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 年代:明代964   

《封神演義》正文 第三十三回 黃飛虎泗水大戰

黃飛虎泗水大戰

詩曰:

百難千災苦不禁,奸臣賊子枉癡心,漫誇幻術能多獲,不道邪謀可易侵。

餘化圖功成畫餅,韓榮封拜有差參。總然天意安排定,說到封神淚滿襟。

話說黃滾布開人馬,等候兒子來。隻見黃明、周紀遠遠望見一支人馬擺開,黃明對黃飛虎曰:“老爺布開人馬,又見陷車,這光景不是好消息。”龍環道:“且見了老爺,看他怎說,再做處治。”數騎向前,飛虎在鞍鞽欠身,口稱:“父親!不孝兒飛虎不能全禮。”黃滾曰:“你是何人?”飛虎答曰:“我是父親長子黃飛虎。為何反問?”黃滾大喝一聲:“我家受天子七世恩榮,為商湯之股肱,忠孝賢良者有,叛逆佞奸者無。況我黃門無犯法之男,無再嫁之女。你今為一婦人,而背君親之大恩,棄七代之簪纓,絕腰間之寶玉,失人倫之大禮,忘國家之遺蔭,背主求榮,無端造反,殺朝廷命官,闖天子關隘,乘機搶擄,百姓遭殃,辱祖宗於九泉,愧父顏於人世,忠不能於天子,孝不盡於父前。畜生!你空為王位,累父飡刀!你生有愧於天下,死有辱於先人!你再有何顏見我!”飛虎被父親一片言語說得默默無言。黃滾又曰:“畜生!你可做忠臣、孝子不做忠臣、孝子?”飛虎曰:“父親此言怎麼說?”滾曰:“你要做忠臣、孝子,早早下騎,為父的把你解往朝歌,使我黃滾解子有功,天子必不害我;我得生全,你死還是商臣,為父還有肖子。畜生!你忠孝還得兩全。你不做忠臣、孝子,既已反了朝歌,目中已無天子,自是不忠;你再使開長槍,把我刺於馬下,料你必投西土,任你縱橫,使我眼不見,耳不聞,我也甘心。你可樂意。庶幾不遺我末年披枷帶索,死於槁街,使人指曰:“此某人之父,因子造反而致某於此也!”飛虎聽罷,在神牛上大叫曰:“老爺不必罪我,與老爺解往朝歌去罷!”方欲下騎,傍有黃明在馬上大呼曰:“長兄不可下騎!紂王無道,乃失政之君,不以吾等盡忠輔國為念,古語雲:‘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國君既以不正,亂倫反常,臣又何必聽其驅使!我等出五關,費了多少艱難,十死一生;今聽老將軍一篇言語,就死於馬下無益。可憐慘死,沉冤不能表白於天下!”飛虎聽得此言有理,在牛上低首不語。黃滾大罵黃明:“你們這夥逆賊!吾子料無反心,是你們這樣無父無君,不仁不義,少三綱,絕五常的匹夫唆使,故做出這等事來。在我麵前,況且教吾子不要下騎,這不是你等撮弄他!氣殺老夫!”縱馬掄刀來取黃明。

黃明急用斧架開刀曰:“老將軍,你聽我講。黃飛虎等是你的兒子,黃天祿等是你的孫子;我等不是你的子孫,怎把囚車來拏我等?老將軍,你差了念頭!自古道虎毒不食兒,如今朝廷失政,大變倫常,各處荒亂,刀兵四起,天降不祥,禍亂已現。今老將軍媳婦被君欺辱,親女被君摔死,沉冤無伸;不思為一家骨肉報讎,反解兒子往朝歌受戮。語雲:‘君不正,臣投外國;父不慈,子必參商。’”黃滾大怒:“反賊,巧言舌辯,氣殺我!”把刀望黃明劈來,黃明架刀,大叫:“黃老兒!你‘天睛不肯去,隻待雨淋頭’!你做一世大帥,不識時務,隻管把刀來劈我。獨不想吾手中斧無眉少目,萬有一傷,把老將軍一生英名置於烏有。小侄怎敢!”黃滾大怒,縱馬舞刀,飛來直取。周紀曰:“老將軍,今日得罪也罷,忍不住了。”黃明、周紀、龍環、吳謙四將,把黃滾圍裹垓心,斧戟交加,奔騰戰馬。

