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遂平妖傳 作者:羅貫中、馮夢龍年代:明代338   

《三遂平妖傳》正文 第二十六回 野豬林張鸞救卜吉 山神廟公差賞雙月

野豬林張鸞救卜吉山神廟公差賞雙月

君遠天高兩不靈,濫官汙吏敢橫行。

腰間寶劍如秋水,要與人間斷不平。

話說知州心下躊躇了半晌,舉筆判道:「卜吉不合逼取車腳錢,致不識姓氏婦人情慌走避,誤落入井。井在久閉空宅之中,素多凶怪,及打撈不獲,亦一異事也。卜吉原無威逼之情,似難抵償。然誤死人命,不為無因。合應脊杖二十,刺配山東密州牢城營當軍。」當下當廳斷了二十脊杖,喚個文字匠人,刺了兩行金印。押了文牒,差兩個防送公人,一個是董超,一個是薛霸。當廳押了卜吉,領了文牒,帶卜吉出州衙前來。卜吉到州衙外立住了腳,回頭向著衙裏道:「我卜吉好屈!婦人自跳在井中,我又不曾威逼他。他又不是別人,是本州土神,教我下去獲得這件寶物獻你。你得寶物,自應免我之罪。倒把我屈斷刺配密州去。我若掙紮得性命回來,卻將你隱匿寶物事情,敲皇城,打怨鼓,須要和你理論!」董超見他言語不好,隻顧推著卜吉行了。薛霸道:「你在這裏出言語,連累我兩個,卻是利害。」急急離了州衙。走到一個酒店,三個人同入來坐定。董超道:「取兩角酒來。」薛霸道:「卜吉,我兩個雖然是奉公差遣,防送你到山東密州。路程許多遙遠,你路上也要盤纏,我們自不曾帶盤纏隨人走的。你有甚親戚相識,去措置些銀兩,路上好使用。我兩個不要你的。」卜吉道:「告上下!小人原有些錢,為吃官司時,不知誰人連車子都推了去。今叫我問誰去討。小人單身獨自,別無親戚,盤纏實無措辦處。」薛霸焦躁道:「我們押了多多少少兇頑罪人,不似你這般嘴臉。你道沒有盤纏,便是李天王,也要留下甲仗,生薑也要捏出汁來。有我們手裏的行貨,不輕輕的放了。」說了一場,還了酒錢。兩個押著卜吉出鄭州西門外來。

正走之間,隻聽得背後有人叫聲:「董超!」董超回頭看時,認得是本州吳孔目。便叫薛霸押著卜吉先行。自己落後一步,與他相見。吳孔目道:「在下奉知州相公所委,適斷配卜吉出來,這廝在州衙前放刁。如今奉知州相公臺旨,叫你二人怎的做個道理,就僻靜處結果了他,揭他麵上金印回話,重重賞的。」董超應承了,自趕上來和薛霸知會。隻就前麵林子裏結果了他休。

兩個押卜吉到一所空林子前。董超道:「我今日有些困倦,行不動,且就這林子裏睡一睡則個。」薛霸道:「才離州衙,行不到三十裏路,如何便要歇?」董超道:「今日恁起得早了些,要歇一歇。隻怕卜吉逃走了時,生藥鋪裏沒處買你。等我們縛一縛,便是睡也心穩。」卜吉道:「上下要縛就縛,我決不走。董超將條長索把卜吉縛在樹梢上。提起索頭去那邊大樹枝梢上倒吊起來,手裏拿著水火棍道:「卜吉!我們奉知州相公臺旨,叫害你,卻不幹我們事。明年今月今日今時,是你死忌。」卜吉慌得魂不附體,兩眼吊淚,哀告道:「二位!我與你目前無冤,往日無仇。便是知州相公,我也並沒得罪於他。如何就要結果我性命?望二位開天地之心,保留殘命,生生世世,當效犬馬之報。」一頭說,一頭淚如雨下。董超道:「你啼哭也沒用。知州相公怪你在州前放刁,要結果你。他是一州之主,誰敢違拗。你要性命,我回去倒要替你受毒棒不成。」薛霸道:「董超哥!有恁般閒氣力與這蠻子講話。早了早放,等他閻王麵前快討個好人身。」說罷,在董超手裏劈手奪過棒來,卻待舉起要打。卜吉道:「苦呀!苦呀!我命休矣!」猛然記得與我寶物的聖姑姑,曾說有急難時教我叫他。乃大叫「聖姑姑救我則個!」叫猶未絕,隻見林子外麵一個人大喝道:「防送公人不要下手!我在此聽得多時了。」董薛二人吃了一驚,慌忙就跑出林子外麵來看時,是一個先生。怎生模樣?有「西江月」為證:

