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琴 作者:鄧牧年代:宋末元初361   

《伯牙琴》正文 卷二十二 代旌德觀祭先賢文

維諸賢茲土之達人也,或尚以德,或崇以言,夫既為百世之師,盍通祀乎曆年。佳哉吾杭,鬱鬱芊芊,納以曼原,層城繚以崇山徑川,茲秀氣之所鍾,故其人俶偉而靜(缺)。昔宋之南有尹氏袁介湖塘而建祠,立石史而磨鐫,自箕山之高風,迄橫浦之鴻先,三十九人有婦人焉。後附祠以為方士之居,使之潔粢盛而奉豆籩。豈不能厚乎風化,作新觀曕。使後來其永思彼何恃而得傳。夫何歲月不居,穀陵變遷,屋委蔓草,碑沈斷煙。雖樵童牧豎,過者莫不歎息,何有責有守者素餐而不厭。某奉檄來居,心酸涕連,辟西偏以為堂,安明靈而告虔,幸當路之景行,不謂餘以不然。噫,何地無才,何代無賢,況東南之钜邦,宜接踵而摩肩。自陶唐以來三千六百餘年之間,所紀者止若此,使生抱痛而死銜冤。噫,遠莫遠於仲尼,略莫略於馬遷,豈無浮遊大方老死邱園,偶信史之失稽,遂湮沒而不宣。有神有靈,洋洋在天,當鞭雲駕風,相顧一笑,勿以姓名之不及紀而遐蜚獨騫。撫大塊而永歎,安得盡南山之竹而為編,況我輩從容浮沉,與時周旋。既無高節茂行表表自見,幾何不與草木同腐而遺恨於九泉?三酹以告,孰知餘心之拳拳。

 
舉報收藏 0打賞 0

伯牙琴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