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公案 作者:佚名年代:清末民初686   

《林公案》正文 第十四回 史大娘報德追贓 邱船主以寡勝眾

史大娘報德追贓邱船主以寡勝眾

且說楊彪急急的趕到福興客棧裏,向史大娘說道:“咱們林相公所帶旅費全行被竊,他許你的百兩銀子,須待來朝典質行裝,才能送來,恐你懸望,特地叫我來知照。”史大娘聽說,沉吟了一會,問道:“你們林相公家住哪裏?咱看他不類商人,旅費何時被竊,請你詳細告訴咱,或者可幫你們追取失銀。”

楊彪本是個莽漢,今天又多喝了幾杯酒,竟一個忘形骸,便直對道:“咱們相公原籍侯官,向在蘇州做官的,現因奔喪回籍,今午路過此地,適逢大雨,不得已投寓安歇;至於川資,今天早晨還在行箱裏,直到此時,打算取銀送你,方知已全數被竊。”

史大娘問道:“你們店中,可曾遇見過可疑之人?”楊彪答道:“咱們初到雙溪客棧,有兩個富陽口音的男子,形跡有些蹊蹺,天晴之後,二人就匆匆走了。”大娘答道:“這兩個人的確頗有嫌疑,果真是他們所竊,今晚二更過後,我就命他們前來送還,隻怕不是他們所竊,那就無從追究了。”楊彪作別回寓,把史大娘的話告知林公。周培插道:“咱瞧史大娘舉止厚重,不類狂言欺人的女子,今晚倒要看她怎樣命那兩人送還失贓?”三人談論一會,就在房間裏吃過晚飯,林公整備來朝趕早站,飯後略坐片時,就解衣睡覺。楊彪要看失銀怎樣送還,故爾和周培相約不睡,二人談談說說,不覺已是三更,依然不見動靜。

兩人連日趕路辛苦了些,如今又熬了半夜,卻覺疲倦異常,楊彪說道:“看來不是二個走江湖的所幹的事,故至今沒有消息,咱們犯不著久守,且休息一會,明天還得趕路。”說著各自和衣而臥,楊彪剛才合眼,聽周培已經鼾聲如雷,自己思想不絕,隻是不能入夢。

正在此際,忽然聽得啪地一響,連忙張目瞧望,隻見桌上多了一個紙包。連忙一骨碌跨下床來,打開紙包看時,都是白花花的銀子,不覺喜出望外。那林公也被響聲驚醒,便問楊彪看見什麼?楊彪忙將紙包遞過,說道:“所失銀兩,現在已經送還了,還有張字紙條兒,大人請看!”林公把銀子放過一旁,看那紙條上麵寫道:“客途囊空,擅取尊款,史大娘追來,道及客人樂善好施,不合妄取善人之財,特命送還。”林公看罷,即將銀子交給楊彪,吩咐他等到天明即稱一百兩送去。大家重又休息了一會。等到天明起身,楊彪忙把銀兩送往福興棧,那史金鏢已在夜間死了。大娘收了銀子,含淚說道:“未亡人身受林爺厚恩,無以為報,惟有將小兒取名林恩,以作終身紀念,將來或能報德,也未可知。”楊彪因急欲趕路,不及多言,作別回寓。林公已在等候多時,於是一同上路。那邊史大娘立即購買衣衾棺殮,挈同兒子林恩,扶靈柩回轉故裏,不在話下。

且說林公一路曉行夜宿,直到侯官故裏,忙著替太夫人辦理喪務,家居讀書。光陰迅速,一轉眼間已經服闋,當即奉旨赴南湖督修堤工,那時南湖水盜翻江龍劉成、倒海龍曹霸,在水路上猖獗異常,官府都奈何他們不得。林公的老師王鼎密函委托林公,務將南湖水盜掃滅,以免擾害地方。並命副將鄭國鴻、水師協鎮葛雲龍等,就近相助協拿。林公帶著賴恩爵、張幼德、周培、楊彪、趙猛、裴雄,馳赴南湖。林公初時主張趕修堤工,以安沿湖百姓;至於水盜,能撫則撫,不能撫也須商請該省督撫,責成水師剿滅,因為自己既無兵權,又非職責所在,不便越俎代庖,所以到差時晉謁總督,即將此意當麵說明。

那張製軍素知林公賢能,並且手下有能人甚多,大可借箸,力勸林公勉為其難,至於無權調動軍隊,確為實情,特委他擔任軍務職銜。林公已成騎虎難下之勢,隻好謙謝而別。回轉公館,著手修堤,委恩爵、幼德等為監工委員,擇日興工,一切堤工人員,都是林公親信,對於工程方麵,自然格外認真,實事求是。至於那南湖水盜劉成、曹霸等,也久聞林公忠正不阿,而且手下能人眾多,知道不是好惹的,在他修理堤工之時,哪裏還敢猖獗,都銷聲匿跡不再在水麵上橫行。林公和張幼德等,正忙著堤工,又不見水盜蹤跡,一來也不願意越權硬去幹涉;二來他們既避匿不出,就是要去捕拿,也自無從下手,故隻得將查辦水盜一事擱過,專心在堤工上麵。