奕奕風神出眾,堂堂七尺身材。麵如紫玉美鬍腮,兩點朗星堪怪。

束髮鐵冠如意,紅袍腰繫黃?。天師張姓自天來,隻少虎兒騎在。

那道士摔拳拽步,趕入林子裏來,看著兩個公人道:「知州叫你們押解他去。如何將他吊起害他性命,是何道理?」兩個公人慌了手腳,道:「先生!我們奉知州相公臺旨,並無私怨。」先王道:「你亂道如今官司清明如鏡,緣何無罪要壞他性命?我是出家人,本當不管閒事。適才聽得林子裏高叫聖姑姑,是何意故。你且放他下來,待我問他。」董超隻得把卜吉解放了。卜吉道:「告先生!聽卜吉說。我因販皂角去東京,賣了回來,路上見一婦人叫腳疼走不得,許我五百文錢賃我車子載他。到鄭州東門內一個空宅子前,這婦人跳下車子走入去。我不見他出來,入去一時婦人自跳下井去。地方人道我逼他下井,捉了我解到官司。知州叫我自下井打撈死戶,我下去時原來井裏沒水,卻有一條路,見一所宮殿。遇著個仙姑與我一件寶物。叫我送與知州免罪。臨上道時吩咐我道,若有急難時便叫聖姑姑。」先生聽得說了,道:「原來恁的。」看著兩個防送公人道:「這卜吉不當死,遇著貧道。」可同來林子外村店裏吃三杯酒,更齎助你們些盤纏,好看他到地頭則個。」董超薛霸道:「感謝先生!」

四個人同出林子外來。約行了半裏路,見一個酒店。四人進那酒店裏坐了,酒保來問道:「張先生!打多少酒?」先生道:「打四角酒來,有雞回一隻與我們吃。」酒保道:「街市遠,沒回處。」先生道:「又沒甚蔬菜,如何下得酒?」酒保道:「酒來了。」四個人一家吃了一碗。先生道:「有心請人,卻無下口。」東觀西望,見壁邊一隻水缸。先生看時,是一缸乾淨水。先生袖內取出一個葫蘆兒來,拔了塞兒,抖出一丸白藥來,放在水缸裏,依先去凳上坐了,叫酒保來道:「我們四個如何吃得淡酒!我方纔將下口放在你水缸裏,與我將去煮來。」酒保道:「張先生!你四個空手進來,不曾見什麼下口。」先生道:「你自去水缸裏看。」酒保去看時,隻見水動,雙手去撈,撈出一尾三尺長鯉魚來,道:「卻不作怪!」隻得替他犀了魚,落鍋煮熟,又加些鹽醬椒醋,將盤子盛了捧得來與他,四個一麵吃酒,董超道:「感謝先生厚意。」薛霸道:「這魚滋味甚好,怎的再得一尾吃也好。」先生道:「這個不足為禮,貧道平日好飲貪杯,難得相遇二位,四海之內,皆相識也。若不棄嫌,同到貧道院中,盡醉方休,來日起程。不知二位尊意如何?」薛霸是後生心性,道:「難得先生好意相請,今日也將晚了,我們就同往仙院借宿一宵。隻是不當取擾。」董超終是年紀大,曉得事,叫薛霸到靜處說道:「這先生是個作怪的人。著甚來由,同他到院中去?」薛霸道:「董大哥!你空活這許多年紀,不識得事。這酒店裏主人家也認得他,但有差遲,隻問酒店裏要人。」董超道:「也說得是。」

