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 年代:明代964   

《封神演義》正文 第九十一回 蟠龍嶺燒鄔文化

蟠龍嶺燒鄔文化

詩曰:

力大排山氣吐虹,手拖扒木快如風。行舟陸地誰堪及,破敵營門孰敢同。

擒虎英名成往事,食牛全氣化崆峒。總來天意歸周主,空作蟠龍嶺下紅。

話說子牙在將台上作法,隻見風雲四起,黑霧彌漫,上有天羅,下有地網,昏天慘地,罩住了周營。霹靂交加,電光馳驟,火光灼灼,冷氣森森,雷響不止,喊聲大振。各營內鼓角齊鳴,若天崩地塌之狀。怎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風霧蒙蒙電火燒,雷聲響亮鎮邪妖。桃精柳鬼難逃躲,早把封神名姓標。

話說高明、高覺闖進周營,殺進中軍,隻見鼓聲大振,三軍吶喊。一聲炮響,東有李靖,西有楊任,南有哪吒,北有雷震子,左有楊戩,右有韋護,一齊衝將出來,把高明等圍住。台上有子牙作法。台下四個門人,齊把桃樁震動。上有天羅,下有地網,上下交合。子牙祭起打神鞭打將下來,高明、高覺難逃此難,隻打得腦漿迸流。──一靈已往封神台去了。

且說袁洪同常昊、吳龍在後麵催軍,殺進周營,被哪吒等接住大戰。此時夤夜交兵,兩軍混戰。韋護祭起降魔仵來打吳龍;吳龍早化青光去了。哪吒也祭起九龍神火罩來罩常昊;常昊化一道青氣不見了。袁洪乃是白猿得道,變化多端,把元神從頭上現出。楊任正欲取五火扇搧袁洪,不意袁洪頂上白光中元神手舉一棍打來,楊任及至躲時,已是不及,早被袁洪一棍打中頂門,可憐!自穿雲關歸周,才至孟津,未受封爵而死。後人有詩歎之,詩曰:

自離成湯歸紫陽,穿雲關下破“瘟癀”。孟津盡節身先喪,俱是南柯夢一場。

話說楊任被袁洪打死,兩軍混戰,至天明,子牙鳴金,兩下收兵。子牙升帳,點視軍將,已知楊任陣亡,著實嗟歎不已。楊戩上帳言曰:“今夜大戰,雖然斬了高明、高覺,反折楊任一員大將。據弟子見袁洪等俱是精靈所化,急切不能成功。大兵阻於此地,何日結局。弟子今往終南山,借了照妖鑒來,照定他的原身,方可擒此妖魅也,不然終無了期。”子牙許之。楊戩離了周營,借土遁往終南山而來。不多時,早至玉柱洞前,按落遁光,至洞門聽候雲中子。少時,隻見金霞童子出來,楊戩上前稽首曰:“師兄,借煩通報,有楊戩要見師伯。”童子忙還禮曰:“師兄少待,容吾通報。”童子進洞對雲中子曰:“有楊戩在外麵侯見。”雲中子命童子:“著他進來。”童子出洞雲:“師父請見。”楊戩見雲中子,行禮畢,稟曰:“弟子今到此,欲求師伯照妖鑒一用。目今兵至孟津,有幾個妖魅阻住周師,不能前進;雖大戰數場,法寶難治。因此上奉薑元帥將令,特地至此,拜求師伯。”雲中子曰:“此乃梅山七怪也。隻你可以擒獲。”忙取寶鑒付與楊戩。楊戩辭了終南,借土遁徑往周營內來見子牙,備言:“此是梅山七怪,明日俟弟子擒他。”話說袁洪在營中與常昊、吳龍眾將議退諸侯之策,殷破敗曰:“明日元戎不大殺一場以樹威,使天下諸侯知道利害,則彼皆不能善解。與他遷延日月,恐師老軍疲,其中有變,那時反為不美。”袁洪從其言。次日,整頓軍馬,炮聲大振,來至軍前。子牙亦帶領眾諸侯出營。兩下列成陣勢。袁洪一馬當先。子牙謂袁洪曰:“足下不知天命久已歸周,而何阻逆王師,令生民塗炭耶。速早歸降,不失封侯之位,如若不識時務,悔無及矣。”袁洪大笑曰:“料爾不過是磻溪一釣叟耳,有何本領,敢出此大言!”回顧常昊曰:“與吾將薑尚擒了!”常昊縱馬挺槍,飛來直取子牙。傍有楊戩催馬舞刀,抵住廝殺。二馬往來,刀槍並舉,隻殺得凜凜寒風,騰騰殺氣。怎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殺氣騰騰鎖孟津,梅山妖魅亂紅塵。須臾難遁終南鑒,取次摧殘作鬼磷。

