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 年代:明代964   

《封神演義》正文 第九十三回 金吒智取遊魂關

金吒智取遊魂關

詩曰:

鬥柄看看又向東,竇榮枉自逞英風。金吒設智開周業,徹地多謀弄女紅。

總為浮雲遮曉日,故教殺氣鎖崆峒。須知王霸終歸主,枉使生靈泣路窮。

話說袁洪上了“山河社稷圖”,如四象變化有無窮之妙,思山即山,思水即水,想前即前,想後即後,袁洪不覺現了原身。忽然見一陣香風撲鼻,異樣甜美,這猴兒爬上樹去一望,見一株桃樹,綠葉森森,兩邊搖蕩,下墜一枝紅滴滴的仙桃,顏色鮮潤,嬌嫩可愛。白猿看見,不覺忻羨,遂攀枝穿葉,摘取仙桃下來,聞一聞,撲鼻馨香,心中大喜,一口吞而食之。方才倚鬆靠石而坐,未及片時,忽然見楊戩仗劍而來。白猿欲待起身,竟不能起。不知食了此桃,將腰墜下,早被楊戩一把抓住頭皮,用縛妖索捆住,收了“山河社稷圖”,望正南謝了女媧娘娘,將白猿拎著,徑回周營而來。有詩單讚女媧娘娘授楊戩秘法,伏梅山七怪,詩曰:

悟道投師在玉泉,秘傳九轉妙中玄。離龍坎虎分南北,地戶天門列後先。

變化無端還變化,乾坤顛倒合乾坤。女媧秘授真奇異,任你精靈骨已穿。

話說楊戩擒白猿至轅門,軍政官報入中軍:“啟元帥:楊戩等令。”子牙命:“令來。”楊戩來至中軍,見子牙,曰:“弟子追趕白猿至梅山,仰仗女媧娘娘秘授一術,已將白猿擒至轅門,請元帥發落。”子牙大喜,命:“將白猿拿來見我。”少時,楊戩將白猿擁至中軍帳。子牙觀之,見是一個白猿,乃曰:“似此惡怪,害人無厭,情殊痛恨!”令:“推出斬之!”眾將把白猿擁至轅門,楊戩將白猿一刀,隻見猴頭落下地來,他頸上無血,有一道青氣衝出,頸子裏長出一朵白蓮花來;隻見花一放一收,又是一個猴頭。楊戩連誅數刀,一樣如此,忙來報與子牙。子牙急出營來看,果然如此。子牙曰:“這猿猴既能采天地之靈氣,便會煉日月之精華,故有此變化耳。這也無難……”忙令左右排香案於中,子牙取出一個紅葫蘆,放在香幾之上,方揭開葫蘆蓋,隻見裏麵升出一道白線,光高三丈有餘。子牙打一躬:“請寶貝現身!”須臾間,有一物現於其上,長七寸五分,有眉,有眼,眼中射出兩道白光,將白猿釘住身形。子牙又打一躬:“請法寶轉身!”那寶物在空中,將身轉有兩三轉,隻見白猿頭已落地,鮮血滿流。眾皆駭然。有詩讚之,詩曰:

此寶昆侖陸壓傳,秘藏玄理合先天。誅妖殺怪無窮妙,一助周朝八百年。

話說子牙斬了白猿,收了法寶,眾門人問曰:“如何此寶能治此巨怪也?”子牙對眾人曰:“此寶乃在破萬仙陣時,蒙陸壓老師傳授與我,言後有用他處,今日果然。大抵此寶乃用賓鐵修煉,采日月精華,奪天地秀氣,顛倒五行,至工夫圓滿,如黃芽白雪,結成此寶,名曰‘飛刀’。此物有眉,有眼,眼裏有兩道白光,能釘人仙妖魅泥丸宮的元神,縱有變化,不能逃走。那白光頂上如風輪轉一般,隻一二轉,其頭自然落地。前次斬餘元即此寶也。”眾人無不驚歎:“乃武王之洪福,故有此寶來克治之耳。”

