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室誌 作者:張讀年代:唐代1980   

《宣室誌》正文 卷一百零七 李生(一)

唐貞元中,有李生者,家河朔間,少有膂力,恃氣好俠,不拘細行,常與輕薄少年遊。年二十餘,方折節讀書,為歌詩,人頗稱之。累為河朔官,後至深州錄事參軍。生美風儀,善談笑,曲曉吏事,廉謹明幹。至於擊鞠飲酒,皆號為能,雅為太守所知。,士真醉悟,急召左右:“往取李某首來。”左右即於獄中斬其首以進。士真熟視而笑,既而又與太守大飲於郡齋。酒醉,太守因歡,乃起曰:“某不才,幸得守一郡,而副大使下察弊政,寬不加罪,為恩厚矣。昨日副大使命某召他客,屬郡僻

時王武俊帥成德軍,恃功負眾,不顧法度,支郡守畏之側目。嚐遣其子士真巡屬郡,至深州,太守大具牛酒,所居備聲樂宴士真。太守畏武俊,而奉士真之禮甚謹。又慮有以酒忤士真者,以故僚吏賓客,一不敢召。士真大喜,以為他郡莫能及。飲酒至夜,士真乃曰:“幸使君見待之厚,欲盡歡於今夕,豈無嘉賓,願得召之。”太守曰:“偏郡無名人,懼副大使之威,不敢以他客奉宴席。唯錄事參軍李某,足以侍談笑。”士真曰:“但命之。”於是召李生,入趨拜。士真目之,色甚怒。既而命坐,貌益恭,士真愈不悅,瞪顧攘腕,無向時之歡矣。太守懼,莫知所謂。顧視生靦然而汗,不能持杯,一坐皆愕。有頃,士真叱左右,縛李某係獄,左右即牽李袂,疾去械獄中。已而士真歡飲如初。元中,有李生者,家河朔間,少有膂力,恃氣好俠,不拘細行,常與輕薄少年遊。年二十餘,方折節讀書,為歌詩,人頗稱之。累為河朔官,後至深州錄事參軍。生美風儀,善談笑,曲曉吏事,廉謹明幹。至於擊鞠飲酒,皆號為能,雅為太守所知。

迨曉宴罷,太守且驚且懼,乃潛使於獄中訊李生,曰:“君貌甚恭,且未嚐言,固非忤於王君,君寧自知耶!”李生悲泣久之,乃曰:“常聞釋氏有現世之報,吾知之矣。某少貧,無以自資,由是好與俠士遊,往往掠奪裏人財帛。常馳馬腰弓,往還太行道,日百餘裏。一日遇一年少,鞭駿騾,負二匹囊,吾利其資,顧左右,皆岩崖萬仞,而日漸曛黑,遂力排之,墮於崖下。即疾驅其騾逆旅氏,解其囊,得繒綺百餘段。自此家稍贍,因折弓夭,閉門讀書,遂仕而至此,及今凡二十七矣。昨夕君侯命與王公之宴,既入,而視王公之貌,乃吾曩時所殺少年也。一拜之後,中心慚惕,自知死不朝夕。今則延頸待刃,又何言哉!為我謝君侯,幸知我深,敢以身後為托。”宴罷,太守且驚且懼,乃潛使於獄中訊李生,曰:“君貌甚恭,且未嚐言,固非忤於王君,君寧自知耶!”李生悲泣久之,乃曰:“常聞釋氏有現世之報,吾知之矣。某少貧,無以自資,由是好與俠士遊,往往掠奪裏人財帛。常馳馬腰弓,往還太行道,日百餘裏。一日遇一年少,鞭駿騾,負二匹囊,

有頃,士真醉悟,急召左右:“往取李某首來。”左右即於獄中斬其首以進。士真熟視而笑,既而又與太守大飲於郡齋。酒醉,太守因歡,乃起曰:“某不才,幸得守一郡,而副大使下察弊政,寬不加罪,為恩厚矣。昨日副大使命某召他客,屬郡僻小無客,不足奉歡宴者。竊以李某善飲酒,故請召之。而李某愚憨,不習禮法,大忤於明公,實某之罪也。今明公既已誅之,宜矣。竊有所未曉,敢以上問。李某之罪為何願得明數之,且用誡於將來也。”士真笑曰:“李生亦無罪,但吾一見之遂忿然激吾心,已有戮之之意。今既殺之,吾亦不知其所以然也。君無複言。”武俊帥成德軍,恃功負眾,不顧法度,支郡守畏之側目。嚐遣其子士真巡屬郡,至深州,太守大具牛酒,所居備聲樂宴士真。太守畏武俊,而奉士真之禮甚謹。又慮有以酒忤士真者,以故僚吏賓客,一不敢召。士真大喜,以為他郡莫能及。飲酒至夜,士真乃曰:“幸使君見待之厚,欲盡歡於今夕,豈無嘉賓,願得召之。”太守曰:“偏郡無名人,懼副大使之威,不敢以他客奉宴席。唯錄事參軍李某,足以侍談笑。”士真曰:“但命之。”於是召李生,入趨拜。士真目之,色甚怒。既而及宴罷,太守密訊其年,則二十有七矣。蓋李生殺少年之歲,而士真生於王氏也。太守歎異久之,因以家財厚葬李生。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宣室誌

