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 年代:明代964   

《封神演義》正文 第十七回 蘇坦己置造蠆盆

蘇坦己置造蠆盆

詩曰:

蠆盆極惡已滿天,宮女無辜血肉朘。媚骨己無埋玉處,芳魂猶帶穢腥膻。

故園有夢空歌月,此地沉冤未息肩。怨氣漫漫天應慘,周家世業更安然。

話說子牙用三昧真火燒這妖精。此火非同凡火,從眼、鼻、口中噴將出來,乃是精、氣、神煉成三昧,養就離精,與凡火共成一處,此妖精怎麼經得起!妖精在火光中,爬將起來,大叫曰:“薑子牙,我與你無冤無讎,怎將三昧真火燒我?”紂王聽見火裏妖精說話,嚇的汗流浹背,目瞪癡呆。子牙曰:“陛下,請駕進樓,雷來了。”子牙雙手齊放,隻見霹靂交加,一聲響喨,火滅煙消,現出一麵玉石琵琶來。紂王與妲己曰:“此妖已現真形。”妲己聽言,心如刀絞,意似油煎,暗暗叫苦:“你來看我,回去便罷了,又算甚麼命!今遇惡人,將你原形燒出,使我肉身何安。我不殺薑尚,誓不與匹夫俱生!”妲己隻得勉作笑容,啟奏曰:“陛下命左右將玉石琵琶取上樓來,待妾上了絲弦,早晚與陛下進禦取樂。妾觀薑尚,才術兩全,何不封彼在朝保駕?”王曰:“禦妻之言甚善。”天子傳旨:“且將玉石琵琶,取上樓來。薑尚聽朕封官:官拜下大夫,特授司天監職,隨朝侍用。”子牙謝恩,出午門外,冠帶回異人莊上。異人設席款待,親友俱來恭賀。飲酒數日,子牙複往都城隨朝。不表。

且說妲己把玉石琵琶放於摘星樓上,采天地之靈氣,受日月之精華,已後五年,返本還元,斷送成湯天下。一日,紂王在摘星樓與妲己飲宴,酒至半酣,妲旦歌舞一回,與紂王作樂。三宮嬪妃,六院宮人,齊聲喝采。內有七十餘名宮人,俱不喝采,眼下且有淚痕。妲己看了,停住歌舞,查問那七十餘名宮人,原是那一宮人。內有奉禦官查得;原是中宮薑娘娘侍禦宮人。妲己怒曰:“你主母謀逆賜死,你們反懷忿怒,久後必成宮闈之患。”奏與紂王,紂王大怒,傳旨:“拿下樓,俱用金瓜打死!”妲己奏曰:“陛下,且不必將這起逆黨擊頂,暫且送下冷宮,妾有一計,可除宮中大弊。”奉禦官將宮女送下冷宮。且說妲己奏紂王曰:“將摘星樓下,方圓開二十四丈闊,深五丈。陛下傳旨,命都城萬民,每一戶納蛇四條,都放此坑之內。將作弊宮人,跣剝幹淨,送下坑中,喂此毒蛇。此刑名曰:‘蠆盆’。”紂王曰:“禦妻之奇法,真可剔除宮中大弊。”天子隨傳旨意,張掛各門。國法森嚴,萬民遭累,勒令限期,往龍德殿交蛇。眾民日日進於朝中,並無內外,法紀全消。朝廷失政,不止一日。眾民納蛇,都城那裏有這些蛇,俱到外縣買蛇交納。一日,文書房膠鬲──官居上大夫,在文書房裏,看天下本章,隻見眾民或三兩成行,四五一處,手提筐籃,進九間大殿。大夫問執殿官:“這些百姓,手提筐籃,裏麵是甚東西?”執殿官答曰:“萬民交蛇。”大夫大驚曰:“天子要蛇何用?”執殿官曰:“卑職不知。”大夫出文書房到大殿,眾民見大夫叩頭。膠鬲曰:“你等拿的甚麼東西?”眾民曰:“天子榜文,張掛各門,每一戶納蛇四條。都城那裏許多蛇,俱在百裏之外,買來交納。不知聖上何用。”膠鬲曰:“你們且去交蛇。”眾民去了。大夫進文書房,不看本章,隻見武成王黃飛虎、比幹、微子、箕子、楊任、楊修俱至,相見禮畢。膠鬲曰:“列位大人可知天子令百姓每戶納蛇四條,不知取此何用。”黃飛虎答曰:“末將昨日看操回來,見眾民言,天子張掛榜文,每戶納蛇四條,紛紛不絕,俱有怨言。因此今日到此,請問列位大人,必知其詳。”比幹、箕子曰:“我等一字也不知。”黃飛虎曰:“列位既不知道,叫執殿官過來,你聽我吩咐。你上心打聽,天子用此物做甚麼事。若得實信,速來報我,重重賞你。”執殿官領命去訖,眾官隨散。不表。