不言子牙斬了白猿,且說殷破敗、雷開敗回朝歌,麵見紂王,備言:“梅山七怪化成人形,與周兵屢戰,俱被陸續誅滅,複現原形,大失朝廷體麵,全軍覆沒;臣等隻得逃回。今天下諸侯齊集孟津,旌旗蔽日,殺氣籠罩數百裏。望陛下早安社稷為重,不可令諸侯一至城下,那時救解遲矣。”紂王著忙,急急設朝,問兩班文武曰:“今周兵猖獗,如何救解?”眾官鉗口不言。有中大夫飛廉出班奏曰:“今陛下速行旨意,張掛朝歌四門:如能破得周兵,能斬將奪旗者,官居一品。古雲:‘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況魯仁傑才兼文武,令彼調圍營人馬,訓練精銳,以待敵軍,嚴備守城之具,堅守勿戰,以老其師。今諸侯遠來,利在速戰。一不與戰,以待彼糧盡,彼不戰自走;乘其亂以破之,天下諸侯雖眾,未有不敗者也,此為上策。”紂王曰:“卿言甚善。”隨傳旨忘,張掛各門,一麵令魯仁傑操練士卒,修理攻守之具。不表。

且說金吒、木吒別了子牙,兄弟二人在路商議。金吒曰:“我二人奉薑元帥將令來救東伯侯薑文煥進關,若與竇榮大戰,恐不利也。我和你且假扮道者,詐進遊魂關反去協助竇榮,於中用事,使彼不疑;然後裏應外合,一陣成功,何為不美。”木吒曰:“長兄言得甚善。”二人吩咐使命:“領人馬先去報知薑文煥,我弟兄二人隨後就來。”使命領人馬去訖。金、木二吒隨借土遁,落在關內,徑至帥府前,金吒曰:“門上的,傳與你元帥得知,海外有煉氣士求見。”門官不敢隱諱,急至殿前啟曰:“府外有二道者,口稱海外之士,要見老爺。”竇榮聽說,傳令:“請來。”二人徑至簷前,打稽首曰:“老將軍,貧道稽首了。”竇榮曰:“道者請了。今道者此來,有何見諭?”金吒曰:“貧道二人乃東海蓬萊島煉氣散人孫德、徐仁是也。方才我兄弟偶爾閑遊湖海,從此經過,因見薑文煥欲進此關,往孟津會合天下諸侯,以伐當今天子;此是薑尚大逆不道,以惶惑之言挑釁天下諸侯,致生民塗炭,海宇騰沸。此天下之叛臣,人人得而誅之者也。我弟兄昨觀幹象,湯氣正旺,薑尚等徒苦生靈耳。吾弟兄願出一臂之力,助將軍先擒薑文煥,解往朝歌;然後以得勝之兵,掩諸侯之後,出其不意,彼前後受敵,一戰乃成擒耳。正所謂‘迅雷不及掩耳’,此誠不世之功也。但貧道出家之人,本不當以兵戈為事,因偶然不平,故向將軍道之,幸毋以方外術士之言見誚可也。乞將軍思之。”竇榮聽罷,沉吟不語。傍有副將姚忠厲聲大呼曰:“主將切不可信此術士之言!薑尚門下方士甚多,是非何足以辨?前日聞報,孟津有六百諸侯協助姬發。今見主將阻住來兵,不能會合孟津,薑尚故將此二人假作雲遊之士,詐投麾下,為裏應外合之計。主將不可不察,毋得輕信,以墮其計。”金吒聽罷,大笑不止,回首謂木吒曰:“道友,不出你之所料。”金吒複向竇榮曰:“此位將軍之言甚是。此時龍蛇混雜,是非莫辨,安知我輩不是薑尚之所使耳?在將軍不得不疑。但不知貧道此來,雖是雲遊,其中尚有原故。吾師叔在萬仙陣死於薑尚之手,屢欲思報此恨,為獨木難支,不能向前;今此來特假將軍之兵,上為朝廷立功,下以報天倫私怨,中為將軍效一臂之勞,豈有他心。既將軍有猜疑之念,貧道又何必在此瑣瑣也!但剖明我等一點血誠,自當告退。”道罷,抽身就走,撫掌大笑而出。竇榮聽罷金吒之言,見如此光景,乃沉思曰:“天下該多少道者伐西岐,薑尚門下雖多,海外高人不少,豈得恰好這兩個就是薑尚門人?況我關內之兵將甚多,若隻是這兩個,也做不得甚麼事,如何反疑惑他?據吾看他意思,是個有道之士,況且來意至誠,不可錯過。”忙令軍政官趕去:“速請道者回來!””正是:

武王洪福摧無道,故令金吒建大功。

話說軍政官趕上金、木二吒,大呼曰:“二位師父,我老爺有請!”金吒回頭,看見有人來請,對使者正色言曰:“皇天後土,實鑒我心。我將天下諸侯之首送與你家老爺,你老爺反辭而不受,卻信偏將之疑,使我蒙不智之恥,如今我斷不回去!”軍政官苦苦堅執不放,言曰:“師父若不回去,我也不敢去見老爺。”木吒曰:“道兄,竇將軍既來請俺回去,看他怎樣待我們。若重我等,我們就替他行事;如不重我等,我們再來不遲。”金吒方勉強應允。二人回至府前,軍政官先進府通報。竇榮命:“快請來!”二人進府,複見竇榮,竇榮忙降階迎接,慰之曰:“不才與師父素無一麵,況兵戈在境,關防難稽,在不才副將不得不疑。隻不才見識淺薄,不能立決,多有得罪於長者,幸毋過責,不勝頂戴!今薑尚聚兵孟津,人心搖撼;薑文煥在城下,日夜攻打,不識將何計可解天下之倒懸,擒其渠魁,殄其黨羽,令萬姓安堵,望老師明以教我,不才無不聽命。”金吒曰:“據貧道愚見:今薑尚拒敵孟津,雖有諸侯數百,不過烏合之眾,人各一心,久自離散;隻薑文煥兵臨城下,不可以力戰,當以計擒之。其協從諸侯,不戰而自走也。然後以得勝之師,掩孟津之後,薑尚雖能,安得豫為之計哉。彼所恃者天下諸侯,而眾諸侯一聞薑文煥東路被擒,挫其鋒銳,彼眾人自然解體;乘其離而戰之,此萬全之功也。”竇榮聞言大喜,慌忙請坐,命左右排酒上來。金、木二吒曰:“貧道持齋,並不用酒食。”隨在殿前蒲團而坐。竇榮亦不敢強。一夕晚景已過。次日,竇榮升殿,聚眾將議事,忽報:“東伯侯遣將搦戰。”竇榮對金、木二吒曰:“今日東伯侯在城下搦戰,不識二位師父作何計以破之?”金吒曰:“貧道既來,今日先出去見一陣,看其何如,然後以計擒之。”道罷,忙起身提劍在手,對竇榮曰:“借老將軍捆綁手隨吾壓陣,好去拿人。”竇榮聽罷大喜,忙傳令:“擺隊伍,吾自去壓陣。”關內炮聲響亮,三軍吶喊,開放關門,一對旗搖,金吒提劍而來。怎見得,正是:

竇榮錯認三山客,咫尺遊魂關屬周。

話說金吒出關,見東伯侯“旗門”腳下一員大將,金甲,紅袍,走馬軍前,大呼曰:“來此道者,先試吾利刃也!”金吒曰:“爾是何人?早通名來。”來將答曰:“吾乃東伯侯麾下總兵官馬兆是也。道者何人?”金吒曰:“貧道是東海散人孫德。因見成湯旺氣正盛,天下諸侯無故造反,吾偶閑遊東土,見薑文煥屢戰多年,眾生塗炭,吾心不忍,特發慈悲,擒拿渠魁,殄滅群虜,以救眾生。汝等知命,可倒戈納降,尚能待爾等以不死;如若半字含糊,叫你立成虀粉!”言罷,縱步綽劍來取馬兆。馬兆手中刀急架來迎。怎見金吒與馬兆一場大戰,有詩為證,詩曰:

紛紛戈甲向金城,文煥專征正未平。不是金吒施妙策,遊魂安得渡東兵。

話說金吒大戰馬兆,步馬相交,有三二十合,金吒祭起遁龍樁,一聲響,將馬兆遁住。竇榮揮動戈,一齊衝殺。東兵力戰不住,大敗而走。金吒命左右將馬兆拿下,與竇榮掌得勝鼓進關。竇榮升殿坐下,金吒坐在一傍。竇榮令左右:“將馬兆推來。”眾軍士把馬兆擁至殿前,馬兆立而不跪。竇榮喝曰:“匹夫!既被吾擒,如何尚自抗禮?”馬兆大怒,罵曰:“吾被妖道邪術遭擒,豈肯屈膝於你無名鼠輩耶!一死何足惜,當速正典刑,不必多說。”竇榮喝令:“推出斬之!”金吒曰:“不可。待吾擒了薑文煥,一齊解送朝歌,以法歸朝廷,足見老將軍不世之功,非虛冒之績,豈不美哉!”竇榮見金吒如此手段,說話有理,便倚為心腹,隨傳令:“將馬兆囚在府內。”不表。

且說東伯侯薑文煥聞報,金吒將馬兆拿去,薑文煥大喜:“進關隻在咫尺耳!”次日,薑文煥布開大隊,擺列三軍,鼓聲大振,殺氣迷空,來關下搦戰。哨馬報入關中,竇榮忙問金、本二吒曰:“二位老師,薑文煥親自臨陣,將何計以擒之,則功勞不小。”金、木二吒慨然應曰:“貧道此來,單為將軍早定東兵,不負俺弟兄下山一場。”隨即提劍在手,出關來迎敵。隻見東伯侯薑文煥一馬當先,左右分大小眾將。怎生打扮,有讚為證,讚曰:

頂上盔,攢六瓣;黃金甲,鎖子絆;大紅袍,團龍貫;護心鏡,精光煥;白玉帶,玲花獻;勒甲絛,飄紅焰;虎眼鞭,龍尾半;方楞鐧,賓鐵煆;胭脂馬,毛如彪;斬將刀,如飛電。千戰千蠃東伯侯,文煥姓薑千古讚。

話說金、木二吒大呼曰:“反臣慢來!”薑文煥曰:“妖道通名!”金吒答曰:“吾乃東海散人孫德、徐仁是也。爾等不守臣節,妄生事端,欺君反叛,戕害生靈,是自取覆宗滅嗣之禍;可速倒戈,免使後悔。”薑文煥大罵曰:“潑道無知,仗妖術擒吾大將,今又巧言惑眾,這番拿你,定碎屍以泄馬兆之恨!”催開馬,使手中刀,飛來直取。金吒手中劍劈麵交還。步馬相交,有七八回合,薑文煥撥馬便走。金、木二吒隨後趕來。約有一射之地,金吒對東伯侯曰:“今夜二更,賢侯可引兵殺至關下,吾等乘機獻關便了。”薑文煥謝畢,掛下鋼刀,回馬一箭射來。金、木二吒把手中劍望上一挑,將箭撥落在地。金吒大罵曰:“奸賊!敢暗射吾一箭也!吾且暫回,明日定拿你以報一箭之恨!”金、木二吒回關,來見竇榮。竇榮問曰:“老師為何不用寶貝伏之?”金吒答曰:“貧道方欲祭此寶,不意那匹夫撥馬就走;貧道趕去擒之,反被他射了一箭。待貧道明日以法擒之。”三人正在殿上講議,忽後邊報:“夫人上殿。”金、木二吒見一女將上殿,忙向前打稽首。夫人問竇榮曰:“此二位道者何來?”竇榮曰:“此二位道長乃東海散人孫德、徐仁是也;今特來助吾共破薑文煥。前日臨陣,擒獲馬兆;待明日用法寶擒獲薑文煥等,以得勝之師,掩襲薑尚之後,此長驅莫禦之策,成不世之功也。”夫人笑曰:“老將軍,事不可不慮,謀不可不周,不可以一朝之言傾心相信。倘事生不測,急切難防,其禍不小。望將軍當慎重其事。古雲:‘將欲取之,必固與之。’願將軍詳察。”金、木二吒曰:“竇將軍在上:夫人之疑,大似有理。我二人又何必在此多生此一番枝節耶,即此告辭。”