黃飛虎在傍,見四將把父親圍住,麵上甚有怒色,沉思曰:“這匹夫可惡!我在此尚,把老爺欺侮。”隻見黃明大叫曰:“長兄!我等將老爺圍住,你們不快快出關,還要等請?”飛彪、飛豹、天祿、天爵、天祥,一齊連家將車輛,衝出關去。黃滾見兒子撞出關去,氣衝肝腑,跌下馬來,隨欲拔劍自刎。黃明下馬,一把抱住,口稱:“老爺何必如此?”黃滾醒回,睜目大罵:“無知強盜!你把我逆子放走了,還要在此支吾!”黃明曰:“末將一言難盡,真是有屈無伸。我受你的兒子氣,已是無限了。他要反商,我幾番苦勸,動不動隻要殺我四人。我等沒奈何,共議隻到界牌關,見了黃將軍,設法拏解朝歌,洗我四人一身之怨。末將以目送情,老將軍隻管說閑話不睬,末將猶恐泄了機會,反為不美。”黃滾曰:“據你怎麼講?”黃明曰:“老將軍快上馬,出關趕飛虎,隻說:‘黃明勸我“虎毒不食兒”,你們都回來。我同你們往西岐去投見武王。’何如?”黃滾笑曰:“這畜生好言語,反來誘我!”黃明曰:“終不然當真去,此是哄他進關。老將軍在府內設酒飯與他吃,我四人打點繩索撓鉤,老將軍擊鍾為號,吾等一齊上手,把你三子、三孫俱拿入陷車,解往朝歌。隻望老將軍天恩,保我四條金帶,感德不淺!”黃滾聽罷,歎曰:“黃將軍,你原來是個好人。”

黃滾忙上馬,趕上關來,大呼曰:“我兒!黃明勸我,著實有理。我也自思,不若同你往西岐去罷。”飛虎自忖:“父親為何有此言語?”飛豹曰:“還是黃明的圈套。我等速回,聽其指揮,以便行事。須進關入府,拜見父親。”黃滾曰:“一路鞍馬,快收拾酒飯,你們吃了,同往西岐去便了。”

且說兩邊忙排酒食上來,黃滾相陪,飲了四、五杯酒,見黃明站在傍邊,黃滾把金鍾擊了數下,黃明聽見,隻當不知。且說龍環對黃明說:“如今怎樣了?”黃明曰:“你二人將老將軍資蓄打點上車,收拾幹淨。你一把火燒起糧草堆來。我們一齊上馬。老將軍必定問我,我自有話回他。”二人去訖。黃滾見黃明聽鍾響不見動手,叫到案傍來,問曰:“方才鍾響,你怎的不下手?”黃明曰:“老將軍,刀斧手不齊,怎麼動得手?倘或知覺走了,反為不美。”且說龍環、吳謙二將,把黃老將軍家私都打點上車,就放一把火燒將起來。兩邊來報:“糧草堆火起!”眾人齊上馬出關,黃滾叫苦:“我中了這夥強盜的計了!”黃明曰:“老將軍,實對你講:紂王無道,武王乃仁明聖德之君。我們此去借兵報讎,你去就去;你不去便是催督不完,燒了倉廒,已絕糧草,到了朝歌,難逃一死。總不如一同歸武王,此為上策。”黃滾沉吟長籲曰:“臣非縱子不忠,奈眾口難調。老臣七世忠良,今為叛亡之士。”望朝歌大拜八拜,將五十六個帥印掛在銀安殿,老將軍點兵三千,共家將人等,合有四千餘人,救滅火光,離了高關。有詩為證,詩曰:

設計施謀出界牌,黃明周紀顯奇才。誰知汜水關難過,怎脫天羅地網災。

餘化通玄多奧妙,法施異寶捉將來。不是哪吒相接應,焉得君臣破鹿台。

話說黃滾同眾人並馬而行。黃滾曰:“黃明,我見你為吾子,不是為他,是害了我一門忠義。界牌關外便是西岐,那個不妨;隻此八十裏至汜水關,守關者乃韓榮,麾下一將餘化,此人乃左道,人稱他‘七首將軍’,此人道法通玄,旗開拱手,馬到成功。坐下火眼金睛獸,用方天戟,我們一到,料是個個被擒,決難逃脫。我若解你往朝歌,尚留我老身一命;今日一同至此,真是荊山失火,石玉俱焚。此正天數難逃,吾命所該。”又見七歲孫兒在馬上啼哭,又添慘切。不覺失聲歎曰:“我等遭此縲絏;你得何罪於天地,也逢此誅身之厄!”黃滾一路上不絕口歎息,不覺行至汜水關,安下人馬,紮了轅門。

