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貴征東 作者:佚名年代:唐朝378   

《薛仁貴征東》正文 第三十回 長安城活擒反賊 讓帥印威重賢臣

長安城活擒反賊讓帥印威重賢臣

詩曰:

仁貴乘駒過海來,張環父子定招災。

也應唐主多洪福,預令高人算安排。

且說魏征丞相忙上金鑾殿,俯伏金階說:“殿下千歲在上,臣昨夜得一夢兆,甚為奇怪。”殿下李治叫聲:“老王伯,未知什麼夢兆?”魏征道:“臣昨夜夢中見我三弟秦瓊來到床前,諫言幾句道:“你為掌朝宰相,為何這等不小心?萬歲到東遼,曾把殿下托你保護,權掌朝綱,料理國家正事,今日下三兩日內,有朝中奸臣謀叛,欲害儲君,你為何不究心查訪,四門緊閉。過了三天,決無大事。若不小心,弄出大事,你命就罪該萬死了。’臣此夢兆奇怪,朝中哪個是奸,哪個是佞,叫老臣也無處去查。”李治道:“秦老王伯在日,盡心報國,一片忠心,今死後有這番言語,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他說把城門緊閉三天,決無大事,不免降旨,今日就把四門緊閉,差將守城。”魏征傳下令來,把城門緊閉了,君臣們在金鑾殿上議論紛紛,這且慢表。

珠日早上,張士貴父子領兵到了長安城,望上一看,隻見光大門早已緊閉,吊橋掛起。心中驚駭,叫聲:“我的兒,為什麼光大門關閉在此,難道有人通了線索,預先防備我們前來,所以把吊橋高掛,四城緊閉。”張誌龍說:“爹爹,我們在東遼國來,人不知,鬼不覺,何人知道我父子存反叛之心,先把城門緊閉起來?必然又有別樣事情。今日可對殿下說,朝廷奏凱回朝,自然開城,放我們進去。”張環說:“這也有理。”連忙帶馬到護城河邊,叫一聲:“城上的,快報與殿下得知,今萬歲爺奏凱班師,歇馬登州,先差張士貴在此,要見殿下,快快開城。”那城上軍士一見,說:“大老爺,請候著,待先去報殿下,然後開城。”張環道:“快去通報。”軍士來到午門稟知,黃門官上殿奏說:“殿下千歲在上,外邊有三十六路都總管,七十二路總先鋒張環到了。說朝廷聖駕今已班師,先差張士貴來見殿下,望千歲降旨開城。”李治殿下聽報父王班師,喜之不勝,立刻降旨,去放張環進城。丞相魏征連忙止住道:“殿下千歲且慢。秦三弟托夢,原說要把城門緊閉三天,才無大事。剛剛昨日閉城,才得二天,就有張環父子到來。萬歲奏凱還朝,豈可預先無報。事有蹺蹊。臣看張環父子短頸縮腮,將來必有反叛之心,不可亂開,且往城上去問個明白。”李治說:“老王伯言之有理。快到城上去。”

群臣上馬,帶了文武大臣,離了午門,上城頭一看,隻見張家父子人等,滿身結束,坐馬端兵,後有數千雄兵,擺列隊伍,滿麵殺氣。魏征問道:“張先鋒班師了麼,陛下聖駕可曾到否?”張士貴聽言抬頭,一見殿下同魏征在城上,心內歡悅,連忙應道:“正是。陛下奏凱班師,歇駕登州,先差小將到來,料理國家大事。未知光大門為何緊閉?望老丞相快快開城。”魏征說:“我受秦元帥夢中囑托,他說今日有奸臣不法,欲奪天下。叫我緊閉城門,待朝廷親到長安,然後開城。今陛下已在登州,不日就到,張先鋒請外麵紮營安歇,待等聖駕到了,一同放你們進來。”張士貴聽見此言,嚇得渾身冷汗,說:“好個秦瓊,你死在陰間,還要來管國家大事。也罷!”叫一聲:“老丞相,我實對你說,朝廷與眾大臣被番兵圍困在越虎城中,並無大將殺退,小將焉有神仙手段去救萬歲,想來君臣不能回朝的了,因此我把戰船齊開到中原。想殿下年輕,不能理國家大事,不如讓我做幾時,再讓你做如何?”魏征大怒,喝聲:“呔!你這該死的狗頭,朝廷有何虧負了你,卻如此喪心!既然萬歲有難在番邦,理當盡心救駕,才為忠臣。怎麼私到長安,背反朝廷。幸虧秦元帥陰靈有感,叫我緊閉城門,不然被你反進城來,我與殿下性命難保。”張環道:“魏征,你不過一個丞相,難道我張環立了帝,少了你一家宰相職分麼?快快開城,放我進去就罷!若有半句不肯,我父子攻破城門進來,拿你君臣二人,要碎屍萬段才罷!”魏征氣得滿臉失色,把張士貴父子不住的聲聲恨罵。那底下六人帶兵呐喊,放炮攻城,耀武揚威,了當不得。

