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貴征東 作者:佚名年代:唐朝378   

《薛仁貴征東》正文 第二十四回 火頭軍躲藏軍洞 唐天子困越虎城

火頭軍躲藏軍洞唐天子困越虎城

詩曰:

張賊奸謀惡毒深,時時隻想害賢臣;

九天若不行方便,萬乘焉能入海濱。

單講仁貴等九人行到傍晚,但有山林不見人煙,正在躊躇無處安歇,好生愁悶。抬頭一望,隻見前麵忽來了一個老婆子,看來有百十餘歲光景,老不過的了,頭發眉毛多是白的,手中用拐杖一條,微微咳嗽,行上來了。薛仁貴叫聲:“兄弟們,那邊有個老婆子來了,不免去動問一聲看。”眾弟兄道:“不差。”

九人齊上前問道:“老媽媽,借問一聲。”那婆子道:“阿呀呀!列位將軍哪裏來的,要到何處去?”仁貴說:“我們是中原人,保大唐天子龍駕跨海來征東的。因錯了路頭,如今要到獨木關,不知從哪條路上去,有多少裏路?今晚可去得及嗎?”婆子道:“原來如此,你們是唐天子駕前大將,老身不知,多多冒犯,望乞恕罪。若說此地,離獨木關有五百裏足路,今晚哪裏去得及?”薛仁貴說:“完了,這便怎麼處?兄弟們,我們今宵到哪裏去安歌?”眾弟兄說:“大哥,這便怎麼好?”周青說:“無可奈何,就在樹底下蹲蹲罷。過了一夜,明日前行有何不可?”婆子道:“列位將軍,若不嫌棄老身家寒,到我的草舍,水酒一杯,權且過了一宵,明日去罷。”仁貴道:“未知老媽媽貴宅在於何處,若肯相留過夜,明日自當重謝。”婆子道:“說哪裏話來,舍下就在前麵,將軍們隨老身來。”眾弟兄應道:“既如此,媽媽先請。”

九個人跟隨婆子,一路彎彎曲曲,行到一座山前,卻見是個石洞,有五尺高。婆子道:“請各位將軍下了馬,隨我進洞來。”九人隻得下馬,低了頭走進洞中,裏麵黑洞洞的,行有半裏路才見亮光。隨著亮光走去,行出山洞,又換一個世界了。兩邊隻見蒼鬆翠柏,廊下花砌磚街,十分精巧。眼前有四時不謝之花,八節長生之草,雙雙白鶴成對,處處麋鹿成群,耳中隻聽得狼嚎虎嘯猿啼豹叫之聲,柳梅竹響惺忪,百樹風調淅嚦。喜得九人連連稱讚:“妙啊!好一個所在。”一路觀玩景致而行,哪裏認得出去的原路。正走到一潭澗水邊,這裏水碧波清,中有一條仙橋,兩邊紫石欄杆,婆子領過橋來,見有一所石屋,高有一丈,那婆子道:“列位將軍,此處就是舍下了,請到裏麵來。”九人抬頭看見門前有個匾額,上寫“藏軍洞”三字。仁貴就問:“老媽媽,何謂藏軍洞?”婆子說道:“將軍不知底細,且到裏邊來,老身自有話講。”九個弟兄入內,把馬牢拴在樹。抬頭四下觀看,奇怪得緊,家夥什物都是石鑿成的,石台子、石交椅、石凳、石床,就是那缸盆瓶壺碗碟等類盡是石的。大家坐下,因見家夥什物稀奇,不象是凡人,連忙動問道:“老媽高姓,向來祖上可是官宦出身,目下有幾人在家,因何獨住荒野,不知作何貴業,望媽媽細說明白。”婆子道:“不瞞眾位將軍說,老身姓宣,從小在荒山草屋苦苦度日,父母盡行歸天,又無親戚投靠,隻得采薇修煉。目下一百零八歲,從未曾食過煙火,心惟居正。不道昨宵九天玄女娘娘托夢與我,說大唐天子駕下先鋒張士貴前營月字號有火頭軍九個,萬歲出旨要拿,虧得他們命不該絕,明日一定行到此山,你便將他們藏過,救了九條性命。所以老身領救你九位將爺到藏軍洞內。此地原算仙界,就是東遼國王也不曉此地的,再沒有人來往,你等放心托膽隱在此間。待老身去打聽唐王赦宥,自然來領你們出去幹功立業。”九人聽見此言,不覺大驚,說道:“原來有這等事,多謝老媽媽費心,我等感恩非淺。但如今無處沽,米無處糴,便怎麼辦?”媽媽道:“不必沽糴去,那隻石缸有米,這隻缸內是酒,夠你們吃的就是了。若要葷腥,仙橋北首名曰養軍山,山上獐鹿野獸最多,打不盡的,有本事竟去尋來吃。”薛仁貴道:“這倒不消媽媽叮囑,但我等都能吃上鬥米壇酒,一缸半缸頂什麼事,不到一二天就完了。”婆子道:“這兩缸酒米吃不盡的。今日吃多少,明日又長多少出來,憑你吃千萬年也不完的。”眾說:“有這樣好處!如此,老媽媽請便吧。”那婆子出了藏軍洞。原來她就是九天玄女變化在此,安頓了九人,竟騰雲去了。