先生還了酒錢,四個人離了酒店。一路說些閒話,不知行了多少路。隻見那先生用手一指道:「這個便是貧道小庵。」董超看時,好座茅庵!不甚大,蓋得團簇。庵前庵後沒一個人家,兩個便有些心疑。

先生開了門,請三人,就門前坐地。先生道:「你們三個莫憂,這裏儘有歇宿處。今晚且快活歇一夜,來早便行。」此時是六月中旬,月兒早上。先生掇張桌子出來,放在外麵。入裏麵去安排出葷腥菜蔬之類,鋪在桌上。先生道:「方才在酒店中請二位,不足為禮,就此盡醉方休。」兩個公人麵麵相覷,私議道:「這先生酒店裏請我們吃了。如今來在庵裏,又安排許多酒食。欲待不吃,肚裏又飢。待吃他的,不知他主何意故?」薛霸道:「我兩個押著這一個罪人,幹繫不小。方離鄭州一程路,就撞著這個蹊蹺張先生。倘若是有些緩急,都有老小在家裏,不是耍笑!」董超道:「不來由客,來時由主。既到這裏,且吃了他的,看他如何。」先生將酒出來,各人吃了十數杯,都飽了。兩個公人道:「謝先生酒食,都吃不得了。我三個借宿一宵,來早便行。」先生道:「淡酒不足為禮,何心致謝。你二位且請坐。」那先生起身進去不多時,拿出兩錠銀子,都有五十兩重,便道:「二位各收一錠,休嫌輕微。」薛霸不則一聲。董超道:「感謝先生賜了酒食,已為過擾。這銀兩決不敢受。」先生道:「你二位權自收了,表意而已。」

二人被先生推不過,各收了一錠。先生道:「貧道有一件事奉告,不知你二位肯依麼?」兩個思量道:酒也吃了,銀子也收了,如何不依得。便道:「先生休道一件事,十件事也依先生,但說不妨。」先生道:「你二位各收了五十兩銀子,做養家錢。念卜吉是個含冤負屈的人,貧道又不認得他,隻是以慈悲好生為念。且聽卜吉說來,他是平白的人,卻叫他吃這場屈官事。望二位怎地做個方便,留他在庵裏相伴貧道,貧道姓張名鸞。若知州問時,隻說張鸞要救卜吉便了。不知二位意下何如?」董超不敢則聲。薛霸卻叫將起來道:「先生!你好不曉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你雖是出家人,住在鄭州界上,也屬知州所管。他是本官問出來的罪人,什人敢收留他。你道我們得了你的銀子,你便挾製著我們。你的銀子分毫不動在此,請自收去。」先生道:「不須焦燥,肯留時便留下。不肯留時,你二位收下銀子,再告杯酒。」董超道:「擾了先生酒食,又賜了銀子。何須隻管勸酒?」先生道:「不隻勸酒,貧道有個小術,就呈二位看看。上至知州,下及庶民,都教他們賞個雙月則個。」先生就懷中取出一張紙來,將剪刀在手把紙剪了一個圓圓月兒,用酒滴在月上,喝聲「起!」隻見那紙月望空吹將起去。三個人齊喝采道:「好!」隻見兩輪月在天上。有詩為證:

堪憐卜吉本無辜,獻鼎翻教險害軀。

隻為覆盆難鑑察,故將雙月照糊塗。

先生道:「看貧道這輪明月麵上,請一杯酒。」這裏四人自吃酒。卻說鄭州上至知州,下及百姓,哄動了城裏城外居民,都看空中有兩輪明月。有那曉事的道:「隻有一輪月,如何有兩輪月?此必是個妖月。」且不說哄動眾人。