卻說韓榮探馬報到:“黃滾同武成王反出界牌,兵至關前紮營。”韓榮聽罷,低首自思:“黃老將軍,你官居總帥,位極人臣,為何縱子反商,不諳事體?其實可笑。”命左右:“擂鼓聚將聽用。”諸軍參謁畢,韓榮曰:“黃滾縱子造反,其至此地,須商議仔細酌量。”眾將領令。那韓榮調人馬阻塞咽喉,按下不表。

且說黃滾坐在帳裏,看看兩邊子孫,點首曰:“今日齊齊整整,兩傍侍立,到明日不知先少誰人?”眾人聽著,各有不忿之意。

且說次日餘化領命,布開人馬,軍前搦戰。營門官報入。黃滾問:“你們誰去走走?”隻見黃飛虎曰:“孩兒前去。”上了五色神牛,提槍在手,催騎向前。見一將生的古怪形容,怎見得,詩曰:

臉似搽金須發紅,一雙怪眼鍍金瞳,虎皮袍襯連環鎧,玉帶束寶現玲瓏。

秘授玄功無比賽,人稱“七首”似飛熊。翠藍旛上書名字,餘化先行手到功。

話說餘化一騎向前,此人自不曾會武成王,見來將儀容異相,五柳長髯,飄揚腦後,丹鳳眼,臥蠶眉,提金鏨提蘆杵,坐五色神牛。餘化問曰:“來者何人?”武成王答曰:“吾乃武成王黃飛虎是也。今紂王失政,棄紂歸周。汝乃何人?”餘化答曰:“末將未會大王尊顏。大王乃成湯社稷之臣,若論滿朝富貴,盡出黃門。何事不足,而作反叛之人?”飛虎曰:“將軍之言雖是,各有衷曲,一言難盡。即以君臣之道而論,古雲:‘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普天下盡知紂王無道,羞於為臣。今又亂倫敗德,汙蔑紀綱,殘賊仁義,不恤士民。天下諸侯,皆知有岐周矣。三分天下,周土已得二分,可見天命有歸,豈是人力。吾今止借此關一往,望將軍容納,不才感德無涯。”餘化歎曰:“大王此言差矣!末將把守關隘,以盡臣職。大王不反,末將自當遠迎。大王今係叛亡,末將與大王成為敵國,豈有放大王出關之理!大王難道此理也不知?我勸大王請速下戰騎,俟末將關主解往朝歌,請旨定奪。百司自有本章保奏,念大王平日之功,以赦叛亡之罪,或未可知。若想善出此關,大王乃緣木求魚,非徙無益,而又害之也。”飛虎曰:“五關已出有四,豈在汝這汜水關!敢出言無狀,放馬來與你見個雌雄。”飛虎舉槍,直取餘化。餘化畫戟相迎。二獸相交,槍戟並舉,一場大戰:

二將陣前勢無比,立見輸贏定生死。狻猊擺尾鬥麒麟,卻似蒼龍攪海水。長槍蕩蕩蟒翻身,擺動金錢豹子尾。將軍惡戰不尋常,不至敗亡心不止。

話說武成王展放鋼槍,使得性發,似一條銀蟒裹住餘化。隻殺的他馬仰人翻。餘化掩一戟就走。飛虎趕來。追至兩肘之地,餘化掛下畫戟,揭起戰袍,囊中取出一旛,名曰:“戮魂旛。”──此物是蓬萊島一氣仙人傳授,乃左道傍門之物。──望空中一舉,數道黑氣,把飛虎罩住,平空拎去了。望轅門摔下,眾士卒將武成王拏了。餘化掌得勝鼓回府。旗門小校飛報守將韓榮曰:“餘將軍今日已捉反臣黃飛虎聽令。”韓榮傳令:“推來。”眾士卒將飛虎推至簷前。飛虎立而不跪。榮曰:“朝廷何事虧你,一旦造反?”飛虎笑曰:“似足下坐守關隘,自謂貴職,不過狐假虎威,借天子之威福以彈壓此一方耳。豈知朝政得失,禍亂之由,君臣乖違之故?我今既被你所獲,無非一死而已,何必多言!”韓榮曰:“吾既守此關隘,擒拏叛逆,不過盡吾職守,吾亦不與你辯。且送下囹圄監候,餘黨盡獲起解。”

且說黃滾在營中聞報說飛虎被擒,黃滾歎曰:“畜生!你不聽為父之言,可惜這場功勞,落在韓榮手裏!”一宿已過,次日來報:“餘化請戰!”黃滾問:“何人出去?”黃明、周紀曰:“末將願往。”二將上馬,拎斧出營,大呼曰:“餘化匹夫!擒吾長兄,此恨怎消?”縱馬舞斧來取。餘化畫戟急架相還。三騎相交,戟斧並舉,一場大戰。詩曰:

三將昂昂殺氣高,征雲靄靄透青霄。英雄踴躍多威武,俊傑胸襟膽量豪。

逆理莫思封拜福,順時應自得金鼇。從來理數皆如此,莫用心機空自勞。

話說三將交鋒,未及三十回合,餘化撥馬便走。二將趕來。餘化依舊將戮魂旛舉起如前,把二將拏去見韓榮。韓榮吩咐:“發下監禁。”不表。

且言探馬報人中營:“啟元帥!二將被擒。”黃滾低首不言。又報:“餘化請戰!”黃滾又問:“誰出馬?”黃飛彪、飛豹曰:“孩兒願為長兄報讎。”二將上馬,拎槍出營,罵曰:“餘化匹夫!以妖法擒吾弟兄三人!”撥馬來取。三將又戰二十回合。餘化撥馬敗走。飛豹二將亦趕下來。餘化也如前法,又把二將拿去見韓榮,也是送下囹圄監候。黃滾聞二將又被擒去,心下十分懊惱。次日又報:“餘化請戰!”黃滾問曰:“誰再去退戰?”帳下龍環、吳謙曰:“終不然畏彼妖法便罷?吾二人願往。”二將上馬,拎戟出營,見餘化,氣衝牛鬥,厲聲大叫:“匹夫!將左道之術,擒吾長兄,與賊勢不兩立!”三馬交還,戰二十回合,餘化依舊敗走。二將趕來,亦被餘化拏去見韓榮,依舊發下囹圄。餘化連四陣捉七員將官。韓榮設酒與餘化賀功。不表。

話說黃滾在中軍,見兩邊諸將被擒,又見三個孫兒站立在傍,心下十分不忍,點頭落淚:“我兒!你年不過十三四歲,為何也遭此厄?”又報:“餘化請戰。”隻見次孫黃天祿欠身曰:“小孫願為父、叔報讎。”黃滾吩咐曰:“是必小心。”黃天祿上馬,提槍出營,見餘化曰:“匹夫趕盡殺絕,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祿!”縱馬搖槍直取,餘化急架忙迎。二馬相交,槍戟並舉。黃天祿年紀雖幼,原是將門之子,傳授精妙,槍法如神。不分起倒,一勇而進。正是“初生之犢猛於虎”。後人看至此,有槍讚曰:

乾坤真個少,蓋世果然稀。老君爐裏煉,曾敲十萬八千槌。磨塌泰山昆侖頂,戰幹黃河九曲溪。上陣不粘塵世界,回來一陣血腥飛。

話說黃天祿使開槍如翻江怪獸,勢不可當。天祿見戰不下餘化,在馬上賣一個名解。喚做:‘丹鳳入昆侖’。一槍正刺中餘化左腿。餘化負痛,落荒便走,天祿不知好歹,趕下陣來。餘化雖敗,此術尚存,依舊舉旛如前,把黃天祿拏去見韓榮。也發下囹圄監候。黃飛虎屢見將他黃門人拏來,心上甚是懊惱。忽見次子天祿又拏到,飛虎不覺流淚滿麵。可憐!正是父子關心,骨肉情切。且不說他父子悲咽,有話難言。再表黃滾聞報次孫被擒,心中甚是淒惋。想一想,無策可施:“……如今隻存公、孫三人,料難出他地網天羅。往前不得出關,去後一無退步……。”黃滾把案一拍:“罷!罷!罷!”忙傳令,命家將等,共三千人馬,你們把車輛上金珠細軟之物獻於韓榮,買條生路,放你們出關。我公、孫料不能俱生。”眾家將跪而告曰:“老爺且省愁煩,‘吉人自有天相’,何必如此?”黃滾曰:“餘化乃左道妖人,皆係幻術,我何能抵當?若被他擒獲,反把我平昔英名一旦化為烏有。”又見二孫在旁啼泣,黃滾亦泣曰:“我兒,你也不知可有造化,我替你哀告韓榮,不知他可肯饒你二人。”黃滾把頭上盔除下,摘去腰間玉帶,解甲寬袍,腰懸玉玦,領著二孫,徑往韓榮帥府門前來。眾將見是黃元帥親自如此,俱不敢言語。

黃滾至府前,對門官曰:“煩你通報韓總兵,隻說黃滾求見。”軍政官報與韓榮。韓榮曰:“你來也無用了。”忙令軍卒分排兩傍,眾將分開左右,韓榮出儀門,至大門口,隻見黃滾縞素跪下,後跪黃天爵、天祥。不知吉凶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封神演義》

