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作者:褚人獲年代:清代909   

《隋唐演義》正文 第三十九回 陳隋兩主說幽情 張尹二妃重貶謫

陳隋兩主說幽情張尹二妃重貶謫

詩曰:

王師靖虜氣,橫海出將軍。赤幟連初日,黃麾映晚雲。鼓鼙雷怒起,舟揖浪驚分。指顧平玄菟,陰山好勒銘。

大凡皇帝家的事,甚是繁冗;這一支筆,一時如何寫得盡?宇宙間的事,日出還生,頃刻間如何說得完?即使看者一雙眼睛,那裏領略得來?要作者如理亂絲一般,逐段逐段,細細剔出,方知事之後先,使看者亦有步驟,不至停想回顧之苦。再說孫安祖,別了李玄邃、王伯當,趕到京中,尋相識的打通了關節,將金珠寶玩獻與段達、虞世基一班佞臣,在下處守候消息。正是錢神有靈,不多幾日,就有旨意下來道:“楊義臣出師已久,未有捷音,按兵不動,意欲何為?姑念老臣,原官體致。先鋒周宇暫為署攝,另調將員,剿滅餘寇。”孫安祖打聽的實,星夜出京,趕回饒陽,報知建德。時楊義臣定計,正圖破城剿滅竇建德,見有旨意下來,對左右歎道:“隋室合體,吾未知死於何人之手!”即將所有金銀,犒賞三軍,涕泣起行,退居濮州雷夏澤中,變姓埋名,農樵為樂。竇建德知義臣已去,複領兵到平原,招集潰卒,得數千人。自此隋之郡縣,盡皆歸附,兵至一萬有餘,勢益張大,力圖進取。差心腹將員,寫書到潞州二賢莊去接女兒,並請單雄信同事不題。正是:

莫教骨肉成吳越,猶念天涯好弟兄。

話分兩頭。再說煬帝在宮中點選帶去遊幸廣陵的宮人。大凡女子,可以充選入宮者,決沒有個無鹽嫫母,最下是中人之姿;若中人之姿,到了宮中,妝點粉飾起來,也會低顰,也會巧笑,便增了二三分顏色。所以煬帝在宮點了七八日,點了這個,又舍不得那個,這邊去了,嬌語歡呼;這邊不去,或官或院,隱隱悲泣。煬帝平昔間在婦人麵上做工夫的,這些女子,越要妝這些嬌癡起來,要使之間之之意。弄得煬帝設主意,煩躁起來,反叫蕭後與眾夫人去點選,自己拉了朱貴兒、袁寶兒,跟了三四個小太監,駕了一隻龍舟,搖過北海,去到三神山上去看落照。忽天氣晦昧,將日色收了,煬帝便懶得上山,就在傍海觀瀾亭中坐了一會,便覺恍惚間,見海中有一隻小舟,衝波逐浪,望山腳下搖來。煬帝正疑那院夫人來接,心中甚喜,及至攏岸,卻又不是。見走上一個內相來,報說道:“陳後主要求見萬歲。”原來煬帝與陳後主,初年甚相契厚。忽聞後主要見,忙叫請來。

