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貴征東 作者:佚名年代:唐朝378   

《薛仁貴征東》正文 第二十回 蘇文大敗歸建都 宗憲袍幅冒功勞

蘇文大敗歸建都宗憲袍幅冒功勞

詩曰:

荷花開放滿池中,映得清溪一派紅。

隻恤狂風吹得早,鳳凰飛處走青龍。

那仁貴心中大悅,說:“蒙大老爺屢次施恩相救,小人將何圖報。”連忙脫落白袍,與何宗憲換轉,兩件白袍,花色相同。宗憲穿了仁貴無襟白袍,薛仁貴反穿了宗憲新白袍。薛禮竟回前營內,不必表他。

單講張士貴思想冒功,領了何宗憲,拿著薛萬徹屍骨離了營盤,來到鳳凰山上,進上禦營,俯伏塵埃,說:“陛下龍駕在上,臣奉我主旨意,救駕來遲,臣該萬死。駙馬踹馬討救,前心受了箭,到汗馬城中開讀了詔書,就打箭身亡。臣因救兵急促,無處埋葬,燒化屍骸,今將駙馬屍骨,帶在包中,請陛下龍目親觀。”朝廷聽見此言,龍目下淚,說:“寡人不是,害我王兒性命了。”尉遲恭就開言叫聲:“張環,駙馬性命乃阻間判定,死活也不必說了。本帥問你,方才山腳下追蓋蘇文這穿白小將,是應夢賢臣薛仁貴,如今在於何處?快叫他上山來。”士貴道:“元帥又來了,若末將招得應夢賢臣,在中原就送來京了,哪裏有什麼薛仁貴。”敬德大喝道:“你還要強辯麼,本帥因無認色,故親自將他白袍襟幅扯一塊在此,已作憑據,你喚何宗憲進來,配得著不必說了;如配不著,看刀伺候。”張環應道:“是。”朝廷降旨。宣進何宗憲,俯伏禦營。張環道:“元帥,可就是這無襟白袍,拿出來對對看。”尉遲恭把這塊袍幅與宗憲身上白袍一配,果然毫無闊狹,花朵一般。尉遲恭大驚,他哪裏知道內中曲折之事,反弄得滿肚疑心,自道:“噯,豈有此理。”張環道:“元帥如何,是狗婿何宗憲麼?”敬德大怒道:“今日縱不來查究,待日後班師,自有對證之法。”忙將功勞簿又打了一條粗杠子,乃鳳凰山救駕,是一大功勞。朝廷說:“卿家就此回汗馬城保守要緊,寡人明日就下山了。”張士貴口稱領旨,帶了宗憲下鳳凰山。一聲傳令,拔寨起程,仍回汗馬城。

