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仙外史 作者:呂熊年代:清代1279   

《女仙外史》正文 第六十一回 劍仙師一葉訪貞姑 女飛將片旗驅敵帥

劍仙師一葉訪貞姑女飛將片旗驅敵帥

卻說公孫大娘同滿釋奴屯兵在高郵,時當夕陽初瞑,見高郵湖之極西,空中有片非煙非靄、非雲非霞、蔥寵縹緲。依稀像華蓋之形,指與飛娘道:“此有謫仙子在其下。汝看絪縕之氣上升,而其下垂,若有千絲萬縷,為彼之珊珞者。此蓋出自泥丸,乃夙生之靈炁,即如漢高為赤帝子,其上有紫雲,同一理也。”飛娘道:“半空若有虛微之炁,至下垂之絲縷,則茫然不見。”公孫大娘道:“仙眼方能見之,凡人不能也。此用與煙霞之氣大異。煙霞無著,故隨風而散。此炁之絲縷,與本人之神氣相聯屬,人之東則炁亦東,人之南與北,則根亦隨之而遷轉。鬼神一見,知非凡人,遇有災難,必然護持,所以得逢凶化吉。”飛娘道:“然則帝師之永當何如?”公孫大娘道:“此照當於微時求之。如呂後望雲而即知劉季之所在。

若帝師已登九五,炁已斂藏,不複顯著,亦如漢高已得天下,未聞又有雲氣覆其上也。我與汝當往訪之。”飛娘道:“亦同滿將軍去否?”公孫大娘道:“彼尚無道術,不能隨我行走。一去即回,無庸與彼說知。”飛娘大喜。

五更,二女娘悄然出營,徑至湖畔,見殘月在天,參橫鬥轉,浩浩波光,清風欲動,正雪消水漲,無異彭蠢滔天也。有詩為證:

一片溟蒙色,風聲與浪俱。最憐素女鏡,欲鬥玉龍珠。

帆轉輕如葉,舟旋迅若嫋。誰知煙靄際,有個小貞姑。

遙望水氣霏微之際,現出燈光一點。公孫大娘曰:“此即伊人所在。”遂摘柳葉一片,以左指畫道靈符,吹口氣,擲於湖麵,化作舴艋小舟,與飛娘攜手而上,呼陣順風,直吹到西岸。有隻漁艇,一女子年可二八,蓬首垢麵,衣裙襤褸,赤著八寸長的雙腳,拖著草鞋,淒淒的對盞孤燈,獨坐小艙之內。

公孫大娘竟與飛娘一躍入舟,那女子道:“莫不是要買魚?我這裏沒有。”公孫大娘道:“不買魚。”女子又道:“想是要渡人麼?我從不會蕩槳的。你們兩位來得蹺蹊。”公孫大娘應道:“正來要度人,是要度人出世成仙的。有緣而來,並不蹺蹊。”那女子含著雙淚,欲言又止。

這是為何緣故?原來此女是大理寺丞胡閏之女,即胡傳福之胞妹。左臂彎生有玉字文,乳名曰胎玉。其母王夫人臨刑時,從懷中墮地,剛有兩歲。劊子手將來送給功臣之家。及長大,為爨下婢,名日郡奴。因根器不凡,還記得當年滅族之禍,就立定了誌氣,斷不適人。頭發一長,即自剪去。麵容汙垢,身體醃臢,經年曆夏,總不梳沐。同行女伴,從未見其有喜笑之容,戲呼曰日貞姑。也是合當有事,其主人與寵妾在房內裸體淫媾,時已曉印臨窗。胎玉不知,偶在窗前走過,日光照見一影,其主疑她竊聽,就痛打一頓,趕逐於外。胎玉覓路出城,要去投江,天已昏黑,為一漁翁所救。詢知來曆,憐其忠臣之女,恐有人追尋,生出事來,所以避入高郵湖,已經半載。胎玉自想終無了局,每向漁婆說,要削發為尼,苦無其便。今聽了公孫大娘度人一語,觸動苦衷,不禁酸楚起來。

