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唐五代史演義 作者:羅貫中年代:元末明初744   

《殘唐五代史演義》正文 第五十九回 郭威為眾加黃袍

郭威為眾加黃袍

卻說郭威,兵至澶州,李洪義納之,王殷亦引兵相會,合於一處。郭威心有退兵之意,諸將皆曰:“國家大事,在目下一舉,明公何退縮耶?國家負公,公不負國家,所以萬人爭奮,如報私仇!侯益輩何能為乎?”於是,眾皆踴躍前進,軍聲大振。

次日,兵至梅坡,紮了營寨。隱帝聞郭威兵已至近,心甚驚駭,複遣袁義、劉重進帥禁軍,與侯益等會屯赤岡,彥超以大軍屯七裏店,隱帝欲自出勞軍,太後止之。忽人報郭威兵來搦戰。帝命彥超出馬,喚敵兵答話。威遣李榮出陣,與彥超交鋒約戰十數合,彥超料敵李榮不住,撥馬便走回本陣,李榮縱馬追襲,被兩翼兵射住,榮遂退回。

當日彥超罷兵,部下死者百餘人。於是諸軍銳氣稍挫。北軍侯益等,潛往見威,威各遣還營。彥超戰敗,遂與十餘騎奔還兗州。隱帝獨與三相,及從官數十人宿於七裏寨,餘皆逃潰。

次早將還宮,入至玄化門,劉銖已在門上,拽弓搭箭,來射隱帝,隱帝躲過,急勒馬奔回西北。比及到趙村之時,後麵追兵已至,隱帝見勢迫,遂下馬步走,為亂兵所弑。蘇逢吉、閻晉卿、郭允明等,皆自殺。郭威自迎春門入,歸至私第,諸軍入城,大掠一番。

次日,文武百官,朝於太後,具奏稱禪國事。王殷請曰:“國不可一日無君,請早立明君,以安天下。”太後下詔,迎立隱帝之弟、河東節度使劉灑即皇帝位。此時,贇尚未至,正值契丹入寇,太後乃遣郭威督大軍擊之。威至澶州,將發之際,將士逾數千人,忽大喧鬧,急令閉門,將士逾垣而入,曰:“天子須侍中自為之,然將士已與劉氏為仇,不可立也!”言未盡,隻見一將官,裂一麵黃旗,披於郭威身上,共挾抱之。聲聞數十裏,因擁威南行。威乃上太後箋,請奉漢之宗廟,事太後為母太後,乃下詔廢贇為湘陰公,即命郭威監國,百官及藩鎮,相繼上表勸進,威遂廢漢。漢傳二帝,曆年四,是歲辛亥,漢遂亡。史臣評曰:高祖擁精銳之兵,居形便之地,屬胡騎北旋中州之主,故雍容南麵,而天下歸之,豈其材德之首出哉?乃會其時之可為也。夫根疏者不固,基薄者易危。隱帝雖有南麵之號,而政非已出,民不知君,輕信群小之謀,欲除跋扈之臣,禍不旋踵,自然之勢也。父子相繼,四年而滅,自古享國之短,未有若茲也!籲,哀哉!

卻說郭威,乃太原人也。唐莊宗有宮人柴氏歸其家擇姻。

一日窺於門,見有疾走而過者,柴氏大驚,問:“此人為誰?”有識者告曰:“從軍馬使郭雀兒也!”柴氏欲嫁之,父母曰:“汝乃皇帝左右之人,歸當嫁節度使,奈何欲嫁此等之人?”

柴氏堅不他適,竟歸於威。威既即位,自謂乃周虢叔之後,國號後周,稱為太祖高帝,大赦天下,改元廣順元年,封柴氏為皇後,周主無子,乃立妻兄柴守禮之子柴榮為嗣,封榮為晉王。

此時,劉崇稱帝於晉陽。初,崇聞隱帝遇害,欲起兵南向,及聞迎立贇,崇大喜曰:“吾兒為帝,吾複何求?”複聞贇死,遂自稱帝,所有並、汾、忻、代、嵐、憲、降、蔚、沁、潦、麟、石十二州之地,盡歸所有。以判官鄭珙、趙華國為平章事,謂其臣曰:“朕以高祖之業,一朝墜地,今日位號,不得已而稱之,顧我是何天子,爾曹是何節度耶?”國號北漢。

卻說周主在鄴都之時,奇愛小吏曹翰之才,使翰侍事晉王榮,榮鎮澶州,以翰為牙將。榮入尹開封,翰請問曰:“大王國之儲嗣,萬民之所瞻仰,昨聞主上得沾一疾,大王當入侍醫藥,奈何猶決事於外邦?若一旦有變,誰肯為之主耶!”榮聽言大驚,遂欣然回闕。周主疾篤,乃詔晉王聽政。周主戒曰:“昔吾西征之時,見大唐十八陵,無一陵不遭廢掘者,此無他,惟多藏金玉故也。我死後當衣以紙衣,斂以瓦棺,壙中無用石,以甓代之。工人役徒皆和雇,勿使勞役百姓。既葬之後,募近陵之民三十戶,蠲其雜徭,使之守視。勿修下宮,勿用宮人,勿作石羊、石虎、石人、石馬,惟刻石置陵前雲:周天子生平好約,遺命用紙衣瓦棺,嗣天子不敢違也。汝違吾言,吾不福汝矣!”言訖,大叫一聲,氣絕而殂。年五十三歲,時廣順三年二月上旬也。史臣斷雲:周祖兩弑其君,纂取大位。得國之初,罷四方貢獻珍食,詔百官上封事,毀漢宮室器皿,立詞翰法,定稅租皮法,罷戶部營田,除租半課。又如曲阜謁孔子祠,複拜其墓。況有王浚以讚軍事,範質以定法度,李穀以導上意,雖享國日淺,而施為有足稱者。故先儒稱其為唐明周世之亞,蓋以此耳!然其既已文身,而甘心從之,而又偃然自處天位,則是黃屋中居一黥人耳!何以令天下眾庶乎?觀其語劉崇曰:“自古豈有花項天子?”則周祖之自處亦明矣!

