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室誌 作者:張讀年代:唐代1980   

《宣室誌》正文 卷五十五 唐休璟門僧

唐中宗時,唐公休璟為相。嚐有一僧,發言多中,好為厭勝之術。休璟甚敬之。一日僧來,謂休璟曰:“相國將有大禍,且不遠數月,然可以禳去。”休璟懼甚,即拜之。僧曰;“某無他術,但奉一計耳,願聽之。”休璟曰:“幸吾師教焉。”僧曰:“且天下郡守,非相國命之乎?”曰:“然。”僧曰:“相國當於卑冗官中訪一孤寒家貧有才幹者,使為曹州刺史,其深感相國恩,而可以指蹤也。既得之,原以報某。”休璟且喜且謝,遂訪於親友。張君者,家甚貧,為京卑官,即日拜替善大夫。又旬日,用為曹州刺史。既而召僧謂曰:“已従師之計,得張某矣。然則可教乎?”僧曰:“張君赴郡之時,當令求二犬,高數尺而神俊者。”休璟唯之。已而張君荷唐公特達之恩,然莫喻其旨,及將赴郡,告辭於休璟。既而謝之曰:“某名跡幽昧,才識疏淺。相國拔此沈滯,牧守大郡,由擔石之儲,獲二千石之祿,自涸輟而泛東溟,出窮穀而陟層霄,德固厚矣。然而感恩之外,竊所憂惕者,未知相國之旨何哉?”休璟曰:“用君之才耳,非他也。然常聞貴郡多善犬,願得神俊非常者二焉。”張君曰:“謹奉教。”既至郡數日,乃悉召郡吏,告之曰:“吾受丞相唐公深恩,拔於不次,得守大郡。今唐公求二良犬,可致之乎”。有一吏前曰:“某家育一犬,質狀異常,願獻之。”張大喜,即獻焉。既至,其犬高數尺而肥,其臆廣尺餘,神俊異常,而又馴擾。張君曰:“相國所求者二也,如何?”吏白曰:“郡內唯有此,他皆常也。然郡南十裏某村某民家,其亦有一焉。民極惜之,非君侯親往,不可取之。”張君即命駕。齎厚直而訪之,果得焉。其狀與吏所獻者無異,而神彩過之。張君甚喜,即召親吏以二犬獻休璟。休璟大悅,且奇其狀,以為未常見。遂召僧視之。僧曰:“善育之。脫相君之禍者,二犬耳。”宗時,唐公休璟為相。嚐有一僧,發言多中,好為厭勝之術。休璟甚敬之。一日僧來,謂休璟曰:“相國將有大禍,且不遠數月,然可以禳去。”休璟懼甚,即拜之。僧曰;“某無他術,但奉一計耳,願聽之。”休璟曰:“幸吾師教焉。”僧曰:“且天下郡守,非相國命之乎?”曰:“然。”僧曰:“相國當於卑冗官中訪一孤寒家貧有才幹者,使為曹州刺史,其深感相國恩,而可以指蹤也。既得之,原

後旬日,其僧又至,謂休璟曰:“事在今夕,願相君嚴為之備。”休璟即留僧宿。是夜,休璟坐於堂之前軒,命左右十餘人執弧矢立於榻之隅,其僧與休璟共處一榻。至夜分,僧笑曰:“相君之禍免矣。可以就寢。”休璟大喜,且謝之。遂徹左右,與僧寢焉。迨曉,僧呼休璟:“可起矣。”休璟即起,謂僧曰:“禍誠免矣,然二犬安所用乎?”僧曰:“俱往觀焉。”乃與休璟偕尋其跡,至後園中,見一人仆地而卒矣,視其頸有血,蓋為物所噬者。又見二犬在大木下,仰視之,見一人袒而匿其上。休璟驚,且詰曰:“汝為誰?”其人泣而指死者曰:“某與彼俱賊也,昨夕偕來,且將致害相國。蓋遇此二犬,環而且吠,彼遂為噬而死。某懼,因匿身於此,伺其他去,將逃焉。迨曉終不去。今即甘死於是矣。”休璟即召左右,令縛之。曰:“此罪固當死,然非其心也,蓋受製於人耳。願釋之。”休璟命解縛,其賊拜泣而去。休璟謝其僧曰:“賴吾師,不然,死於二人之手。”僧曰:“此蓋相國之福也,豈所能為哉。”日,其僧又至,謂休璟曰:“事在今夕,願相君嚴為之備。”休璟即留僧宿。是夜,休璟坐於堂之前軒,命左右十餘人執弧矢立於榻之隅,其僧與休璟共處一榻。至夜分,僧笑曰:“相君之禍免矣。可以就寢。”休璟大喜,且謝之。遂徹左右,與僧寢焉。迨曉,僧呼休璟:“可起矣。”休璟即起,謂僧曰

休璟有表弟盧軫,在荊門,有術士告之:“君將有災戾,當求一善禳厭者為,庶可矣。”軫素知其僧,因致書於休璟,請求之。僧即以書付休璟曰:“事在其中耳。”及書達荊州,而軫已卒。其家開視其書,徒見一幅之紙,並無有文字焉。休璟益奇之。後數年,其僧遁去,竟不知其所適。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宣室誌