公孫大娘看這光景,料是個落難的女子,遂道:“你莫悲苦。你知道山東有個活菩薩麼?”胎玉道:“可叫做佛母?我聞漁翁說,他差兵將來取揚州。但既是成佛的,為何在塵世呢?”公孫大娘道:“他是以菩薩的心腸,做英雄的事業。要建文皇帝複興,為這些忠臣烈女報仇雪怨的。知道你在這裏,所以差我來度汝。”就指著範飛娘道:“她也是我度的。”飛娘就將自己始末,說了些大概。胎玉道:“咳,我若學得你們,真是天上神仙了也。”就把前後情由,細細泣訴一番。飛娘道:“如此,你的哥哥早為活菩薩救去,現做著都禦史。將來兄妹重逢,是件大喜事,何用悲傷。”胎玉道:“我寸心已死,縱然會著哥哥,也要出家學道的。”公孫大娘道:“這不消說得。我要問你,漁翁何處去了?他有妻子沒有?”胎玉道:“有個漁婆,並無兒子。聞知他有個兄弟與侄兒,住在揚州,是當兵的。昨日是漁婆的內侄做親,到村子裏去吃喜酒,原說是半夜回來的,所以我坐著等他。”公孫大娘大喜,就與飛娘說道:“廣陵城在我掌中了。隻須如此如此。”又與胎玉說明就裏,並教導了她答應的話。

天已大明,漁公漁婆都回來了,尚自醉醺醺的。猛地見有兩個女娘坐在舟中,吃一驚道:“誰家宅眷,來得恁早呀?不像此間人。”胎玉應道:“是我哥哥在山東做了官,差來接我的。”

漁婆笑嘻嘻說道:“我們兩口兒,向來知道是一位小姐呢。”漁翁道:“老婆子,也虧我們伏侍小姐到今日哩。”公孫大娘道:“你有好心,就有天賜的造化。你兩個老人家,送小姐到任所,便也同享榮華,豈不受用。”漁翁喜得了不得,便問:“如今可就走呢?”公孫大娘說:“怎不就走。”隨在懷裏取出五六兩碎銀子,遞與漁翁道:“先賞你買酒吃。還要煩你同我們到揚州城內,買些新鮮衣服來,與小姐穿著,好走路。”漁婆笑得一臉的皺紋,接了銀子說道:“我們救小姐時,夢見是位仙女到我船裏,而今倒是一位大貴人哩。”漁翁道:“蠢老婆子,你哪知道一品夫人原是仙女做的。隻今就有許多湊巧。人說揚州各門緊閉,隻有西關教走,還要盤問,偏偏是我兄弟孟老兵與侄兒守著。我送兩位大娘,怕不進去?”即便解纜的解纜,撐篙的撐篙,順流而下。過了召伯埭,公孫大娘呼漁翁進艙說:“你若要安享富貴,順要如此這般。隻用開口說句話,不用著你去做事的。”漁翁欣然一一應承了。公孫仙師即與範飛娘,同扮作村家模樣。將近揚城,隨漁翁上了岸。吩咐漁婆回船,到湖西舊處等候。

三個廝趕著,走到鈔關西門,見是掩的。漁翁便叫聲:“兄弟開了。我有我媽媽的侄兒,新做了親,打發兩個婦人進城買些東西。”那守門卒聽是哥子聲音,便開了放進。漁翁道:“兄弟,我兩日賣魚順利,要與你同吃三杯。我買著酒等你回來。”就一徑到了兄弟家裏,叫弟婦出來相接了。公孫大娘二人進去。

直到二更,老兵父子方回家。便問:“今日同你來的兩人婦人,何處去了?”隻見公孫大娘搶到麵前說道:“在你家下。我且問你:還是要做官,還是要做鬼?不瞞你說,我們是濟南帝師駕下兩位劍仙,奉命來取這座城子。你可依得我行事麼?”老兵大駭,問漁翁道:“哥哥,你是老實人,怎麼做起這樣事來?”

