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遂平妖傳 作者:羅貫中、馮夢龍年代:明代338   

《三遂平妖傳》正文 第三十四回 劉彥威三敗貝州城 胡永兒大掠河北地

劉彥威三敗貝州城胡永兒大掠河北地

從來叛亂數應然,也是朝廷政未全。

試看聖明全盛日,放牛歸馬任安眠。

話說大宋慶曆年間,仁宗皇帝雖然聖明,卻被奸臣夏辣蒙蔽,引用王拱辰、魚州詢等一班小人,造言生事,謀害忠良,一連罷去了六個賢臣。那六個?文彥博,韓琦,富弼,範仲淹,歐陽修,包拯。他六個都是老成練達,肯替國家做好事的。自六個去後,夏辣受樞密使之職,專一?賢嫉能,招權納賄。所以州縣多有貪官,天下不得太平。西夏反了趙元昊,廣南反了儂智高,都未收復。今日貝州反了王則,也為著貪官而起。當時貝州一州的官,隻走得通判董元春,提點田京。兩個逕至京師,把反情奏知朝廷。仁宗天子聞奏,便召樞密院官商議。夏辣奏道:「此乃知州張德不放錢米,一時激變軍心,非地方之反叛也。不煩聖慮,臣保一人乃冀州太守劉彥威。此人將門之子,文武雙全。隻消此人領著本部人馬前去,相機剿撫,可保無虞。」仁宗準奏,即忙傳下聖旨,令冀州太守速領本部人馬,逕往貝州,或撫或勦,一任便宜行事,事平之後,論功陞賞。

這太守姓劉名彥威,雖然是文科出身,家世將門,精通韜略。使一柄大桿刀,有萬夫不當之勇。

當日接了?警,便請都監茹剛商議。茹剛道:「聞得貝州一夥妖人作耗,廣有神通,須當量力而進,不可輕敵。」劉彥威大笑道:「劉某曾讀詩書,自古道:『邪不勝正』,吾仗天威討誅反賊,有何懼哉!」當下擇個吉日,點起本部五千人馬,茹剛領一千人為前部先鋒。牙將段雷,領一千人馬為合後。自己統三千人馬為中軍。一齊進發,殺奔貝州來。

卻說貝州報子探聽得劉彥威起兵,飛馬來報王則。貝州一州人都慌了。王則雖然學得些武藝,從未經過戰陣,也不免恐懼。急請左黜、張鸞、卜吉三個人來商議。

說話的,問你彈子和尚到那裏去了?看官有個緣故,那和尚三遍到白雲洞袁公處盜法時節,曾到白玉香爐前誠心禱告,發願替天行道,不敢為非,隻為不識天書,虧得聖姑姑辨認。就同聖姑姑和左黜三個,一齊修鍊。因見聖姑姑說:河北三十六州合當換主,眾人該得輔助王則,除滅貪官汙吏,這都是天數。彈子和尚信了這般言語,所以把善王太尉三千貫錢相助王則,散與兩營軍士,以後眾人去殺州官,和尚就躲過一邊,不曾同去。為何的?一來是佛門中出身,又是慈長爺手下長大的,終帶三分慈悲之意。二來他心靈性巧,既說過了願,常把替天行道四個字存在胸中。就蒿惱包龍圖,也是包龍圖先要去拿他,卻不是他惹禍。今日雖然信道天數,也要觀其動靜,不肯出身露體生事造業。這裏王則據了貝州城,那和尚自在城外甘泉寺裏居住。

隻有左黜等三人朝夕共事,故此今日王則隻請他三個商議。瘸師道:「打聽得他那裏有多少人馬?」王則道:「有五千人馬。」左黜道:「便是他有五萬,亦不足慮。這裏兩營共有六千人,留一半守城,一半迎敵,看我左黜本事。」王則親到教場點軍,隻見軍中走出兩個新添統領使的教師來,個是張成,一個是竇文玉。參拜過了,稟道:「兩營軍士受了主帥大恩,並無寸報。某等情願各分本部一千五百人出城,乘他安營未定,殺他一陣,挫他銳氣,使他不敢正眼覷俺貝州。」王則大喜,各人賞了披掛一副,戰馬一匹,點了三千人馬,犒賞已畢,吩咐來日出軍,小心在意。

