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唐五代史演義 作者:羅貫中年代:元末明初744   

《殘唐五代史演義》正文 第七回 敬思奉旨宣晉王

敬思奉旨宣晉王

卻說敬思領了金寶敕書等件,隨帶官軍五百名,一簇人馬望北進發,途中有詞為證,但見:風颯颯,草萋萋,雲慘淡,雨淋漓。沙鳥飛低岸,孤雁落平堤,霜跡板橋千古道,月明茅店一聲雞。

敬思在路,饑餐渴飲,夜住曉行,縱馬直至大潼城下,勒馬有感,遂吟一律雲:

持鞭勒馬立芳洲,客路那堪滿目秋。

萬疊蒼山雲慘慘,半泓野水綠悠悠。

西風征雁添鄉思,寒樹歸鴉起暮愁,

一點忠心思報國,何時恢複舊神州。

敬思吟罷,遂出了大潼城,望前進發,行了數日,直至野狐嶺下,但見閃出一彪人馬,為首一將,頭裹黃巾,身穿戰袍,持槍躍馬,攔住去路,厲聲喝曰:“何人在此經過,留下金寶!”敬思向前告曰:“吾乃大唐通使程敬思是也,領著朝廷敕書,往直北去取李克用的,隻以敕書進用,安有金寶?縱有亦難獻納。”其人聽言大怒,把旗一展,眾兵無數,漫山塞野而來,將五百人馬及金寶物件盡皆劫奪,往密鬆林內去了,止剩下程敬思一人一馬,在曠野放聲大哭,遂跳下馬來,解脫韁繩,欲向林中自縊。

正在猶豫,忽聽得鬆林一聲鼓響,閃出一支圍獵兵來,打起皂雕旗,旗下擁著一個年少番官,看他怎生打扮,但見:身長九尺,年近二旬,麵如熏棗,體似狼形,頭戴一頂銀鼠帽,身披一領錦貂裘,腰係一條獅蠻帶,袋插一壺狼牙箭,坐下青靛追風馬,手持明晃晃方天戟。

那番官人馬擁至林前,大喝曰:“汝是何人,在此尋死?”敬思向前跪曰:“吾是大唐宣差官程敬思也,吾有事要見李克用。”番官曰:“莫非吏部尚書程敬思乎?”敬恩曰:“然!”番官遂滾鞍下馬,扶起敬思,汗流浹背。敬思便問:“將軍何人?”番官曰:“俺是沙陀李晉王大太保李嗣源是也,吾父嚐言叔父盛德,不能相會,叔父何不在朝,輔君澤民,到此沙漠之地,有何緣故?”敬思曰:“今有曹州一人姓黃名巢,聚賊兵百萬,劫掠州郡,不半載,奪了東西二京,殺戮唐之臣庶,不可勝記。今聖上在西祁州,避其鋒鏑,眾臣商議,特遣我齎旨意一道,金寶十車,金銀牌五百麵,空頭宣五百道,八員健將,五百名官軍,取汝父子入中原,洗滅巢賊,不料來到此處,遇一支兵將。金寶人馬,盡搶人密鬆林去了。某思進退無路,不如尋個自盡,正在猶豫,幸遇賢侄到,是吾三生有幸矣!”

嗣源曰:“叔父勿驚,待小侄一並奪取回來,交還叔父。”有詩為證:怒發衝冠虎將威,鬆林小賊敢相欺,陣前聲喝如雷吼,金寶黃麻盡送歸。

嗣源綽槍上馬,徑往密鬆林索戰,忽見林內一黑漢引二百餘僂儸,出林外拜伏於地。嗣源問曰:“汝何人也?”答曰:“某姓薛名鐵山,劫掠為生,恰聚三百餘人,卻才同伴謝應達,林外巡哨,誤將金寶劫掠上山,吾問從者雲,是大唐送獻太保的物件,吾送出林外來,謝應達被某殺之,今獻頭與太保請罪,並願以部下眾人歸降。”嗣源遂收留,合兵一處,敬思與嗣源並轡而行,徑投金蓮川來。

嗣源先遣人告報父李克用,克用知敬思已至界口,遂引軍一萬,離直北百裏來接,但見那克用真個英雄好漢,有詩為證:頂上金盔雙鳳翅,身披凱甲累金裝,袋內弓彎生挺硬,壺中箭插點唇鋼,刀懸偃月除奸黨,劍掛青虹草賊亡,自幼曾觀三略法,老年出陣氣昂昂。