不多時,隻見後主從船中走將起來,到了亭中,見煬帝要行君臣之禮。煬帝忙以手攙住道:“朕與卿故交,何須行此大禮。”後主依命,一拜而坐。後主道:“憶昔年少時,與陛下同隊戲遊,親愛甚於同氣,別來許久,不知陛下還相憶否?”煬帝道:“垂髫之交,情同骨肉,昔日之事,時時在念,安有不記之理?”後主道:“陛下既然記得,但今日貴為天子,富有四海,比往日大不相同,真令人欣羨。”煬帝笑道:“富貴乃偶然之物,卿偶然失之,朕偶然得之,何足介意。”因問道:“臨春、結綺、望仙三閣,近來風月何如?”後主道:“風月依然如舊,隻是當時那些錦鏽池台,已化作白楊青草矣!”煬帝又問道:“聞卿曾為張麗華造一桂宮,在光昭殿後,開一圓門,就如月光一般。四邊皆以水晶為障,後庭卻設素粉的罘囗,庭中空空洞洞,不設一物,惟種一株大桂樹,樹下放一個搗藥的玉柞臼,臼旁養一個白色免兒。叫麗華身披素裳,梳淩雲髻,足穿玉華飛頭履,在中間往來,如同月宮嫦娥,此事果有之麼?”後主道:“實是如此。”煬帝道:“若然亦覺太侈。”後主道:“起造宮館,古昔聖王,皆有一所,月宮能費幾何?臣不幸亡國,便以為侈。今不必遠引古人為證,就如陛下文皇帝臨國時,何等節儉,也曾為蔡容華夫人造瀟湘綠綺窗,四邊都以黃金打成芙蓉花,妝飾在上;又以琉璃網戶,將文杏為梁,雕刻飛禽走獸,動輒價值千金,此陛下所目睹,獨非侈乎?幸天下太平,傳位陛下,後日史官,但知稱為節儉,安肯思量及此。”煬帝笑道:“卿可謂善解嘲矣!若如此說,則先帝下江南時,卿一定尚有遺恨。”後主道:“亡國實不敢恨;隻想在桃葉山前,將乘戰艦北渡,那時張麗華方在臨春閣上,試東郭逡的紫毫筆,寫小研紅箋,要做答江令的壁月詩句,尚未及完,忽見韓擒虎擁兵直入。此時匆匆逼迫,致使麗華詩句未終,未免微有不快耳。”煬帝道:“如今麗華安在?”後主道:“現在舟中。”煬帝道:“何不請來一見?”

後主叫內相往船上去請,隻見船中有十來個女子,拿著樂器,拜著酒肴,齊上岸來,看見煬帝,齊齊拜伏在地。煬帝忙叫起來,仔細一看,隻見內中一個女子,生得玉肩雙嚲,雪貌孤凝,韻度十分俊俏。煬帝目不轉睛,看了半晌。後主笑道:“比我家姑娘宣華夫人容貌如何?”煬帝道:“正如邢之與尹,差堪伯仲。”後主道:“陛下再三注盼,想是不識此人,此即張麗華也。”煬帝笑道:“原來就是張貴妃,真個名不虛傳。昔聞貴妃之名,今睹貴妃之麵,又與故人相聚,恨無酒肴,與二卿為歡。”後主道:“臣隨行到備得一尊,但恐褻瀆天子,不敢上獻。”煬帝道:“朕與故交,一時助興,何必拘禮?”後主隨叫麗華送上酒來。煬帝一連飲了三四杯,對後主說道:“朕聞一曲後庭花,擅天下古今之妙,今日幸得相逢,何不為朕一奏?”麗華辭謝道:“妾自拋擲歲月,人間歌舞,不複記憶久矣;況近自井中出來,腰肢酸楚,那裏有往常姿態,安敢在天子麵前,狂歌亂唱。”煬帝道:“貴妃花嫣柳媚,就如不歌不舞,已自脈脈消魂,歌舞時光景,大可想見,何必過謙。”後主道:“既是聖意殷殷,卿可勉強歌舞一曲。”麗華無可奈何,隻得叫侍兒將錦捆鋪下,齊奏起樂來。他走到上麵,按著樂聲的節奏,巧翻彩綢,嬌折纖腰,輕輕如蝴蝶穿花,款款如蜻蜓點水。起初猶乍翱乍翔,不徐不疾,後來樂聲促奏,他便盤旋不已,一霎時紅遮綠掩,就如一片彩雲,在滿空中亂滾。須臾舞罷樂停,他卻高吭新音唱起來: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豔質本傾城。
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

麗華歌舞罷,喜得個煬帝魂魄俱消,稱讚不已,隨命斟酒二杯,一杯送後主,一杯送麗華。後主接杯在手,忽泫然泣下道:“臣為此曲,不知費多少心力,曾受用得幾日,遂聲沉調歇。今日複聞歌此,令人不勝亡國之感。”煬帝道:“卿國雖亡了,這一曲玉樹後庭花,卻是幹秋常在的,何必悲傷?卿酷好翰墨,別來定有新詠,可誦一二,與朕賞鑒。”後主道:“臣近來情景不暢,無興作詩;隻有寄侍兒碧玉與小窗詩二首,聊以塞責,望陛下勿曬。”因誦小窗詩雲:

午睡醒來曉,無人夢自驚。夕陽如有意,偏傍小窗明。寄侍兒碧玉詩雲:

離別腸應斷,相思骨合銷。
愁魂若飛散,憑仗一相招。

煬帝聽罷,再三稱賞。後主道:“亡國唾餘,怎如陛下,雄材扌炎藻,高拔一時?”麗華道:“妾聞陛下天翰淋漓,今幸得垂盼,願求一章,以為終身之榮。”煬帝笑道:“朕從來不能作詩,有負貴妃之請奈何?”麗華道:“陛下醉接望江南詞,禦製清夜遊曲,俱頃刻而成,何言不能?還是笑妾醜陋,不足以當珠玉,故以不能推托?”煬帝道:“貴妃何罪朕之過也。朕當勉強應酬。”麗華命侍兒將文房四寶放下,煬帝拂箋,信筆題詩一首雲:

見麵無多事,聞名爾許時。坐來生百媚,實個好相知。

煬帝寫完,送與麗華。麗華接在手中,看了一遍,見詩意來得冷落,微有譏諷之意,不覺兩臉俱紅赤起來,半晌不做一聲。後主見麗華含嗔帶愧,心下也有幾分不快,便問煬帝道:“此人顏色,不知比陛下蕭後,還是誰人美麗?”煬帝道:“貴妃比蕭後鮮妍,蕭後比貴妃窈窕,就如春蘭與秋菊一般,各自有一時之秀,如何比得?”後主道:“既是一時之秀,陛下的詩句,何輕薄麗華之甚?”煬帝微微笑道:“朕天子之詩,不過適一時之興而已,有什麼輕薄不輕薄?”後主大怒道:“我亦曾為天子,不似你妄自尊大!”煬帝大怒道:“你亡國之人,焉敢如此無禮!”後主亦怒道:“你的壯氣,能有幾時,敢欺我是亡國之君?隻怕你亡國時,結局還有許多不如我處。”煬帝大怒道:“朕巍巍天子,有甚不如你處?”遂自走起身來要拿後主。後主道:“你敢拿誰?”隻見麗華將後主扯下走道:“且去且去,後一二年,吳公台下,少不得還要與他相見。”二人竟往海邊而走。煬帝大踏步趕來;隻見好端端一個麗華,弄得滿身泥漿水,照煬帝臉上拂將過來。

煬帝吃了一驚,就像做夢才醒的一般,因想起他二人死之已久,嚇了一身冷汗。開眼隻見貴兒、寶兒兩個美人,把衣袖遮著煬帝的背心裹住在那裏,忙問二美人道:“你們曾看見什麼?”二美人道:“沒有見甚來,但見陛下如睡去的一般,夢中吃語,龍體時動時靜。”煬帝道:“快下船去罷!”眾人多下了龍舟,煬帝才把適間所見所聞,細述了一遍,貴兒、寶兒大為驚異。煬帝反覺心中憂疑起來,忙叫內相撐回。忽聽見琴聲悠揚,隨風入耳。煬帝正在猜疑,一回兒將到綺陰院,望見秦夫人、沙夫人、趙王杲與袁貴人、薛冶兒一班都在那裏,看夏夫人撫琴。煬帝忙上岸來說道:“你們偏好背朕快活,接也不來接一接!”眾夫人道:“妾等各處尋覓不見,那曉得陛下跨海而遊。”煬帝道:“夏妃子今日為何撫起琴來?”夏夫人道:“妾蒙陛下派居於此,四五年矣!其間好鳥醍醐,奇鬆拂影,怪石為嵯峨,微雨時添花淚,屋梁落月,台榭留吟,與陛下不知消受了多少賞心樂事,今一旦舍此而去,山靈能不為之黯然?敵妾借此瑤琴,以酬離別之意,使山川勿笑妾之情薄也。”煬帝聽說,喟然長歎道:“此地朕原不忍遽離,因皇後動興去遊江都,隻道事再做不成的,誰知今日竟成其願,這也是天數也,人何與焉?”