範飛娘正在一邊舞劍,將庭中一塊大青石,一劈兩半,說:“如有不從者,此石是榜樣。”公孫大娘也拔劍而舞,雙足離地五、六尺許,一團劍铓,滾若閃電。霎時間把劍向階沿石上一插,直到劍盤而止。那時都嚇呆了,半句話也說不出來。到是老兵的老婆說道:“我們是個小卒,城中兵馬甚多,隻恐成不得事。還求再思。”公孫大娘應道:“若再要一個人,也不算奇了。我看你到有福分,受得夫人誥命起的,切莫錯過。”老婆又道:“兩位有本事來,定然有本事做。我們是沒本事的,怎樣做法,求說一說。”公孫大娘道:“這話才是。最容易做的。且到臨期說與你。”範飛娘便取出個小口袋,向桌上一傾,都是黃白之物,約有三百金,說:“事成之日,你們父子夫妻,衣紫腰金,五花冠誥,是件大喜事。我先送一分駕禮,請收了。”

老婆見了多少金銀,便道:“你拚這老性命,賣與兩位罷。”老兵道:“若不說個明白,我知道做得來做不來?丟了性命,有恁的錢財享用?”公孫大娘道:“不要你去動刀動槍的,我今先說大概與你。你隻看守著城門,等大軍到時,開關放進。你兒子隻要扮作報軍,先去報說:城內有無數賊兵,殺起來了。就是你二人的功勞。那老漁翁,我與他宇一紙,到我軍師營門投遞過,原在漁船內靜候。一切行事,總是我二人去,與你們絕不相幹。可做得呢?”老兵等方齊聲應道:“做得,做得。”

公孫大娘道:“你父子仍去守門,明夜回來與你號令。”漁翁喜得指手劃腳,向著老兵道:“兄弟,可見我老實人,倒撞著了造化哩。”

當夜無話,黎明時候,公孫大娘寫了送高軍師的一小劄,教漁翁縫在衣領內,打發先去。自己在新舊兩城各處走遍,看了堆貯糧草的所在,買了硫黃焰硝引火之物,仍回到孟老兵家下。他兒子已在等候。公孫大娘問:“你有號衣號旗麼?”應道:“有的。”又問:“你穿了號衣,執了號旗,可直到得營門麼?”應道:“去得。”公孫大娘道:“可是易的。你看廣儲、保揚二倉火起時,就飛馬向自己營前,大聲報說:城內有無數賊人放火,殺人各衙門內,連自己的兵將都反了。若盤問你時,隻說賊人都在東北,我是西關守卒,不知多少。報了之後,你自擇穩便處躲著,候城中安定,徑來受職做官。”小卒依令去了。老兵回來,公孫大娘問:“你同守門的有幾個?”應道:“向來隻是我父子。近因緊急,又添了四個,都與我相好的。”

公孫大娘道:“如此卻好。有些妙藥在此,你去打斤好酒,調人些少,給他吃三杯,便醉得不知人事了。”老兵道:“不要藥殺了他?”說:“隻半日便醒,不妨事的。這不是你一個人獨守看門了。看我家兵馬,是頭上都帶紅巾的,即速開關放進。若是你們兵馬回來,切不可開,切不可開。”老兵道:“若不開,他殺進來,怎麼處?”公孫大娘道:“你的功勞,就在不開進自家的人。若外邊殺入,你就躲了,自有人來對敵。”老兵大喜,領命去了。然後與飛娘說道:“今早見城東北敵樓麵前,豎著兩校蛇矛,有二丈來長短,是擺列著看的東西。那裏守兵獨少,想是倚著城外結營之故。你到二更以後,帶著一盞小燈籠,藏個火種,悄悄向城根伏著。隻看火起時,疾走上城,用我的飛劍,殺散守兵,即將燈籠點著。並自己白綾號旗,紮於蛇矛之刃,豎立城頭。但望城外賊被殺散,如飛向西關門接應老兵,緊守著城門,我放火後也到西關來會,以防意處。”各人行事不題。

卻說高軍師與燕兵對壘三日,見他不敢出戰,意欲用火攻敵寨,忽探路卒報拿一漁翁,說是公孫大娘差來的。軍師即令喚進,在衣領內取緘呈上,寫著八句雲:

城內燒糧草,城上豎旗號。
西關是乾方,專候軍師到。
遣將殺賊人,還須用智巧。
寄言滿將軍,偶爾非所料。

軍師看了大喜,屏退左右,細問漁翁,方知始末。隨賞銀百兩,令於平定揚城之後,送胡小姐入城。漁翁遵命自去。

軍師隨請景僉都、滿釋奴,並各將佐,齊赴中軍,看了緘帖,莫不錯愕讚歎。景僉都道:“偌大城池,卻在兩員女將掌握之中,我當愧死。”高軍師道:“初不過訪一貞女,遇一漁翁,便在這個裏頭做出非常之事,建立非常之勳,亦千古以來非常之女子也。”即傳密令:“平燕兒、雷一震、小皂旗、卜克四將,隨我攻彼中營。景僉都與崇南極、盛異、彭岑、馬千裏攻其左營。滿將軍率領牛馬辛、張鵬、盧龍三將,攻賊右營。一見城中火發,務些齊心並力,端破賊壘。賊奔於東北者,金都追之。奔於西南者,滿將軍追之。逼他棄城而去,方可回師。我與雷將軍等先殺人城,接應兩位女將。廝殺全用馬軍,其步卒仍著守寨。”

部署已定,同景僉都憑高而望。時正建文十六年春二月十五夜,皓魄初升,蒼煙欲淡,空蒙霄靄之間,帶著千重殺氣。

高軍師不禁慨然,命酒小酌。僉都太息而言道:“耿炳文以三十萬,李景隆以六十萬,皆敗於燕逆數千之眾,人耶?天耶?”

高軍師應道:“天人各居其半。兵太多,雖良將亦難約束,何況庸材乎!今以庸材而將多兵,安得不敗?故國之敗於庸材,人也,而生此庸材,為君所不知而用之,天也。從來治亂興亡,類皆若此。”僉都道;“良將用兵,自然能以少擊眾,但何以兵多而返不能約束?淮陰雲:多多益善。夫豈誇言耶?”高軍師應曰:“然,彼以此語驕於漢高耳。夫戰者氣也,唯勇士能作氣,而怯者隨之。勇者多而怯者少,則怯者氣作麵亦與之俱勇。若使一軍皆勇,則一夫之氣,勝於百夫,是故氣作而可以一當百。若至有數十萬之眾,則勇者一二而怯者八九,怯者之氣委靡不振,則勇者亦與之俱消。而況未知紀律,未經訓練者哉!袁紹、曹瞞、荷堅,皆以奸雄之才,縱橫天下而至敗亡,則皆以百萬。我帝師勤王以來,至於今日,所降兵卒不可計算。師貞先生止取十一於千百,將不滿萬,莫敢攖鋒。”

說未竟,遙見一騎馳至燕營,有似報軍樣子,而城中黑煙驟起,烈焰撲天,燕軍後營早已移動。高軍師立命大開營門,震炮一聲,十二員上將一齊殺進,如烈風驟雨,直砍敵營。燕軍先聞報說城內奸細作亂,兵士皆反了,各人戀著家下妻子,誰肯舍命,唯有拋戈棄甲,覓路逃生,不戰而潰。茹、王佐、解縉回首一望,見城樓上豎著麵素綾銷金龍鳳帝師旗號,嚇得魂不附體,心知亂在東北,亟向西南而走。唯吳玉一軍,為僉都截住,隻得向東奔逃。時高軍師疾向西關,才到得吊橋邊,城門已經洞開,卻不見有一人,遂率軍至府衙門。廳縣各官,早已齊齊整整,皆來跪接。軍師一麵令人救火,一麵安撫百姓,招降兵卒。隨問:“知府何在?”郡丞馬淩雲跪稟缺員,呈上金印。又問:“馬淩雲,汝年尚少,未必是建文皇帝的舊巨子,食其祿者忠其事,何故降得這般容易?”答道:“是罪臣子妻妾所教。”軍師大笑,各還原職。

原來馬淩雲是胡瀹之婿,一妻一妾,總是他的女兒,一個親女,一個義女,就是月君降鹿怪時救出來的,所以極力苦勸丈夫歸順。這句妻妾所教的話,尚未說到究竟,隻因景僉都到來,不敢再說,各自退去。時崇南極。雷一震等,各獻燕將首級,崇北極已自縊死,城中兵民無不安定。落後滿釋奴等四將回來,說:“追趕燕兵二十餘裏,殺者殺了,逃者逃了,止剩得四十餘騎,走投沒路,正要擒他,不期河邊有船伺候,被賊接應而去。”