過了一夜。次日,兩個統領使全身披掛,整軍馬,大開城門,分兩路殺將出去。瘸師看見他去得雄猛,且教他試探來兵虛實,也不阻擋。且說張成引著一千五百軍先行,約出城三十餘裏,地名傅家,恰好遇著冀州先鋒茹剛軍馬。正欲排開鬥勢,準備廝殺;竇文玉軍馬又到了。茹剛領這一千軍喘息未定,怎當這裏兩支三千生力軍忽地衝來,況且寡不敵眾,立腳不牢,四散奔走。茹剛連斬數人,隻是按捺不住。張成、竇文玉,見敵軍亂竄,兩匹馬一齊拍動上前,來擒茹剛。茹剛力敵二將,全無懼怯,?了二十餘合;見貝州軍泰山般圍裹將來。回顧手下祇剩得一人一騎,無心戀戰,殺開條路而走。張、竇二將恰待追趕,報馬到來冀州大軍到了,相距十裏之外,二將不敢進逼,慌忙收軍,轉回貝州。把軍馬紮住城外,二將入城見了王則,稟道:「冀州前部先鋒,已被小將殺得大敗虧輸,正欲追趕,怎奈劉太守大軍已到。小將隻得收兵,現屯城外,專候主帥鈞旨。」

王則道:「聞得劉彥威這廝手段高強。今前部失利,已滅威風。二位將軍便算第一功了。乘此銳氣便可住紮城外,防他攻城。明日交戰當令軍師們相助。」二將得令,連夜離城十裏,紮了兩個大寨。各佔一寨,倘有敵兵來攻,互相救援。

卻說茹剛收拾得敗殘軍卒,來見劉太守謝罪。劉太守大怒道:「凡行兵者必須遠遠哨探,一有風聞,預作準備。你全不用心,致被賊人出其不意衝動官軍,紀律何在?本當斬首號令,交戰在邇,誠恐於軍不利。」喝教綑打一百,罰在後隊催趲糧草,倒換後隊段雷為先鋒之職。到傅家下寨,探子打聽得張成、竇文玉率領賊軍離城十裏,分為二寨住紮。劉太守笑道:「我知賊人無能為也。這傅家乃是貝州咽喉之路,若賊人乘勝,就此紮寨截住來路,雖有十萬之師,安能窺其城下哉?今乃捨此不守,依城立營,吾破之必矣。」吩咐段雷道:「打劉字旂號先行,約至來日平明到彼寨前索戰。隻要輸不要贏。引他到傅家一路來,我自有計。」段雷領計去了。又差帳下兩個校尉各領三百步軍連夜潛行,伏在他柵寨近側左右,等他們出寨迎敵,便去奪寨放火。又吩咐茹剛準備雲梯、火砲攻城之具。來日午時,在貝州城取齊。處分已畢,自己中軍少不得拔寨都起,別有號令不題。

卻說張成、竇文玉雖槍棒教師,實不通兵略。偶然初次出兵得勝,自誇其能,便看得不在意了。次日聞得官軍搦戰,旂號上打著劉字。張成、竇文玉都要建功,爭先出陣,各使一根鑌鐵槍,騎著戰馬,耀武揚威。望見官軍早已排成陣勢,門旂開處擁出一員將來。頭戴鐵盔,身穿繡鎧,手中掄一柄宣化大斧。二將道:「這不是劉彥威是誰?」二將更不打話,挺槍直取那將。那將握斧相迎,鬥上三十餘合,賣個破綻,叫聲:「暫歇!」撥回馬頭便走。張、竇二將招動人馬,儘力趕殺。那將且戰且走,約有十餘裏,那將回身又鬥上七十合又走。二將不捨,隻顧追趕。官軍撇下金鼓滿地,賊人亂搶。隻見俊馬如飛報來叫道:「將軍休趕了,後麵寨中兩路火起。」張成、竇文玉知道中計,著了忙,急引眾軍退後,部伍早已亂了。行不多路,隻聽得連珠砲響,刺斜一支軍衝出來,為首一員大將,橫刀躍馬大喊:「反賊休走!劉彥威在此等候多時了。」二將從不曾見這般威容,先自心慌措手不及,被劉彥威手起刀落,先斬竇文玉於馬下。張成料走不脫,隻得舞槍來鬥,不上三合,劉彥威瞋目大叫,嚇得張成手軟掄槍不動。被劉彥威馬頭早到,一手提下雕鞍,擲於馬下,眾軍齊上結果了性命。劉彥威麾兵掩殺,三千軍馬折其大半。有詩為證:

兵家料敵最先機,輕敵須知定喪師。

堪嘆教師矜小勝,一朝墮計盡輿屍。

再說王則聽得城外廝殺,急請左黜等一同登城幫助。隻見敗軍紛紛而至,叫道:「張、竇二統製已被殺了。劉太守兵隨後便到,快開城門則個。」王則教守門的放進,問其備細大驚,對左黜等道:「劉彥威英雄名不虛傳。列位有何退敵之法?」左黜道:「貧道已算下了。且教敗殘軍士守城。替出一千五百人來,貧道與張、卜二公各領五百,在我們三個身上大家殺他一陣教他片甲不回。」王則道:「每位五百人恐太少。」左黜道:「自有天兵鬼卒,五百人隻將來擺樣助陣而已。」王則道:「全仗列位扶持,同享富貴。」王則便傳下號令挑揀一千五百精壯軍人,分為三隊。正在選軍未畢,隻聽得城外喊殺連天,官軍已到。劉彥威吩咐段雷、茹剛一麵準備攻城,自己跨一匹追風好馬,立於陣前,將刀頭指著城內大叫道:「貝州有會事將王則綁綑出來,獻與朝廷,免你一城人屠戮!」王則見他軍容雄壯,不敢則聲。左黜穿領布衫,仗一口劍,領著五百軍步行出城。將劍尖兒指著劉彥威道:「你會事領了人馬速回冀州,免納首級。若少遲延,教你一行人都死於吾手。」劉彥威道:「你這廝是助王則的逆黨。看你的衣甲皆無,又沒馬匹,敢和我廝殺。可惜你殘疾之人,還不夠我一刀哩。」左黜道:「我不與你鬥口,教你看我手段則個!」劉彥威在陣前施逞刀法欺敵左黜。左黜用劍尖一指,喝聲:「疾!」隻見麵前捲起一陣狂風,吹向官軍陣裏,黃沙撲麵,一陣都開眼不得。劉彥威叫聲:「罷了。」撥回馬頭便走,被左黜領軍大殺一陣方才轉去。

劉彥威直走至二十裏外,方才風息。計點軍馬,三停損了一停。不多時,段雷、茹剛引軍都到,問其緣故,稟道:「小將正欲攻城,隻見大風飛沙走石,料得賊人妖法,恐有摧折,收軍而回。」劉彥威道:「吾不知賊人伎倆,誤墮其計。且隻在傅家休息三日。吾自有計破之。」吩咐軍中每人預備青紗眼罩一個聽用。

到第四日,四更造飯,五更起身。隻選五百匹好馬,五百名長槍手,都帶眼罩在身邊,以防備風沙。一遇賊軍不論好歹,便直衝過去,用長槍刺殺之。段雷、茹剛領軍為左右翼,一等中軍殺入賊軍,兩翼便圍將來。務要殺他個盡絕,休要走脫一個。

卻說左黜勝了一陣,王則心下稍安。連日哨探雖然不見動靜,守城的也不敢懈怠。到第四日,報道官軍又到。張鸞道:「前日瘸師立功,今番輪該貧道了。」卜吉道:「徒弟替吾師一行也。」引了五百步人飛走出城。你道卜吉怎生模樣?