《宣室誌》正文
卷一 尹君 卷二 夏陽趙尉 卷三 江夏従事 卷四 僧契虛 卷五 盧嗣宗 卷六 竇寬 卷七 十仙子 卷八 高生 卷九 吳偃 卷十 章全素 卷十一 鄭德懋 卷十二 董觀 卷十三 尹真人 卷十四 李林甫 卷十五 房建 卷十六 竇裕 卷十七 鄧珪 卷十八 李賀 卷十九 潯陽李生 卷二十 劉皂 卷二十一 侯道華 卷二十二 陸喬 卷二十三 梁生 卷二十四 趙生 卷二十五 閭丘子 卷二十六 郭翥 卷二十七 袁隱居 卷二十八 利俗坊民 卷二十九 興慶池龍 卷三十 程逸人 卷三十一 太原部將 卷三十二 蕭昕 卷三十三 駱玄素 卷三十四 成公逵 卷三十五 任頊 卷三十六 俞叟 卷三十七 盧元裕 卷三十八 石旻 卷三十九 李修 卷四十 吳任生 卷四十一 楊居士 卷四十二 胡氵急 卷四十三 盧君暢 卷四十四 法喜寺 卷四十五 馮漸 卷四十六 辛神邕 卷四十七 王先生 卷四十八 唐燕士 卷四十九 龍廟 卷五十 周生 卷五十一 梁璟 卷五十二 李徵 卷五十三 河內崔守 卷五十四 惠照 卷五十五 唐休璟門僧 卷五十六 崔禦史 卷五十七 唐玄宗龍馬 卷五十八 韋皋 卷五十九 曹唐 卷六十 王薰 卷六十一 邢群 卷六十二 辛七師 卷六十三 李重 卷六十四 郭釗 卷六十五 趙叟 卷六十六 廣陵大師 卷六十七 王坤 卷六十八 鑒師 卷六十九 楊慎矜 卷七十 韓生 卷七十一 李德裕 卷七十二 江南吳生 卷七十三 李甲 卷七十四 抱玉師 卷七十五 朱峴女 卷七十六 王縉 卷七十七 佛陀薩 卷七十八 陳越石 卷七十九 王含 卷八十 晉陽民家 卷八十一 趙蕃 卷八十二 鄭氏女 卷八十三 十光佛 卷八十四 廬江民 卷八十五 唐玄宗 卷八十六 道嚴 卷八十七 謝翱 卷八十八 陳岩 卷八十九 王長史 卷九十 雞卵 卷九十一 僧法長 卷九十二 許文度 卷九十三 商居士 卷九十四 鄭生 卷九十五 張鋋 卷九十六 清江郡叟 卷九十七 楊叟 卷九十八 寧勉 卷九十九 東萊客 卷一百 林景玄 卷一百零一 悟真寺僧 卷一百零二 交城裏人 卷一百零三 祁縣民 卷一百零四 師夜光 卷一百零五 崔 卷一百零六 李揆 卷一百零七 李生(一) 卷一百零八 李生(二) 卷一百零九 張秀才 卷一百一十 裴少尹 卷一百一十一 河東街吏 卷一百一十二 計真 卷一百一十三 樊宗諒 卷一百一十四 獨孤彥 卷一百一十五 尹瑗 卷一百一十六 王洞微 卷一百一十七 盧鬱 卷一百一十八 韋氏子 卷一百一十九 叱金像 卷一百二十 竹季貞 卷一百二十一 迎光王 卷一百二十二 郤惠連 卷一百二十三 興福寺 卷一百二十四 彭偃 卷一百二十五 劉憲 卷一百二十六 韋於春 卷一百二十七 李師道 卷一百二十八 張汶 卷一百二十九 無畏師 卷一百三十 王涯 卷一百三十一 崔君 卷一百三十二 利州李錄事 卷一百三十三 溫造 卷一百三十四 劉溉 卷一百三十五 李宗閔 卷一百三十六 樊欽賁 卷一百三十七 睢陽鳳 卷一百三十八 柳公濟 卷一百三十九 薑師度 卷一百四十 鄴郡人 卷一百四十一 劉遵古 卷一百四十二 鄔載 卷一百四十三 周氏子 卷一百四十四 聖畫 卷一百四十五 韓愈 卷一百四十六 呂生妻 卷一百四十七 裴度 卷一百四十八 韋氏子(二) 卷一百四十九 婁師德 卷一百五十 張惟清 卷一百五十一 楊炎 卷一百五十二 王璠 卷一百五十三 柳宗元 卷一百五十四 柳沂 卷一百五十五 竇參 卷一百五十六 柳光 卷一百五十七 劉成 卷一百五十八 貞盧猶子 卷一百五十九 鄭光 卷一百六十 張詵 卷一百六十一 蕭氏子 卷一百六十二 東陽郡山 卷一百六十三 石憲 卷一百六十四 侯生 卷一百六十五 智空 卷一百六十六 王叟 卷一百六十七 太白老僧 卷一百六十八 百丈泓 卷一百六十九 韋君 卷一百七十 開業寺 卷一百七十一 楊詢美従子 卷一百七十二 陸顒 卷一百七十三 淮南軍卒 卷一百七十四 張景 卷一百七十五 韋思玄 卷一百七十六 元載張謂 卷一百七十七 李員 卷一百七十八 楊氏 卷一百七十九 陳袁生 卷一百八十 太原小吏 卷一百八十一 虞鄉道士 卷一百八十二 虹蜺天使 卷一百八十三 村人陳翁 卷一百八十四 呂生 卷一百八十五 黑龍甲中出 卷一百八十六 嚴生 卷一百八十七 流花寶爵 卷一百八十八 崔澤 卷一百八十九 玉清三寶 卷一百九十 孫思邈 卷一百九十一 三寶村 卷一百九十二 李逢吉 卷一百九十三 玉龍膏 卷一百九十四 李回 卷一百九十五 地下肉芝 卷一百九十六 郤元位 卷一百九十七 盧虔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