且住,其逃脫性命者,就是茹王常、解縉、王佐,並幾個親隨心腹,後來茹王常受誅,解縉遣戍,王佐革爵,此係燕朝之事,不在本傳之內,請看再演下文。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女仙外史

《女仙外史》正文
第一回 西王母瑤池開宴 天狼星月殿求姻 第二回 蒲台縣嫦娥降世 林宦家後羿投胎 第三回 鮑仙姑化身作乳母 唐賽兒誕日悟前因 第四回 裴道人秘授真春丹 林公子巧合假庚帖 第五回 唐賽兒守製辭婚 林公子棄家就婦 第六回 嫁林郎半年消宿債 嫖柳妓三戰脫元陽 第七回 掃新壟猝遇計都星 訪神尼直劈無門洞 第八回 九天玄女教天書七卷 太清道祖賜丹藥三丸 第九回 賑饑荒廉官請獎 謀伉儷貪守遭閹 第十回 董家莊真素娥認妹 賓善門假端女降妖 第十一回 小猴變虎邪道侵真 兩絲化龍靈雨濟旱 第十二回 柳煙兒舍身賺鹿怪 唐月君為國掃蝗災 第十三回 邀女主嵩陽懸異對 改男妝洛邑訪奇才 第十四回 二金仙九州島遊戲 諸神女萬裏逢迎 第十五回 姚道衍倡逆興師 耿炳文拒諫敗績 第十六回 王師百萬豎子全亡 義士三千鐵公大捷 第十七回 黑風吹折盛帥旗 紫雲護救燕王命 第十八回 陳都督占讖附燕王 王羽士感夢迎聖駕 第十九回 女元帥起義勤王 眾義士齊心殺賊 第二十回 太陰主尊賢創業 禦陽子建策開基 第二十一回 燕王殺千百忠臣 教坊發幾多烈女 第二十二回 鐵兵部焦魄能誅衛士 景文曲朽皮猶搏燕王 第二十三回 鮑道姥賣花入教坊 曼陀尼懸珠照幽獄 第二十四回 女無師延攬英雄 諸少年比試武藝 第二十五回 真番女賺馘高指揮 假燕將活擒茹太守 第二十六回 仝淳風義匿司公子 高監軍計襲萊州府 第二十七回 黑氣蔽天夜邀剎魔主 赤虹貫日晝降鬼母尊 第二十八回 衛指揮月明動寨 呂軍師雪夜屠城 第二十九回 設玉圭唐月君朝帝朔 舞鐵鍬女金剛截仙駕 第三十回 呂軍師獻馘行宮 唐月君燕饗諸將 第三十一回 驪山老姥征十八仙詩 剎魔公主講三千鬼話 第三十二回 兩奇兵飛救新行殿 一番騎廛戰舊細君 第三十三回 景公子義求火力士 聶隱娘智救鐵監軍 第三十四回 景公子義求火力士 聶隱娘智救鐵監軍 第三十五回 兩皂旗死生報故主 二軍師內外奏膚功 第三十六回 唐月君創立濟南都 呂師貞議訪建文帝 第三十七回 帝師敕議內外官製 軍師奏設文武科目 第三十八回 兩軍師同心建國 一公子戮力分兵 第三十九回 美貞娘殺美淫宮 女秀才降女劍俠 第四十回 濟寧州三女殺監河 兗州府四士逐太守 第四十一回 呂司馬謁闕裏廟 景僉都拔沂州城 第四十二回 僇敗將禍及三王 蠱謠言謀生一劍 第四十三回 衛指揮海外通書 奎道人宮中演法 第四十四回 十萬倭夷遭殺劫 兩三美女建奇勳 第四十五回 鐵公托夢定切蒼黎 帝師祈霖恩加仇敵 第四十六回 帝旨賜諡殉難臣 天緣配合守貞女 第四十七回 幸蒲台五廟追尊 登日觀諸臣聯韻 第四十八回 煉神針八蠟鹹誅 剪仙蓑萬氓全活 第四十九回 鄭亨爭將當先喪律 