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案 作者:惜紅居士年代:清代323   

《李公案》正文 第三十二回 杜大隆娶媳得女 徐二混因貪破財

杜大隆娶媳得女徐二混因貪破財

卻說墨意師見徐有財供出兩回都是他的原媒,料想推辭不過,隻得實說道:“大老爺聽稟,並非小的敢裝糊塗,因徐二混與黃三林本是磕頭弟兄,他倆麵對麵的結親,不過叫小的做個現成媒人。後來黃三林故了,前年徐二混對我說黃家的親事退了,小的也不知他怎麼個退的。可巧杜二掌櫃二兒斷了弦,托小的做媒,小的就想起徐二混這一門親了,不想一拍便合。這也是前生緣定,與小的無幹。這所供的都是實話,求大老爺詳察。”李公道:“胡說!”

正要再問,值日差稟黃三林妻子黃倪氏、黃祖永傳到。李公叫到案前,問道:“黃倪氏,你兒子聘徐可忠的女兒,是誰的媒人?”倪氏道:“是張保田同這位墨大爺。”李公道:“張保田現住在哪裏?”倪氏道:“聽說今年夏天已病故了。”

李公道:“聘禮共是多少?有首飾衣服沒有””倪氏道:“聘禮銀四十兩,是四個小寶。首飾是赤金耳環一副,赤金扁簪一支,包金手鐲一雙,包金如意簪一支,白銀手鐲一雙,白銀髻花一支,白銀耳環一副,白銀冠鑽一支,共是八件。另外,尺頭四個,就是沒有衣服。”李公說:“據徐有財供,聘禮已經退回,你可照數收到沒有?”倪氏道:“我的青天老爺呀,小婦人哪裏收回一件?就隻憑徐親家說,將聘禮折賣還了賬了。小婦人也不知是誰的賬。”李公道:“庚書婚帖退回沒有?”

倪氏道:“庚書婚帖,小婦人一齊收著,並沒退回。”李公道:“將婚書庚帖呈案。”倪氏道:“現收藏在家。”回家叫鹿兒趕快取來。這一回頭,方才瞥見上首坐的就是昨天喝茶的那位客人,真是又驚又喜。正想再訴賴婚情形,卻遇值日差帶徐可忠到案銷差。

李公問:“你是徐可忠麼?”答道:是。”李公道:“你是不是又叫徐二混?”二混麵赤,低下頭不敢答應。李公道:“你女兒既聘給黃三林的兒子黃祖永,怎麼又嫁姓杜的?一女兩聘,是何道理?快快說來。”徐二混明知理短,隻得勉強分辯,稟道:“因為黃親家故,家道漸漸的不濟。”李公道:“家道不濟,你便應該賴婚?”徐二混叩頭道:“不敢。隻因黃親家在日托小的轉借頭穀錢二百五十吊,前後五六年,分文未還,合計本利已五百多吊。小的又無力代還,隻得與親家母商議,將聘禮退回,折變了還帳。小的想,聘禮已經退回,這親事就不能算了,所以將女兒另聘,並非賴婚。求大老爺明鑒。”

李公問倪氏道:“你親家說聘禮退回折變,交給你手沒有?”

倪氏道:“小婦人並沒看見。”李公喝道:“徐可忠,你敢在本縣麵前說謊!你既說退回聘禮,怎的黃倪氏沒有收回?你是親手退回的,還是交原媒退回的?有個證據沒有?”徐二混聽了這話,愣了半晌,方說道:“因為當日債主逼得緊,容不得空,因此向親家母說明了,就立刻變價清帳,容不得再來回來去的耽誤工夫。這是實情,親家母都知道的。”李公道:“你這嘴也很會說。就依你講,這聘禮已隻算得變賣了,算不得退回;何況還有婚書、庚帖明明的在姓黃的手中,你想將女兒另嫁姓杜的,這個理,憑你利口隻怕不容得你講。”便顧左右道:“來,速傳杜大隆回話。”值差的答應著飛跑的去了。暫且按下。

列位聽說徐二混既打算賴婚,豈肯不把婚書、庚帖設法要回,還叫留在黃家做打官司的證麼?這又是編書的胡造謠言。

哪知非也,其中有個緣故。一來徐二混與黃三林結親並非真心願意,原不過借這親家的名目騙黃三林的財產。偏偏黃三林是個沒心眼兒的人,居然被他騙上,錢財房產已經完了,又找補了一條性命。徐二混功行圓滿,心安意足,這兒女姻親哪裏還在他心上?所以挖空心思,還要捏造這五百多吊錢的帳,原為得消除這四十兩聘禮並八件金銀首飾起見。倘沒有這許多東西,他也便絕口不提的了。至於婚書、庚帖,在徐二混原沒有算做憑據,隻當是黃三林的勾魂票,料想孤兒寡婦,斷沒這力量與他計較。所以坦然放心,把女兒重又出聘。不想怨重毒深,黃三林死不瞑目,九泉之下起而控訴。又遇見這位不憚煩勞的李明府,單為了這事親身查訪到此。這不但徐二混做夢也想不到的事,就是李公在簽押房做夢的時候,也想不到這事是這樣迅疾。且再想不到徐二混早留下這一套婚書、庚帖,為他聽斷的證據。這也叫害人自害,天奪其魄。並非說閑話打岔,這其中情節不得不交代一番。