話說兩人大戰,未及十五合,常昊撥馬便走。楊戩隨後趕來,取出照妖鑒來照,原來是條大白蛇。楊戩已知此怪,看他怎樣騰挪。隻見常昊在馬上忽現原身,有一陣怪風卷起,播土揚塵,秋雲靄靄,冷氣森森,現出一條大蛇。怎見得,有詩為證:

黑霧漫漫天地遮,身如雪練弄妖邪。神光閃灼凶頑性,久與梅山是舊家。

話說楊戩看見白蛇隱在黑霧裏麵來傷楊戩,楊戩搖身一變,化作一條大蜈蚣,身生兩翅飛來,鉗如利刃。怎見他的模樣,有詩為證:

二翅翩翩似片雲,黑身黃足氣如焚。雙鉗豎起揮雙劍,先斬頑蛇建首勳。

楊戩變做一條大蜈蚣,飛在白蛇頭上,一剪兩斷。那蛇在地上挺折扭滾。楊戩複了本相,將此蛇斬做數斷,發一個五雷訣,隻見雷聲一響,此怪震作飛灰。袁洪知白蛇已死,大怒,縱馬使一根棍,大呼曰:“好楊戩!敢傷吾大將!”傍有哪吒登風火輪,現三頭八臂,使火尖槍,抵住了袁洪。輪馬相交,未及數合,哪吒祭起九龍神火罩,將袁洪連人帶馬罩住;哪吒用手一拍,現出九條火龍,將袁洪盤旋周繞焚燒。不知袁洪有七十二變玄功,焉能燒的著他,袁洪早借火光去了。吳龍見哪吒施勇,使兩口雙刀來戰哪吒。哪吒翻身複來,接戰吳龍。楊戩在傍,忙取照妖鑒照看,原來是一條蜈蚣。楊戩縱馬舞刀,雙戰吳龍。吳龍料戰不過,撥馬便走。哪吒登風火輪就趕,楊戩曰:“道兄休趕,讓吾來也。”哪吒聽說,便立住了風火輪,讓楊戩催馬追趕。吳龍見楊戩趕來,即現原形,就馬腳下卷起一陣黑霧,罩住自己。怎見得,有詩為證:

黑霧陰風布滿天,梅山精怪法無邊。誰知治克難相恕,千歲蜈蚣化罔然。

吳龍見楊戩追趕,即現原形,影在黑霧之中,來傷楊戩。楊戩見此怪飛來,隨即搖身一變,化作一隻五色雄雞。怎見得,詩曰:

綠耳金睛五色毛,翅如鋼劍嘴如刀。蜈蚣今遇無窮妙,即喪原身怎脫逃。

楊戩化做一隻金雞,飛入黑霧之中,將蜈蚣一嘴,啄作數斷,又除一怪。子牙與眾將掌鼓進營。不表。

卻說殷破敗、雷開與諸將親自看見今日光景,不覺笑曰:“國家不祥,妖孽方興,今日我們兩員副將,豈知俱是白蛇、蜈蚣成精,來此惑人。此豈是好消息!不若進營與主將商議何如。”隨進營來,見袁洪在中軍悶坐,俱至帳前參謁。袁洪見眾將來見,也覺沒趣,乃對眾將曰:“吾就不知常昊、吳龍乃是兩個精靈,幾乎被他誤了大事。”眾將曰:“薑子牙乃昆侖道德之士,麾下又有這三山五嶽門人相隨,料吾兵不能固守此地,請元帥早定大策,或戰,或守,可以預謀,毋令臨期掘井,一時何及。眼見我兵微將寡,力敵不能,依不才等愚見,不如退兵,固守城都,設防禦之法,以老其師。此‘不戰能屈人之兵’者,不知元帥尊意如何?”袁洪曰:“參軍之言差矣!奉命守此地方,則此地為重;今舍此不守,反欲退拒城都,此為‘臨門禦寇’,未有不敗者也。今薑尚雖有輔佐之人,而深入重地,亦不能用武。看吾在此地破敵,吾自有妙策,諸將勿得多言。”各人下帳。魯仁傑與殷成秀曰:“方今時勢,也都見了,料成湯社稷終屬西岐。況今日朝廷不明,妄用妖精為將,安有能成功之理。但我與賢弟受國恩數代,豈可不盡忠於國;然而就死,也須是死在朝歌,見吾輩之忠義,不可枉死於此地,與妖孽同腐朽也。不若乘機討一差遣,往而不返可也。”二將議定。忽有總督糧儲官上帳來稟袁洪曰:“軍中止有五日行糧,不足支用,特啟元帥定奪。”袁洪命軍政司修本,往朝歌催糧。傍有魯仁傑出而言曰:“末將願往。”袁洪許之。魯仁傑領令,往朝歌去催糧。不表。

且說朝歌城來了一個大漢,身高數丈,力能陸地行舟,頓餐隻牛,用一根排扒木,姓鄔,名文化;揭招賢榜投軍。朝廷差官送鄔文化至孟津營聽用。來至轅門,左右報與袁洪。袁洪命:“令來。”鄔文化同差官至中軍,見禮畢,通名站立。袁洪見鄔文化一表非俗,恍似金剛一般,撐住半天裏,果是驚人。袁洪曰:“將軍此來,必懷妙策。今將何計以退周兵?”鄔文化曰:“末將乃一勇鄙夫,奉聖旨齎送元帥帳下調用,聽憑指揮。”袁洪大喜:“將軍此來,必定首建大功,何愁薑尚不授首也!”鄔文化次日清晨上帳領令,出營搦戰,倒拖排扒木,行至周營,大呼曰:“傳與反叛薑尚,早至轅門洗頸受戮!”話說子牙在中軍帳,猛聽戰鼓聲響,抬頭觀看,見一大漢豎在半裏,驚問眾將曰:“那裏來了一個大漢子?”眾人齊來觀看,果是好個大漢子,眾皆大驚。正欲尋問,隻見軍政官報入中軍來:“有一大漢,口出大言,請令定奪。”有龍須虎出曰:“弟子願往。”子牙許之,吩咐曰:“你須仔細!”龍須虎領令出營來。鄔文化低頭往下一看,大笑不止:“那裏來了一個蝦精?”龍須虎抬頭看鄔文化,怎生凶惡,但見有詩為證,詩曰:

身高數丈體榔頭,口似窯門兩眼摳。丈二蒼須加散線,尺三草履似行舟。

生成大力排山嶽,食盡全牛賽虎彪。陸地行舟人罕見,蟠龍嶺上火光愁。

鄔文化大呼曰:“周營中來的是個甚麼東西?”龍須虎大怒,罵曰:“好匹夫!把吾當作甚麼東西!吾乃薑元帥第二門徒龍須虎是也。”鄔文化笑曰:“你是一個畜生,全無一些人相,難道也是薑尚門徒!”龍須虎曰:“村匹夫快通名來,殺你也好上功勞簿。”鄔文化罵曰:“不識好歹業畜!吾乃紂王禦前袁元帥麾下威武大將軍鄔文化是也。你快回去,叫薑尚來受死,饒你一命。”龍須虎大怒,罵曰:“今奉令特來擒你,尚敢多言!”發手一石打來。鄔文化一排扒木打下來,龍須虎閃過,其釘打入土有三四尺深;急自拽起釘扒來,到被龍須虎夾大腿連腰上打了七八石頭;再轉身,又打了五六石頭;隻打得是下三路。鄔文化身大,轉身不活,不上一個時辰,被龍須虎連腿帶腰打了七八十下,打得鄔文化疼痛難當,倒拖著排扒木望正東上走了。龍須虎得勝回營,來見子牙,備言其事。眾將俱以為大而無用,子牙也不深究所以,彼此相安不察。