如此一連數月,堤工告竣,當由本省大吏親自驗收。所有工程,皆異常堅固,而且所費極省,大吏固然讚譽林公辦事幹練,就是附近百姓,見有了如此堅固工程,足可防止水患,希望豐收,也都歌功頌德,口碑載道,端的視林公如萬家生佛一般。林公料理清楚,便回京複旨。朝廷因林公修堤有功,正欲大用,當時適陝西按察使因事出缺,就命林公署理。林公當即請訓啟程,往陝西接任視事去了。林公由京挈眷赴任,一路自有賴恩爵等一班人護衛,平安到任。

那陝西本係關中之地,民風強悍,仇殺及奸殺時常有的,更經蠹役滑吏惡訟從中教唆挑撥,構成許多冤獄。林公接任之後,循例到各廟行香,下午乘轎回衙。忽有一少女跪在當衙,高呼青天大人伸冤。差役們照例呼喝退避。林公舉目一看,那女子隻有十二三歲,跪在轎前,淚承於睫,苟無奇冤,安敢來此告狀?就喝住差役,向那女子問道:“你姓甚名誰?又何冤枉?可曾具備狀詞,快快說來。”那女子叩頭說道:“民女姓高名叫貞貞,隻因母親受冤將死,待來求大人伸冤,現有狀子在此。”說著便將狀詞遞上。林公收狀,吩咐差役道:“好好將女子帶回號房中候審。林公回衙出轎,徑到簽押房中坐下,披閱狀詞,方知是高尤氏謀殺親夫親子一案,早已申解到司,情節離奇。原來貞貞的父兄同時被人殺死在門外,由貞貞的母親高尤氏赴鹹陽縣報案,請驗緝凶,日久一無所獲。事為西安知府毛東明所聞,勒限鹹陽知縣呂駿破案。呂駿隻好一木吃一木,勒限捕快緝凶,三日一限,五日一比,遷延一月,捕快受不得打,大半告病退卯。呂駿格外焦急,便向刑幕屈仲昭求計。仲昭沉吟了一會,說道:“東翁若肯耗費五百金,凶首就可到案。”

呂駿答道:“果真獲到凶首,何惜五百金。”仲昭就向他低低說了幾句,呂駿大喜!便喚捕快都頭何德進見,麵授密計,說明本官為保全功名起見,願出五百金私賞,你能依計行事,事成之後,非但得到重賞,將來本官高升,定然看覷與你,現在先領半數,以便一切應用。何德欣然允諾,領得二百五十兩銀子還家,預備做他的事去。那暗無天日的殺夫冤獄,就此構成了。

何德身為公門中人,手下都有幾個雞鳴狗盜的伴黨,今番卻正用著他們,就去尋偷兒王三密商,許他二百金,要他到堂供認與高尤氏通奸,官若問起謀殺案,你堅稱不知,推在尤氏一人身上。王三說道:“咱若到堂去做假奸夫,高尤氏豈肯承認,又沒半些兒憑據。若是老爺用起刑訊,皮肉受苦,倒也罷了,弄得不巧,連性命都恐怕難保呢!頭兒還是另找他人,這筆錢我可賺不了。”何德笑了一笑道:“老實對你說,本官要保全功名,才叫咱買囑你冒認奸夫,了卻這一件案子,豈有到堂之後,反將自己人難為之理?此去大不了坐幾個月監牢罷了。就中有了這一層關係,你到裏邊,自然有人照顧,終不成真個叫你吃苦,將來本官一定另有好處給你,這種機會,豈不比你在外邊幹偷雞摸狗的勾當高些麼?”王三被何德一席話,說得他心中不定起來,暗想:如此好買賣,一時尋也尋不到,若不答應時,當麵錯過,豈不可惜?若是答應他吧,此事幹係重大,萬一中間發生變卦,又非同兒戲,弄得不巧,連腦袋都不保,那時二百銀子也成身外之物,毫無用處。他肚裏如此籌思,那臉上的顏色,竟如夏天的白雲一般,轉變個不定,忽喜忽懼,隨時隱現。那何德出身公門,兩隻眼睛多少厲害,見他如此情形,明知他的心事,便裝出嚴厲的顏色說道:“小三哥!我是因為一向承你很為要好,生受你的孝敬,心中好生過不去,得此機緣,才來作成你,你怎樣反狐疑不決起來?你想,我往日哪一件事哄騙過你。今番之事,爽利地說一聲,去便去,你不去時,看我一般的有人去享受的,那時你不要眼紅。”說著怒衝衝地站起身來,要往外走。王三哪裏肯放,一把拖住道:“好頭兒!你且坐著,千萬不要著惱,小子承你一向看覷,莫說這點事,就是再大些,也得替你去幹,剛才不過想想到堂以後,如何說法罷了。”何德見他答應,便道:“如此說來,你是肯去的了?”王三道:“去便去,隻是有一句話先得說明,還望頭兒原諒!若是到堂以後,縣官竟用起刑來,小人煎熬不起時,休怪直言!”何德道:“哪有這等事,你放心便了。”就將所許銀子給他,約定明天解案。等到第二日,高尤氏卻巧到縣前探問消息,何德謊稱已經捉到,叫她在班房裏候審。尤氏信以為真,何德就去把王三解案。知縣呂駿升堂,先問王三,供認與尤氏通奸,隻將殺人一事賴個幹淨,完全推在尤氏身上。

