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琴 作者:鄧牧年代:宋末元初361   

《伯牙琴》正文 卷十三 亦山齋記

餘聞方外士雲,靜與喧境也,所以知靜與喧者心也。境無趣舍,未嚐以靜為是、以喧為非,亦未嚐以靜為非、以喧為是,惟心有趣舍是非生焉。於是崇殖貨利馳騖嗜欲之人,必舍靜趣喧而之市矣;飲冰食蘗怡神養性之士,必舍喧趣靜而隱山矣。二者莫不自以為是而更相非也。知道者則曰趣喧之市非矣,趣靜隱山亦豈得為是哉?心居魏闕而身在岩穴,嬰情好爵而假容江皋,山果靜乎?屠羊楚國者不願三旌,賣卜成都者無求苟得,市果喧乎?昧者由境不由心,達者由心不由境,心苟喧也,雖山而亦市;心苟靜也,雖市而亦山。予識之久矣,會四明舒君來杭,為予言:某性嗜山而家平壤,無攀躋之快、臨眺之適,病之間,嚐羅數石庭下,寫數峰壁上,盤桓其間,久與相忘,忽若千岩萬壑自獻左右,則欣然笑曰:是亦山也。故以亦山名齋。子謂何如?予曰:未也。舉前說告之,君起謝曰:得之矣,將歸識諸壁。

 
舉報收藏 0打賞 0

伯牙琴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