且講天子回駕,降旨把人馬統下山來,淒淒慘慘回鳳凰城中,安下禦營。朝廷見兩旁少了數家開國功臣,常常下淚,日日憂愁。軍師與元帥每每勸解。忽這一天,藍旗軍士報進營來,說:“啟上萬歲爺,營外來了魯國公程老千歲。”朝廷聽見程咬金到了,添上笑容,說:“降旨快宣進來見駕。”外邊一聲傳旨,召進程知節。咬金俯伏塵埃,說:“陛下龍駕在上,臣程咬金朝見,願我王萬歲萬萬歲!恕不保駕之罪。”朝廷說:“王兄平身,這幾時沒有王兄在營,清靜不過;如今王兄一到,寡人之幸。不知你從水路來,還是旱路來的?”咬金說:“陛下,不要講起。若行水路,前日就同來了,何必等到今日?乃行旱路,同了尉遲元帥兩位令郎,蹈山過嶺,沿海邊關受許多猿啼虎嘯之驚,冒許多風沙雨露之苦,才得到鳳凰城見陛下。”朝廷說:“還有禦侄在營外,快宣進來。”內侍領旨傳宣。尉遲寶林、尉遲寶慶來到禦營朝見陛下,見過軍師,父子相見,問安家事已畢。寶林是前妻梅氏所生,寶慶是白賽花滴血,家中還有黑金錠親生尉遲號懷,年紀尚幼,因此不來出陣。天子又問程王兄:“中原秦王兄病恙怎麼樣了,好歹如何?”咬金道:“陛下,秦哥病勢愈加沉重,晝夜昏迷不醒,臣起身時就在那裏發暈,想必這兩天多死少生了。”天子嗟歎連聲。程咬金見了軍師大人,回身叫道:“尉遲老元帥,掌兵權,征東遼,辛苦不過了。”敬德說:“老千歲說哪裏話,某家在這裏安然清靜,空閑無事,有何辛苦?”咬金又往兩邊一看,不見了數位公爺,心中吃驚,開言說:“陛下,馬、段、殷、劉四老將軍,並同眾家兄弟哪裏去了?”朝廷聽見,淚如雨下,說:“總是寡人萬分差處,不必說了。”知節急問:“陛下,到底他們怎麼樣?”天子忙把馬三保探鳳凰山死去,一直講到蓋蘇文用飛刀連傷總兵二十餘員,嚇得程咬金魂不附體,放聲大哭,罵道:“黑炭團,你罪在不赦!我哥秦叔寶當了一生一世元帥,未嚐有傷一卒;你才做元帥,就傷了我眾家兄弟。你好好把眾兄弟賠我,萬事全休,不然我剝你皮下來償還他們性命。”朝廷道:“程王兄,你休要錯怪了人,這都是寡人不是,與尉遲王兄什麼相幹。”咬金下淚道:“萬歲一國之主,到處遊玩,自然眾臣保駕。你掌了兵權,自然將計就計,開得兵,調兵遣將;開不得兵,就不該點將下去了。怎麼一日內把老少將官都送盡了。”朝廷道:“不必埋怨,生死乃陰間判定,休再多言。過來,降旨擺宴,與程王兄同尉遲王兄相和。”內侍領旨,光祿寺在後營設宴,擺定禦營盤內,兩人謝恩坐下,飲過三杯,尉遲恭開言叫聲:“程老千歲,某有一件稀奇之事,再詳解不出,你可有這本事詳得出麼?”程咬金道:“憑你什麼疑難事說來,無有詳解不出。”敬德說:“老千歲,你可記得前年掃北班師,陛下曾得一夢,夢見穿白將薛仁貴保駕征東,老千歲你也盡知的。到今朝般般應夢,偏偏這應夢賢臣還未曾見,你道是何緣故?”程咬金道:“沒有應楚賢臣薛仁貴,隻有女婿何宗憲,穿白用戟。”咬金道:“老黑,既是他說女婿何宗憲,就不必細問了,諒他決不敢哄騙。”敬德道:“老千歲,你才到,不知底細,內中事有疑,若說何宗憲,誰人知,他本事平常,掃北尚不出陣,征東為什麼一時驍勇起來?攻關破城,盡不在一二日內,勢如破竹。本帥想起來薛仁貴是有的,張環奸計多端,埋沒了薛仁貴,把何宗憲頂頭,在駕前冒功。”咬金道們:“你見過薛仁貴麼?”敬德道:“見過兩遭,隻是看不清楚。第一遭本帥被番兵擒去,囚在囚車,見一穿白將殺退番兵,奪下囚車,見了本帥,即飛跑而去。停一回,原是何宗憲。後來在鳳凰山腳下追趕蓋蘇文的也是那穿白用戟小將,本帥要去拿他,又是一跑,隻扯得一塊衣襟,原是何宗憲身上穿無襟白袍。我想,既是他,為何見了本帥要跑,此事你可詳解得了麼?”咬金道:“徐二哥陰陽上算得出的,為何不去問他?”敬德說:“我也曾問過軍師大人,想他受了張環萬金之賄,故不肯說明。”程咬金道:“二哥,到底你受了他多少賄,直說哪一日受他的賄。”茂功道:“哪裏受他什麼?”咬金道:“既不受賄,為何不說明白?”茂功道:“果是他女婿何宗憲,叫我也說不出薛仁貴。”咬金道:“噯,你哄那個老黑,想來必有薛仁貴在張環營內。前年我領旨到各路催趲錢糧,回來路遇一隻白額猛虎隨後追來,我要在後生時,哪會懼,隻因年紀有了,恐怕力不能敵,所以叫喊起來。隻見山路中跑出一個穿白袍小將,把虎打出雙睛,救我性命。那時我就問他,有這樣本事,何不到龍門縣投軍?他說已二次投軍,張環不用。哪時我曾賜他金披令箭一支,前去投軍。想他定是薛仁貴。”敬德道:“這裏頭你就該問他名字了。”咬金道:“隻因匆忙之間,不曾問名姓。如今著張環身上,要這根禦賜的金披令箭,薛仁貴就有著落了。”尉遲恭道:“不是這等得的,待本帥親自到汗馬城,隻說鳳凰山救駕有功,因此奉曾來犒賞,不論打旗養馬之人,都要親到麵前犒賞禦宴,除了姓薛,一個個點將過去。若有姓薜,要看清麵貌,花十來天功夫,少不得點著薛仁貴。你道此計如何?”咬金說:“好是好,隻是你最喜黃湯,被張環一番搗鬼,灌得昏迷不醒,把薛仁貴混過,那時你怎麼得知?”敬德道:“這麼一件大事,豈可混帳得的。今日本帥當聖駕前戒了酒,再去犒賞。”咬金道:“口說無憑,知道你到汗馬城吃酒不吃酒?”敬德道:“是啊,口是作不得證的,陛下快寫一塊禦旨戒牌,帶在臣頸上,就不敢吃了。若再飲酒,就算大逆違旨,望陛下似正國法。”