忽聽後麵豁喇喇一騎馬跑來,上邊坐著薛仁貴,一見張環人馬,大喝一聲:“呔!張環,你往哪裏走,可認得我麼?”張誌龍回頭一看,唬得心跳膽碎,說:“爹爹,不好了,薛禮來擒拿我們了。”士貴聽見,魂魄飛散,縱馬搖刀,上前叫聲:“小將軍,你向在我營中,雖無好處到你,卻也費許多心機。今日可念昔日情麵,放我一條生路。”仁貴喝道:“呔!我把你們這六個狗頭,若說昔日之情,恨不得就一戟刺你個前心穿後背。今乃奉軍師將令,讓你多活幾天,叫我前來生擒活拿你父子監在天牢,等陛下班師,降旨發落。快快下馬受縛,免得本帥動手。”張環知仁貴本事高強,自己決不是他對手,心想倒不如受罪監牢,慢慢差人求救王叔,或者赦了,也未可知。便叫:“我兒,畫虎不成反類其犬,既有將軍在此,我們一同受罪天牢便了。”四子一婿皆有此心,全皆下馬。仁貴喝叫張環手下將士,把張環父子去了盔甲,上了刑具。

那邊殷駙馬也到了,大叫:“小將軍,張環父子可曾拿下?”仁貴說:“已經拿下了,專等駙馬前來,一同叫城。”殷成大悅。便縱馬來到吊橋邊,叫聲:“殿下千歲,臣在此,快快開城。”李治在上麵說道:“殷駙馬,這員小英雄哪裏來的,可放得進城麼?”駙馬說:“殿下放心,這位英雄,就是應夢賢臣薛仁貴。在東遼保駕立功,是扶唐好漢。今奉軍師密令,前來捉拿張環。”李治聽了,才得放心,降旨開了光大門。吊橋墜下,殷駙馬押了張家父子,帶了一萬人馬進入城中。將人馬紮定內教場,帶張士貴來到午門。殿下李治同魏征先到金鑾殿,身登龍位。仁貴上殿俯伏塵埃說:“殿下在上,小臣薛仁貴,願殿下千歲千千歲。”李治叫聲:“薛王兄平身。孤父王全虧王兄保駕,英雄無比,因此太太平平進東遼關寨,勢如破竹,皆王兄之大功。未知父王龍駕幾時回朝,張環因何反到這地?”仁貴道:“殿下有所不知,待臣細細奏聞。小臣一向被張±貴埋沒前營,為火頭軍,大小功勞盡被何宗憲冒去。後來在海灘救駕,遇見朝廷,取張環對證。”如此這般,一直說到破摩天嶺,後又受軍師錦囊,得賽風駒,趕來拿捉張環,救千歲龍駕。李治聞言大喜說:“王兄如此驍勇,盡心報國,其功非小。張環有十惡不赦之罪,理當梟首級前來繳旨。”仁貴叫聲:“殿下且慢,陛下龍駕現在東遼建都之地,太平無事。且將他父子拿在天牢。待小臣到東遼,逼番邦獻降表,如在反掌。聖駕不久就要班師,回朝之日,還要取他對證,然後按其軍法,未為晚也。”殿下李治說:“既如此,降旨帶去收監。”殿下即賜宴一席,仁貴飲過三杯,謝恩出朝。次日帶了幹糧,跨上賽風駒,離了長安,徑往登州,下海來到東遼。這且慢講。如今且講東遼越虎城中,天子這一日問軍師道:“朕想薛仁貴與張環各去破關,有八十餘天,為甚還不來繳旨?一定這兩座關上強兵勇將眾多,所以難破。”徐茂功笑道:“這個自然。隻在這兩天內,就有一處繳旨了。”君臣正在言談,外邊軍士報進來說:“啟上萬歲爺,城外來了八員將官,都有坐騎,手內還有槍刀器械,口稱與薛仁貴生死弟兄,要見萬歲的。”朝廷聽言,說聲:“徐先生,可放得進來?不妨事麼?”茂功說:“陛下,不妨。這八人都有萬夫不當之勇,厲害異常。乃應夢賢臣的結義好友,東遼大小功勞,他們也有一半在內的。陛下降旨宜他們上殿,就可加封八人爵祿了。”朝廷大喜,一道旨意降出。