金、木二吒言畢,轉身就走。竇榮扯住金、木二吒曰:“老師休怪。我夫人雖係女流,亦善能用兵,頗知兵法。他不知老師實心為紂,乃以方士目之,恐其中有詐耳。老師幸毋嗔怪,容不才陪罪。俟破敵之日,不才自有重報。”金吒正色言曰:“貧道一點為紂真心,惟天地可表。今夫人相疑,吾弟兄若飄然而去,又難禁老將軍一段熱心相待,隻等明日擒了薑文煥,方知吾等一段血誠。──隻恐夫人難與貧道相見耳。”夫人不覺慚謝而退。竇榮與金吒議曰:“不知明日老師將何法擒此反臣,以釋群疑,以暢眾懷?”金吒曰:“明日會兵,當祭吾法寶,自然立擒薑文煥耳。文煥被擒,餘黨必然瓦解。然後往孟津會兵,以擒薑子牙,可解諸侯之兵也。”竇榮聽說大喜,回內室安息。金、木二吒靜坐殿上。將至二更,隻聽得關外炮聲大振,喊殺連天,金鼓大作,殺至關下,架炮攻打。有中軍官入府,擊雲板,急報竇榮。竇榮忙出殿,聚眾將上關,有夫人徹地娘子披掛提刀而出。金吒對竇榮曰:“今薑文煥恃勇,乘夜提兵攻城,出我等之不意。我等不若將計就計,齊出掩殺,待貧道用法寶擒之,可以一陣成功,早早奏捷。夫人可與吾道弟謹守城池,毋使他虞。”夫人聽罷,滿口應允:“道者之言,甚是有理。我與此位守關;你與此位出敵。我自料理城上,乘此夤夜,可以成功也。”正是:

文煥攻關歸呂望,金吒設計滅成湯。

話說竇榮聽金吒之言,整點眾將士,方欲出關,有夫人又言曰:“夤夜交兵,須要謹慎,毋得貪戰,務要見機,不得落他圈套。將軍謹記,謹記!”──看官:這是徹地夫人留心防關,恐二位道者有變,故此叮嚀囑付耳。──金吒見夫人言語真切,乃以目送情與木吒。木吒已解其意,隻在臨機應變而已,亦以目兩相關會,隨同徹地夫人在關上駐劄防衛。隻見竇榮開關,把人馬衝出,竇榮在旗門腳下見薑文煥滾至軍前,竇榮大喝曰:“反臣!今日合該休矣!”薑文煥也不答話,仗手中刀直取竇榮。竇榮以手中刀赴麵交還。二馬相交,雙刀並舉。怎見得,有詩讚之,詩曰:

殺氣騰騰燭九天,將軍血戰苦相煎。扶王碧血垂千古,為國丹心勒萬年。文煥歸周扶帝業,竇榮盡節喪黃泉。誰知運際風雲會,八百昌期兆已先。

話說竇榮揮動眾將,兩軍混戰,隻殺得天愁地暗,鬼哭神嚎,刀槍響亮,斧劍齊鳴,喊殺之聲振地,燈籠火把如同白晝,人馬凶勇似海沸江翻。

且言金吒縱步,在軍中混戰,觀見東伯侯帶領二百鎮諸侯圍將上來,金吒急祭起遁龍樁,一聲響,先將竇榮遁住。不知老將軍性命若何,且聽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封神演義》