單講九個火頭軍,其夜飽餐夜膳已畢,過了一宵。明日上山打獵的打獵,煮飯的煮飯,遊玩的遊玩,好不快樂,倒也清靜安穩,猶如仙家一般。若喜歡吃酒,一日吃他五六通,止不過野獸肉過酒過飯。白此安閑自在,在藏軍洞住了數日,真是人鬼不知,哪裏還把出仕幹功掛在身上?

如今又要說到天仙穀張環父子。他們守了一夜,天明望下一看,滿山凹盡是火灰,諒九人九騎也已化為灰了。如今同四子一婿回到自己營中,商議要哭訴天子事情。忽軍師府差人傳令,著張環父子作速起兵離獨木關,前往建都攻打三江越虎城,破得城池,汝命可保,還要官上加官,不得違誤。張環父子得了此令,滿心歡悅:“我的兒,這是軍師好意,暗中救我父子性命,如今不怕元帥歸罪了。”當日就此打扮,傳令三軍攏寨起兵,離了獨木關,走建都而去。徐茂功從不傳令,今日為何傳起令來?軍師心中明白,猶恐元帥歸罪張環,所以把張環提調建都,使他活了性命。元帥尉遲恭聞得張環不在獨木關,知是軍師救他性命,調往三江越虎城去了,隻得無可奈何。薛仁貴卻依然不見。

且按下獨木關朝廷之事。單講三江越虎城,高建莊王身登龍位,軍師雅裏貞及底下各位文臣武將站立兩旁。單有元帥蓋蘇文不在,他往朱皮山求木角大仙煉飛刀去了,尚未回程。雖有千軍萬馬在越虎城,無人提調。

君臣正在議論,忽有小番報進來道:“啟上狼主千歲,不好了,獨木關已破,安殿寶已死,不道兵臨建都來了。”高建莊王聽見失了獨木關,挑死安殿寶,嚇得魂不附體,叫聲:“軍師,為今之計怎生是好?元帥又不在城,倘唐兵來,誰人抵敵?”眾文武無計可施。軍師雅裏貞上前奏道:“狼主龍心韜安,臣有一計,能擒中原君臣將士。”莊王大喜,說道:“軍師有何妙計?”雅裏貞說:“聞得大唐名將甚廣,況有火頭軍驍勇,元帥尚且在鳳凰山大敗,安殿寶是有名的能將,也死在他們之手,料我數員將卒哪裏守得住三江越虎城,不如把那城池調空,我們安頓營盤在賀鸞山上,把四門大開,專等唐兵一進城中,臣便點將暗中埋伏,統大兵把城圍困,連紮數皮營帳,他縱有能人,也難踹出此營。然後慢慢攻打,豈不唐王性命如在反掌之中?”莊王說:“軍師妙計甚高。”文臣武將無不歡心。即降旨小兒郎官員等類,盡皆搬到賀鸞山居住,點齊數十萬人馬暗中埋伏,專要圍困城池。