且說鄔文化敗走二十裏,坐在一山崖上,擦腿摸腰,有一個時辰,乃緩緩來至轅門。左右報入中軍曰:“啟元帥:鄔文化在轅門等令。”袁洪吩咐:“令來。”鄔文化來帳前,參謁袁洪。袁洪責之曰:“你今初會戰,便自失利,挫動鋒銳,如何不自小心!”鄔文化曰:“元帥放心。末將今夜劫營,管教他片甲不存,上報朝廷,下泄吾恨。”袁洪曰:“你今夜劫營,吾當助爾。”鄔文化收拾打點,今夜去劫周營。此是子牙軍士有難,故有此失。正是:

一時不察軍情事,斷送無辜填孟津。

話說子牙不意鄔文化今夜劫營。將至二更時分,成湯營裏一聲炮響,喊聲齊起,鄔文化當頭,撞進轅門。那是時黑夜,誰人抵敵。衝開七層鹿角,撞翻四方木柵、擋牌,鄔文化把排扒木隻是撞掃兩邊。也是周營軍士有難,可憐被他衝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六十萬人馬在中軍呼兄喚弟,覓子尋爺。又有袁洪協同,黑夜中袁洪放出妖氣,籠罩住營中,驚動多少大小將官。子牙聽得大漢劫營,急上了四不相,手執杏黃旗,護定身子,隻聽得殺聲大振,心下著忙。又見大漢二目如兩盞紅燈,眾門人各不相顧,隻殺得孟津血水成渠。有詩為證,詩曰:

薑帥提兵會列侯,袁洪賭智未能休。朝歌遣將能摧敵,周寨無謀是自蹂。

軍士有災皆在劫,元戎遇難更何尤。可惜英雄徒浪死,賢愚無辨喪荒坵。

話說鄔文化夤夜劫周營,後有袁洪助戰;周將睡熟,被鄔文化將排扒木兩邊亂掃,可憐為國捐軀,名利何在!袁洪騎馬,仗妖術衝殺進營,不辨賢愚,盡是些少肩無臂之人,都做了破腹無頭之鬼。武王有四賢保駕奔逃;子牙落荒而走;五七門徒借五遁逃去;隻是披堅執銳之士,怎免一場大厄!該絕者難逃天數;有生者躲脫災殃。

且說鄔文化直衝殺至後營,來到糧草堆根前。此處乃楊戩守護之所,忽聽得大漢劫營,薑元帥失利,楊戩急上馬看時,見鄔文化來得勢頭凶,欲要迎敵,又顧糧草,心生一個計,且救眼下之厄,忙下馬,念念有詞,將一草豎立在手,吹口氣,叫聲:“變!”化了一個大漢,頭撐天,腳踏地。怎見得,有讚為證,讚曰:

頭有城門大,二目似披缸。鼻孔如水桶,門牙扁擔長。

胡鬢似竹筍,口內吐金光。大呼“鄔文化”,與吾戰一場。!

話說鄔文化正盡力衝殺,燈光影裏見一大漢,比他更覺長大,大呼曰:“那匹夫慢來!吾來也!”鄔文化抬頭看見,諕得魂不附體:“我的爺來了!”倒拖排扒木,回頭就走,也不管好歹,隻是飛跑。楊戩化身隨後趕來一程,正遇袁洪。楊戩大呼曰:“好妖怪,怎敢如此!”使開三尖刀,飛奔殺來。袁洪使棍抵住。大戰一回,楊戩祭哮天犬時,袁洪看見,化一道白光,脫身回營。