且說眾民又過五七曰,蛇已交完,收蛇官往摘星樓回旨奏曰:“都城眾民交蛇已完,奴婢回旨。”紂王問妲己曰:“坑中蛇已完了,禦妻何以治此?”妲己曰:“陛下傳旨,可將前日暫寄不遊宮宮人,跣剝幹淨,用繩縛背,推下坑中,喂此蛇蠍。若無此極刑,宮中深弊難除。”紂王曰:“禦妻所設此刑,真是除奸之要法。”蛇既納完,命奉禦官將不遊宮前日送下宮人,綁出推落蠆盆。”奉禦官得旨,不一時將宮人綁至坑邊。那宮人一見蛇猙獰,揚頭吐舌,惡相難看,七十二名宮人一齊叫苦。那日膠鬲在文書房,也為這件事,逐日打聽;隻聽得一陣悲聲慘切。大夫出的文書房來,見執殿官忙忙來報:“啟老爺!前日天子取蛇,放在坑中;今日將七十二名宮人,跣剝入坑,喂此蛇蠍。卑職探聽得實,前來報知。”膠鬲聞言,心中甚是激烈,徑進內庭,過了龍德殿,進分宮樓,走至摘星樓下,隻見眾宮人赤身縛背,淚流滿麵,哀聲叫苦,淒慘難觀。膠鬲厲聲大叫曰:“此事豈可行!膠鬲有本啟奏!”紂王正要看毒蛇咬食宮人,以為取樂,不期大夫膠鬲啟奏。紂王宣膠鬲上樓俯伏,王問曰:“朕無旨意,卿有何奏章?”膠鬲泣而奏曰:“臣不為別事,因見陛下橫刑慘酷,民遭荼毒,君臣暌隔,上下不相交接,宇宙已成否塞之象。今陛下又用這等非刑,宮人得何罪!昨日臣見萬民交納蛇蠍,人人俱有怨言。今旱潦頻仍,況且買蛇百裏之外,民不安生。臣聞;民貧則為盜,盜聚則生亂。況且海外烽煙,諸侯離叛,東南二處,刻無寧宇,民日思亂,刀兵四起。陛下不修仁政,日行暴虐,自從盤古至今,並不曾見,此刑為何名?那一代君王所製?”王曰:“宮人作弊,無法可除,往往不息,故設此刑,名曰:‘蠆盆’。”膠鬲奏曰:“人之四肢,莫非皮肉,雖有貴賤之殊,總是一體。令人坑穴之中,毒蛇吞啖,苦痛傷心。陛下觀之,其心何忍,聖意何樂。況宮人皆係女子,朝夕宮中,侍陛下於左右,不過役使,有何大弊,遭此慘刑。望陛下憐赦宮人,真皇上浩蕩之恩,體上天好生之德。”王曰:“卿之所諫,亦似有理。但肘腋之患,發不及覺,豈得以草率之刑治之,況婦寺陰謀險毒,不如此,彼未必知驚耳。”膠鬲厲聲言曰:“‘君乃臣之元首,臣是君之股肱。’又曰:“‘亶聰明作元後,元後作民父母。’今陛下忍心喪德,不聽臣言,妄行暴虐,罔有悛心,使天下諸侯懷怨,東伯侯無辜受戮,南伯侯屈死朝歌,諫官盡炮烙;今無辜宮娥,又入蠆盆。陛下隻知歡娛於深宮,信讒聽佞,荒淫酗酒,真如重疾在心,不知何時舉發,誠所謂大癰既潰,命亦隨之。陛下不一思省,隻知縱欲敗度,不想國家何以如盤石之安。可惜先王克勤克儉,敬天畏命,方保社稷太平,華夷率服。陛下當改惡從善,親賢遠色,退佞進忠,庶幾宗社可保,國泰民安,生民幸甚。臣等日夕焦心,不忍陛下淪於昏暗,黎民離心離德,禍生不測,所謂社稷宗廟非陛下之所有也。臣何忍深言,望陛下以祖宗天下為重,不得妄聽女侍之言,有廢忠諫之語,萬民幸甚!”紂王大怒曰:“好匹夫!怎敢無知侮謗聖君,罪在不赦!”叫左右:“即將此匹夫剝淨,送入蠆盆,以正國法!”眾人方欲來拿,被膠鬲大喝曰:“昏君無道,殺戮諫臣,此國家大患,吾不忍見成湯數百年天下一旦付與他人,雖死我不瞑目。況吾官居諫議,怎入蠆盆!”手指紂王大罵:“昏君!這等橫暴,終應西伯之言!”大夫言罷,望摘星樓下一跳,撞將下來,跌了個腦漿迸流,死於非命。有詩為證:

赤膽忠心為國憂,先生撞下摘星樓。早知天數成湯滅,可惜捐軀血水流。

話說膠鬲墜樓,粉身碎骨。紂王看見,更覺大怒,傳旨:“將宮女推下蠆盆,連膠鬲一齊喂了蛇蠍!”可憐七十二名宮人,齊齊高叫:“皇天後土,我等又未為非,遭此慘刑!妲己賤人!我等生不能食汝之肉,死後定啖汝陰魂!”紂王見宮人落於坑內,餓蛇將官人盤繞,吞咬皮膚,鑽入腹內,苦痛非常。妲己曰:“若無此刑,焉得除宮中大患!”紂王以手拂妲己之背曰:“喜你這等奇法,妙不可言!”兩邊宮人,心酸膽碎。有詩為證:

蠆盆蛇蠍勢猙獰;宮女遭殃入此坑。一見魂飛千裏外,可憐慘死勝油烹。

話說紂王將宮人入於坑內,以為美刑。妲己又奏曰:“陛下可再傳旨,將蠆盆左邊掘一池,右邊挖一沼,池中以糟邱為山;右邊以酒為池。糟邱山上,用樹枝插滿,把肉披成薄片,掛在樹枝之上,名曰:‘肉林,’右邊將酒灌滿,名曰:‘酒海。’天子富有四海,原該享無窮富貴;此肉林、酒海,非天子之尊,不得妄自尊享也。”紂王曰:“禦妻異製奇觀,真堪玩賞;非奇思妙想,不能如此。”隨傳旨,依法製造。非止一日,將酒池、肉林,造的完全。紂王設宴,與妲己玩賞肉林、酒池。正飲之間,妲己奏曰:“樂聲煩厭,歌唱尋常,陛下傳旨,命宮人與宦官撲跌,得勝者,池中賞酒,不勝者乃無用之婢,侍於禦前,有辱天子,可用金瓜擊頂,放於糟內。”妲己奏畢,紂王無不聽從,傳旨;命宮人宦官撲跌。可憐這妖孽在宮中,無所不為,宦官遭殄,傷殘民命。──看官;他為何事要將宮人打死,人在糟內?妲己或二、三更現出原形,要吃糟內宮人,以血食養他妖氣,惑於紂王。有詩曰:

懸肉為林酒作池,紂王無道類窮奇。蠆盆怨氣衝霄漢,炮烙精魂傍火炊。

文武無心扶社稷;軍民有意破宮褵。將來國土何時盡?戊午旬中甲子期。

話說紂王聽信妲己,造酒池、肉林,一無忌憚,朝綱不整,任意荒淫。一日,妲己忽然想起玉石琵琶精之恨,設一計害子牙;作一圖畫。那日在摘星樓與紂王飲宴,酒至半酣,妲己曰:“妾有一圖畫,獻與陛下一觀。”王曰:“取來朕看。”妲己命官人將畫叉挑著。紂王曰:“此畫又非翎毛,又非走獸,又非山景,又非人物。“上畫一台,高四丈九尺,殿閣巍峨,瓊樓玉宇,瑪瑙砌就欄杆,明珠妝成梁棟,夜現光華,照耀瑞彩,名曰:“鹿台。”妲己奏曰:“陛下萬乘至尊,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若不造此台,不足以壯觀瞻。此台真是瑤池玉闕,閬苑蓬萊。陛下早晚宴於台上,自有仙人、仙女下降。陛下得與真仙遨遊,延年益壽,祿算無窮。陛下與妾,共叨福庇,永享人間富貴也。”王曰:“此台工程浩大,命何官督造?”妲己奏曰:“此工須得才藝精巧、聰明睿智、深識陰陽、洞曉生克,以妾觀之,非下大夫薑尚不可。”紂王聞言,即傳旨:“宣下大夫薑尚。”使臣往比幹府召薑尚。比幹慌忙接旨。使臣曰:“旨意乃宣下大夫薑尚。”子牙即忙接旨,謝恩曰:“天使大人,可先到午門,卑職就至。”使臣去了。子牙暗起一課,早知今日之厄。子牙對比幹謝曰:“薑尚荷蒙大德提攜,並早晚指教之恩。不期今日相別。此恩此德,不知何時可報。”比幹曰:“先生何故出此言?”子牙曰:“尚占運命,主今日不好,有害無利,有凶無吉。”比幹曰:“先生又非諫官在位,況且不久麵君,以順為是,何害之有!”子牙曰:“尚有一柬帖,壓在書房硯台之下,但丞相有大難臨身,無處解釋,可觀此柬,庶幾可脫其危,乃卑職報丞相涓涯之萬一耳。從今一別,不知何日能再睹尊顏!”子牙作辭,比幹著實不忍:“先生果有災迍,待吾進朝麵君,可保先生無虞。”子牙曰:“數已如此,不必動勞,反累其事。”比幹相送,子牙出相府,上馬來到午門,徑至摘星樓候旨。奉禦官宣上摘星樓,見駕畢。王曰:“卿與朕代勞,起造鹿台,俟功成之日,如祿增官,朕決不食言。圖樣在此。”子牙一看,高四丈九尺,上造瓊樓玉宇,殿閣重簷,瑪瑙砌就欄杆,寶石妝成棟梁。子牙看罷,暗想:“朝歌非吾久居之地,且將言語感悟這昏君,昏君必定不聽、發怒。我就此脫身隱了,何為不可!畢竟不知子牙凶吉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封神演義》