周主既殂,殮於偏殿,百官有司,哀慟至甚。平章事範質曰:“主上晏駕,天下震動,請早立嗣君,以承國統。”乃請晉王榮即皇帝位,稱號世宗皇帝,改元顯德。晉王本姓柴,時年三十三歲,封馮道為太師。後八月,葬周主於新鄭,諡曰太祖皇帝,尊皇後柴氏為太後,入養老宮,大赦天下。

卻說北漢王劉崇聞周主已殂,乃大喜曰:“郭威纂吾家天下,每欲複仇,未得其由,今郭威已死,吾無憂矣!”即遣使厚賂金帛,請兵於契丹。契丹主遂遣大將楊兗,率領萬騎前來助戰。北漢主自帥三萬人馬,殺奔洛陽。邊關累累告急,世宗聽知,聚群臣商議,欲自將兵以禦之。群臣奏曰:“不可!劉崇自平陽遁走以來,勢蹙氣沮,必不敢自來。陛下初登大寶,山陵有日,人心易搖,不宜輕動,隻遣一大將禦之足矣!安勞聖駕以親討乎?”世宗曰:“不然!崇乘我大喪,輕朕年少新立,此必自來,朕不可不往!”馮道力爭之,世宗曰:“昔唐太宗定天下,未嚐不自行,聯何故偷安?”道曰:“未審陛下能為唐太宗否?”世宗曰:“以吾兵力之強,破劉崇,直如推山壓卵耳!”道曰:“未審陛下能如山否?”世宗不悅,惟王溥勸車駕行。未知勝負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卓吾子評:

世宗以北漢未服,則親冒失石,期於必克,亦可稱英武之主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殘唐五代史演義

《殘唐五代史演義》正文
第一回 孫待詔史記世係 第二回 唐天子開科取士 第三回 赤牆村黃巢出身 第四回 黃巢藏梅寺起手 第五回 黃巢殺入長安城 第六回 鄭畋大戰朱全忠 第七回 敬思奉旨宣晉王 第八回 晉王起兵入中原 第九回 克用箭服周德威 第十回 安景思牧羊打虎 第十一回 李晉王閱兵試箭 第十二回 存孝打破石嶺關 第十三回 李晉王河中會兵 第十四回 鴉館樓朱溫賭帶 第十五回 存孝生擒孟絕海 第十六回 周德威力救存孝 第十七回 李存孝力殺四將 第十八回 存孝火燒永豐倉 第十九回 德威遣將滅黃巢 第二十回 滅巢山黃巢自刎 第二十一回 程敬思接駕還朝 第二十二回 存孝力服王彥章 第二十三回 朱溫火燒上源驛 第二十四回 田令孜弄權封爵 第二十五回 晉王勘問田令孜 第二十六回 朱溫掣劍挾王鐸 第二十七回 劉知遠大戰梁兵 第二十八回 李晉王同台解圍 第二十九回 朱溫計逼五侯反 第三十回 存孝活捉鄧天王 第三十一回 存孝病挾高思繼 第三十二回 五牛掙死李存孝 第三十三回 晉王痛哭勇南公 第三十四回 梁兵劫奪勇南柩 第三十五回 唐昭宗遷駕汴梁 第三十六回 晉王起兵伐朱溫 第三十七回 雞寶山存孝顯聖 第三十八回 彥章智殺高思繼 第三十九回 建唐智擒傅道昭 第四十回 趙霸入汴誆軍糧 第四十一回 君臣三弑椒蘭殿 第四十二回 五龍逼死王彥章 第四十三回 李嗣源據守大梁 第四十四回 唐明宗焚香祝聖 第四十五回 潞王奪位登天下 第四十六回 石敬瑭反下三關 第四十七回 廢帝遣將追公主 第四十八回 契丹遣兵助敬瑭 第四十九回 桑維翰獻策取城 第五十回 石敬瑭長安即位 第五十一回 晉兵智困王延政 第五十二回 劉知遠奉命出師 第五十三回 文寶賺關殺戴禮 第五十四回 孫飛虎拒鐵籠山 第五十五回 史弘肇擒孫飛虎 第五十六回 立齊王重貴為帝 第五十七回 幼主稱臣降契丹 第五十八回 漢主謀殺史弘肇 第五十九回 郭威為眾加黃袍 第六十回 周世宗禪位宋祖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