且趕緊再說黃祖永,聽他母親叫他回家取婚書,他爬起來就走。趕到家裏,將婚書、庚帖,兩個龍鳳泥金的套帖連拜盒一起,一直捧到雙順居跪下,交與他母親看了,呈上公案。李公接過,打開一看,便舉在手中,問徐二混道:“這是你女兒的庚帖不是?”徐二混麵紅耳赤,不敢再辯,隻得低著頭說道:“是。”李公道:“既然是,你該怎麼辦?”徐二混還沒有回答,差人已帶杜大隆到案,衣冠齊楚的朝上跪下。李公問道:“你是杜大隆?”答道:“是。”李公道:“你娶兒媳也該探聽探聽明白。徐可忠的閨女已許黃祖永為妻,庚帖現在,怎麼你敢設謀誆娶有夫之女?今本縣已傳齊兩造,訊明原委,供證確鑿,本應照例嚴辦,姑念你兩家也是體麵人家,都被媒人所誤,且傳你來當堂商酌,這件事該怎樣個了法?”杜大隆道:“老父台明鑒,職員實係不知徐黃兩家的原委。蒙老父台訊明,免職員誤娶有夫之女,為此感恩不淺。還求老父台格外成全,職員無不聽命。”李公道:“聽你這話,倒明白的很。你既稱職員,這國家的法律你自然該知道的。且問你,一女兩聘該怎麼辦?娶有夫之女該怎麼辦?”杜大隆道:“職員鄉愚無知,蒙老父台教訓,還求寬典,法外施恩,成全職員臉麵。”李公道:“你既這樣說,要照例辦,你是知道的了。你既求寬典,本縣俯準你的意思,準你兩家量力罰錢,你願意不願意?”杜大隆道:“蒙老父台成全,職員無不從命。”李公道:“你既願意,可暫且下去,趕快與徐可忠商議,問他也願意否罰。既辦,本縣一秉大公,因格外從寬,聽你們自己酌量。”徐二混叩頭道:“求大老爺開恩,小的願意受罰。”李公道:“既你們願意認罰,聽本縣判斷。”喚左右,傳轎內的新人上來。

哪知道杜大隆的兒子本是一團高興的迎新,萬想不到出這意外的岔兒。在轎內坐著納悶,看風色不好,又被那看熱鬧的人七嘴八舌,你言我語,越加不好意思,敞著轎簾又沒個躲閃,隻好撩開扶手,抱著頭,一溜煙的跑回家去了。單剩個新娘在轎內嗚嗚的哭。值日差叫喜娘打開轎簾,把新娘扶出,攙到公案前,揭去蓋頭。李公望下一看,雖然是莊家閨女,卻倒長得骨肉停勻,五官端正。又加裝扮得齊齊整整,珠冠霞帔,玉帶蟒袍,越顯得精神豐采。就是兩個眼哭得紅腫,像核桃一般。

迨把蓋頭的彩袱揭去,看見黃倪氏跪在右邊,他便直撲下去,倒在倪氏懷裏,放聲大哭。倪氏也兩淚交流。李公不禁連連的點頭,說道:“姑娘,這是你百年的大喜,不可如此。你的意思,本縣已明白了,可惜你的父母不能體貼你苦心。待本縣給你做主。”那姑娘聽這位大老爺的話正碰在心坎兒上,越發感動,哭個不止。黃倪氏好容易將他止住了哭。李公問徐二混道:“你女兒這情形看見沒有?非遇見本縣,隻怕你女兒性命還被你斷送了。”二混叩頭道:“大老爺恩典。”李公叫招房將各人前後口供念了一遍,給大眾聽了,說道:“這親事,黃祖永自幼聘定,媒證、庚帖現在。徐可忠貪利無恥,一女兩嫁。杜大隆為兒娶婦,貪得厚奩,誆娶有夫之女,都該照例嚴辦。姑念自知理短,情願受罰。今兩家各罰地二百畝給黃祖永管業,以償其含冤莫訴之苦。著即各將地畝指明界限,交戶房當堂立案。”徐、杜二人沒法,隻得各指撥了二百畝地,戶房照錄了地段、坐落、方向,俟結案後再行過割。李公道:“本縣格外體恤黃家孤寡無力猝辦迎娶,杜大隆枉費辛苦,一旦人財兩空,也覺少興。今為你設法周旋:徐可忠女兒可就此行禮,認杜大隆為義父;杜大隆預備為兒子續弦的喜筵,即借為替義女招贅的花燭;徐可忠陪嫁的裝奩,既已送往杜家,可以毋庸取回,黃祖永就杜家成親,認為義嶽。從此三家一樣姻親,和氣往來,莫存意見。本縣這樣調處,你大眾願意罷?”眾人齊聲稟複遵斷,而黃倪氏母子喜出望外,尤為感激涕零。