即提尤氏到堂對質,尤氏極口呼冤,呂駿便用大刑逼供,可憐尤氏是個孱弱婦人,哪裏經得起六七堂的大刑,隻好誣服,申解臬司。尤氏族中盡知冤枉,才替貞貞繕具狀詞,叫她到林公案下呼冤。

當下林公閱過狀詞,即提貞貞詢問。貞貞供道:“那夜我與媽媽同睡,爸爸睡在邊鋪上,半夜聽得犬聲亂叫,我從夢中驚醒,聽得爸爸起身出視,隔了許久,不見回來;媽媽又叫哥哥去看,亦然一去不來;媽媽隻好親自起身出視,隻見大門敞開,人影全無。急喚嫂子起來,點起火來,到門外照看,方知父兄都已被人殺死,橫屍在門外,當下就鬧將起來,第二天早上,便到縣報案,請驗緝凶。不想事隔一月有餘,杳無消息。

那日變生意外,縣中忽然捉到一個素不相識的王三,自認與媽媽通奸;那個糊塗縣官不問是非,就把媽媽捉去,屢次用大刑逼供,媽媽受刑不起,就隻得招認了!如小女子媽媽冤死之後,理難再生,故敢冒死告到大人案下,總求大人伸雪,救得母親性命,小女子雖死無怨了。”說著鳴鳴哭將起來。林公說道:“本司審案,素重事實,你媽媽如有冤枉,自當昭雪,你也不必啼哭!你此次來省,有無親戚同來?”貞貞答稱有三姨母伴來。林公吩咐差役好好帶去,交還她姨母,叫她們留省候審。

貞貞叩謝而退。

林公一麵派差到鹹陽縣將王三、高尤氏提解到案,林公開堂詢問。王三仍舊一口咬定與高尤氏通奸,繪聲繪色,情景逼真。詢到謀殺事件,卻又抵死不承。林公拍案大怒道:“高尤氏究係女流,豈能連殺二人,明明是你做下的事,本司案前,還敢狡賴?”立命左右看大刑。那王三連上了兩種大刑,委實煎熬不得,便高呼願招。當時鬆了刑具,他便說道:“小人非但不謀殺,連帶通奸還是冒認的呢!”便將何德賄買他冒認奸夫情形,直說一遍。林公命提高尤氏到堂對質,尤氏當時實係受刑不起,含冤誣服。高尤氏當堂開釋。林公一麵將何德逮案,一麵即派張幼德去密訪此案凶首。

幼德身藏密查文書,一路明查暗訪,毫無端倪。那一日行抵潼關,投客店歇夜,恰巧統房中已有兩個旅客,正在那裏談論高尤氏的謀殺案。幼德暗想機會來了,便和他兩個搭訕,問了姓名籍貫,一人答稱:“家住鹹陽叫做何二。”幼德見他生就一雙下視眼,衣衫破舊,不象善類;那一個自稱許福,本地人氏,相貌也甚不好。幼德便道:“剛才二位講那高家的謀殺案,現在不知怎樣了?”何二得意洋洋地答道:“這個真叫做冤枉孽障,高尤氏年紀已經四十向外,素來很守婦道,這次丈夫兒子被人殺死,她一心要替死者申冤,鬧得遠近皆知,臨了兒飛蛾撲火自燒身,原告反變為凶首,而且還坐了謀殺親夫的罪名。”

幼德假意接口道:“鹹陽縣官,也太覺糊塗了!”何二笑道:“他們做官的人,隻顧保全自己的功名;別人的性命,何嚐在他們心上?今番喪盡天良,誣指高尤氏媒殺親夫,真正凶首,反得逍遙法外,真是暗無天日。聞得新任臬台,號稱林青天,對於這件案子,不知如何辦理?”幼德見他談得入港,便用說話去引逗他們,不想竟得因此破案。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林公案