景隆克帥落後褒封 第五十回 蒲葵扇舉掃虎豹遊魂 赤烏鏡飛驅魑魅幻魄 第五十一回 鬼母手劈奎道人 燕兒腰斬李豎子 第五十三回 兩句詩分路訪高增 一首偈三緘貽女主 第五十四回 航海梯山八蠻競貢 談天說地諸子爭鋒 第五十五回 震聲靈遣使議讓位 懾威風報聘許歸藩 第五十六回 張羽士神謁天師府 溫元帥怒劈靈猴使 第五十七回 九魔女群攝地仙魂 二孤神雙破天師法 第五十八回 待字女感夢識郎君 假鋪卒空文揭開府 第五十九回 預伏英雄堅城內潰 假裝神鬼勍敵宵奔 第六十回 高郵州夫婦再爭雄 廣陵城兄弟初交戰 第六十一回 劍仙師一葉訪貞姑 女飛將片旗驅敵帥 第六十二回 姚道衍設舟誘敵 雷一度落水歸神 第六十三回 三義士虎腹藏兵 一將軍龍頭殺賊 第六十四回 方學士片言折七令 鐵先生一劄服諸官 第六十五回 兩猿臂箭賭一雄州 一虎兒刀劈兩奴賊 第六十六回 譚都督夾睢水立重營 鐵元帥焚浮橋破勍敵 第六十七回 一客誅都閫藩司 片刻取中州大郡 第六十八回 呂軍師占星拔寨 穀藩王造讖興戈 第六十九回 三如公子獻雄郡 二鬆道人縛渠魁 第七十回 逞神通連黛統妖兵 賣風流柳煙服偽主 第七十一回 範飛娘獨戰連珠蕊 劉次雲雙鬥苗龍虎 第七十二回 妖道邪僧五技窮 仙姥神尼七寶勝 第七十三回 奉正朔偽主班師 慕金仙珠娘學道 第七十四回 兩首詩題南陽草廬 一夕話夢諸葛武侯 第七十五回 慕嚴慈月君巡汴郡 謁庭闈司韜哭冥府 第七十六回 唐月夢錯廣寒闕 梅婢魂歸孝謙主 第七十七回 燒崗山火攻伏卒 決湘江水灌堅城 第七十八回 呂軍師三敗誘蠻酋 荊門州一火燒佷賊 第七十九回 神武廟雙建帝師旗 偃月刀單梟燕帥首 第八十回 吳侍講十年撫孤子 呂師相一疏苊名臣 第八十一回 卜兌卦聖主驚心 訪震宮高人得病 第八十二回 收英才六科列榜 中春闈二弟還家 第八十三回 建文帝敕議君臣典禮 唐月君頒行男女儀製 第八十四回 呂師相奏正刑書 高少保請定賦役 第八十五回 大救凶災剎魔貸金 小施道術鬼神移粟 第八十六回 姚少師毒計全憑炮火 雷將軍神威急顯雲旗 第八十七回 少師謀國訪魔僧 孀姊知君斥逆弟 第八十八回 二十皮鞭了夙緣 一枝禪杖還惡報 第八十九回 白鶴羽士銜金棟淩霄 金箔仙人呼紅雲助駕 第九十回 丹青幻客獻仙容 金剛禪魔鬥法寶 第九十一回 剎魔聖主略揭翠霞裙 火首毗耶永墮紅玉袋 第九十二回 狀元正使現五色花臉 畫士中書變兩角狼頭 第九十三回 申天討飛檄十大罪 命元戎秘授兩奇函 第九十四回 燕庶子三敗走河間 司開府一戰取上穀 第九十五回 劉元帥破堅壁清野 譚監軍獻襄沙渡河 第九十六回 孛夫人暗施毒蜮妖蟆 太陰主小試針鋒劍炁 第九十七回 坎藏水火生紅焰 土合陰陽滅白波 第九十八回 北平城飛玄女片符 榆木川受鬼母一劍 第九十九回 嫦娥白日返瑤台 師相黃冠歸玉局 第一百回 忠臣義士萬古流芳 烈媛貞姑千秋表節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