準鬼狀 第二十九回 還煙壺貧婦知大義 鬥紙牌更卒慢嘉賓 第三十回 瀹茗挑燈窮嫠訴苦 飛符召將酒店傳書 第三十一回 闊排場財主迎親 裝糊塗大媒受責 第三十二回 杜大隆娶媳得女 徐二混因貪破財 第三十三回 陸大榮獄底遇冤魂 許國楨堂前供夥盜 第三十四回 盜黨設計放火燒衙 眾匪認供申詳定案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