《封神演義》正文
第一回 紂王女媧宮進香 第二回 冀州侯蘇護反商 第三回 姬昌解圍進妲己 第四回 恩州驛狐狸死妲己 第五回 雲中子進劍除妖 第六回 紂王無道造炮烙 第七回 費仲計廢薑皇後 第八回 方弼方相反朝歌 第九回 商容九間殿死節 第十回 姬伯燕山收雷震 第十一回 羑裏城囚西伯侯 第十二回 陳塘關哪吒出世 第十三回 太乙真人收石磯 第十四回 哪吒現蓮花化身 第十五回 昆侖山子牙下山 第十六回 子牙火燒琵琶精 第十七回 蘇坦己置造蠆盆 第十八回 子牙諫主隱磻溪 第十九回 伯邑考進貢贖罪 第二十回 散宜生私通費尤 第二十一回 文王誇官逃五關 第二十二回 西伯侯文王吐子 第二十三回 文王夜夢飛熊兆 第二十四回 渭水文王聘子牙 第二十五回 蘇妲己請妖赴宴 第二十六回 妲己設計害比幹 第二十七回 太師回兵陳十策 第二十八回 子牙兵伐崇侯虎 第二十九回 斬侯虎文王托孤 第三十回 周紀激反武成王 第三十一回 聞太師驅兵追襲 第三十二回 黃天化潼關會父 第三十三回 黃飛虎泗水大戰 第三十四回 飛虎歸周見子牙 第三十五回 晁田兵探西岐事 第三十六回 張桂芳奉詔西征 第三十七回 薑子牙一上昆侖 第三十八回 四聖西岐會子牙 第三十九回 薑子牙冰凍岐山 第四十回 四天王遇丙靈公 第四十一回 聞太師兵伐西岐 第四十二回 黃花山收鄧辛張陶 第四十三回 聞太師西岐大戰 第四十四回 子牙魂遊昆侖山 第四十五回 燃燈議破十絕陣 第四十六回 廣成子破金光陣 第四十七回 公明輔佐聞太師 第四十八回 陸壓獻計射公明 第四十九回 王失陷紅沙陣 第五十回 三姑計擺黃河陣 第五十一回 子牙劫營破聞仲 第五十二回 絕龍嶺聞仲歸天 第五十三回 鄧九公奉敕西征 第五十四回 土行孫立功顯耀 第五十五回 土行孫歸伏西岐 第五十六回 子牙設計收九公 第五十七回 冀州侯蘇護伐西岐 第五十八回 子牙西岐逢呂嶽 第五十九回 殷洪下山收四將 第六十回 馬元下山助殷洪 第六十一回 太極圖殷洪絕命 第六十二回 張山李錦伐西岐 第六十三回 申公豹說反殷郊 第六十四回 羅宣火焚西岐城 第六十五回 殷郊岐山受犁鋤 第六十六回 洪錦西岐城大戰 第六十七回 薑子牙金台拜將 第六十八回 首陽山夷齊阻兵 第六十九回 孔宣兵阻金雞嶺 第七十回 準提道人收孔宣 第七十一回 薑子牙三路分兵 第七十二回 廣成子三謁碧遊宮 第七十三回 青龍關飛虎折兵 第七十四回 哼哈二將顯神通 第七十五回 土行孫盜騎陷身 第七十六回 鄭倫捉將取汜水 第七十七回 老子一氣化三清 第七十八回 三教會破誅仙陣 第七十九回 穿雲關四將被擒 第八十回 楊任下山破瘟司 第八十一回 子牙潼關遇痘神 第八十二回 三教大會萬仙陣 第八十三回 三大師收獅象犼 第八十四回 子牙兵取臨潼關 第八十五回 鄧芮二侯歸周主 第八十六回 澠池縣五嶽歸天 第八十七回 土行孫夫妻陣亡 第八十八回 武王白魚跳龍舟 第八十九回 紂王敲骨剖孕婦 第九十一回 蟠龍嶺燒鄔文化 第九十二回 楊戩哪吒收七怪 第九十三回 金吒智取遊魂關 第九十四回 文煥怒斬殷破敗 第九十五回 子牙暴紂王十罪 第九十六回 子牙發柬擒妲己 第九十七回 摘星樓紂王自焚 第九十八回 周武王鹿台散財 第九十回 子牙捉神荼鬱壘 第九十九回 薑子牙歸國封神 第一百回 武王封列國諸侯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