天子大悅,連忙禦筆親揮“奉旨戒酒”四字,尉遲恭雙手接在手中,說:“且慢,待我飲了三杯,帶在頸上。”敬德連斟三杯,飲在肚中。將戒酒牌帶在頸上,立在旁首說:“陛下,臣此番去犒賞,不怕應夢賢臣不見。”徐茂功笑道:“老元帥,你休要逞能,此去見不到應夢賢臣的。”敬德說:“軍師大人,本帥此去,自有個查究,再無不見之理。”茂功說:“與你打個手掌,賭了這顆首級”。敬德說:“果然,大家不許圖賴。此去查不出薛仁貴,本帥將首級自刎下來。”茂功道:“當真麼?”敬德道:“噯,君前無戲言,哪個與你作耍?”程咬金說:“我為見證,輸贏由我動刀。”茂功說道:“好,元帥去查了仁貴來,我將頭顱割下與你。”二人搭了手掌,一宵無話。不必細表。

到了明日清晨,先差家將去報個信息,朝廷降旨,整備酒肉等類,叫數十家將挑了先走。尉遲恭辭駕,帶了兩個兒子,離了鳳凰城,一路下來。

先說汗馬城張士貴同四子一婿在營歡樂飲酒,忽報進營說:“啟上大老爺,快快端正迎接元帥要緊。今日奉旨下來犒賞三軍,頃刻相近汗馬城了。”張環聽見,說:“我的兒,趕快披掛。出了汗馬城,果見三騎馬下來。張環等便遠遠跪下,叫聲:“元帥,小將們不知元帥到來,有失遠迎,望帥爺恕罪。”敬德道:“遠近迎接,不來計較,快把十萬花名冊獻與本帥。”張環說:“請到城中,犒賞起來,自有花名,為何就要。”尉遲恭喝道:“呔!你敢違令,拿下開刀。”士貴嚇得魂不附體,連忙說道:“元帥不必動惱,即取花名冊來便了。”誌龍回身到汗馬城中,取來交與元帥。敬德滿心歡悅,接來與大兒寶林藏好,說:“此是要緊之物,若不取,恐被子他埋沒了薛仁貴名字。”

