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作者:佚名年代:北宋2952   

《百家姓》正文 卷二百六十七 白

曆史來源
出自羋姓,顓頊帝的裔孫白公勝之後,以封邑名為氏。據《元和姓纂》、《尚龍錄》等資料所載,顓頊帝的後裔陸終娶鬼方氏為妻,生下六個兒子,其中第六個兒子叫季連,賜姓羋。季連的後裔熊繹在荊山一帶建諸侯國,定都丹陽。公元740年,荊君熊通自封為武王。他的兒子於公元689年遷都郢,改國號楚。楚平王時,太子建因做晉軍襲鄭國的內應而被殺,太子建的兒子熊勝便逃到吳,投奔伍子胥。楚平工的孫子惠王即位後,楚令子西把熊勝招回國,任巢大夫,封在白邑(今河南省息縣包信東南),稱為白公勝。可晉國伐鄭,子西出兵救鄭,白公勝因子西言而無信,發動政變,殺死子西,囚禁惠王,並著手改革朝政以爭取民心,但以失敗告終。他自殺後,其子孫便以祖輩封邑名為氏,稱白氏,是為河南白姓;也有以“白公”、“白侯”為氏的。
2、出自姬姓。周太王5世孫虞仲的後人百裏奚,生子孟明視。他有二子,一曰西乞術,一曰白乙丙。據《元和姓纂》、《唐書·宰相世係表》等資料所載,春秋時白乙丙官拜秦國大夫,其後人以名諱字為氏,就是秦國的白氏,是為陝西白姓。
3、據《姓氏尋源》及《元命苞》所載,遠古時期,我國北部的薑姓部落首領炎帝有一個大臣叫白阜,精通水脈,為疏通水道做出了貢獻。其子孫便以“白”為姓,稱白氏。
4、以地名為氏。據《姓氏考略》所載,唐置白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一帶),國人以地為氏,稱為白姓。
5、皇帝賜姓。如元時西域紇城人察罕,明時元人北鬥努、阿都拉、伯嘉律等人被賜姓白;又元代回回世家伯篤那丁,“其子察汗,賜姓白氏”。
6、他族改姓或又改他姓:
①如回族白姓,由易卜拉欣之後裔,分別取其祖輩名字中的每一個字立姓而來。因易卜拉欣,亦譯伊白來金或伊白拉金,故後裔多以伊、白、拉、金冠姓。
②據《台北縣氏族略》所載,唐代突厥人白元光係改姓而來。
③猶太人留居河南開封之後裔中有白姓。
④裕固族斯娜氏、阿克達塔爾氏、巴依亞提氏,鄂倫春白依爾氏,土族白彥氏,漢姓為白。
⑤台灣土著、佤、東鄉、苗等族均有白姓。
得姓始祖:白乙丙。名丙,字白乙,孟明視子,一說為蹇叔子,春秋時秦國著名將領,前六二七年,在孟明視率領下,白乙丙與兄西乞術將兵襲鄭,滅滑,歸途過崤山,遭晉軍伏擊,被殲,三將均被俘。後釋放回國,白乙丙等知恥而後勇,三年後,又將兵伐晉,渡河焚船,大敗晉人。白乙丙後積攻升為大夫,其後人以此為榮,遂有以其名諱為氏者,稱白姓,並尊白乙丙為白姓得姓始祖。

家族名人
白丹:字圭,河南洛陽人,戰國時水利家、經濟思想家。其主張減輕稅斂、“樂觀時變”、“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白起:陝西眉縣人,戰國時秦國大將,被封武安君。善用兵,屢戰屢勝,長平一役,坑殺趙軍四十多萬,後遭妒自殺。
白建:南北朝時北齊人,曆官進侍中、中書令等,並賜田韓城。
白鍠:白居易之祖父。自幼好學,善於文章,尤工五言詩,有集十卷,十七歲明經及第,官
至河南府鞏縣令。
白樸:元代著名的戲曲家。所作雜劇今知有16種,現存《牆頭馬上》、《梧桐雨》、《東牆記》3種,都是描寫愛情的作品,其中前2種最有名。
白英:明代傑出的水利專家,曾為當時禮部尚書疏通河道出謀獻策,特別為大運河暢通做出了貢獻。
白朗:河南省寶豐人,清代寶豐農民起義領袖,反清反袁,打擊殘害中國人民的傳教士。後在虎狼爬嶺戰鬥中受傷犧牲。
白瑜娑:寧夏靈武人,隋末農奴起義首領。其出身奴隸,一呼四方皆應,聚眾數萬人,給隋政權以沉重打擊。
白居易:唐代傑出的詩人,貞元進士,曆任秘書省校書郎、左拾遺及左讚善大夫。在文學上他積極倡導現實主義和樸素文風。所著《與元九書》詩論,為我國文學批評史上的重要文獻。詩文樸實無華,廣為流傳。
白行簡:白居易弟,當時有名文學家。他長於辭賦,但未有流傳下來,現存傳奇小說《李娃傳》是他的代表作。《三夢記》近於雜錄。
白敏中:下邽人,白居易從弟,唐代大臣。進士出身,曆仕武宗,懿宗二朝,兩度為相,政績卓著。
白玉蟾:閩清(今屬福建省)人,宋代名士,詔封紫清真人。博覽群書,善書,工畫,著有《海瓊集》等。
白景亮:元朝南陽人,知明法律,善於書算,官至衢州路總管。