《宣室誌》正文
卷一 尹君 卷二 夏陽趙尉 卷三 江夏従事 卷四 僧契虛 卷五 盧嗣宗 卷六 竇寬 卷七 十仙子 卷八 高生 卷九 吳偃 卷十 章全素 卷十一 鄭德懋 卷十二 董觀 卷十三 尹真人 卷十四 李林甫 卷十五 房建 卷十六 竇裕 卷十七 鄧珪 卷十八 李賀 卷十九 潯陽李生 卷二十 劉皂 卷二十一 侯道華 卷二十二 陸喬 卷二十三 梁生 卷二十四 趙生 卷二十五 閭丘子 卷二十六 郭翥 卷二十七 袁隱居 卷二十八 利俗坊民 卷二十九 興慶池龍 卷三十 程逸人 卷三十一 太原部將 卷三十二 蕭昕 卷三十三 駱玄素 卷三十四 成公逵 卷三十五 任頊 卷三十六 俞叟 卷三十七 盧元裕 卷三十八 石旻 卷三十九 李修 卷四十 吳任生 卷四十一 楊居士 卷四十二 胡氵急 卷四十三 盧君暢 卷四十四 法喜寺 卷四十五 馮漸 卷四十六 辛神邕 卷四十七 王先生 卷四十八 唐燕士 卷四十九 龍廟 卷五十 周生 卷五十一 梁璟 卷五十二 李徵 卷五十三 河內崔守 卷五十四 惠照 卷五十五 唐休璟門僧 卷五十六 崔禦史 卷五十七 唐玄宗龍馬 卷五十八 韋皋 卷五十九 曹唐 卷六十 王薰 卷六十一 邢群 卷六十二 辛七師 卷六十三 李重 卷六十四 郭釗 卷六十五 趙叟 卷六十六 廣陵大師 卷六十七 王坤 卷六十八 鑒師 卷六十九 楊慎矜 卷七十 韓生 卷七十一 李德裕 卷七十二 江南吳生 卷七十三 李甲 卷七十四 抱玉師 卷七十五 朱峴女 卷七十六 王縉 卷七十七 佛陀薩 卷七十八 陳越石 卷七十九 王含 卷八十 晉陽民家 卷八十一 趙蕃 卷八十二 鄭氏女 卷八十三 十光佛 卷八十四 廬江民 卷八十五 唐玄宗 卷八十六 道嚴 卷八十七 謝翱 卷八十八 陳岩 卷八十九 王長史 卷九十 雞卵 卷九十一 僧法長 卷九十二 許文度 卷九十三 商居士 卷九十四 鄭生 卷九十五 張鋋 卷九十六 清江郡叟 卷九十七 楊叟 卷九十八 寧勉 卷九十九 東萊客 卷一百 林景玄 卷一百零一 悟真寺僧 卷一百零二 交城裏人 卷一百零三 祁縣民 卷一百零四 師夜光 卷一百零五 崔 卷一百零六 李揆 卷一百零七 李生(一) 卷一百零八 李生(二) 卷一百零九 張秀才 卷一百一十 裴少尹 卷一百一十一 河東街吏 卷一百一十二 計真 卷一百一十三 樊宗諒 卷一百一十四 獨孤彥 卷一百一十五 尹瑗 卷一百一十六 王洞微 卷一百一十七 盧鬱 卷一百一十八 韋氏子 卷一百一十九 叱金像 卷一百二十 竹季貞 卷一百二十一 迎光王 卷一百二十二 郤惠連 卷一百二十三 興福寺 卷一百二十四 彭偃 卷一百二十五 劉憲 卷一百二十六 韋於春 卷一百二十七 李師道 卷一百二十八 張汶 卷一百二十九 無畏師 卷一百三十 王涯 卷一百三十一 崔君 卷一百三十二 利州李錄事 卷一百三十三 溫造 卷一百三十四 劉溉 卷一百三十五 李宗閔 卷一百三十六 樊欽賁 卷一百三十七 睢陽鳳 卷一百三十八 柳公濟 卷一百三十九 薑師度 卷一百四十 鄴郡人 卷一百四十一 劉遵古 卷一百四十二 鄔載 卷一百四十三 周氏子 卷一百四十四 聖畫 卷一百四十五 韓愈 卷一百四十六 呂生妻 卷一百四十七 裴度 卷一百四十八 韋氏子(二) 卷一百四十九 婁師德 卷一百五十 張惟清 卷一百五十一 楊炎 卷一百五十二 王璠 卷一百五十三 柳宗元 卷一百五十四 柳沂 卷一百五十五 竇參 卷一百五十六 柳光 卷一百五十七 劉成 卷一百五十八 貞盧猶子 卷一百五十九 鄭光 卷一百六十 張詵 卷一百六十一 蕭氏子 卷一百六十二 東陽郡山 卷一百六十三 石憲 卷一百六十四 侯生 卷一百六十五 智空 卷一百六十六 王叟 卷一百六十七 太白老僧 卷一百六十八 百丈泓 卷一百六十九 韋君 卷一百七十 開業寺 卷一百七十一 楊詢美従子 卷一百七十二 陸顒 卷一百七十三 淮南軍卒 卷一百七十四 張景 卷一百七十五 韋思玄 卷一百七十六 元載張謂 卷一百七十七 李員 卷一百七十八 楊氏 卷一百七十九 陳袁生 卷一百八十 太原小吏 卷一百八十一 虞鄉道士 卷一百八十二 虹蜺天使 卷一百八十三 村人陳翁 卷一百八十四 呂生 卷一百八十五 黑龍甲中出 卷一百八十六 嚴生 卷一百八十七 流花寶爵 卷一百八十八 崔澤 卷一百八十九 玉清三寶 卷一百九十 孫思邈 卷一百九十一 三寶村 卷一百九十二 李逢吉 卷一百九十三 玉龍膏 卷一百九十四 李回 卷一百九十五 地下肉芝 卷一百九十六 郤元位 卷一百九十七 盧虔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