且講張環父子,在路行了四五天,這一日早到三江越虎城。張環說:“我的兒,此城乃國王身居之處,諒來能人勇士猛將強兵不知多少在內,如今又少火頭軍,隻怕未必破得此城。”眾兒道:“正是,隻怕難以立功。”父子正在馬上言談,那一首早有探子馬報道:“啟上大老爺,前麵番城不知為何城門大開,吊橋放平,但見旗幡招展,並無將卒把守,因此特來報與老爺得知。”張環說:“有這等事?阿,我兒,這是什麼原故?想是他們聞得我那火頭軍厲害,所以不戰而自退了。也算天賜循環,不如占了越虎城,待天子到來就要立功了。”何宗憲上前叫聲:“嶽父,非也,可記得掃北遇那空城,弄出大事來,招架不住。今日他又是空城之計了,不可上他的當。”張士貴道:“這等,見機而作就是,他邦擺的詭計,我們隻要進得城,報天子那邊,隻說你本事高強,攻破越虎城,待他上了功勞簿,尉遲恭赦了我們之罪就是了,管他圍住不圍住。”四子道:“爹爹言之有理。”忙傳大小三軍統進三江越虎城。三聲炮響,把四城緊閉,吊橋高扯,城上改換旗號,城中紮定營盤,尋查仔細已畢,即差人速報獨木關去了。

朝廷與茂功正在禦營言談,忽有當駕官啟奏說:“陛下在上,今有先鋒張環同婿宗憲攻破越虎城,奪了建都一帶地方,請陛下作速到越虎城。”天子聽奏開言道:“徐先生,這張士貴原算得一家梁棟,不上幾天就奪了建都地方,真算異人了。”尉遲恭說:“萬歲,既然張環取了建都,待臣興兵保駕往越虎城。”天子道:“元帥言之有理。”敬德傳令大小三軍卷帳起程,炮響三聲,天子身登龍鳳輦,眾大臣保住龍駕,一路上旌旗飄蕩,劍戟重重,離了獨木關。在路行了數天,早到三江越虎城。張士貴父子遠遠出城迎接,朝廷進往城中,身登銀鑾殿。眾臣朝參已畢,大元帥傳令五十萬大隊人馬紮住營頭,把四城緊閉。張士貴前來見駕說:“陛下在上,小臣攻破越虎城,高建莊王逃遁,故未獻降表,略立微功在駕下,待番王獻了降表,然後班師。”朝廷說:“此愛卿之大功。”尉遲恭記了功勞簿。忽有黑風關獅子口來了報馬一騎,叫進城來,飛報銀鑾殿說:“萬歲爺在上,長國公王大老爺看守戰船,冒了風寒,得其一病,前日已經身故,盛殮在黑風關了。今戰船無人看守,恐番兵奪取,故來請旨定奪。”天子聞言說:“阿呀!王君可得病身亡了嗎?”不覺十分傷感,便說:“戰船是要緊之事,徐先生如今差那一個去看守?”茂功說:“今建都已取,料無能將,況張先鋒立功甚廣,不免差張環去看守戰船。”朝廷聽了軍師之言,降旨張環帶領一萬雄兵到黑風關守船。張環領旨辭駕回營,同四子滿身打扮,帶領人馬出了越虎城,徑往黑風關看守戰船。