遷徙分布
白姓最早發源於陝西、河南一帶。戰國時期,河南白姓(白公勝一支)遷入陝西等地。據載,白公勝之子首先徙居秦國,在今陝西發展繁衍。秦時,始皇一統天下,封白起之子白仲於山西太原,其子孫遂世居太原。魏晉南北朝之際,白仲之後形成太原郡望,進而或遷陝西韓城、渭南;或遷湖北襄陽;或遷河南洛陽,皆在當地發展旺盛。隋代以後,白姓有更多新鮮血液注入(如“尋根溯源”所注),使得白姓家族更趨繁茂龐大。唐時白仲後裔白溫,遷華州下邽(今陝西省渭南東北);白鍠居鄭州(今屬河南省);白鍠之孫為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晚年居洛陽(今屬河南省)香山,為白姓遷洛始祖,其後代分衍河南各地,蔚為壯觀。五代時,白姓遷於古時南陽,後繁衍旺盛,形成當地望族,且以“南陽”為郡望堂號。宋元時期,有白姓族人為避金人及蒙古軍隊南下,紛紛徙遷南方。但總體看來,白姓仍以北方為主居地。明朝,白姓作為山西大槐樹移民姓氏之一,分遷於山東、河北、河南、陝西、北京、天津等地。從清初開始,閩、粵白姓有陸續入居台灣,進而移於海外者。今日白姓以四川、山西、陝西、河南等省為多,這四省白姓人口約占全國漢族白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白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七十三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二九。