正說時,隻見高昌等七八個心腹內相走來跪下奏道:“殿腳女一千,奴婢等往江南地方,各處搜求,今已選足。”煬帝大鼓道:“如今在那裏?”內相道:“王弘已分派頭號龍舟裏頭駐紮,以便演習,未知萬歲爺何日起駕?”煬帝思量:“我征遼雖是借題,遊幸為實。然天子親征,比眾不同,當分為二十四軍。”心上躊躇了一回,走進便殿,寫敕一道:用右翊衛大將軍於仲文、左詡衛大將軍辛世雄、左驍衛大將軍荊元恒、右驍衛大將軍薛世雄、右屯衛大將軍麥鐵杖、左屯衛大將軍陳棱、左禦威將軍張謹。右禦威將軍趙孝才、左武衛將軍周法尚、右武衛將軍崔弘升、右禦衛虎賁郎將衛文升、左禦衛虎賁郎將屈突通等,共為二十四總管軍,命劉士龍為宣諭使,協同總督陸路大元帥宇文述,水軍統領元帥來護兒,為王前驅,同會平壤。寫完付與內相,傳與各衙門知道。吩咐擇吉,天子臨郊祭告天地廟祖,搞賞軍士,統領羽林軍一萬,分道向遼水進發。將軍來護兒知聖駕已將出都,著令秦叔寶等進征。秦叔寶領了來總管旨意,久已招集熟知水道的做了向導,又記張須陀所囑之言,先差心腹將校,抄過了鴨綠江埋伏,在平壤伺候大軍齊到,然後掃其巢穴,內外夾攻。正是:

機謀奇扼吭,小醜欲驚心。

卻說煬帝打發巡幸的許多旨意,便進宮中問蕭後道:“從遊宮女,選完了麼?”蕭後笑道:“陛下偏把這樣縮腳疑難題目,叫妾去做,委如何做得來;況他們也不好說我該去,你不該去;也不說他願去,我不願去。好像吃過齊心酒的,見陛下起身出宮去了,三四百名卻齊齊跪倒階前奏道:‘守西苑的花晨月夕,領略了多少風光;在昭陽的承恩競寵,受用了多少繁華。妾等西京隨到東京,兩番遷播,雖蚌珠燕石,不敢仰冀恩波,目為遺簪墮珥;然海外風光,江都佳境,難道也教耳消目受不起?萬歲爺是棄置妾等的了,難道娘娘也侍奉不來?’說了,大家如喪考妣的一般哭將起來。叫妾怎樣選法?”煬帝笑道:“這班賤婢,也會這般裝腔做勢。”蕭後道:“有個緣故,因張、尹兩妃在內攛掇,說:‘我兩個是年紀大了,顏色衰了,你們都是鮮花一般,日子正長哩!還不趁這風流天子,大家舍命扒上去?’因此眾宮人做出這般行徑。”煬帝聽了,點點頭兒。隨叫一個內相,傳旨著兵部火速喚頭號差船四十隻,立刻上用。內相領旨出去了。

看官聽說,原來張妃子,名豔雪,尹妃子,名琴瑟,兩個多是文帝時,與宣華同輩的人,年紀與宣華相仿,而顏色次之。此時正當三九之期,煬帝因鍾情與宣華、便不放二妃在心上。況團宣華死後,接踵就是楊素撞倒金階,口裏說出許多冤仇,文帝陰靈,白日顯現,故此煬帝也覺寒心,不敢複蹈前轍。長安又混帶到這裏,許廷輔兩番點選,張、尹二妃因自恃文帝幸過,那裏肯送東西與他?遂致抑鬱長門,到也心情如同死灰。蕭後是最小氣,愛人奉承的,因見張、尹二妃平日不肯下氣趨承,故此捏造這幾句止不過要拔去蘿卜,也覺地皮寬的意思,豈知煬帝竟認了真。

到了次日,這些選不去的,正要打帳看煬帝出宮上輦,便好大家來攀轅傍輦的哀懇;隻見十來個內相,走到張、尹二妃宮中來,說:“萬歲爺有旨:餘下宮奴四百餘名,敕張、尹二妃子彈壓下舟,毋得違誤。”張、尹二妃聽了,以為奇怪道:“我兩個又不曾去求朝廷,又不曾去浼求皇後,這個冷鍋裏頭,泡出豆來,是那裏說起?”眾宮人歡歡喜喜,收拾了細軟,載上了數十車,齊出宮門。在路上行了一日,黃昏時候落了船。到明日,張、尹二夫人心中疑惑,便問內相道:“萬歲爺們的船在那裏?”內相道:“在前麵。”張夫人道:“聞得朝廷新造幾百號龍舟,如今我們坐的卻是民間差船,並不是龍舟,其間畢竟有弊,你們誆我們到那裏去,快快說來!”眾內相料難瞞隱,隻得齊跪下去道:“二位夫人,不必動怒。這是萬歲爺的旨意,叫奴婢送二位夫人與眾宮女到晉陽宮去,如不信,現在手敕在這裏。”內相取出來,張、尹二妃接來讀道:張、尹二妃,係先朝寵幸過,不便在此供奉,著伊帶領餘下宮奴四百餘名,先歸太原晉陽宮中,著守宮副監裴寂照冊點入看守,毋誤。眾宮女聽見旨意,不是江都去,反要到西京,都大哭起來:也有要投河的,也有要自盡的。獨張夫人哈哈大笑道:“我看你們這班癡妮子,總到江都,又沒有父母親戚在那裏,止不過遊玩而已,你們就去,也趕不上他們的寵眷。我尚如此,你們何不安命?到是太原去自由自在,不少吃不少穿,好不快活,省得在那裏看他們得意。”眾宮人說,自此也覺放懷,一路上說說笑笑,一月之間,早到了晉陽宮。眾內相把二夫人與眾宮女,付與副宮監裴寂交割明白,眾內相仍往江都複旨。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隋唐演義