單講高建莊王暗點人馬,探聽唐王君臣已進入城中,就把四麵旗號一起,早有百萬番兵圍統四門,齊紮營盤,共有十層皮帳,旗幡五色,霞光萬道,嚇得城上唐兵連忙報進銀鑾殿去了:“報!啟上萬歲爺,不好了,城外足有百萬番兵困住四城,密不通風了。”這嚇得唐天子魂不在身,眾文武冷汗直淋,心想又中了空城之計了。敬德道:“多是軍師大人不好,張士貴靠應夢賢臣,破關數座如入無人之境。如今既薛仁貴不在裏頭,張環有何能處,差他來攻打越虎城,自然上了他們詭計了。”朝廷道:“如今若張士貴在此,也好衝殺番營,偏偏又差他往黑風關去了。這個城池有什麼堅固,被他們攻破起來,豈不都要喪命在此嗎?”茂功道:“請陛下且往城上去瞧看一番,不知那番兵圍困得厲害不厲害。”朝廷說:“軍師說得有理。”便同尉遲恭、程咬金眾大臣一齊上西城一看說:“啊唷!紮得好營盤也。”你看殺氣騰騰,槍刀密密,如潮水一般,果然好厲害也。但隻見:東按藍青旗,西按白綾旗,南有大紅旗,北有皂貂旗。黑霧層層漲,紅沙漠漠生,千條殺氣鎖長空,一派腥騷迷宇宙。營前擺古怪槍刀,寨後插稀奇劍戟,盡都是高梁大鼻兒郎,哪有個眉清目秀壯士。巡營把都兒吃生肉飲活血,好似魈羊獵犬;管隊小番們戲人頭玩骷骸,猶如夜叉魍魎。有一起蓬著頭,如氈片,似鋼針,賽鐵線,黃發三裹打鏈墜,腥腥血染朱砂餅;有一起古怪腮,銅鈴眼,睜一睜如燈盞,神目兩道光毫,臭口一張過耳畔;有一起撈海胡,短禿胡,竹根胡,蝦須胡,三綹須,萬把鋼針攢嘴上,一團茅草長唇邊;有一起紫金箍,雙挑雉尾;有一起狐狸尾,帽著紅纓;有一起三隻眼,對著鷹嘴鼻;有一起彎弓臉,生就鍍金牙;有一起抱著孩兒鞍上睡;有一起摟著番婆馬上眠;有一起雙手去扯,扯的帶毛雞;有一起咬牙亂嚼,嚼的牛羊肉。紅日無光霎然長,旌旗戈戟透寒光;好似酆都城內無門鎖,果使番邦惡鬼亂投胎。阿唷唷!好一派絕險番營。朝廷看了,把舌亂伸,諸大臣無不驚慌。忽聽見城邊豁喇喇三聲炮響,營頭一亂,齊說“大元帥到了。”這蓋蘇文在朱皮山練好飛刀,又在魚遊國借雄兵十萬。今又團團一圍,元帥守住西城,禦營紮定東城,南城、北城各有能將入員。雄兵數百萬按住要路,憑你三頭六臂,雙翅騰雲也難殺出番營。

不表城上君臣害怕。單講蓋蘇文全身披掛,坐馬端兵,號炮一聲,來到西門城下,兩旁副將千員隨後,旗幡招展,思量就要攻城。忽抬頭一看,見龍旗底下唐天子怎生打扮,但見他頭戴赤金嵌寶九龍搶珠冠,麵如銀盆,兩道蛾眉,一雙龍眼,兩耳垂肩,海下五綹須髯直過肚腹,身穿暗龍戲水絳黃袍,腰圍金鑲碧玉帶,下麵有城牆遮蔽就看不明白,坐在九曲黃羅傘下,果然有些洪福。南有徐茂功,北有尉遲恭,還有一個頭上烏金盔,身穿皂綾顯龍蟒,一派胡須都是花白的了。蓋蘇文也不認得是誰,在底下呼聲大叫:“呔!城上的可就是唐王李世民嗎?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今日已中我邦暗算之計,汝等君臣休想再活,快把唐太宗李世民獻出來!”這一聲喊,驚得天子渾身冷汗,眾大臣都吃了一驚,望底下二瞧,卻原來就是蓋蘇文。程咬金不曾認得,但見他怎生打扮,原來:

頭戴青銅鳳翼盔,紅纓鬥大向天威,身穿青銅甲,引得絛環片片飛,內襯綠繡袍,繡龍又繡鳳,夾臂左有寶雕弓,左插狼牙箭幾根,坐下混海駒,四蹄跑發響如雷,手端赤銅刀,左手提刀右手推,果然好一員番將也。