且說孟津眾諸侯聞袁洪劫薑元帥的大營,驚起南北二鎮諸侯,齊來救應。兩下混戰,隻殺到天明。子牙會集諸門人,尋見武王,收集敗殘人馬,點算損折軍兵有二十餘萬;帳下折了將官三十四員;龍須虎被鄔文化排扒木絕其性命。──軍士有見龍須虎的頭掛在排扒木上,因此報知。子牙聞龍須虎被亂軍中殺死,子牙傷悼不已。眾諸侯上帳,問武王安。楊戩來見子牙,備言:“鄔文化衝殺,是弟子……如此治之,方救得行糧無虞。”子牙曰:“一時誤於檢點,故遭此厄,無非是天數耳。”心下鬱鬱不樂,納悶中軍。

且說袁洪得勝回營,其本往朝歌報捷:“鄔文化大勝周兵,屍塞孟津,其水為之不流。”群臣具賀:“自征伐西岐,從未有此大勝。”紂王大喜,日日縱樂,全不以周兵為事。

且說楊戩來見子牙曰:“如今先將大漢鄔文化治了,然後可破袁洪。”子牙曰:“須得……如此,方可絕得此人。”楊戩領令,去到孟津哨探路徑。走有六十裏,至一所在,地名蟠龍嶺。此山彎環如蟠龍之勢,中有空闊一條路,兩頭可以出入。楊戩看罷,心下大喜曰:“此處正好行此計也!”忙回見子牙,備言:“蟠龍嶺地方可以行計。”子牙聽說大喜,在楊戩耳邊備說:“……如此如此,可以成功。”楊戩遂自去了。正是

計燒大將鄔文化,須得薑公用此謀。

話說子牙令武吉、南宮適:“領二千人馬,往蟠龍嶺去埋伏引火之物,中用竹筒引線,暗埋火炮、火箭各項等物,嶺上俱用柴薪引火幹燥物件,預備停當,隻等鄔文化來至,便可行之。”二將領令去訖。話說鄔文化得了大功,紂王差官齎袍、帶、表禮等物獎諭,袁洪、鄔文化二將謝恩,打發天使回朝歌。不表。袁洪對鄔文化曰:“荷蒙天子恩寵獎諭,鄔將軍,我等當得盡忠竭力,以報國恩,不負吾輩名揚於天下也。”鄔文化曰:“末將明日使薑尚無備,再殺他個片甲無存,早早奏凱。”袁洪大喜,設宴慶賞。正談笑間,探事馬報入中軍:“啟元帥:今有薑子牙與武王在轅門閑看吾營,不知有何原故,請令定奪。”袁洪聽報,即令鄔文化:“暗出大營,抄出子牙之後擒之,如探囊取物耳。”

鄔文化領令,忙出右營門,撒開大步,拖排扒木,如飛雲掣電而來,大呼曰:“薑尚休走!今番吾定擒你成功也。速速下騎受死,免吾費力。”子牙與武王見鄔文化追來,撥轉坐騎,望西南而逃。鄔文化見子牙、武王落荒而走,放心追來。子牙回顧,誘鄔文化曰:“鄔將軍,你放我君臣回營,得歸故國,再不敢有犯邊疆,吾群臣感將軍洪恩不淺矣。”鄔文化曰:“今番錯過,千載難逢。”拚命趕來,那裏肯舍。望前趕了一個時辰。薑子牙與武王是有腳力的;鄔文化步行,又當得他是急急追趕,一氣趕了五六十裏,鄔文化氣力已乏,立住腳不趕了。子牙回頭看時,見鄔文化不趕,子牙勒轉坐騎,大呼曰:“鄔文化,你敢來與吾戰三合麼?”鄔文化大怒曰:“有何不敢?”回身又望前趕來。子牙勒轉四不相又走,看看趕至蟠龍嶺了,子牙君臣進山口去了。鄔文化大喜:“薑尚進山,似魚遊釜中,肉在幾上!”隨後追進山口。不知鄔文化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封神演義》