張士貴滿心狐疑,接到汗馬城中,另安下帥營一座。元帥進到裏麵,張環連忙吩咐備宴,與元帥接風。敬德說:“住了你看我頸中掛的什麼牌?”張環說:“原本帥爺奉旨戒酒在此,即擺接風飯來。敬德說:“張環,且慢,本帥有話對你講。”張環應道:“是。”敬德又說:“因朝廷困鳳凰山,幸喜你等兵將救駕回城,其功非小。故今天禦賜恩宴,著本帥到汗馬城犒賞十萬兵丁,一個個都要親賞。皇上猶恐本帥好酒糊塗,埋沒一兵一卒,是皆本帥之罪,故我奉旨戒酒。你休將葷酒迷惑我心,教場中還有令發。若有一句不依,看刀伺候。”張環應道:“是。”敬德吩咐道:“教場中須高搭將台,東首要紮十萬兵馬的營盤,好待兵丁住在營中聽點;西首也要紮十萬人馬的營盤,不許一卒在內。依本帥之言,前去準備,前來繳令。”張環答應,同四子一婿退出帥營,說:“孩兒們,如今為父的性命難保了。”四子道:“爹爹,為什麼?”張環道:“我兒,你看元帥行動,豈是前來犒賞三軍的?這分明是來查點應夢賢臣薛仁貴。”張誌龍道:“爹爹,不妨事。隻要將薛仁貴藏過,他就查不出了。”張環道:“這個斷斷使不得,九個火頭軍名姓,現在花名冊上,難道隻寫其名,沒有其人?”誌龍說:“爹爹,有了。不如將九人藏在離城三裏外的土港山神廟內。若元帥查點九人名姓,隨便眾人們混過,或者找兵馬頂了火頭軍,也使得的。”張環道:“我兒言之有理。”先到教場中傳令,安紮營盤已畢,天色已晚。

當日張士貴親往前營中來。薛仁貴忙接道:“不知大老爺到此有何吩咐?”張環道:“薛禮,我為你九人,心掛兩頭,時刻當心。不想元帥奉旨下來犒賞三軍。倘出頭露麵,那時九條性命就難以保全。故我大老爺前來救你。離城三裏外,有座土港山神廟,倒也無人行走,你等九人作速今夜就去,躲在廟中,酒飯我暗中差人送去。待犒賞完時,即差人喚你。”薛仁貴應道:“多謝大老爺。”說罷,連忙同了八名火頭軍,靜悄悄出了前營,徑往土港山神廟中躲避。

且說尉遲恭吩咐二子,明日早往教場。二子答應:“是。”來日,張環父子全身披掛,先在教場中整備酒肉,少刻元帥父子來到教場,上了將台,排開公案,傳令十萬人馬,安住東首營中。又吩咐尉遲寶林:“你將兵器在手,站在西首營盤。為父點過來,你放他進營,若有兵卒進了營,又複回出來,即將槍挑死。”寶林應道:“是。”就立在西營。尉遲恭叫聲:“先鋒張環,你在東營須要小心,本帥點一人,走出一人,點一雙,走出一雙。若然糊塗混帳,不遵本帥之令,點一人走一雙,點二人走出一個,皆你張環之罪。”張士貴一聲:“得令。”聽元帥令嚴,心中急得心驚膽戰,低低說道:“我兒,為今之計怎辦?我為父隻道他沒有嚴令發下來,所以想隨便混轉來,頂那九個火頭軍。如今他這樣發令嚴明,那個當火頭軍好?”四子應道:“便是。”