那程咬金看罷便叫:“元帥,城下這一員番將倒來得威武,不知是什麼人?”尉遲恭說:“老千歲,這個青臉番奴就是番邦掌兵權的大元帥蓋蘇文。前日在鳳凰山下喪的數家老將總兵官,盡被他飛刀剁死的。”程咬金聽見此言,放聲大哭道:“我兄弟們盡死在這青臉鬼手內的?”敬德道:“正是。”程咬金說:“阿呀!如此說是我的大仇人了,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快些發炮開城,待我下去為兄弟們報仇雪恨。”

朝廷聽見程咬金要出馬與蓋蘇文鬥戰,連忙喝住道:“程王兄不要造次,使不得的,這蓋蘇文英雄無比,況有飛刀厲害。你年高老邁,若是下去,哪裏是他對手?”分明是:

不知懦怯才微弱,強與將軍鬥戰亡。

畢竟不知程咬金出戰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薛仁貴征東

《薛仁貴征東》正文
第一回 龍門縣將星降世 唐天子夢擾青龍 第二回 羅通班師配醜婦 狼主差使貢金珠 第三回 金獅叔寶傷力 見白虎仁貴傾家 第四回 大王莊仁貴落魄 憐勇士金花贈衣 第五回 富女逃難托乳母 窮漢有幸配淑女 第六回 射鴻雁欣逢故舊 贈盤纏結義投軍 第七回 樊家莊三寇被獲 薛仁貴二次投軍 第八回 繡花願招豪俠婿 仁貴怒打出山虎 第九回 金錢山老將薦賢 贈令箭三次投軍 第十回 尉遲恭征東為帥 薛仁貴活擒董逵 第十一回 仁貴巧擺龍門陣 天子愛慕英雄士 第十二回 小將軍獻平遼論 瞞天計貞觀過海 第十三回 金沙灘鞭打怪獸 思鄉嶺慶紅認弟 第十四回 薛禮三箭定天山 將驚走鳳凰城 第十五回 汗馬城黑夜鏖兵 凰山老將被獲 第十六回 尉遲恭囚解建都 薛仁貴打獵遇帥 第十七回 天子被困鳳凰山 蘇文飛刀斬眾將 第十八回 薛萬徹殺出番營 張士貴妒賢嫉能 第十九回 月英法逞蜈蚣術 藥師仙賜金雞旗 第二十回 蘇文大敗歸建都 宗憲袍幅冒功勞 第二十一回 敬德犒賞查賢士 仁貴月夜歎功勞 第二十二回 番將力擒張誌龍 周青怒鎖先鋒將 第二十三回 仁貴病挑安殿寶 敬德怒打張士貴 第二十四回 火頭軍躲藏軍洞 唐天子困越虎城 第二十五回 護國公魂遊天府 恤主掛白救駕 第二十六回 秦懷玉衝殺四門 老將軍陰靈顯聖 第二十七回 孝子大破飛刀陣 唐王路遇舊仇星 第二十八回 雪花鬃跳養軍山 應夢臣救真命主 第二十九回 銀鑾殿張環露奸 白玉關巧得龍駒 第三十回 長安城活擒反賊 讓帥印威重賢臣 第三十一回 賣弓箭仁貴巧計 逞才能二周歸唐 第三十二回 猩猩膽砧傷唐將 紅幔幔痛失摩天 第三十三回 寶石基采金進貢 扶餘國借兵圍城 第三十四回 程咬金誘惑蘇文 摩天嶺討救仁貴 第三十五回 薛禮大破圍城將 蘇文失計飛刀陣 第三十六回 扶餘國二次借兵 朱皮仙播弄神通 第三十七回 香山弟子除妖法 南國元戎演陣圖 第三十八回 蘇文誤入龍門陣 仁貴智滅東遼軍 第三十九回 唐天子班師回朝 張士貴欺君正罪 第四十回 平遼王建造王府 射怪獸誤傷嬰兒 第四十一回 王敖祖救活世子 薛仁貴雙美團圓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