卻說這先生與三個賞月吃酒將散,先生道:「二位做個人情,把卜吉與了貧道罷。」董薛二人道:「我們家中各有老小,比先生不得。知州知道,我兩家實難分解。」先生道:「知州吩咐你們,要安排他死,其事甚容易。我叫你兩個帶一件表證回,與知州看。」隻見先生將道袍袖結做一個肐,揣在背後。雙手揪住卜吉,用索子將卜吉背剪綁了,縛在草廳上。薛霸道:「先生你早晨要救他,緣何如今又要縛他?」先生道:「教你二人帶他一件物事去見知州。」董超道:「不知教我兩個帶什的物事去?」先生道:「知州既要壞他性命,如今貧道替你下手剖腹取心,帶去與知州,表你二人能事。」董超道:「使不得,這是斷了的罪人。知州要謀害他,是知州的私意。如今將著心肝去,知道的,便是先生殺了他。不知道的,隻說是我兩個謀財害命。這一場屈官事,叫我兩個吃不起。」先生道:「原來你們怕吃官事,我也是取笑你們。」便把卜吉解了,就安排三個人睡。先生道:「二位若回州裏去時,說我張鸞要救卜吉,可牢記取。」三個叫了位置,就在外麵歇宿,先生自進裏麵去了。

董超、薛霸二人一睡直睡到天明,閃開眼來看時,兩個吃了一驚。身邊不見了卜吉,也不見了庵院、先生。卻睡在山神廟內,紙錢堆中。兩個麵麵相覷道:「苦也!苦也!我兩人不曉事,走了罪人。如何是好?」董超道:「我們不要慌,和你且告知州。」一逕回到鄭州,正值知州午衙陞廳。兩個公人來廳前跪下,知州便問道:「你兩個解卜吉往山東,何如今日便回?」董超、薛霸道:「告相公,昨日押卜吉上路去。在三十裏外,撞見一個道士,邀到庵中,要奪卜吉,小人們和他爭執。那道士是異人,剪一輪紙月,吹在空中,便見兩輪明月。」知州聽得,就道:「作怪!昨晚因見兩輪月,吵鬧了州城一夜。後來卻是如何?」董超道:「那道士叫小人們就庵裏歇睡了一夜。今日早起,開眼打一看時,卻是個山神廟的紙錢堆裏,正不知卜吉和道士那裏去了。那道士自稱他叫做張鸞。」知州

道:「既有姓名,這妖人好捉了。」

當日即喚緝捕使臣吩咐。言說未了,隻見一個道士鐵冠草履,皂沿緋袍,直上廳前,高聲道:「貧道張鸞在此。」喏也不唱。知州大怒道:「汝乃妖人,怎敢如此無禮!」道士道:「汝乃一州之主,如何屈斷平民。卜吉無罪,把他刺配山東。路上兀自叫人殺害他性命,又取了他無價寶物,是何道理?」知州道:「休得胡說?他有什麼無價寶物?」張鸞道:「金鼎現在你庫中,我叫他出來。」隻見那道士叫道:「金鼎金鼎!我今相請,作速出來,眾人立等!」諕得知州並廳下的人都呆了。隻見金鼎從空中飛將下來,兩隻耳朵搧動如翅膀相似,直飛到廳上。知州見了,道:「怪哉!怪哉!」說猶未了,金鼎內鑽出一個人來。