李克用接見敬思,敬思拜伏於地,克用慌答之曰:“久慕故人,無由一會,今幸得相見,足慰乎生渴仰之思。”敬思答曰:“大唐天下,今為黃巢所奪,京城俱陷,駕往西祁州避兵,想大王人馬雄健,必盡忠皇室,臣不辭跋涉,遠齎敕旨金寶,奉獻大王麾下,萬望垂救,實國家生靈之大幸也!”克用曰:“既有聖旨,即排香案迎接。”入帳開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乾坤閣辟,蓋張廣大之兵;日月升沉,實起照臨之德。自我高祖,以至於朕,相傳一十七代。

朕無上祖之能,盡賴文武輔佐。今有曹州冤句縣黃巢逆賊,乃王仙芝餘黨,聚百萬之眾,侵朕天下。關外一百五十餘處,各州郡縣,盡屬黃巢。今朕不得已,而遠遷於西蜀,行宮尚存於成都。巢賊心猶不足,旦夕招軍,意在得隴望蜀。朕今欲恢複大唐,保安家國,爭奈內無賢臣,外無勇將。茲特封皇兄為忻代石嵐破巢兵馬大元帥、雁門都招討。更賜龍衣一套,玉帶一條,金寶十車,金銀牌五百麵,空頭宣五百道。天下官軍悉聽節製,勿負朕心,早宜興兵。故茲詔示,想宜知悉。中和二年十月上旬詔。

讀了詔書,望闕謝恩。程敬思獻上玉帶物件,克用頭戴衝天冠,身穿兗龍袍,更掛淡黃衣,腰係淡黃衣,不移時,令十二太保、五百家將皆來謝恩。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逸狂詩雲:丹詔來宣帝室親,龍衣玉帶拜珠珍,斡旋天地加高爵,恢複山河召總兵,急拯生民離水火,早誅強暴滅煙塵,鄭畋不解童謠數,鴉穀黃巢未易平。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殘唐五代史演義

《殘唐五代史演義》正文
第一回 孫待詔史記世係 第二回 唐天子開科取士 第三回 赤牆村黃巢出身 第四回 黃巢藏梅寺起手 第五回 黃巢殺入長安城 第六回 鄭畋大戰朱全忠 第七回 敬思奉旨宣晉王 第八回 晉王起兵入中原 第九回 克用箭服周德威 第十回 安景思牧羊打虎 第十一回 李晉王閱兵試箭 第十二回 存孝打破石嶺關 第十三回 李晉王河中會兵 第十四回 鴉館樓朱溫賭帶 第十五回 存孝生擒孟絕海 第十六回 周德威力救存孝 第十七回 李存孝力殺四將 第十八回 存孝火燒永豐倉 第十九回 德威遣將滅黃巢 第二十回 滅巢山黃巢自刎 第二十一回 程敬思接駕還朝 第二十二回 存孝力服王彥章 第二十三回 朱溫火燒上源驛 第二十四回 田令孜弄權封爵 第二十五回 晉王勘問田令孜 第二十六回 朱溫掣劍挾王鐸 第二十七回 劉知遠大戰梁兵 第二十八回 李晉王同台解圍 第二十九回 朱溫計逼五侯反 第三十回 存孝活捉鄧天王 第三十一回 存孝病挾高思繼 第三十二回 五牛掙死李存孝 第三十三回 晉王痛哭勇南公 第三十四回 梁兵劫奪勇南柩 第三十五回 唐昭宗遷駕汴梁 第三十六回 晉王起兵伐朱溫 第三十七回 雞寶山存孝顯聖 第三十八回 彥章智殺高思繼 第三十九回 建唐智擒傅道昭 第四十回 趙霸入汴誆軍糧 第四十一回 君臣三弑椒蘭殿 第四十二回 五龍逼死王彥章 第四十三回 李嗣源據守大梁 第四十四回 唐明宗焚香祝聖 第四十五回 潞王奪位登天下 第四十六回 石敬瑭反下三關 第四十七回 廢帝遣將追公主 第四十八回 契丹遣兵助敬瑭 第四十九回 桑維翰獻策取城 第五十回 石敬瑭長安即位 第五十一回 晉兵智困王延政 第五十二回 劉知遠奉命出師 第五十三回 文寶賺關殺戴禮 第五十四回 孫飛虎拒鐵籠山 第五十五回 史弘肇擒孫飛虎 第五十六回 立齊王重貴為帝 第五十七回 幼主稱臣降契丹 第五十八回 漢主謀殺史弘肇 第五十九回 郭威為眾加黃袍 第六十回 周世宗禪位宋祖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