《封神演義》正文
第一回 紂王女媧宮進香 第二回 冀州侯蘇護反商 第三回 姬昌解圍進妲己 第四回 恩州驛狐狸死妲己 第五回 雲中子進劍除妖 第六回 紂王無道造炮烙 第七回 費仲計廢薑皇後 第八回 方弼方相反朝歌 第九回 商容九間殿死節 第十回 姬伯燕山收雷震 第十一回 羑裏城囚西伯侯 第十二回 陳塘關哪吒出世 第十三回 太乙真人收石磯 第十四回 哪吒現蓮花化身 第十五回 昆侖山子牙下山 第十六回 子牙火燒琵琶精 第十七回 蘇坦己置造蠆盆 第十八回 子牙諫主隱磻溪 第十九回 伯邑考進貢贖罪 第二十回 散宜生私通費尤 第二十一回 文王誇官逃五關 第二十二回 西伯侯文王吐子 第二十三回 文王夜夢飛熊兆 第二十四回 渭水文王聘子牙 第二十五回 蘇妲己請妖赴宴 第二十六回 妲己設計害比幹 第二十七回 太師回兵陳十策 第二十八回 子牙兵伐崇侯虎 第二十九回 斬侯虎文王托孤 第三十回 周紀激反武成王 第三十一回 聞太師驅兵追襲 第三十二回 黃天化潼關會父 第三十三回 黃飛虎泗水大戰 第三十四回 飛虎歸周見子牙 第三十五回 晁田兵探西岐事 第三十六回 張桂芳奉詔西征 第三十七回 薑子牙一上昆侖 第三十八回 四聖西岐會子牙 第三十九回 薑子牙冰凍岐山 第四十回 四天王遇丙靈公 第四十一回 聞太師兵伐西岐 第四十二回 黃花山收鄧辛張陶 第四十三回 聞太師西岐大戰 第四十四回 子牙魂遊昆侖山 第四十五回 燃燈議破十絕陣 第四十六回 廣成子破金光陣 第四十七回 公明輔佐聞太師 第四十八回 陸壓獻計射公明 第四十九回 王失陷紅沙陣 第五十回 三姑計擺黃河陣 第五十一回 子牙劫營破聞仲 第五十二回 絕龍嶺聞仲歸天 第五十三回 鄧九公奉敕西征 第五十四回 土行孫立功顯耀 第五十五回 土行孫歸伏西岐 第五十六回 子牙設計收九公 第五十七回 冀州侯蘇護伐西岐 第五十八回 子牙西岐逢呂嶽 第五十九回 殷洪下山收四將 第六十回 馬元下山助殷洪 第六十一回 太極圖殷洪絕命 第六十二回 張山李錦伐西岐 第六十三回 申公豹說反殷郊 第六十四回 羅宣火焚西岐城 第六十五回 殷郊岐山受犁鋤 第六十六回 洪錦西岐城大戰 第六十七回 薑子牙金台拜將 第六十八回 首陽山夷齊阻兵 第六十九回 孔宣兵阻金雞嶺 第七十回 準提道人收孔宣 第七十一回 薑子牙三路分兵 第七十二回 廣成子三謁碧遊宮 第七十三回 青龍關飛虎折兵 第七十四回 哼哈二將顯神通 第七十五回 土行孫盜騎陷身 第七十六回 鄭倫捉將取汜水 第七十七回 老子一氣化三清 第七十八回 三教會破誅仙陣 第七十九回 穿雲關四將被擒 第八十回 楊任下山破瘟司 第八十一回 子牙潼關遇痘神 第八十二回 三教大會萬仙陣 第八十三回 三大師收獅象犼 第八十四回 子牙兵取臨潼關 第八十五回 鄧芮二侯歸周主 第八十六回 澠池縣五嶽歸天 第八十七回 土行孫夫妻陣亡 第八十八回 武王白魚跳龍舟 第八十九回 紂王敲骨剖孕婦 第九十一回 蟠龍嶺燒鄔文化 第九十二回 楊戩哪吒收七怪 第九十三回 金吒智取遊魂關 第九十四回 文煥怒斬殷破敗 第九十五回 子牙暴紂王十罪 第九十六回 子牙發柬擒妲己 第九十七回 摘星樓紂王自焚 第九十八回 周武王鹿台散財 第九十回 子牙捉神荼鬱壘 第九十九回 薑子牙歸國封神 第一百回 武王封列國諸侯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