那人正是卜吉,一跳跳出金鼎外來。右手仗劍,左手揪住知州,就廳上把知州一劍剁為兩段。眾人見知州身死,俱各手足無措。廳上廳下人都道:「終不成殺了知州,就恁地罷了!」一齊向前捉那道士、卜吉。兩個見眾人來捉,提著金鼎,跳在馬臺石上放下。兩個齊把雙腳跨入鼎,再叫聲:「列位請了,我們去也!」將頭向下一縮,兩個人都不見了。忽然起陣狂風,風過處連金鼎也都不見了。眾人麵麵相覷,都道:「自不曾見這般怪異的事。」就請本州同知管事,六房吏典,買辦棺木,將知州身屍殮盛了。一麵差緝捕公人,四下裏搜捉張鸞、卜吉,一麵商議具表奏聞朝廷。隻因此起,有分教:大鬧河北,鼎沸東京。朝廷起兵發馬,收捉不得,直惹出一位正直大臣,治國安民。正是

聊將左道妖邪術,說誘如龍似虎人。

畢竟那時表奏朝廷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三遂平妖傳

《三遂平妖傳》正文
第一回 授劍術處女下山 盜法書袁公歸洞 第二回 修文院鬥主斷獄 白雲洞猿神布霧 第三回 胡黜兒村裏鬧貞娘 趙大郎林中尋狐跡 第四回 老狐大鬧半仙堂 太醫細辨三支脈 第五回 左黜兒廟中偷酒 賈道士樓下迷花 第六回 小狐精智賺道士 女魔王夢會聖姑 第七回 楊巡檢迎經逢聖姑 慈長老汲水得異蛋 第八回 慈長老單求大士籤 蛋和尚一盜袁公法 第九回 冷公子初試魘人符 蛋和尚二盜袁公法 第十回 石頭陀夜鬧羅家畈 蛋和尚三盜袁公法 第十一回 得道法蛋僧訪師 遇天書聖姑認弟 第十二回 老狐精挑燈論法 癡道士感月傷懷 第十三回 閉東莊楊春點金 築法壇聖姑煉法 第十四回 聖姑宮紙虎守金山 淑景園張鸞逢媚兒 第十五回 雷太監饞眼娶乾妻 胡媚兒癡心遊內苑 第十六回 胡員外喜逢仙畫 張院君怒產妖胎 第十七回 博平縣張鸞祈雨 五龍壇左黜鬥法 第十八回 張處士乘舟會聖姑 胡員外冒雪尋相識 第十九回 陳善留義雙贈錢 聖姑永兒私傳法 第二十回 胡浩怒燒如意冊 永兒夜赴相國寺 第二十一回 平安街員外重興 胡永兒豆人紙馬 第二十二回 胡員外尋媒議親 蠢憨哥洞房花燭 第二十三回 蠢憨哥誤上城樓脊 費將仕撲碎遊仙枕 第二十四回 八角鎮永兒變異相 鄭州城卜吉討車錢 第二十五回 八角井眾水手撈屍 鄭州堂卜大郎獻鼎 第二十六回 野豬林張鸞救卜吉 山神廟公差賞雙月 第二十七回 包龍圖新治開封府 左瘸師大惱任吳張 第二十八回 莫坡寺瘸師入佛肚 任吳張夢授聖姑姑 第二十九回 王太尉大捨募緣錢 杜七聖狠行續頭法 第三十回 彈子僧變化惱龍圖 李二哥首妖遭跌死 第三十一回 胡永兒賣泥蠟燭 王都排會聖姑姑 第三十二回 夙姻緣永兒招夫 散錢米王則買軍 第三十三回 左瘸師顯神驚眾 王都排糾夥報讎 第三十四回 劉彥威三敗貝州城 胡永兒大掠河北地 第三十五回 趙無瑕拚生紿賊 包龍圖應詔推賢 第三十六回 文相國三路興師 曹招討唧筒破賊 第三十七回 白猿神信香求玄女 小狐妖飛磨打潞公 第三十八回 多目神報德寫銀盆 文招討失路逢諸葛 第三十九回 文招討聽曲用馬遂 李魚羹直諫怒王則 第四十回 潞公奏凱汴京城 猿神重掌修文院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