《封神演義》正文
第一回 紂王女媧宮進香 第二回 冀州侯蘇護反商 第三回 姬昌解圍進妲己 第四回 恩州驛狐狸死妲己 第五回 雲中子進劍除妖 第六回 紂王無道造炮烙 第七回 費仲計廢薑皇後 第八回 方弼方相反朝歌 第九回 商容九間殿死節 第十回 姬伯燕山收雷震 第十一回 羑裏城囚西伯侯 第十二回 陳塘關哪吒出世 第十三回 太乙真人收石磯 第十四回 哪吒現蓮花化身 第十五回 昆侖山子牙下山 第十六回 子牙火燒琵琶精 第十七回 蘇坦己置造蠆盆 第十八回 子牙諫主隱磻溪 第十九回 伯邑考進貢贖罪 第二十回 散宜生私通費尤 第二十一回 文王誇官逃五關 第二十二回 西伯侯文王吐子 第二十三回 文王夜夢飛熊兆 第二十四回 渭水文王聘子牙 第二十五回 蘇妲己請妖赴宴 第二十六回 妲己設計害比幹 第二十七回 太師回兵陳十策 第二十八回 子牙兵伐崇侯虎 第二十九回 斬侯虎文王托孤 第三十回 周紀激反武成王 第三十一回 聞太師驅兵追襲 第三十二回 黃天化潼關會父 第三十三回 黃飛虎泗水大戰 第三十四回 飛虎歸周見子牙 第三十五回 晁田兵探西岐事 第三十六回 張桂芳奉詔西征 第三十七回 薑子牙一上昆侖 第三十八回 四聖西岐會子牙 第三十九回 薑子牙冰凍岐山 第四十回 四天王遇丙靈公 第四十一回 聞太師兵伐西岐 第四十二回 黃花山收鄧辛張陶 第四十三回 聞太師西岐大戰 第四十四回 子牙魂遊昆侖山 第四十五回 燃燈議破十絕陣 第四十六回 廣成子破金光陣 第四十七回 公明輔佐聞太師 第四十八回 陸壓獻計射公明 第四十九回 王失陷紅沙陣 第五十回 三姑計擺黃河陣 第五十一回 子牙劫營破聞仲 第五十二回 絕龍嶺聞仲歸天 第五十三回 鄧九公奉敕西征 第五十四回 土行孫立功顯耀 第五十五回 土行孫歸伏西岐 第五十六回 子牙設計收九公 第五十七回 冀州侯蘇護伐西岐 第五十八回 子牙西岐逢呂嶽 第五十九回 殷洪下山收四將 第六十回 馬元下山助殷洪 第六十一回 太極圖殷洪絕命 第六十二回 張山李錦伐西岐 第六十三回 申公豹說反殷郊 第六十四回 羅宣火焚西岐城 第六十五回 殷郊岐山受犁鋤 第六十六回 洪錦西岐城大戰 第六十七回 薑子牙金台拜將 第六十八回 首陽山夷齊阻兵 第六十九回 孔宣兵阻金雞嶺 第七十回 準提道人收孔宣 第七十一回 薑子牙三路分兵 第七十二回 廣成子三謁碧遊宮 第七十三回 青龍關飛虎折兵 第七十四回 哼哈二將顯神通 第七十五回 土行孫盜騎陷身 第七十六回 鄭倫捉將取汜水 第七十七回 老子一氣化三清 第七十八回 三教會破誅仙陣 第七十九回 穿雲關四將被擒 第八十回 楊任下山破瘟司 第八十一回 子牙潼關遇痘神 第八十二回 三教大會萬仙陣 第八十三回 三大師收獅象犼 第八十四回 子牙兵取臨潼關 第八十五回 鄧芮二侯歸周主 第八十六回 澠池縣五嶽歸天 第八十七回 土行孫夫妻陣亡 第八十八回 武王白魚跳龍舟 第八十九回 紂王敲骨剖孕婦 第九十一回 蟠龍嶺燒鄔文化 第九十二回 楊戩哪吒收七怪 第九十三回 金吒智取遊魂關 第九十四回 文煥怒斬殷破敗 第九十五回 子牙暴紂王十罪 第九十六回 子牙發柬擒妲己 第九十七回 摘星樓紂王自焚 第九十八回 周武王鹿台散財 第九十回 子牙捉神荼鬱壘 第九十九回 薑子牙歸國封神 第一百回 武王封列國諸侯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