《封神演義》正文
第一回 紂王女媧宮進香 第二回 冀州侯蘇護反商 第三回 姬昌解圍進妲己 第四回 恩州驛狐狸死妲己 第五回 雲中子進劍除妖 第六回 紂王無道造炮烙 第七回 費仲計廢薑皇後 第八回 方弼方相反朝歌 第九回 商容九間殿死節 第十回 姬伯燕山收雷震 第十一回 羑裏城囚西伯侯 第十二回 陳塘關哪吒出世 第十三回 太乙真人收石磯 第十四回 哪吒現蓮花化身 第十五回 昆侖山子牙下山 第十六回 子牙火燒琵琶精 第十七回 蘇坦己置造蠆盆 第十八回 子牙諫主隱磻溪 第十九回 伯邑考進貢贖罪 第二十回 散宜生私通費尤 第二十一回 文王誇官逃五關 第二十二回 西伯侯文王吐子 第二十三回 文王夜夢飛熊兆 第二十四回 渭水文王聘子牙 第二十五回 蘇妲己請妖赴宴 第二十六回 妲己設計害比幹 第二十七回 太師回兵陳十策 第二十八回 子牙兵伐崇侯虎 第二十九回 斬侯虎文王托孤 第三十回 周紀激反武成王 第三十一回 聞太師驅兵追襲 第三十二回 黃天化潼關會父 第三十三回 黃飛虎泗水大戰 第三十四回 飛虎歸周見子牙 第三十五回 晁田兵探西岐事 第三十六回 張桂芳奉詔西征 第三十七回 薑子牙一上昆侖 第三十八回 四聖西岐會子牙 第三十九回 薑子牙冰凍岐山 第四十回 四天王遇丙靈公 第四十一回 聞太師兵伐西岐 第四十二回 黃花山收鄧辛張陶 第四十三回 聞太師西岐大戰 第四十四回 子牙魂遊昆侖山 第四十五回 燃燈議破十絕陣 第四十六回 廣成子破金光陣 第四十七回 公明輔佐聞太師 第四十八回 陸壓獻計射公明 第四十九回 王失陷紅沙陣 第五十回 三姑計擺黃河陣 第五十一回 子牙劫營破聞仲 第五十二回 絕龍嶺聞仲歸天 第五十三回 鄧九公奉敕西征 第五十四回 土行孫立功顯耀 第五十五回 土行孫歸伏西岐 第五十六回 子牙設計收九公 第五十七回 冀州侯蘇護伐西岐 第五十八回 子牙西岐逢呂嶽 第五十九回 殷洪下山收四將 第六十回 馬元下山助殷洪 第六十一回 太極圖殷洪絕命 第六十二回 張山李錦伐西岐 第六十三回 申公豹說反殷郊 第六十四回 羅宣火焚西岐城 第六十五回 殷郊岐山受犁鋤 第六十六回 洪錦西岐城大戰 第六十七回 薑子牙金台拜將 第六十八回 首陽山夷齊阻兵 第六十九回 孔宣兵阻金雞嶺 第七十回 準提道人收孔宣 第七十一回 薑子牙三路分兵 第七十二回 廣成子三謁碧遊宮 第七十三回 青龍關飛虎折兵 第七十四回 哼哈二將顯神通 第七十五回 土行孫盜騎陷身 第七十六回 鄭倫捉將取汜水 第七十七回 老子一氣化三清 第七十八回 三教會破誅仙陣 第七十九回 穿雲關四將被擒 第八十回 楊任下山破瘟司 第八十一回 子牙潼關遇痘神 第八十二回 三教大會萬仙陣 第八十三回 三大師收獅象犼 第八十四回 子牙兵取臨潼關 第八十五回 鄧芮二侯歸周主 第八十六回 澠池縣五嶽歸天 第八十七回 土行孫夫妻陣亡 第八十八回 武王白魚跳龍舟 第八十九回 紂王敲骨剖孕婦 第九十一回 蟠龍嶺燒鄔文化 第九十二回 楊戩哪吒收七怪 第九十三回 金吒智取遊魂關 第九十四回 文煥怒斬殷破敗 第九十五回 子牙暴紂王十罪 第九十六回 子牙發柬擒妲己 第九十七回 摘星樓紂王自焚 第九十八回 周武王鹿台散財 第九十回 子牙捉神荼鬱壘 第九十九回 薑子牙歸國封神 第一百回 武王封列國諸侯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