不表旁首張家父子心中設法,且說台上尉遲元帥。他先把中營花名冊展開,叫次子寶慶看明,叫點某人:“有。”走出東營,要到將台前領賞。元帥從上身認到下身,看了一遍,才叫張環賞酒肉回西營去。寶林又點薛元,應道:“有。”走到台前,元帥聽得姓薛,分外仔細觀看,見他穿皂黑戰襖,明知不是,賞了酒肉,回西營去了。往常犒賞十萬人馬,不消一日,快得緊的,如今有心查點仁貴,一個個慢慢犒賞,眼活費心。雖托長子端槍在西營看守,不當元帥用心,但眼光射在兩旁,恐兵卒混雜。點不上頭二百名,天色好已昏暗。尉遲恭父子用過夜膳,同張環父子共安下營寨,家將四麵看守,不許東西兵卒來往。一到明日清晨,元帥升坐將台,重使寶林到西營,點昨日幾名,今日仍是幾名不差。然後再點兵卒,才想到這三天把前營軍名冊展開,一個個點到月字號內來了。這番張環父子在下麵嚇得如土色,渾身冷汗,道:“我兒,如今要點火頭軍了,將何人應點?為父命在頃刻,你們可有計。”誌龍叫聲:“爹爹,聞得元帥好酒,如今奉旨在此,勉強戒酒,哪裏耐得住?今日又是個南風,不免將上好酒放在缸中,衝來衝去,台上自然酒香,看元帥怎麼模樣,然後見機而作。”張環道:“倒使得。”就吩咐家將,將缸中犒賞的酒,倒來倒去。尉遲恭在將台上,劈麵的大南風,果然這個美釀香氣直透,引得尉遲恭喉中酥癢,眼珠不看點將,旁首看他把酒倒東過西。正是:戒酒牌懸在頸中,定然取酒入喉嚨。

畢竟尉遲恭不知如何飲酒,且看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薛仁貴征東

《薛仁貴征東》正文
第一回 龍門縣將星降世 唐天子夢擾青龍 第二回 羅通班師配醜婦 狼主差使貢金珠 第三回 金獅叔寶傷力 見白虎仁貴傾家 第四回 大王莊仁貴落魄 憐勇士金花贈衣 第五回 富女逃難托乳母 窮漢有幸配淑女 第六回 射鴻雁欣逢故舊 贈盤纏結義投軍 第七回 樊家莊三寇被獲 薛仁貴二次投軍 第八回 繡花願招豪俠婿 仁貴怒打出山虎 第九回 金錢山老將薦賢 贈令箭三次投軍 第十回 尉遲恭征東為帥 薛仁貴活擒董逵 第十一回 仁貴巧擺龍門陣 天子愛慕英雄士 第十二回 小將軍獻平遼論 瞞天計貞觀過海 第十三回 金沙灘鞭打怪獸 思鄉嶺慶紅認弟 第十四回 薛禮三箭定天山 將驚走鳳凰城 第十五回 汗馬城黑夜鏖兵 凰山老將被獲 第十六回 尉遲恭囚解建都 薛仁貴打獵遇帥 第十七回 天子被困鳳凰山 蘇文飛刀斬眾將 第十八回 薛萬徹殺出番營 張士貴妒賢嫉能 第十九回 月英法逞蜈蚣術 藥師仙賜金雞旗 第二十回 蘇文大敗歸建都 宗憲袍幅冒功勞 第二十一回 敬德犒賞查賢士 仁貴月夜歎功勞 第二十二回 番將力擒張誌龍 周青怒鎖先鋒將 第二十三回 仁貴病挑安殿寶 敬德怒打張士貴 第二十四回 火頭軍躲藏軍洞 唐天子困越虎城 第二十五回 護國公魂遊天府 恤主掛白救駕 第二十六回 秦懷玉衝殺四門 老將軍陰靈顯聖 第二十七回 孝子大破飛刀陣 唐王路遇舊仇星 第二十八回 雪花鬃跳養軍山 應夢臣救真命主 第二十九回 銀鑾殿張環露奸 白玉關巧得龍駒 第三十回 長安城活擒反賊 讓帥印威重賢臣 第三十一回 賣弓箭仁貴巧計 逞才能二周歸唐 第三十二回 猩猩膽砧傷唐將 紅幔幔痛失摩天 第三十三回 寶石基采金進貢 扶餘國借兵圍城 第三十四回 程咬金誘惑蘇文 摩天嶺討救仁貴 第三十五回 薛禮大破圍城將 蘇文失計飛刀陣 第三十六回 扶餘國二次借兵 朱皮仙播弄神通 第三十七回 香山弟子除妖法 南國元戎演陣圖 第三十八回 蘇文誤入龍門陣 仁貴智滅東遼軍 第三十九回 唐天子班師回朝 張士貴欺君正罪 第四十回 平遼王建造王府 射怪獸誤傷嬰兒 第四十一回 王敖祖救活世子 薛仁貴雙美團圓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