 
舉報收藏 0打賞 0

《百家姓》

《百家姓》正文
卷一 趙 卷二 錢 卷三 孫 卷四 李 卷五 周 卷六 吳 卷七 鄭 卷八 王 卷九 馮 卷十 陳 卷十一 褚 卷十二 衛 卷十三 蔣 卷十四 沈 卷十五 韓 卷十六 楊 卷十七 朱 卷十八 秦 卷十九 尤 卷二十 許 卷二十一 何 卷二十二 呂 卷二十三 施 卷二十四 張 卷二十五 孔 卷二十六 曹 卷二十七 嚴 卷二十八 華 卷二十九 金 卷三十 魏 卷三十一 陶 卷三十二 薑 卷三十三 戚 卷三十四 謝 卷三十五 鄒 卷三十六 喻 卷三十七 柏 卷三十八 水 卷三十九 竇 卷四十 章 卷四十一 雲 卷四十二 蘇 卷四十三 潘 卷四十四 葛 卷四十五 奚 卷四十六 範 卷四十七 彭 卷四十八 郎 卷四十九 魯 卷五十 韋 卷五十一 昌 卷五十二 馬 卷五十三 苗 卷五十四 鳳 卷五十五 花 卷五十六 方 卷五十七 俞 卷五十八 任 卷五十九 袁 卷六十 柳 卷六十一 酆 卷六十二 鮑 卷六十三 史 卷六十四 唐 卷六十五 費 卷六十六 廉 卷六十七 岑 卷六十八 薛 卷六十九 雷 卷七十 賀 卷七十一 倪 卷七十二 湯 卷七十三 滕 卷七十四 殷 卷七十五 羅 卷七十六 畢 卷七十七 郝 卷七十八 鄔 卷七十九 安 卷八十 常 卷八十一 樂 卷八十二 於 卷八十三 時 卷八十四 傅 卷八十五 皮 卷八十六 卞 卷八十七 齊 卷八十八 康 卷八十九 伍 卷九十 餘 卷九十一 元 卷九十二 卜 卷九十三 顧 卷九十四 孟 卷九十五 平 卷九十六 黃 卷九十七 和 卷九十八 穆 卷九十九 蕭 卷一百 尹 卷一百零一 姚 卷一百零二 邵 卷一百零三 湛 卷一百零四 汪 卷一百零五 祁 卷一百零六 毛 卷一百零七 禹 卷一百零八 狄 卷一百零九 米 卷一百一十 貝 卷一百一十一 明 卷一百一十二 臧 卷一百一十三 計 卷一百一十四 伏 卷一百一十五 成 卷一百一十六 戴 卷一百一十七 談 卷一百一十八 宋 卷一百一十九 茅 卷一百二十 龐 卷一百二十一 熊 卷一百二十二 紀 卷一百二十三 舒 卷一百二十四 屈 卷一百二十五 項 卷一百二十六 祝 卷一百二十七 董 卷一百二十八 梁 卷一百二十九 杜 卷一百三十 阮 卷一百三十一 藍 卷一百三十二 閔 卷一百三十三 席 卷一百三十四 季 卷一百三十五 麻 卷一百三十六 強 卷一百三十七 賈 卷一百三十八 路 卷一百三十九 婁 卷一百四十 危 卷一百四十一 江 卷一百四十二 童 卷一百四十三 顏 卷一百四十四 郭 卷一百四十五 梅 卷一百四十六 盛 卷一百四十七 林 卷一百四十八 刁 卷一百四十九 鍾 卷一百五十 徐 卷一百五十一 邱 卷一百五十二 駱 卷一百五十三 高 卷一百五十四 夏 卷一百五十五 蔡 卷一百五十六 田 卷一百五十七 樊 卷一百五十八 胡 卷一百五十九 淩 卷一百六十 霍 卷一百六十一 虞 卷一百六十二 萬 卷一百六十三 支 卷一百六十四 柯 卷一百六十五 昝 卷一百六十六 管 卷一百六十七 盧 卷一百六十八 莫 卷一百六十九 經 卷一百七十 房 卷一百七十一 裘 卷一百七十二 繆 卷一百七十三 幹 卷一百七十四 解 卷一百七十五 應 卷一百七十六 宗 卷一百七十七 丁 卷一百七十八 宣 卷一百七十九 賁 卷一百八十 鄧 卷一百八十一 鬱 卷一百八十二 單 卷一百八十三 杭 卷一百八十四 洪 卷一百八十五 包 卷一百八十六 諸 卷一百八十七 左 卷一百八十八 石 卷一百八十九 崔 卷一百九十 吉 卷一百九十一 鈕 卷一百九十二 龔 卷一百九十三 程 卷一百九十四 嵇 卷一百九十五 邢 卷一百九十六 滑 卷一百九十七 裴 卷一百九十八 陸 卷一百九十九 榮 卷二百 翁 卷二百零一 荀 卷二百零二 羊 卷二百零三 於 卷二百零四 惠 卷二百零五 甄 卷二百零六 曲 卷二百零七 家 卷二百零八 封 卷二百零九 芮 卷二百一十 羿 卷二百一十一 儲 卷二百一十二 靳 卷二百一十三 汲 卷二百一十四 邴 卷二百一十五 糜 卷二百一十六 鬆 卷二百一十七 井 卷二百一十八 段 卷二百一十九 富 卷二百二十 巫 卷二百二十一 烏 卷二百二十二 焦 卷二百二十三 巴 卷二百二十四 弓 卷二百二十五 牧 卷二百二十六 隗 卷二百二十七 山 卷二百二十八 穀 卷二百二十九 車 卷二百三十 侯 卷二百三十二 蓬 卷二百三十三 全 卷二百三十四 郗 卷二百三十五 班 卷二百三十六 仰 卷二百三十七 秋 卷二百三十八 仲 卷二百三十九 伊 卷二百四十 宮 卷二百四十一 寧 卷二百四十二 仇 卷二百四十三 欒 卷二百四十四 暴 卷二百四十五 甘 卷二百四十六 鈄 卷二百四十七 曆 卷二百四十八 戎 卷二百四十九 祖 卷二百五十 武 卷二百五十一 符 卷二百五十二 劉 卷二百五十三 景 卷二百五十四 詹 卷二百五十五 束 卷二百五十六 龍 卷二百五十七 葉 卷二百五十八 幸 卷二百五十九 司 卷二百六十 韶 卷二百六十一 郜 卷二百六十二 黎 卷二百六十三 薊 卷二百六十四 溥 卷二百六十五 印 卷二百六十六 宿 卷二百六十七 白 卷二百六十八 懷 卷二百六十九 蒲 卷二百七十 邰 卷二百七十一 從 卷二百七十二 鄂 卷二百七十三 索 卷二百七十四 鹹 卷二百七十五 籍 卷二百七十六 賴 卷二百七十七 卓 卷二百七十八 藺 卷二百七十九 屠 卷二百八十 蒙 卷二百八十一 池 卷二百八十二 喬 卷二百八十三 陽 卷二百八十四 鬱 卷二百八十五 胥 卷二百八十六 能 卷二百八十七 蒼 卷二百八十八 雙 卷二百八十九 聞 卷二百九十 莘 卷二百九十一 黨 卷二百九十二 翟 卷二百九十三 譚 卷二百九十四 貢 卷二百九十五 勞 卷二百九十六 逄 卷二百九十七 姬 卷二百九十八 申 卷二百九十九 扶 卷三百 堵 卷三百零一 冉 卷三百零二 宰 卷三百零三 酈 卷三百零四 雍 卷三百零五 郤 卷三百零六 璩 卷三百零七 桑 卷三百零八 桂 卷三百零九 濮 卷三百一十 牛 卷三百一十一 壽 卷三百一十二 通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