《林公案》正文
第一回 試秋闈良材獲售 參縣幕奇案親查 第二回 片言折獄名重公卿 老役緝捕石打太守 第三回 身入諫台揭參降將 心存叵測謀刺賢臣 第四回 愛賢才老師薦幕友 入險境俠女救書生 第五回 長途仆仆響馬追蹤 良夜迢迢霜鋒飛至 第六回 以德服人釋放刺客 告養歸裏飽受虛驚 第七回 訪能人酒客說真話 受愚弄幹役入牢籠 第八回 捉鹽梟老謀深算 訪惡霸微服私行 第九回 金雞湖惡霸行凶 白石洞賢臣受困 第十回 遇義俠林公脫險 入江湖惡霸棄家 第十一回 俠恩爵討差拿要 莽楊彪出手打高僧 第十二回 首凶正法大快人心 義士探莊共商良策 第十三回 探葛莊楊彪陷機關 拿惡棍幼德奮神勇 第十四回 史大娘報德追贓 邱船主以寡勝眾 第十五回 巧遇凶徒甕中捉鱉 私通寡婦海底翻瀾 第十六回 宿山村俠士鋤強 奉上諭賢臣升任 第十七回 酒客說出逃荒惡習 吏胥串吞賑濟巨金 第十八回 親勘災荒掃除積弊 略施小技驚走群雄 第十九回 赴東河巡三門砥柱 登北岸睹隻手拔船 第二十回 獲正犯解案銷差 吐真情同仇敵愾 第二十一回 利國驛巡撫被擄 抱犢峪名捕購線 第二十二回 史林恩棄暗投明 張保仔獸心人麵 第二十三回 任封圻保障東南 查漕弊救濟州縣 第二十四回 買缸尋釁巧遇名家 聚眾複仇又逢大吏 第二十五回 撈淺拉舟運河冰凍 奸姑殺嫂命案奇冤 第二十六回 遭誣陷無辜被逮 得真情奮勇緝凶 第二十七回 幫匪囊空劫漁船 令尹幕客弄玄虛 第二十八回 充巡捕化裝查案 接公文添差緝凶 第二十九回 王安福奮勇捉幫頭 史林恩渡江獲要犯 第三十回 訪命案跑堂泄真相 緝凶首縣署請添差 第三十一回 悍幫頭菜館遭擒獲 小糧戶茶肆發牢騷 第三十二回 茶肆無聊暢談漕弊 謾藏誨盜忽見奇人 第三十三回 俠丐冰筵悵懷陳跡 賢臣規劃重整漕規 第三十四回 秋汛屆期履勘險要 堤防鞏固江漢安瀾 第三十五回 施老海小試富陽法 黃爵滋請禁鴉片煙 第三十六回 厲煙禁加重論罪 擬複奏附列良方 第三十七回 陳錦堂戒煙得美缺 楊天德匿怨訪同僚 第三十八回 至友告訐變生意外 美姬設計妙絕人寰 第三十九回 助力感恩委身擅寵 失官盜印報怨相當 第四十回 奏請禁煙維持銀價 拿獲販土重擬罪名 第四十一回 美鳳姑喬裝護親夫 賢觀察奉委訪猾吏 第四十二回 遇樵夫問路曆險境 見逃犯假意說卑詞 第四十三回 繳煙槍當場燒毀 施丸藥普渡眾生 第四十四回 論煙害追源往事 聞嚴禁運動權奸 第四十五回 權奸得賄倒行逆施 公憤難平上疏抗議 第四十六回 尤協鎮狂妄辱欽差 鄧製軍直言論權相 第四十七回 移檄英主會禁種煙 傳諭夷販呈繳存土 第四十八回 絕供給降服英領事 繳鴉片稟複林欽差 第四十九回 移節虎門收繳煙土 激惱領事遣回夷船 第五十回 撒鹽灰銷毒務盡 驗水量夾帶難瞞 第五十一回 傷人命嚴正交涉 關天培添建炮台 第五十二回 義律霸阻夷船入口 英皇怒派軍艦示威 第五十三回 輕啟兵端損船折將 火攻匪艇焦頭爛額 第五十四回 澳門交兵英將逃遁 定海失守林公見疑 第五十五回 功罪倒持林公去位 昏庸瀆職琦善私和 第五十六回 失虎門關提督殉國 戰省河楊參讚揚威 第五十七回 賠兵費捏詞蒙聽 墾邊疆遣戍立功 第五十八回 長都統殉難乍浦城 陳提督炮毀英兵艦 第五十九回 良將陣亡議和辱國 賢臣開複奉旨平番 第六十回 化民釋怨匪患肅清 暴病歸真全書結束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