不多一會,八人下雕鞍,放下兵器,上銀鑾殿來,俯伏銀階,說:“萬歲龍駕在上,小臣們薑興本、薑興霸、李慶先、李慶紅、王新鶴、王新溪、薛賢徒、周青朝見我王。願陛下萬歲萬萬歲。”天子龍顏大悅:“卿等平身。寡人也聞得八位愛卿有功於社稷,朕今加封為隨駕總兵。”八人歡喜,謝了恩,參見了元帥,與眾爵主見禮。這些火頭軍向在張環側首,今立朝綱,自覺威風。

外邊軍士又報進來說:“啟上萬歲爺,薛仁貴現在外邊,要見萬歲。”朝廷聽言大喜,降旨快宣。軍士往外宣進。仁貴俯伏銀階說:“陛下龍駕在上,小臣薛仁貴奉我王旨意,前去攻打白玉關,不上一二天,就取關頭。速到中原,救了殿下千歲,才得今日到東遼來繳旨。”天子聽言,心中不明,說:“小王兄幾時往中原,救哪個殿下?你且細奏明白。”仁貴道:“陛下有所不知。張環父子領兵到摩天嶺,無能可破,私開戰船,反往中原,欲殺殿下,思想登基。臣受軍師錦囊,叫我破了白玉關,得了東遼一騎賽風駒寶馬。那寶馬在大海上行走,如履平地,臣即騎寶駒星飛趕到中原,同駙馬殷千歲迫到大國長安,已經把張環父子拿下天牢,等我王班師,然後按其國法。又曉夜兼行,複到東遼來,保萬歲平定東遼。”朝廷說:“有這等事?小王兄真乃異人了。在東遼救了寡人,又在長安救了王兒,複又往東遼來救寡人。正所謂百日兩頭雙救駕,其功浩大。朕意欲加封,奈急切少有掌兵空職去補,如何是好?”

尉遲恭上前啟奏道:“陛下在上,臣年邁無能,不堪執掌兵權,願把帥印托小將軍掌管。”朝廷說:“若得尉遲王兄肯交帥印與小王兄,朕即加封為天下九省四郡都招討平遼大元帥之職。”尉遲恭道:“某這顆帥印,秦府中所得,不知吃了多少虧,就是自己兒子也不放心付他執掌,今看小將軍一則武藝精通,本事高強,二來一定前生有緣,我心情願交付與你,安然在小將軍標下聽用。”仁貴推辭道:“這個不敢。老元帥乃開國勳臣,到底掌兵權,道理明白,小臣不過一介寒儒,略知些韜略,自應在老元帥麾下執鞭垂鐙,學些智謀,深感洪恩,怎執掌兵權起來?”天子道:“朕今為主,小王兄不必再奏,就此當殿披紅,掌掛帥印。欽賜禦酒三杯。”仁貴不敢再遜,口稱:“願我王萬歲萬萬歲。”薛仁貴如今為了元帥,心中歡悅不過。有底下這些武職官,一個個上前參見一番。周青、李慶先、王新鶴八人,走將進來,叫聲:“元帥哥哥,小將兄弟們參見。”仁貴道:“阿呀,兄弟們不消了。你們因何得知為兄在此,從哪裏尋來的?”眾弟兄說:“哥哥,我們那日打獵回到藏軍洞,不見了哥哥,害得我們滿山尋遍,忽遇那婆子到來,說起哥哥保駕幹功立業去了。兄弟們要見哥哥,便相隨婆子來到這裏。”仁貴道:“嗄,原來如此。可笑張環父子,把我們埋沒,冒奪功勞,不想還有出頭日子。今張環父子性命盡不保了。”八人說:“便是。”說罷,眾人仍退兩旁。

