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唐五代史演義 作者:羅貫中年代:元末明初744   

《殘唐五代史演義》正文 第五十七回 幼主稱臣降契丹

幼主稱臣降契丹

時救起幼主者,乃侍禦官彭義也。幼主半晌方醒,義泣奏曰:“不如從李崧之議,即便遣使,見契丹主乞降。”幼主差李崧齎表章,徑到契丹主營中,奏曰:孫男石重貴,禍至神惑,運盡天亡,情願乞降,以全生靈。

今特奉表大皇帝行營,早整車駕,孫男臣伏道以俟,早賜炳照。

契丹主看畢大怒,罵道:“晉主負盟背義,吾必斬之,方消此恨!”令將李崧監在營中。退入帳後,有述律太後,見契丹主怒,乃勸道:“今便將幼主殺之,爾亦不能為中國之君也,不若準其納降,回兵歸國。”契丹主自思所言有理,即放李崧,叫晉主準備來降。李崧回見幼主,將契丹主言語奏知,晉主隻得領群臣迎接契丹主進城,走馬登殿。幼主率群臣,拜伏階下。

契丹主叫手下將石重貴脫去袍,隻穿素服,發去封禪寺聽候。

拿過景延廣,契丹主怒恨,指著罵道:“致兩國不和,皆爾所為也!”令將檻車囚起,延廣受辱不過,夜間用手插入咽喉而死。歸殺桑維翰,契丹主憐他是個忠臣,令人葬之於城東。

卻說晉幼主與太後被監寺內,餓了數日,太後使人問僧求食,僧曰:“遼兵四下看守,要害你母子,不敢獻食。”俄有使報,契丹主降封晉主為負義侯,同太後徙居黃龍府,即日就行。晉主在位五年,自高祖至是,凡二帝,一十二歲而亡。按史臣斷曰:齊王舍桑維翰之忠謀,信景延廣之狂策。內政不修,而外挑強胡,自陽城一捷之後,顧謂國勢無虞,驕奢益甚,四方貢獻,皆歸內府。廣置宮室,崇飾後庭,賞賜伶優,多寡無算。

委任馮玉,倚勢弄權,賂遺輻輳,朝政日壞。當旱蝗水潦,國脈如線之時,方且遣使括民之穀,括民之財。迨夫契丹入寇,境內皇皇,猶調鶯禦苑,排阻人言,遂使哭聲振天,橫屍蔽野,其君束手就縛,其臣計籌伏辜,跡其人謀,豈不幸哉!

麗泉讀此,有詩歎雲:

稱臣割地非天命,晉祖當年孕禍胎,

維翰遜辭延廣阻,身亡國滅可哀哉!

是時,東方群盜蜂起,互相為亂,契丹主乃召晉朝百官諭之曰:“不意中國之人,難製如此,今天時炎熱,不如引兵北歸,別有良策守此地耳!”乃以蕭翰為節度使,留守洛陽,即日拔寨而歸。晉之文武諸司從者數千人,盡載府庫金寶以行。

遠近之人,見者無不下淚。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卓吾子評:

桑維翰非有他策,不過勸帝稱臣謝過,割關以增賂耳!此但可以救目前之危,終不足以弭異日之禍。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殘唐五代史演義

《殘唐五代史演義》正文
第一回 孫待詔史記世係 第二回 唐天子開科取士 第三回 赤牆村黃巢出身 第四回 黃巢藏梅寺起手 第五回 黃巢殺入長安城 第六回 鄭畋大戰朱全忠 第七回 敬思奉旨宣晉王 第八回 晉王起兵入中原 第九回 克用箭服周德威 第十回 安景思牧羊打虎 第十一回 李晉王閱兵試箭 第十二回 存孝打破石嶺關 第十三回 李晉王河中會兵 第十四回 鴉館樓朱溫賭帶 第十五回 存孝生擒孟絕海 第十六回 周德威力救存孝 第十七回 李存孝力殺四將 第十八回 存孝火燒永豐倉 第十九回 德威遣將滅黃巢 第二十回 滅巢山黃巢自刎 第二十一回 程敬思接駕還朝 第二十二回 存孝力服王彥章 第二十三回 朱溫火燒上源驛 第二十四回 田令孜弄權封爵 第二十五回 晉王勘問田令孜 第二十六回 朱溫掣劍挾王鐸 第二十七回 劉知遠大戰梁兵 第二十八回 李晉王同台解圍 第二十九回 朱溫計逼五侯反 第三十回 存孝活捉鄧天王 第三十一回 存孝病挾高思繼 第三十二回 五牛掙死李存孝 第三十三回 晉王痛哭勇南公 第三十四回 梁兵劫奪勇南柩 第三十五回 唐昭宗遷駕汴梁 第三十六回 晉王起兵伐朱溫 第三十七回 雞寶山存孝顯聖 第三十八回 彥章智殺高思繼 第三十九回 建唐智擒傅道昭 第四十回 趙霸入汴誆軍糧 第四十一回 君臣三弑椒蘭殿 第四十二回 五龍逼死王彥章 第四十三回 李嗣源據守大梁 第四十四回 唐明宗焚香祝聖 第四十五回 潞王奪位登天下 第四十六回 石敬瑭反下三關 第四十七回 廢帝遣將追公主 第四十八回 契丹遣兵助敬瑭 第四十九回 桑維翰獻策取城 第五十回 石敬瑭長安即位 第五十一回 晉兵智困王延政 第五十二回 劉知遠奉命出師 第五十三回 文寶賺關殺戴禮 第五十四回 孫飛虎拒鐵籠山 第五十五回 史弘肇擒孫飛虎 第五十六回 立齊王重貴為帝 第五十七回 幼主稱臣降契丹 第五十八回 漢主謀殺史弘肇 第五十九回 郭威為眾加黃袍 第六十回 周世宗禪位宋祖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