頭挽雙丫髻身穿綠錦袍凶睛眉打結橫肉臉生毛

仗劍諸神伏揚聲百獸?鄭州無運客天下有名妖

劉彥威隻道原是這瘸子出陣,今番換了一個又不知什麼妖法。莫等他做手腳,隻管衝突前去便了。隻見卜吉不慌不忙,口中念念有詞,喝聲:「疾!」把兩個衣袖望前張開,袖裏奔出千千萬萬豺狼虎豹之屬,張牙舞爪,齊向官軍陣上衝去。劉彥威的馬見了嚇得直跳起來,將劉彥威掀翻在地。卜吉大踏步正待向前,卻被左右兩翼一齊攏來急救上馬,官軍見了異獸,都拋戈棄鼓,各自逃生。卜吉乘勢追殺,奪了二百餘匹好馬,軍器不計其數。

劉彥威又折了一陣,軍士損傷者極多,仍退在傅家內。想道:我一生未嘗見此妖人,欲待收兵回去,心下不甘。欲待再戰,又無良策。況且五千人折了一半,若再摧折豈不恥笑?正躊躇未決,吩咐軍中牢守寨柵,不敢妄動。

過了一日。隻見冀州有文到,原來僉判夏有守招募壯勇軍一千,戰馬三百匹,差統領使陶必顯押來助戰。陶必顯遞了軍冊,參見過了。劉彥威大喜道:「天使我成功也。」打發回文去了,就教陶必顯領新到一千軍,另立一營為犄角之勢。吩咐軍中畫匠將棉布畫成獅子圖形三百具,限十日內報完,叫陶必顯引新到軍為前部衝鋒,將畫成獅衣披在三百戰馬身上。倘賊軍作起妖法,虎豹突至,放出三百獅衣馬軍士,篩鑼隨後。獅為百獸之尊,篩鑼以像其聲,虎豹見之必退矣。自己引大軍隨後而進,再令段雷、茹剛各引三百弓弩手預先埋伏左右,隻等賊兵出城,抄出背後亂箭射之。雖有風沙虎豹隻宜向前,不能向後。劉彥威分撥已定,自謂大勝之策。

再說王則正和左黜等三人議事,探子報官軍又到。張鸞道:「這番少不得貧道行了也。」引本部五百人出城迎敵,卻是馬軍。卜吉道:「劉彥威這廝連戰不退,歇了許多時又來,其中必有計謀。不才願隨師父同往一看。」左黜跳將起來道:「說得是。今日我們都去,索性結果了他,省得終日來刮得俺們不自在。」王則道:「貝州成敗決於今日,全賴列位用心。」瘸子和卜吉都引軍去了,王則親上城樓擂鼓助戰。

且說陶必顯初到不知高低,使著一根狼牙棒,抖擻精神,大呼搦戰。隻見吊橋下處飛也似一隊人馬衝將出來。為首一個道人頭戴鐵冠,身穿緋袍,麵如噀血,目若朗星,手持鼇殼扇一把,背上背口鬆紋古劍。陶必顯暗暗稱奇,想道:這廝手中不拿軍器,一定靠著妖法了。已有準備,何足懼哉?喝教眾軍一齊衝突上去。對麵張鸞口中念念有詞,將鼇殼扇一揮,喝聲:「疾!」隻見平白地起陣冷風,吹得人毛骨凜冽如冬天相似。半空中一朵黑雲正罩在官軍陣上,冰雹亂下,都打得破頭傷腦。馬俱股憟,不容不亂竄。倒把劉彥威大軍衝動,弄得七斷八續,急急鳴金收軍。點兵時不見了陶必顯。原來陶必顯嚇得昏了,倒撞入賊人隊裏去,眾軍綁縛去了。再說段雷、茹剛兩路伏兵聽得喊殺連天,已知交戰。急忙引軍殺出,分明看見左黜、卜吉在前,用力追趕,須臾天色昏暗,不分人形。兩軍恰好相撞,各認做賊軍,六百弓箭手一齊發箭,都是自射自軍。少停天氣清朗,六百人止剩得有百餘個活的,其餘都射死了。此乃左黜、卜吉行法之力也。段雷先伏在土窖中不曾傷損,脫去盔甲,混在殘兵中逃去。茹剛身中五六枝箭倒在地下,不能行動。望見賊兵來到,拔出身邊佩劍,自刎而亡。後人有詩雲:

不是將軍無智武,熠熠妖星如眾虎。

甘陵城畔弔忠魂,白日清霜共千古。

劉彥威見段雷引殘兵逃回,曉得茹剛身死,痛惜不已。又打聽得陶必顯被擒,方知妖人如此利害。夜間秉燭而坐,正思去住之策,忽然營中發喊起來。劉彥威安坐不動,差人問時,說道:「營前密布鹿角一時都不見了。」劉彥威大怒,按住軍中不許喧嘩妄動。綽刀在手,叫點起火把,自出營前來看,果然周圍鹿角全然失去。正驚訝間,隻聽得東邊鼓角齊鳴,殺聲震耳,不知何處兵來。劉彥威叫段雷引兵向東邊迎敵去了。須臾東邊寂然,西邊又起火光燭天,如在一二裏之近。劉彥威大怒,提刀上馬,自引數百人往西迎去。約行了三四裏,金鼓不聞,火光也漸息了。劉彥威隻得轉回,才到營前,隻見南邊鼓角又起,殺聲至近。劉彥威吩咐段雷後營巡視,自己在前營立馬而看,也不去迎他了。軍中點起火把,通紅如同白日。不多時,南邊聲響又絕,殺氣又從北邊而來。劉彥威一夜不睡,正沒理會處,約莫五更時分,隻聽營中又發喊起來,說道:「司更的被大蟲咬去了。」劉彥威喝道:「此地那得有大蟲到來?」說猶未了,隻見營裏麵,一個美貌婦人,手中仗劍,騎著一匹大蟲直衝出來。劉彥威連忙跳下雕鞍,那馬早已驚倒。婦人和大蟲都不見了。軍中一夜不得安息。到天明看時,滿營都是虎跡。巡風的報道:「失去鹿角隻在裏許之外,做一堆兒堆在那裏。」劉彥威嘆口氣,道:「此等妖人教劉某亦無可奈何矣。」即時拔寨奔回冀州。連夜申文到樞密院去說妖人如此,乞添兵遣將,廣求智謀之士,速行前去剿除,以絕後患。原來宋朝一款,但凡舉薦邊將失機誤事者,薦主一同罪罰,因此樞密使夏辣瞞過朝廷,不行舉奏。

話分兩頭。且說騎大蟲的婦人是誰,正是胡永兒。他見官軍屢戰不退,今番又一場大廝殺,也到陣前觀看。已知張鸞得勝,還不了事,直到傅家劉彥威寨前布散鬼兵,蒿惱他一夜。隻為劉彥威數未絕,所以結果他不得,隻逼迫得他逃走。

且說當晚張鸞等收兵入城,眾軍解到陶必顯請功。陶必顯磕頭願降。王則準了,就封為統領之職,領著張、竇二將的軍馬。點兵時並不損一個,王則大喜,連夜殺牛宰馬大賞三軍。一回吩咐守城軍士小心在意,自己和張、左等三人排宴在州廳上,吃個盡醉方休。看看五更將絕,隻見廳前一聲響亮,踱個胡永兒進來。眾人大驚,連忙起身迎接。胡永兒道:「你們眾人吃酒快活,誰知我一夜辛苦。劉彥威這廝已被趕回冀州去了。」把夜間蒿惱他事情,說了一遍。王則拱手稱謝道:「貝州方有泰山之安也。」

胡永兒道:「堅守孤城不成大事。趁此目下軍威,便可收伏附近州縣。」眾人道:「說得是。」當下再點人馬,王則同左黜引軍打東南一路,胡永兒同卜吉引軍打西北一路,隻留張鸞守城。不上半年,連得了曲安、肥鄉、邯鄲、廣平等十數縣城池。招降人馬,多得錢糧,弄得勢力大了。東京賣肉的張琪,賣炊餅的任遷,賣麵的吳三郎打聽得胡永兒是王則的渾家,俱到貝州投奔王則。王則見人心歸順,乃自立為東平郡王。?封胡永兒為皇後,左黜為國舅,張鸞為丞相,卜吉為大將軍。蛋子和尚雖不曾出力,眾人推他手段高強,封為國師,月送錢米在甘泉寺供養,隻怕日後有用他之處。以下張琪等都掛印封官,其勢越大。分兵四出抄掠,各處聞得他妖術通神,無不望風而靡,河北州郡大半為王則所有。王則役起人夫,就州廳改造王府宮殿,與朝廷製度一般。又左黜、張鸞、卜吉都造得有衙門,耗費錢糧無算。又尊聖姑姑為聖母娘娘,創造行宮一所,以備他不時來往。百姓晝夜並作,無不嗟嘆。又遍訪民間有顏色閨女,納入王宮。上等的為妃嬪,次者做宮娥服侍。又選美女三十人,賜左黜等三人。張鸞原是天閹,近不得女色,辭而不受。卜吉見師父辭了,也不敢用。隻左黜原為調戲婦人,被趙大郎一箭射傷左腿,做了瘸子,今日雖然學得一身法術,淫心不改,收納了十個美女,日夕取樂。又各處自行選取,與王則賭賽的受用。隻因這般有分教:草頭天子坐不成一麵江山,瘸腳妖人做不徹千般鬼怪。正是:

奢淫無度終遭禍,變詐多端久必窮。

畢竟王則後來的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三遂平妖傳

《三遂平妖傳》正文
第一回 授劍術處女下山 盜法書袁公歸洞 第二回 修文院鬥主斷獄 白雲洞猿神布霧 第三回 胡黜兒村裏鬧貞娘 趙大郎林中尋狐跡 第四回 老狐大鬧半仙堂 太醫細辨三支脈 第五回 左黜兒廟中偷酒 賈道士樓下迷花 第六回 小狐精智賺道士 女魔王夢會聖姑 第七回 楊巡檢迎經逢聖姑 慈長老汲水得異蛋 第八回 慈長老單求大士籤 蛋和尚一盜袁公法 第九回 冷公子初試魘人符 蛋和尚二盜袁公法 第十回 石頭陀夜鬧羅家畈 蛋和尚三盜袁公法 第十一回 得道法蛋僧訪師 遇天書聖姑認弟 第十二回 老狐精挑燈論法 癡道士感月傷懷 第十三回 閉東莊楊春點金 築法壇聖姑煉法 第十四回 聖姑宮紙虎守金山 淑景園張鸞逢媚兒 第十五回 雷太監饞眼娶乾妻 胡媚兒癡心遊內苑 第十六回 胡員外喜逢仙畫 張院君怒產妖胎 第十七回 博平縣張鸞祈雨 五龍壇左黜鬥法 第十八回 張處士乘舟會聖姑 胡員外冒雪尋相識 第十九回 陳善留義雙贈錢 聖姑永兒私傳法 第二十回 胡浩怒燒如意冊 永兒夜赴相國寺 第二十一回 平安街員外重興 胡永兒豆人紙馬 第二十二回 胡員外尋媒議親 蠢憨哥洞房花燭 第二十三回 蠢憨哥誤上城樓脊 費將仕撲碎遊仙枕 第二十四回 八角鎮永兒變異相 鄭州城卜吉討車錢 第二十五回 八角井眾水手撈屍 鄭州堂卜大郎獻鼎 第二十六回 野豬林張鸞救卜吉 山神廟公差賞雙月 第二十七回 包龍圖新治開封府 左瘸師大惱任吳張 第二十八回 莫坡寺瘸師入佛肚 任吳張夢授聖姑姑 第二十九回 王太尉大捨募緣錢 杜七聖狠行續頭法 第三十回 彈子僧變化惱龍圖 李二哥首妖遭跌死 第三十一回 胡永兒賣泥蠟燭 王都排會聖姑姑 第三十二回 夙姻緣永兒招夫 散錢米王則買軍 第三十三回 左瘸師顯神驚眾 王都排糾夥報讎 第三十四回 劉彥威三敗貝州城 胡永兒大掠河北地 第三十五回 趙無瑕拚生紿賊 包龍圖應詔推賢 第三十六回 文相國三路興師 曹招討唧筒破賊 第三十七回 白猿神信香求玄女 小狐妖飛磨打潞公 第三十八回 多目神報德寫銀盆 文招討失路逢諸葛 第三十九回 文招討聽曲用馬遂 李魚羹直諫怒王則 第四十回 潞公奏凱汴京城 猿神重掌修文院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