如今有秦懷玉、羅通、程鐵牛、尉遲寶林、尉遲寶慶,這一班小爵主,上來參見。仁貴叫:“當不起。”心下不安,連忙跪下說:“陛下在上,臣有言陳奏。”天子說:“王兄有何事奏聞?”仁貴道:“臣乃山西絳州一介貧民,蒙陛下恩寵,又承尉遲老千歲大恩,將帥印交與臣執掌,在爾雖是臣小,出兵號令最大,今尉遲老千歲也在麾下聽用,臣哪裏當得起,意欲拜認老千歲為繼父,未知陛下龍心如何?”朝廷說:“小王兄既有此心,朕今作主,將你過繼尉遲王兄。”敬德心中也覺歡喜,假意推辭說:“這個某家再當不起的。”仁貴道:“說哪裏話來。”就當殿拜了四拜,認為繼父。尉遲恭從今待仁貴一條心的了,比自己親生兒子還好得多。

薛仁貴又與眾爵主結拜為生死之交,朝廷準奏,就在駕前,各府公子爺們上前歃血為盟。大家立了千金重誓,共同一處,處同一塊,一十八人患難相扶到底。信盟已畢,朝廷賜宴,金鑾殿上大擺筵席,款待這班小英雄。飲過數杯,把筵席扯開,仁貴講述破東遼關寨用兵之法,如此這般,直講到黃昏時候,方才辭駕,回往帥府安歇。

到了明日清明,薛元帥進殿,朝過天子。軍師茂功開言叫聲:“薛元帥,你既掌兵權,東遼兵將未曉汝名,快提兵馬,去破了摩天嶺,前來繳旨。”仁貴應道:“是。”回營吩咐,把聚將鼓打動,傳令五營四哨,偏正牙將。左右忙傳令道:“呔!元帥爺有令,傳五營四哨,偏正牙將,各要披掛蹩齊,結束停當,在教場伺候。”元帥哨動三通聚將鼓,爵主們、總兵官無不整束,盡皆披甲上營說:“元帥在上,末將們打拱。未知帥爺有何將令?”仁貴道:“諸位將軍,兄弟們,本帥今日第一次得君王龍寵,叨蒙聖恩,加封平遼元帥,今又奉旨出兵,前去攻打摩天嶺,奈摩天嶺難破,為此本帥要往教場祭旗一番,煩諸位將軍同往教場。今乃本帥頭陣掌兵,故傳汝等到教場助興,祭旗一番,往摩天嶺攻打。自有八員總兵在此,不勞諸位爵主將軍去的。”眾爵主齊回言道:“元帥說哪裏話來,今往摩天嶺攻打,理應末將們隨去,在標下聽用。”元帥說:“這個不消。”眾將出營,上坐騎,端了兵刃,後麵元帥坐了賽風駒,同到教軍場。這班偏正牙將、大小三軍,盡行跪接。偷眼看仁貴,好不威風。怎見得,但見他:

頭戴白綾包巾金紮額,朝天二翅衝霞色。雙龍蟠頂抓紅球,額前留塊無情鐵。身穿一領銀絲鎧,精工造就柳銀葉。上下肚帶牢拴扣,一十八豸轟轟烈。前後鴛鴦護心鏡,亮照賽得星日月。內襯暗龍白蟒袍,千絲萬縷蠶吐出。五色繡成龍與鳳,沿邊波浪人巧織。背插四杆白綾旗,金龍四朵朱纓赤。右邊懸下寶雕弓,弓弦逼滿如秋月。右首插著狼牙箭,憑他法寶能射脫。展問掛根白虎鞭,常常渴飲生人血。坐下一騎賽風駒,一身毛片如白雪。這條畫杆方天戟,保得江山永無失。後張白旗書大字,招討元帥本姓薛。

這仁貴當了總兵大元帥,麵上頓覺威光,殺氣騰騰,憑他強兵驍將,見了無不驚慌。這班人馬中,有向在張環手下的,如今也盡多在內,知道仁貴向為火頭軍,過去同行同坐,威氣全無,今日卻做了元帥,嘖嘖稱讚。這正是:

何等風光滿麵生,騰騰殺氣賽天神。

不知薛仁貴去打摩天嶺,如何得勝,且看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薛仁貴征東

《薛仁貴征東》正文
第一回 龍門縣將星降世 唐天子夢擾青龍 第二回 羅通班師配醜婦 狼主差使貢金珠 第三回 金獅叔寶傷力 見白虎仁貴傾家 第四回 大王莊仁貴落魄 憐勇士金花贈衣 第五回 富女逃難托乳母 窮漢有幸配淑女 第六回 射鴻雁欣逢故舊 贈盤纏結義投軍 第七回 樊家莊三寇被獲 薛仁貴二次投軍 第八回 繡花願招豪俠婿 仁貴怒打出山虎 第九回 金錢山老將薦賢 贈令箭三次投軍 第十回 尉遲恭征東為帥 薛仁貴活擒董逵 第十一回 仁貴巧擺龍門陣 天子愛慕英雄士 第十二回 小將軍獻平遼論 瞞天計貞觀過海 第十三回 金沙灘鞭打怪獸 思鄉嶺慶紅認弟 第十四回 薛禮三箭定天山 將驚走鳳凰城 第十五回 汗馬城黑夜鏖兵 凰山老將被獲 第十六回 尉遲恭囚解建都 薛仁貴打獵遇帥 第十七回 天子被困鳳凰山 蘇文飛刀斬眾將 第十八回 薛萬徹殺出番營 張士貴妒賢嫉能 第十九回 月英法逞蜈蚣術 藥師仙賜金雞旗 第二十回 蘇文大敗歸建都 宗憲袍幅冒功勞 第二十一回 敬德犒賞查賢士 仁貴月夜歎功勞 第二十二回 番將力擒張誌龍 周青怒鎖先鋒將 第二十三回 仁貴病挑安殿寶 敬德怒打張士貴 第二十四回 火頭軍躲藏軍洞 唐天子困越虎城 第二十五回 護國公魂遊天府 恤主掛白救駕 第二十六回 秦懷玉衝殺四門 老將軍陰靈顯聖 第二十七回 孝子大破飛刀陣 唐王路遇舊仇星 第二十八回 雪花鬃跳養軍山 應夢臣救真命主 第二十九回 銀鑾殿張環露奸 白玉關巧得龍駒 第三十回 長安城活擒反賊 讓帥印威重賢臣 第三十一回 賣弓箭仁貴巧計 逞才能二周歸唐 第三十二回 猩猩膽砧傷唐將 紅幔幔痛失摩天 第三十三回 寶石基采金進貢 扶餘國借兵圍城 第三十四回 程咬金誘惑蘇文 摩天嶺討救仁貴 第三十五回 薛禮大破圍城將 蘇文失計飛刀陣 第三十六回 扶餘國二次借兵 朱皮仙播弄神通 第三十七回 香山弟子除妖法 南國元戎演陣圖 第三十八回 蘇文誤入龍門陣 仁貴智滅東遼軍 第三十九回 唐天子班師回朝 張士貴欺君正罪 第四十回 平遼王建造王府 射怪獸誤傷嬰兒 第四十一回 王敖祖救活世子 薛仁貴雙美團圓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