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琴 作者:鄧牧年代:宋末元初361   

《伯牙琴》正文 卷二十六 補遺:清真道院碑記

餘杭西十有八裏,曰九鎖山,逆溪水上,左右山趾相錯行者縈其間,前直百步外若斷無路,為鎖一也。迄九鎖山勢差辟直上,則為洞霄宮,左折為東天柱嶺,西北泉石最勝,曰青檀山。舊誌載月窟冰壺鏡潭試劍岩湧翠石壁,悉在茲山爾。宋鹹淳間前知洞霄宮事,凝神朱先生以先世諸墓在,作祠山陽。先生歿,至元巳醜,其徒衝逸孫法師,與其孫今靜逸法師舒公,辟而廣之曰清真道院,為屋凡五六十楹,而門廡殿堂齋閣庖湢,鹹有法度,鬆杉垂陰,花卉迭芳,白晝無聲,不類人境。大門內流泉所直,則發石甃址,四周若牆址,坎為方地,畜金鰂百數,叩欄檻悉至取食。山下飛玉泉懸瀑數仞,自是出也,歲庚子,餘過舒公憩暑於此,相與觴詠為樂,暇日登高,指餘諸山,慨然曰,宮西南為伏虎岩,晉郭文舉隱也。西升天壇,許遠遊衝舉也,其下石室,唐吳貞節仙去瘞書劍處也。北大滌洞,則暨子虛得道長往,與吾遠祖元同先生築室,後入茲洞,以達華陽也。神仙者,學雖由內煉,亦山川之靈秀發之,俯仰千歲,風氣不殊,誠有作者,豈遽遜晉唐人哉。奈何留連光景,醉而生夢而死者,比比皆是。百年榮華與化俱盡,千劫流浪其憂無涯,何不運靈旗,孕火芝,回風返景於寸田尺宅之間,馭氣飛神於清都紫微之上,而與數君子相視一笑。若是,則內不愧吾先生,外不愧乎大滌洞天,其可乎。餘曰唯。大德四年庚子七月錢塘鄧牧記,集賢直學士趙孟俯書。

上一節
章節目錄
已是最後一節
 
舉報收藏 0打賞 0

伯牙琴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