《隋唐演義》正文
第一回 隋主起兵伐陳 晉王樹功奪嫡 第二回 楊廣施讒謀易位 獨孤逞妒殺宮妃 第三回 逞雄心李靖訴西嶽 造讖語張衡危李淵 第四回 齊州城豪傑奮身 植樹崗唐公遇盜 第五回 秦叔寶途次救唐公 竇夫人寺中生世子 第六回 五花陣柴嗣昌山寺定姻 一蹇囊秦叔寶窮途落魄 第七回 蔡太守隨時行賞罰 王小二轉麵起炎涼 第八回 三義坊當鐧受醃臢 二賢莊賣馬識豪傑 第九回 入酒肆莫逢舊識人 還飯錢徑取回鄉路 第十回 東嶽廟英雄染屙 二賢莊知己談心 第十一回 冒風雪樊建威訪朋 乞靈丹單雄信生女 第十二回 皂角林財物露遭殃 順義村擂台逢敵手 第十三回 張公謹仗義全朋友 秦叔寶帶罪見姑娘 第十四回 勇秦瓊舞鐧服三軍 賢柳氏收金獲一報 第十五回 秦叔寶歸家待母 齊國遠截路迎朋 第十六回 報德祠酬恩塑像 西明巷易服從夫 第十七回 齊國遠漫興立球場 柴郡馬挾伴遊燈市 第十八回 王婉兒觀燈起釁 宇文子貪色亡身 第十九回 恣烝淫賜盒結同心 逞弑逆扶王升禦座 第二十回 皇後假宮娥貪歡博寵 權臣說鬼話陰報身亡 第二十一回 借酒肆初結金蘭 通姓名自顯豪傑 第二十二回 馳令箭雄信傳名 屈官刑叔寶受責 第二十三回 酒筵供盜狀生死無辭 燈前焚捕批古今罕見 第二十四回 豪傑慶千秋冰霜壽母 罡星祝一夕虎豹佳兒 第二十五回 李玄邃關節全知己 柴嗣昌請托浼贓官 第二十六回 竇小姐易服走他鄉 許太監空身入虎穴 第二十七回 窮土木煬帝逞豪華 思淨身王義得佳偶 第二十八回 眾嬌娃剪彩為花 侯妃子題詩自縊 第二十九回 隋煬帝兩院觀花 眾夫人同舟遊海 第三十回 賭新歌寶兒博寵 觀圖畫蕭後思遊 第三十一回 薛冶兒舞劍分歡 眾夫人題詩邀寵 第三十二回 狄去邪入深穴 皇甫君擊大鼠 第三十三回 睢陽界觸忌被斥 齊洲城卜居迎養 第三十四回 灑桃花流水尋歡 割玉腕真心報寵 第三十五回 樂水夕大士奇觀 清夜遊昭君淚塞 第三十六回 觀文殿虞世南草詔 愛蓮亭袁寶兒輕生 第三十七回 孫安祖走說竇建德 徐懋功初交秦叔寶 第三十九回 陳隋兩主說幽情 張尹二妃重貶謫 第四十回 汴堤上綠柳禦題賜姓 龍舟內絳仙豔色沾恩 第四十一回 李玄邃窮途定偶 秦叔寶脫陷榮歸 第四十二回 貪賞銀詹氣先喪命 施絕計單雄信無家 第四十三回 連巨真設計賺賈柳 張須陀具疏救秦瓊 第四十四回 寧夫人路途脫陷 羅士信黑夜報仇 第四十五回 平原縣秦叔寶逃生 大海寺唐萬仞徇義 第四十六回 殺翟讓李密負友 亂宮妃唐公起兵 第四十七回 看瓊花樂盡隋終 殉死節香銷烈見 第四十八回 遺巧計一良友歸唐 破花容四夫人守誌 第五十回 借寇兵義臣滅叛臣 設宮宴曹後辱蕭後 第五十二回 李世民感恩劫友母 寧夫人惑計走他鄉 