李公又叫地保王順到案說道:“你為地保,地方有不合理的事,應該稟報本縣知道。你不但不來稟報,反去替他們幫忙,就該重責。今一概免究,著這事照本縣的判斷辦去,倘有不合,惟你是問。”地保答應;“喳。”請了個安,正要下去,李公道:“且慢。本街東頭第二堡的更夫,成群聚賭誤公,應與重責。本縣看此地道旁官溝壅塞,著你查明昨兒聚賭的四個人,各罰他十天工作開溝。待諸事齊畢,你一並銷差。”地保一一答應,退下,遵諭辦理去了。

杜大隆上前稟道:“蒙老父台公斷,職員感激不荊但是職員尚有個下情:徐氏斷歸黃家,理所應該,但職員為兒子原定的聘禮,還求老父台追還。”李公道:“你聘禮多少?”杜大隆道:“紋銀一百兩,首飾八件,衣服四套,還有鵝、酒、糕、果、茶葉等項在外。”李公道:“這聘禮是應該追的。但追回來也是沒你的份了,照例應該入官。姑念你傷耗已多,著將銀兩充義學公費,衣服首飾概行賞還。”徐二混道:“銀兩小的願還。衣服、首飾已全數給女兒陪嫁了,求大老爺明鑒。”

黃倪氏稟道:“既徐親家已將衣飾陪嫁,是杜家的聘禮,自然不該留下。待媳婦過門,應當照數揀還。”李公道:“很好。你各人都具上結來,完案後好趕快成親,無誤吉期。”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正是:

萬事不由人算計,巧謀豪奪更何為。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李公案

《李公案》正文
序一 序二 第一回 傳奇聞野老閑評 編新詞稗官借鑒 第二回 嘉善路初次登程 天河館一人獨酌 第三回 夜行船賊人探路 天妃廟公子遇仙 第四回 老道士預卜前程 凶賊徒再窺蹤跡 第五回 忙中錯黑夜偷頭 客船上天明驚盜 第六回 偷上岸船戶報案 施鐵鎖地保詐錢 第七回 寫呈詞代書刁難 憑報單縣官準狀 第八回 搭屍棚預備官臨 謁私宅初聯世誼 第九回 石門埠程官驗屍 杭州城李公返旆 第十回 趁夜月荒郊趕路 坐春風內署餞行 第十一回 用嚴刑假逼供招 設藥籠巧施妙計 第十二回 治奇病晨施藥餌 訪真情夜上茶樓 第十三回 緝賊蹤茶坊得信 感靈機古廟訪仙 第十四回 窮開心周起尋春 趁利口虔婆接客 第十五回 活神仙醫病治人 死囚徒殺人祭鬼 第十六回 訪神醫惡賊投羅 派捕役李公設計 第十七回 割肉瘤凶徒就縛 交銀信眾役銷差 第十八回 結命案了卻前因 敘出身言歸正傳 第十九回 解京餉戶部交銀 赴新任民房借宿 第二十回 欺鄉愚刁商受罰 失嬌女寡婦呼冤 第二十一回 遣潰勇清官捐薄俸 哄鄉愚幹仆訪奸情 第二十二回 得確情張榮複命 聽堂訊鍾氏訴供 第二十三回 陸大榮當堂具結 李老婆意外發財 第二十四回 李瞎子暗中遭害 兩公差堂上銷案 第二十五回 雪沉冤賢侯明察 闖公堂潑婦咆哮 第二十六回 問拐帶許國楨到堂 思愛女張王氏入夢 第二十七回 門下生當堂對供 殺人賊自行投案 第二十八回 假和尚供出真情 賢父母夢準鬼狀 第二十九回 還煙壺貧婦知大義 鬥紙牌更卒慢嘉賓 第三十回 瀹茗挑燈窮嫠訴苦 飛符召將酒店傳書 第三十一回 闊排場財主迎親 裝糊塗大媒受責 第三十二回 杜大隆娶媳得女 徐二混因貪破財 第三十三回 陸大榮獄底遇冤魂 許國楨堂前供夥盜 第三十四回 盜黨設計放火燒衙 眾匪認供申詳定案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