第五十三回 夢周公王世充絕魏 棄徐勣李立邃歸唐 第五十四回 釋前仇程咬金見母受恩 踐死誓王伯當為友捐軀 第五十五回 徐世勣一慟成喪禮 唐秦王親唁服軍心 第五十六回 啖活人朱燦獸心 代從軍木蘭孝父 第五十七回 改書柬竇公主辭姻 割袍襟單雄信斷義 第五十八回 竇建德穀口被擒 徐懋功草廬訂約 第五十九回 狠英雄犴牢聚首 奇女子鳳閣沾恩 第六十回 出囹圄英雄慘戮 走天涯淑女傳書 第六十二回 眾嬌娃全名全美 各公卿宜室宜家 第六十三回 王世充忘恩複叛 秦懷玉剪寇建功 第六十四回 小秦王宮門掛帶 宇文妃龍案解詩 第六十五回 趙王雄踞龍虎關 周喜霸占鴛鴦鎮 第六十六回 丹霄宮嬪妃交譖 玄武門兄弟相殘 第六十七回 女貞庵妃主焚修 雷塘墓夫婦殉節 第六十八回 成後誌怨女出宮 證前盟陰司定案 第六十九回 馬賓王香醪濯足 隋蕭後夜宴觀燈 第七十回 隋蕭後遺梓歸墳 武媚娘被緇入寺 第七十一回 武才人蓄發還宮 秦郡君建坊邀寵 第七十二回 張昌宗行儺幸太後 馮懷義建節撫碩貞 第七十三回 安金藏剖腹鳴冤 駱賓王草檄討罪 第七十四回 改國號女主稱尊 闖賓筵小人懷肉 第七十五回 釋情癡夫婦感恩 伸義討兄弟被戮 第七十六回 結彩樓嬪禦評詩 遊燈市帝後行樂 第七十七回 鴆昏主竟同兒戲 斬逆後大快人心 第七十八回 慈上皇難庇惡公主 生張說不及死姚崇 第七十九回 江采蘋恃愛追歡 楊玉環承恩奪寵 第八十回 安祿山入宮見妃子 高力士沿街覓狀元 第八十一回 縱嬖寵洗兒賜錢 惑君王對使剪發 第八十二回 李謫仙應詔答番書 高力士進讒議雅調 第八十三回 施青目學士識英雄 信赤心番人作藩鎮 第八十四回 幻作戲屏上嬋娟 小遊仙空中音樂 第八十五回 羅公遠預寄蜀當歸 安祿山請用番將士 第八十六回 長生殿半夜私盟 勤政樓通宵歡宴 第八十七回 雪衣女誦經得度 赤心兒欺主作威 第八十八回 安祿山範陽造反 封常清東京募兵 第八十九回 唐明皇夢中見鬼 雷萬春都下尋兄 第九十回 矢忠貞顏真卿起義 遭妒忌哥舒翰喪師 第九十一回 延秋門君臣奔竄 馬嵬驛兄妹伏誅 第九十二回 留靈武儲君即位 陷長安逆賊肆凶 第九十三回 凝碧池雷海青殉節 普施寺王摩詰吟詩 第九十四回 安祿山屠腸殞命 南霽雲齧指乞師 第九十五回 李樂工吹笛遇仙翁 王供奉聽棋謁神女 第九十六回 拚百口郭令公報恩 複兩京廣平王奏績 第九十七回 達奚女鍾情續舊好 采蘋妃全軀返故宮 第九十八回 遺錦襪老嫗獲錢 聽雨鈴樂工度曲 第九十九回 赦反側君念臣恩 了前緣人同花謝 第一百回 遷西內離間父子情 遣鴻都結證隋唐事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